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香山夷人

朱翊鈞登上皇位的時候,大臣們全都跪在了地上,對着朱翊鈞行禮,三拜九叩的大禮。坐在龍椅上,朱翊鈞享受着臣子們的三呼萬歲,心裡面還真是有些激動。

跪拜完畢,大朝會開始,文臣領班的高拱臉色黑如鍋底。

因爲高拱看到了馮保,那個太監站在皇帝龍椅的旁邊,臉上笑意盈盈。經歷過無數政治鬥爭的高拱,怎麼會不明白這代表着什麼,這代表着絕對的自信和把握。

事情也沒有出乎高拱的預料,馮保宣讀聖旨了,這份聖旨正是給高拱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告爾內閣五府六部諸臣,大學士拱,攬權擅政,奪威福自專。通不許皇帝主管,我母子日夕驚懼,便令回籍閒住,不得停留,欽此!”

跪在地上的高拱,聽着聖旨,只覺得眼前發黑,胸口發悶,半晌也沒反應過來。

朱翊鈞看着高拱,嘆了一口氣,他知道高拱是想不明白了,這輩子也想不明白了。所謂性格決定命運,高拱今日的下場,其實就是他的性格造成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高拱不懂,也不懂尊重自己和母親,由此下場,倒也不足爲奇了。

看着癱軟在地上的高拱,張居正走過去,將高拱攙扶了起來,此時此刻,其他人根本就反應不過來。這是什麼情況?內閣首輔,顧命大臣,就這麼罷免了?

朝堂落針可聞,大家的下巴掉了一地,怎麼會如此?

馮保站在原地,看着高拱,嘴角露出了一抹冷笑,你以爲這就完了?咱們走着瞧,不弄死,決不罷休。

大家一時間都不知道怎麼辦了,這可是天子臨朝的第一次大朝會,也是下的第一道聖旨,聖旨以下,想要駁回可不容易。畢竟這聖旨太重要了,代表的東西也太重要了。

想要駁回,那就只能硬頂了,而這個能硬頂的人,只剩下一個人了。

一時間,無數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攙扶着高拱的張居正身上,如果這個內閣次輔站出來,那就還有一搏之力。只不過這就等於逼宮了,弄不好可是要出大亂子的。

張居正對這些人的目光視而不見,攙扶着高拱,神情悲慼。

“臣領旨謝恩!”高拱流着淚,跪下謝了恩,被張居正攙扶着走了出去。

朱翊鈞看着高拱和張居正攙扶而出,目光炯炯,這一刻代表着大明一個時代的落幕,也代表着一個時代的開啓。朱翊鈞看了一眼馮保,嘴角露出了一抹輕笑。

這是張居正的時代,這也是馮保的時代,這何嘗不是自己的時代?

下了朝,高拱被錦衣衛壓着回了家,收拾了東西,準備回鄉,整個京城的官場大地震。不過地震並沒有持續太久,到了晚上,一道聖旨到了內閣。

聖旨的內容很簡單,着內閣擬旨,任命張居正爲內閣首輔。

此時的內閣之中,高拱走了,內閣大臣只剩下張居正一個人了。此時此刻,猛然間大臣們發現,張居正秉政內閣,徹底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加上小皇帝還小,張居正徹底成爲了大明朝權勢第一人。

第二天內閣擬旨,司禮監加印,聖旨正式下,大家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皇帝建學宮,找人陪讀的事情。要知道這件事情負責的人可是張居正,一時間無數人恍然大悟。

張馮聯盟的說法被很多人默認了,只不過現在張居正如日中天,沒人敢明目張膽的說罷了。

朱翊鈞在宮裡面,對於這件事情的影響一點都不關心,他在見自己的姥爺,也就是武清伯李偉。或者說,正拿着武清伯李偉送來的一件東西。

玻璃,或者說是一塊毛玻璃,不但一點都不光滑,還什麼顏色都有,其中的氣泡也非常多。

“姥爺,我給你的配方如此詳盡,怎麼還會燒不出來呢?”朱翊鈞看着武清伯李偉,皺着眉頭問道:“這種可不行,回去讓人好好實驗幾次,對了,記住保密配方啊!”

武清伯李偉笑着說道:“陛下放心,秘方絕對不會泄露出去。”

李偉已經想明白了,配方可是自己的命根子,一定要看住了。

再說了,就算配方丟了,李偉覺得自己也有辦法,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抓人。敢偷自己的東西,全家都弄死,真以爲自己這個太后的爹爹是泥捏的了。

原本李偉沒那麼重視,他不覺得自己外孫的配方能燒出來,現在燒出來了,李偉震驚之餘,則是興奮。這是錢啊!李偉現在什麼都不缺,就缺錢。

對於武清伯李偉來說,多少錢都不夠,賺錢的買賣,怎麼可能不興奮。

“姥爺,這個你拿回去繼續燒,朕有一件事情需要姥爺幫忙。”朱翊鈞想了想,對武清伯李偉說道:“朕需要找一些人,但是一定要秘密的找。”

“什麼人?”李偉一愣,他不明白自己的外孫要找什麼人,弄得如此神秘。

朱翊鈞看了一眼武清伯李偉,笑着說道:“去一趟廣州府,到香山縣走一趟,到那裡去找一些夷人來。”說着朱翊鈞就把葡萄牙人的長相和李偉說了。

現在能從葡萄牙跑到大明來的,基本上都是來淘金的,多少都會一些東西。

現在也沒有什麼技術封鎖之類的說法,朱翊鈞相信自己能從他們那裡弄到不少好東西。其中就有朱翊鈞關心的土豆和地瓜,有了土豆和地瓜,朱翊鈞覺得自己能辦很多事情了。

大清的盛世怎麼來的,還不是小冰川期結束,加上土豆地瓜的鋪開。

當然,玉米也是關鍵,朱翊鈞相信弄到種子難度肯定不大。按照正常的歷史進程,這個時候這幾種作物也該傳進來了,只不過沒人重視,也沒有人可疑進行推廣。

依靠民間的力量傳播,根本沒戲,事實證明,到了明朝滅亡,也沒能鋪開,真要是鋪開了,大明說不定就不會亡國了。

香山縣?武清伯李偉有些遲疑,去香山縣找夷人?這是做什麼?

不理會李偉想法,朱翊鈞把種子的事情也和李偉說了,而且還把自己畫的圖拿出來。

第一百七十九章 蛀蟲第四百七十一章 狂飆突進第十一章 查查看第四十一章 朕待先生歸來時第四百二十一章 前田利家的決心第六十一章 圓房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贄的學說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一百三十二章 欺負第五章 倒馮運動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川家康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行第三百三十五章 草原風雲 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倭國使團第四百六十一章 進軍第七十八章 給戚繼光大炮第一百九十七章 萬曆十五年第三十九章 鬥志昂揚張居正第四百五十四章 要成爲大帥的男人第四十八章 張居正的佈局第三十八章 本朝第一權閹第四百一十四章 傳國玉璽搞事情第一百九十四章 錢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一百三十五章 牛逼大了第五十八章 打亂第二百二十一章 申時行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七章 迫擊炮初顯威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第九章 看朕的大炮 (首訂2100加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留位第三百三十二章 科爾沁美女多第四十一章 撥雲見日,難啊!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曆十六年第七章 鹽政 (均訂一千六加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資本第四百五十五章 劉綎的想法第四百零六章 殖民示範點第一百三十二章 欺負第三百二十五章 調兵 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申時行的選擇第二百一十五章 開花結果第一百二十六章 朕最美 (第四更)第十六章 煌煌大明第四百零五章 絕望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命第三百九十九章 礪石嶺之戰 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無語的李成樑第七章 鹽政 (均訂一千六加更)第一百八十章 西北第五章 人嫌鬼厭海剛峰(一千首訂加更)第三十二章 無聲的抗議第三百二十章 朵顏部第五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五十九章 去三邊第二十六章 聞雞起舞第十一章 徐渭徐文長 (首訂2700加更)第三十二章 無聲的抗議第六章 張居正和海瑞第三百二十五章 調兵 下第六十四章 朕言出法隨第一百四十九章 菜鳥東林黨和老狐狸江陵黨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瑞審案第十四章 發聲第四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第三百六十三章 傾全國之力第十二章 耍賴的孫丕揚 (首訂感謝章節!)第三百四十九章 豐臣秀吉告朝鮮國王書第八十五章 查第二十四章 把兄弟第三百一十三章 褒獎第三百三十四章 草原風雲 上第三百零九章 海貿商號第三百三十六章 草原風雲 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思考第一百六十七章 算盤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正本清源疏第三百三十九章 烏力罕第四百零四章 李舜臣第三十四章 來自學生的攻擊第二百六十章 曾省吾回京第七十四章 又被貶官的海瑞第十七章 娶一個草原姑娘怎麼樣?第二百八十二章 基本操作第五章 人嫌鬼厭海剛峰(一千首訂加更)第三十八章 戚繼光的手下第七十七章 戚繼光,你想去草原嗎?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歲的小女孩要入宮第二百五十七章 首都鋼鐵廠第二百零四章 絕望與希望第七章 看戲時間第三百八十八章 開炮第九十章 跑,活着!第三百六十九章 努爾哈赤的辦法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轉折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權下鄉第二百八十七章 入冬第七章 鹽政 (均訂一千六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