第三百八十一章 仗有你打的

雖然沒和倭寇打過仗,但是李成樑也聽說過,當年來犯大明東南的倭寇之中,那可是有不少真倭的。那些真倭可是真的能打,而且是悍不畏死。

那還是在倭國戰敗的真倭,現在這些可是打勝的真倭。

這些真倭該多能打,他們該多悍不畏死,打勝有信心,全殲沒信心。

朱翊鈞見李成樑情緒緩和了下來,朱翊鈞笑着說道:“所以朕才掉了京營的人來,京營的人馬加上遼東軍,朕這一次出兵二十萬,一戰定朝鮮。”

“大軍分三路進入朝鮮作戰,朕答應愛卿,三路大軍之中,必有一路主帥爲愛卿,必有一路爲遼東軍,到時候愛卿可別讓朕失望。”

李成樑連忙跪倒在地上,大聲的說道:“陛下放心,如果臣打不好這一仗,臣提頭來見!”

再一次伸手將李成樑攙扶了起來,朱翊鈞笑着說道:“別動不動就提頭來見,朕要你的腦袋做什麼,做夜壺朕都嫌大。”

“好好打,這一戰關乎大明的軍威,關乎朕的聲望。”

“朕可是把爲朝鮮報仇的話都說出去了,要是打不贏,朕的臉也沒處放。”

主辱臣死,這一點是這個時代的道德標準,李成樑聽到朱翊鈞這麼說,面容嚴肅的說道:“陛下放心,臣和遼東將士必然不會讓陛下失望!”

朱翊鈞點了點頭:“愛卿回去準備吧!”

“是,陛下!”李成樑躬身之後,轉身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義州,是朝鮮平安北道的行政中心,後世更有名的是新義州,新義州只是位於平安北道的小村子。

抗日戰爭時期,入侵朝鮮的日本軍隊,爲了便利以鐵路掠奪中國東北部的資源,把平安北道的行政中心由義州搬遷至此村,並改名爲新義州。

新義州和丹東僅僅隔了一條鴨綠江,但是現在的義州距離鴨綠江也沒多遠。

大明的使者從瀋陽出發,快馬趕奔鴨綠江邊,這裡早就有船在等候了。到了鴨綠江,使者就上了船,然後渡過鴨綠江進入了朝鮮。

義州城中,李昖這兩天可以說是食不甘味,寢不安眠。

自從倭寇入侵以來,李昖就沒睡好過,也沒吃好過,先是從漢城狂奔到平壤,然後又從平壤狂奔到開城,又從開城到狂奔到義州。

一路狂奔,一路逃,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已經是逃無可逃,避無可避了。

在往後撤,那就是大明的領土了,雖然自己是朝鮮國王,可是也不能輕易的進入大明啊!使臣派出去了一波一波,可是卻什麼消息都沒傳回來。

“殿下,殿下,使臣回來了!”領議政柳成龍從外面快步的走了進來,見到李昖之後,臉上全都是喜色:“殿下,使臣回來了!”

李昖一下子就從王座上站了起來,激動的說道:“使臣回來了?”

“是,殿下,回來了!”柳成龍連忙說道:“不但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了大明的使臣,大明的皇帝陛下就在遼東,就在瀋陽。”

“本王整理一下,馬上出去迎接上使!”李昖這個時候是什麼都顧不得了,恨不得馬上見到大明的使者。

柳成龍卻連忙攔住了李昖:“殿下,殿下,您是君,大明使臣是臣,殿下怎麼可以出迎?右議政已經帶着人去迎接了。”

聽了柳成龍的話,李昖一擺手:“這都什麼時候了,還計較這些!”

換了衣服,李昖很快就來到了外面,此時大明的使臣已經從外面進來了。來的兩個人,一個一身太監服色,很年輕。

另外一個則是一身緋紅色的官袍,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

“大明禮部尚書沈鯉見過殿下!”中年男子站在最前面,對着李昖躬身行禮道。

李昖連忙道:“免禮,免禮!”說完沒等沈鯉在開口,李昖已經迫不及待的問道:“陛下可派兵來了?”

沈鯉頓時一臉的尷尬,轉頭看了一眼身邊的太監王安,開口說道:“殿下,這位是司禮監太監王安王公公,這一次他帶來了陛下的聖旨。”

聽到這話,李昖也不敢怠慢,連忙說道:“準備接旨!”

朝鮮的文武大臣全都跪了下來,而李昖則是在前面躬身行禮,這也是李昖的特權了。王安走到前面,展開聖旨,清了清嗓子。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倭寇進犯朝鮮,戰事日緊,倭寇殘暴,朝鮮上下深受其害。大明朝鮮父子之國,朕自然不會坐視朝鮮遭受倭寇荼毒。”

“朕已經調遣人馬,大軍不日即赴朝鮮,清繳倭寇,朝鮮上下安心等待即可,欽賜!”

聖旨宣讀完,李昖連忙雙手接過聖旨,恭敬的道:“臣接旨!”

等到李昖站起身子,王安笑着說道:“殿下,皇爺還有幾句話要奴婢和殿下說!”

李昖連忙道:“公公請講!”

“皇爺說朝鮮乃大明藩屬國,對大明尊敬有加,大明絕不會坐視倭寇霍亂朝鮮。不過使臣言以朝鮮內附大明換取大明出兵,這話是對大明對皇爺的大不敬。”

“今後如果再有敢言以內附換取大明出兵者,斬!”

聽到這話,李昖心裡面很感動,但是卻很尷尬。因爲內附這話是他說的,朝鮮的臣子也沒膽子說這話,李鬆現在是嚇的夠嗆。

大明要是不出兵,朝鮮肯定擋不住倭寇,那樣一來朝鮮就亡國了。

亡國之君是什麼?內附大明,自己至少能撈一個王爺噹噹,那能一樣嗎?這筆賬李昖算的很清楚,他又不傻。現在聽到王安的話,李昖眼圈發紅的道:“陛下之恩,小王感激涕零。”

王安笑着說道:“感激的話,殿下可以去向皇爺說,皇爺現在就在瀋陽行宮。皇爺說了,邀請殿下前往瀋陽行宮。”

說道這裡,王安轉過頭,看向了下面的朝鮮臣子,大聲的說道:“皇爺說了,要讓殿下和朝鮮的臣子看着,看着大明是怎麼爲朝鮮報仇雪恨的。”

李昖頓時大喜,連忙說道:“陛下邀我去瀋陽?”

不由得李昖不高興,在義州城內,李昖一樣沒安全感,誰知道倭寇什麼時候打過來。去瀋陽就不一樣,那裡可是安全的很啊!

第四十三章 逝去的仁君之夢第五十章 稅第八十章 推公務員制度第八章 要不讓海瑞來? (首訂1900加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鼓動豐臣秀次第二百一十章 戚繼光南下第八十四章 考公務員的孫承宗第五十七章 君臣默契第八章 要不讓海瑞來? (首訂1900加更)第二十二章 坑第十七章 和稀泥第四章 風波第三百七十五章 吞併第三百零一章 蓄勢第四百一十二章 宇喜多秀家的末日第二百九十六章 勳貴之表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劃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四百二十二章 轉折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朝會 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第二十二章 坑第四十五章 張居正的委屈第三百一十一章 萬曆十九年第二章 東廠不能交第一百七十六章 文官的圓滑之道第八十七章 漩渦第四十八章 張鯨出京第七十七章 卷終第四十九章 政治手腕第三百零五章 準備剛一波第四百一十四章 傳國玉璽搞事情第三百五十五章 北巡第四十二章 馮保挖坑第三十一章 奉旨打臉 (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刺殺第三百一十三章 褒獎第一百一十九章 瓦剌美女琪琪格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明英烈傳第四十五章 用五噸炮彈,換下林雲龍!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儒學第二百六十章 曾省吾回京第五章 人嫌鬼厭海剛峰(一千首訂加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送去給陛下跳舞第四百五十二章 額的,額的,都是額的!第三十二章 無聲的抗議第三十五章 陰謀第八章 要不讓海瑞來? (首訂1900加更)第六十七章 梨園和內廠第二十七章 困局 (下午茶更新)第三百零一章 蓄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復套 (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三章 除夕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出去砍了第三十五章 不要慫,剛正面!第七十七章 卷終第三十一章 武清伯要田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贄的學說第一百九十五章 安排第一百八十章 西北第十七章 娶一個草原姑娘怎麼樣?第三百四十六章 與之一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套路第三百零五章 準備剛一波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四十一章 撥雲見日,難啊!第二百零七章 秘密第三百九十一章 收復平壤第二十五章 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二百一十九章 徐文長娶妻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除奸黨第三百一十章 昭儀第六十八章 濠境第四百七十四章 新年驚喜第八十二章 報名開始第四十二章 馮保挖坑第三百四十章 融合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時珍的驚天發明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七十二章 一團火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一百零三章 皇帝的刀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產第二十三章 襯托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出去砍了第四十二章 福至心靈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服部半藏第二百零八章 速度第七十三章 軍事情報機構跟大家說幾句心裡話第一百零八章 報仇第三十五章 陰謀第二十一章 奪威福第一百零九章 一顆腦袋四十兩白銀!第二百七十九章 皇帝哥哥腰板硬第二百一十五章 開花結果第七十五章 警惕第四百零六章 殖民示範點第三百四十二章 興奮的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