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朕最美 (第四更)

朱翊鈞笑着坐起身子,笑着在王皇后的臉上親了一下,然後纔開口說道:“難道朕不美嗎?”

“陛下美,比鄒忌和城北徐公都美!”王皇后也笑着配合道。

鄒忌諷齊王納諫,朱翊鈞笑了,這算不算一個梗?

在坤寧宮吃了早飯,朱翊鈞便回到了文華殿,事實上比起乾清宮,朱翊鈞更喜歡呆在文華殿。

“皇爺,科學院的徐光啓來了!”剛到文華殿,張鯨就開口道。

“還挺早!”朱翊鈞笑着說道:“看樣他是真的有寶貝送過來啊!”說着朱翊鈞一擺手:“那就送進來,正好看看他弄來了什麼好東西。”

時間不長徐光啓就來了,在他的身後則是幾個小太監費力的擡着一個大傢伙。

朱翊鈞看過去,發現這玩意足足有一人多高,正面是玻璃面板,看着好像一扇門。兩側是木製的,全都是上好的黃花梨,雕刻着五爪龍。

兩條龍匯聚到正上方呈現雙龍戲珠的樣子,雕刻的非常漂亮。

不過這些都不是朱翊鈞詫異的地方,他詫異的是玻璃門後面的東西。上面是一個大圓盤,上面雕刻着刻度,標記着子醜寅卯等等字樣,總計十二個時辰。

兩個指針在圓盤上,下面則是墜着一個重力擺,正在不斷的搖晃着,這居然是一個大座鐘。

朱翊鈞盯着看了半天才回過神來,徐光啓居然搞出了一個大座鐘,這可真是,朱翊鈞都不知道怎麼說了。回頭看了一眼,發現徐光啓還跪着,便對着他招了招手。

“這是你做出來的?”朱翊鈞看着徐光啓,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

“回陛下,是臣做出來的!”徐光啓笑着道:“上一次聽陛下說過重力擺,臣回去就研究了一下,按照陛下說的,臣就做出來了。想到陛下提到的座鐘,臣就試着做了。”

朱翊鈞知道事情肯定沒有徐光啓說的那麼簡單,自己當初只是提了一嘴,沒想到徐光啓還真的弄出來了。

“你這個準嗎?”朱翊鈞看着徐光啓,開口問道。

“回陛下,臣試過,半個月會略慢一刻鐘。”徐光啓有些遺憾的說道:“半個月就需要重新校準一次了,臣嘗試了好多的辦法,暫時還沒法解決。”

朱翊鈞看着徐光啓,真是人才啊!這玩意都能弄出來。

這是財路啊!

這個時代的即時是很原始的,還有更夫打更的,這個大座鐘就是大殺器,是一個全新的產業,絕對的朝陽產業。想想瑞士的鐘表養活了多少人,這玩意至少能夠支撐大明幾個省的gdp。

尤其是在這個時代,這絕對能爲自己賺大錢的。

“好,很好!”朱翊鈞圍着大座鐘轉了一圈,然後笑着拍着大座鐘道。

隨着朱翊鈞說話的時候,大座鐘正好走到了辰時,大座鐘下面突然開了一個口子,一個木頭小人從裡面鑽了出來,手裡面拿着一個小銅鑼。

某小人的另外一隻手拿着小木槌,在小銅鑼上面猛地敲了起來。

朱翊鈞看到這一幕,臉上的笑容就更濃了,聽着鑼聲敲了一下,然後小木頭人就縮了回去。不過這還沒停下來,小木頭人出去,裡面又轉出來一個小侍女木頭人。

小侍女的木頭人的手上拿着一個小鼓,另外一隻手則是一個小木槌。小木槌對着小鼓敲了一下,然後縮了回去。朱翊鈞看着這一幕,回頭看向徐光啓,朱翊鈞笑着問道:“爲什麼敲兩下?”

“臣想着這樣能讓人用聽就知道時辰,不用非得跑過來看。”

“原本臣想用不同的音代表不同的時間,可是敲打出不同的音太麻煩,只能把它做得更大。”徐光啓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那樣就不好搬運了。”

“臣就想不如用敲擊的次數來確定時間,這樣更方便。”

朱翊鈞點了點頭,笑着說道:“好想法,那你說說你是怎麼排列數字的?”

“臣就想着以日出爲初始,一日之計在於晨,辰時敲鑼一下,辰時一刻就敲鑼一下,敲鼓一下。辰時兩刻就敲鑼一下,鼓兩下,等到了巳時,那就敲鑼兩下。”

對於這時代的時辰,朱翊鈞早就熟悉了,一日有十二辰,一時辰合前世2小時,一時辰有八刻,一刻合前世15分鐘,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合前世5分鐘。

一盞茶有兩炷香,一炷香合前世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前世30秒,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合前世5秒,,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合前世0.5秒。

在徐光啓的大座鐘上面,刻畫了十二個時辰,短針指着時辰,長針則是指着刻。

短針指着內圈,長針指着外圈,在精確就沒了,看着就像日晷一樣。

撓了撓頭,朱翊鈞琢磨着這個玩意該怎麼弄,事實上他非常非常的喜歡這個座鐘。不過現在的計時方式顯然與這個座鐘不符合。見慣了後世的進準時鍾,對這種粗糙的計時方式,朱翊鈞實在是看着彆扭。

“你去找欽天監!”朱翊鈞看着徐光啓說道:“讓他們弄出一套新的計時方法來。”

“這個不行,不準確,也不方便,太麻煩了。”

徐光啓躬身道:“臣領旨!”

事實上劃分時間這方面,徐光啓自己也不擅長,他這個就是照搬的日晷,現在有了皇上的聖旨,這就好辦了。在大明,要說誰擅長這個,欽天監無疑是其中的翹楚。

徐光啓走了,大座鐘也被擡走了,雖然朱翊鈞挺想把它留下,可是這玩意明顯不是成品。

留下這個,讓徐光啓和欽天監在做一個,朱翊鈞覺得這純屬於浪費。朱翊鈞覺得還是等到量產在說,讓欽天監編一個新的計時方式,也能把座鐘傳出去。

這件事情朱翊鈞也就不在去想了,不過看到徐光啓,他就想起了另外一個人。

“張鯨,那個李贄現在去哪裡了?”朱翊鈞看着張鯨,開口問道。

自從自己把李贄弄進京,一直都是放養的狀態,看到徐光啓纔想起他。自己還想讓他給自己弄出一個思想綱領出來,這段日子倒是把他給忘了。

“回皇爺,李贄就在大興縣!”張鯨連忙躬身道。

“自從去了公務員學堂之後,李贄就和那些公務員一起學習,前些日子公務員去大興縣之後,李贄也跟着去了。聽說這兩天跟着公務員下鄉了,據說是去體察民情了。”

聽了張鯨的話,朱翊鈞就笑了,不錯,很不錯。

京城這邊,朱翊鈞心情大好,在回京的路上,戚繼光的心情也大好。

西北戰事已定,他已經帶着京營班師回朝了,這麼多的軍隊不能一直放在西北,不說其他的問題,光是糧草就是一個問題。那邊也沒什麼戰事,朝廷早就催着戚繼光回京了。

同行的自然還有三娘子的朝見隊伍,大軍朝着京城開拔。

雖然朝廷的賞賜還沒下來,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次的賞賜必然很豐厚,整支軍隊的氣氛很不錯。

內閣值班房。

申時行放下手中的資料揉了揉腦袋,然後開口說道:“幾位,你們整理的差不多了吧?”

“閣老,皇上這個時候要河套的資料,怕是要復河套吧?”餘有丁將一份資料放下,然後開口對申時行道。

提起復套,在場的人都知道這個是一件麻煩事,說起復套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夏言。說到夏言,那就不能不提嚴嵩,當年復套鬧出了多大的動靜啊!

“閣老,這河套不能復啊!”潘晟也開口說道。

“陛下對西北一戰,萬曆十年積存消耗一空,如果在收復河套,兵馬糧餉,駐軍屯墾,這都是要花錢的。朝廷現在的財政根本負擔不起,現在瓦剌已經不能爲患,河套之患也就不復存在了。”

雖然潘晟這麼說,可是大家都知道,想要勸說皇上放棄復套,怕是困難啊!

皇上雖然年少,但是經常自比漢武,這個朝堂上下都知道,這剛打完瓦剌,順勢收復河套自然是可爲的。漢武帝打河套,那是爲人所稱頌的,皇上想效仿那也是正常的。

可是朝廷沒錢,打不起,真的非要出兵,那就是窮兵黷武了。

申時行嘆了一口氣,自己和皇上的關係剛剛緩和了一些,難道這一次又要站到對立面?復套說的好,可是真的打起來,怕是撐不住啊!

“諸位,這是我剛剛翻查的資料,成化年間,毛烏素沙地已蔓延到了榆林,河套地區的沙漠化不再適宜於農耕。萬曆二年延綏中路邊牆外,出現平牆大沙。”

“朝廷爲了除沙,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西北這兩年天時不佳,乾旱少雨,瓦剌一戰,已經讓西北的情況變得更糟了。如果出兵復套,那情況就會更差。”說道這裡,申時行嘆了一口氣:“不能復套啊!”

三個人都這樣表態,可是最後一個內閣大學士陳炌卻沒說話。

不過三個人早就習慣了,別說現在不說話,哪怕是陳炌贊成皇上的想法復套,三個人都不認爲有什麼奇怪的。說不定陳炌還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向皇上表忠心的機會。

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九十七章 萬曆十五年第五十九章 內閣議處第三百八十二章 黨爭第二百零八章 速度第七十章 公私合營第二十五章 海瑞進京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倭第五十一章 還回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抓人第十七章 大朝會 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草原風雲 中第五十五章 京劇第八十三章 申時行和潘晟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下第四百零九章 漢城之戰 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三百二十九章 滅 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謀劃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安南第三百八十四章 勳貴第四百四十六章 南下寫在vip章節一百章以後第四百五十章 播州之敗第六十三章 召見劉顯第八十章 奪權第二百九十八章 紛亂第一百四十三章 去西北撈錢吧!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日月不易,永照大明!第四百七十一章 狂飆突進第十七章 娶一個草原姑娘怎麼樣?第四百七十一章 狂飆突進第四十章 張居正的手段第一百零七章 打仗就是要花錢第三百四十二章 條件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敵大炮計劃第四百零九章 漢城之戰 上第七十九章 大驚喜第七十五章 劉顯的政治智慧第五十四章 多塔神教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買賣第二百八十五章 套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除奸黨第五十七章 憋大招第一百六十四章 本能第二十四章 來龍去脈 上第五章 張居正出手第三十章 聽太后的第三百八十八章 開炮第二章 東廠不能交第八十七章 神器第十二章 耍賴的孫丕揚 (首訂感謝章節!)第二百九十五章 行動 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繼承你的志向第三十八章 本朝第一權閹第八十二章 報名開始第六十一章 圓房第四十一章 劉守有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五章 婁山關第三百六十三章 傾全國之力第三章 紅臉漢子和小白臉子第一百八十章 西北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興 (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十五章 來龍去脈 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服部半藏第三百一十七章 思考第四百二十六章 朱翊鈞很生氣第三十八章 本朝第一權閹第二百零八章 速度第六十八章 濠境第三百一十六章 志氣第九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零六章 行動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帝很生氣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壓力第三百六十一章 皇家水師第六章 張居正和海瑞第三十一章 奉旨打臉 (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六章 官府的能力 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新人換舊人第一百零六章 三大政策第八十七章 神器第七十九章 全面鋪開第五十一章 還有這事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劍第二十一章 京劇和告狀第七章 鹽政 (均訂一千六加更)第二百八十七章 入冬第十二章 高馮決戰 上第一章 我爲萬曆第四章 風波第四十九章 理想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首都鋼鐵廠第三百三十六章 伏見城之戰第六十六章 梨園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行第四百四十三章 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