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悲歌 (爲打賞書友加更)

文華殿外面,吳兌看着徐文長走進去,有些悵然若失,不過還是轉身向外走了,皇上明顯不想讓你在這裡,你也不能賴在這裡不走不是。

朱翊鈞見到張鯨帶着一個老頭走進來,知道這個就是徐文長了。

朱翊鈞坐在龍椅上,忍不住去打量徐文長,實在是因爲徐文長的名聲太大了。會的太多,稱號也太多了,凡是關注明史的人,沒人不關注徐文長的。

徐文長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才子”。他是“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

能操琴,諳音律,愛戲曲,所著《南詞敘錄》爲中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另有雜劇《四聲猿》、《歌代嘯》等雜劇的劇本,這就是一個全才。

關鍵是他的才能還不光體現在文學的造詣上,還體現在軍事上。

徐文長是胡宗憲的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可以說在東南抗倭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樣一個人,最後卻落得一個瘋癲的下場,朱翊鈞也不能不唏噓啊!

徐渭此時看起來雖然只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可是氣度卻是不凡的。

見他趴在地上給自己磕頭,朱翊鈞受了他這一禮,然後親自走下了龍椅,走到了徐文長的身邊,親手將他攙扶了起來,仔細的打量了一下徐文長,見他目光清明,這纔算是鬆了一口氣。

“徐渭,徐文長,你的名字,真的是如雷貫耳了。”朱翊鈞笑着說道。

“濁名污了陛下的耳朵!”徐渭只是淡淡的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沒有在意徐文長的話,而是開口說道:“你知道嗎?朕前些日子提拔了海瑞,事實上朕雖然對世宗皇帝時候的事情不甚明瞭,但是卻很喜歡那個時候的一些大臣。”

“徐階、高拱,朕的先生張居正,還有胡宗憲譚倫等等,無一不是一時之選。”

“在看他們這些人的事情的時候,朕也就知道了你,徐渭,徐文長!”說道這裡,朱翊鈞轉頭看向了徐渭,臉上帶着一抹笑容說道:“你很敬佩胡宗憲?”

朱翊鈞說完這句話就盯着徐文長,目光不輟,他生怕徐渭發瘋。

在徐文長的心裡面,胡宗憲的自殺一直是一個痛。

讓朱翊鈞擔心的事情並沒有出現,徐渭沒有發瘋,只是靜靜的站着,目光也很清明,但是也沒有說話的意思。

“和朕說說胡宗憲的事情吧!”朱翊鈞看着徐渭,笑着說道:“朕知道你這些年心裡面鬱結,有很多的不滿,也有很多的悲憤,說出來,朕願意聽。”

徐渭聽了朱翊鈞的話,擡起頭看着朱翊鈞,眼圈瞬間就紅了:“皇上以爲胡汝貞如何?”

嘆了一口氣,朱翊鈞沉聲說道:“於國有大功!”

“可是他死的冤啊!”說道這裡,徐渭的身子都顫抖了起來,聲音也漸漸的高了起來:“胡汝貞不應該是那樣的下場,不應該啊!”

看着痛哭流涕的徐文長,朱翊鈞久久的站着,沒說話。

這也就是面對自己這個皇上,不然徐文長絕對不會開這個口,這麼多年過去了,胡宗憲被平反了,但是徐文長心裡面這口氣卻不出,他爲胡宗憲不值得。

“東南糜爛,朝廷錢糧短缺,官員把東南當成了爭權奪利之地,胡汝貞是沒辦法,沒辦法啊!”

“如果不是依附於嚴嵩,不是送禮物給嚴世藩,何來東南總督,何來東南今日之安定。可是最後呢?最後如何了,胡宗憲在獄中自殺了,他死的憋屈啊!”

“倭寇沒能殺了他,他卻死在了自己的手裡面啊!”

朱翊鈞聽着徐文長的話,半晌無語,無論後人對嘉靖皇帝的評價如何,朱翊鈞始終不認爲他是一個好皇帝。煉丹求長生,把大明百姓禍害苦了。

或許他用嚴嵩搶回了權力,可是他卻坑了整個大明。

貪官橫行,送禮成風,私相授受,這些都是他留給大明的,連戚繼光都不能免俗,到了這個時候還需要送禮給張居正,何況在那個時代的胡宗憲。

做事的人是不容易的,壞事的人卻非常容易。

想做事情,很多時候你不得不屈從於大環境,屈從於現實。

看着趴在地上痛哭失聲的徐文長,朱翊鈞也沒去勸說他,而是撩起龍袍坐在了他的身邊,靜靜的看着徐渭。這是徐渭的悲聲,何嘗不是大明的悲歌。

半晌,徐渭擦了擦鼻涕眼淚,也不跪着了,直接坐在了地上。

朱翊鈞看着徐渭,笑了,事實上和自己想的一樣,徐渭不是一個合格的官吏,他的腦子裡面有很多文人的理想主義,或者是文人的浪漫情懷。

這些註定了他不會成爲一個政客,也註定了他今日的悲劇。

只不過徐文長的悲劇,是他一個人的悲劇嗎?朱翊鈞認爲不是,這是整個時代的悲劇,是大明的悲劇。

“舒服了?”朱翊鈞拍了拍徐渭,笑着說道:“那就和朕聊聊。”

徐渭擡頭看着朱翊鈞,半晌才說道:“陛下不一樣。”

朱翊鈞一愣,一頭霧水的說道:“什麼不一樣?”

“陛下和世宗皇帝不一樣!”徐渭直接開口說道。

朱翊鈞笑了,他當然和嘉靖皇帝不一樣,嘉靖皇帝面對的是楊廷和他們,自己面對的是張居正,相比較起來,張居正的權勢比他們大多了。

“哪裡不一樣?”朱翊鈞笑着對徐渭說道:“說來聽聽。”

“草民在京城這麼久,對朝中的事情也是知道的,草民當初以爲張居正不會有好下場的。”徐渭也沒什麼顧忌,他孤老頭子一個,沒什麼不敢說的。

“張居正攬權太重,無論何朝何代,攬權太重是沒好下場的。”

“讓草民沒想到的是陛下,陛下一直容忍張居正到死,死後還極盡哀榮,忠正侯,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封號。縱觀歷朝歷代,忠武侯有兩個,一個是諸葛武侯,一個是王猛。”

“別人說的是張居正的諡號“文”,草民關注的卻是這個追封。”

“陛下以忠正侯追封張居正,可見張居正在陛下的心裡面,張居正的功勞比諸葛武侯更甚。”

笑着看着徐渭,朱翊鈞笑了,點了點頭說道:“說的不錯,你還是第一次猜到朕的想法的人,朕該說不愧是徐文長,盛名之下無虛士啊!”

“都是些虛名罷了!”徐文長不在意的說道。

“皇上以爲皇上會犯錯嗎?”徐渭擡起頭,突然盯着朱翊鈞問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當然,爲什麼不會錯,人無完人,皇上雖然叫天子,可是終究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不然也不會有罪己詔了。”

“皇上也是這麼看張居正的?”徐渭開口問道。

朱翊鈞再一次點頭:“朕覺得看人要分開看,他的功過要分開,人無完人,不能只盯着功,也不能只盯着過。於國有大功的,些許小節就不用太在意。”

“胡宗憲也一樣,他於國有大功,或許有些地方做的不好,不對,但是人無完人,對於有功之人不能過於苛責。”

“朕覺得無論是張居正,還是胡宗憲,他們都是有不得已的地方。”

徐文長嘆了一口氣,沉默了半晌,最後纔開口說道:“或許這就是明君聖主該有的氣度,陛下年紀雖然不大,可是這胸襟氣度已然超越無數君王了。”

“和朕說說胡宗憲的事情,朕願意聽一聽,雖然時間並不久遠,朕也想以之爲戒,以後別再出現第二個胡宗憲了。”

“好,那草民就和陛下說說!”徐渭點了點頭,開始說了起來。

從自己和胡宗憲的相識開始說起,滿臉都是懷念之色。

徐文長敘說的過程,朱翊鈞都仔細的傾聽,不時還要發問一句,張鯨在一邊伺候着,茶葉都上了好幾壺,中間徐文長還出去上了一趟茅房,到了中午時才說完。

看着默默垂淚的徐文長,朱翊鈞嘆氣道:“知道朕爲什麼用海瑞嗎?”

徐文長不知道朱翊鈞爲什麼把話題轉到海瑞的身上,搖了搖頭道:“草民不知。”

“朕看過海瑞的《治安疏》,雖然沒說什麼策略的事情,但是有些話朕是認同的。”話說到這裡,朱翊鈞就停下了,沒有在繼續說,而是直直的看着徐渭。

嘉靖皇帝畢竟是朱翊鈞的爺爺,有些話不能說的太明白。

徐渭懂了,他笑了,半晌他跪在地上,大笑着給朱翊鈞磕頭:“大明由此明君,天可憐見啊!”笑着笑着,他又哭了:“胡汝貞,你生不逢時啊!”

這話堪稱大逆不道了,可是朱翊鈞只是靜靜的看着,靜靜的聽着。

第二百八十章 發動全部人手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成樑開打第三十五章 陰謀第二十八章 馮保慫了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第二十章 學宮和鉛筆第四百七十三章 除夕第四百一十二章 宇喜多秀家的末日第三百四十九章 時代第五十七章 君臣默契第三百九十五章 碧蹄館第五十七章 憋大招第二十一章 奪威福第三百八十三章 復先祖榮光第八十二章 成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張維賢搞事情第三十章 玻璃燒出來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錢多了也頭疼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明稅務糾察司第十四章 高馮決戰 下第八十一章 甚囂塵上第五十三章 平息第二百二十章 海瑞和巡城御史第四十六章 政治正確第十九章 叫人第八十五章 查第二百八十四章 皇明英烈傳第一百三十三章 沒人可以和朕做交換第一百零四章 謀反大案第七十五章 警惕第一百六十二章 提醒第四十四章 激化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戰而定第二百七十章 人沒臉天下無敵第二百九十四章 行動 上第七章 看戲時間第三百七十三章 口號喊得震天響第四十八章 張居正的佈局第九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三十二章 無聲的抗議第七十一章 張四維的不甘心第三百九十章 打死你第四百五十章 播州之敗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風雲 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開幹第六十二章 戰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豐臣秀吉來了第一百一十章 開打第一百三十章 你的節操呢?第四百零一章 礪石嶺之戰 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努爾哈赤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產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四十九章 政治手腕第三十章 聽太后的第四百五十章 播州之敗第一百八十六章 我要上奏皇上第六十九章 大動作第二十九章 憤怒和慶幸第八十七章 你也不中用啊!第十四章 發聲第十六章 煌煌大明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二百八十九章 準備第三百七十五章 吞併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正本清源疏第五十七章 憋大招第一章 萬曆五年第四百五十二章 額的,額的,都是額的!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正本清源疏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敵大炮計劃第六十一章 過年第二百零七章 秘密第三百四十一章 局勢第一百一十章 開打第九章 看朕的大炮 (首訂2100加更)第六十二章 戰火第一百四十四章 文官大團結第三十五章 張居正的麻煩第四十三章 再見俞大猷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不許有這麼牛逼的人存在第四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四百三十五章 服部半藏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第二十一章 王用汲查案記第二百一十八章 工作重點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第二十章 學宮和鉛筆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良玉第十二章 太監之間第六十九章 種地瞭解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勳貴之表第十四章 高馮決戰 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送去給陛下跳舞第二百一十五章 開花結果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倭第六十七章 俞大猷之死第二十五章 海瑞進京第五十六章 內務府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