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大婚 上

入了冬,下了雪,預示着快要過年了,皇宮裡面過年是很喜慶的,只不過這一次卻沒那麼嚴肅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萬曆皇帝的大婚上面。

上一次鬧得笑話雖然朱翊鈞極力掩蓋,可是還是沒蓋住,直接傳了出去。

朱翊鈞就很無奈,他估計這件事情會成爲自己的黑歷史,說不定還會成爲別人攻擊自己好色的證據。

“選美入宮,三人仍嫌不足,欲留百人於宮中。”

估計這樣的記載肯定不會少,說不定還會有人編出什麼文官不畏皇權彈劾皇帝,然後皇帝面帶愧色的段子。不過朱翊鈞也沒辦法,只能認下了。

這個年代人講究立德立言,立言出書被很大一部分看中。

修史又是重中之重,於是很多人是坐在家裡面,靠着一支筆和大腦就開始編。這個時候又不像後世,信息那麼發達,很多東西都能查,基本上都是口口相傳,以訛傳訛。

三人成虎,這些東西要有真的就怪了,這就是野史什麼亂七八糟事情都有的原因。自己這麼大一個黑料,要是沒人記載下來,那纔是怪事。

加上陰謀論和猜測,朱翊鈞估計會有很多版本流傳出去。

更何況桃色緋聞本來就是野史的最愛,沒有還要給你編,諷刺皇帝昏庸,必然是好色的,就沒有一個昏君不被扣上以色誤國的帽子。

著名的玉體橫陳事件,不也是後人穿鑿附會的,你不寫點黃段子,沒人看。

朱翊鈞雖然很無奈,可是也沒辦法,張宏先傳到了李太后和陳太后那裡。李太后還特意派人過來和朱翊鈞說“少年人,戒之在色”,這一下想不傳開都不行了。

顯然李太后擔心兒子走丈夫的老路,對這件事情看的那叫一個緊。

朱翊鈞也沒辦法了,封鎖消息是封鎖不住了,至於解釋就算了,有些事情越描越黑,人們總願意相信他願意相信的版本。什麼都不說,反而會好很多。

“皇上,俞大猷來了!”在朱翊鈞發呆的看着窗外下雪的時候,張鯨進來通報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讓他過來吧!”說完朱翊鈞繼續撐着下巴看雪。

時間不長,俞大猷在張鯨的引領下走了過來,見到朱翊鈞,連忙躬身道:“臣俞大猷參見皇上。”

擺了擺手,朱翊鈞示意俞大猷起來:“給俞愛卿搬一個墩子!”等到俞大猷坐下,朱翊鈞這纔開口說道:“朕已經下旨讓劉顯進京了,這件事情愛卿知道了吧?”

“臣知道了!”俞大猷點了點頭,開口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這一次劉顯奉旨提督京營,朕也看了劉顯的功績和能力,這也是他應得的。今天找你來,朕想和你說一件事情,朕想讓你提督禁軍。”

“勇士營和四衛營雖然都是禁軍,可是他們卻互不統屬,也不歸人一個人指揮。”

“朕覺得這樣不合適,朕想在四衛營和勇士營上面設立提督,以愛卿爲提督組建龍武左衛,爲宮中禁軍。”說着朱翊鈞看向了俞大猷:“不知道愛卿以爲如何?”

俞大猷一愣,龍武左衛?既然有左衛肯定就有右衛,這一點俞大猷瞬間就想到了。不過隨後也就明白了,皇上不可能讓他一個人提督整個禁軍的。

“臣任憑皇上差遣。”在這件事情,俞大猷可不準備發表什麼意見。

宮中禁衛一項都是很嚴肅的事情,稍有不慎就容易出事情,在這種事情上參與的太深,一定會出問題的。俞大猷正直不假,他又不是傻子。

“那就這麼定了吧!”朱翊鈞笑着說道:“好好幹,朕看好你。”

說完這句話,朱翊鈞也沒留俞大猷,直接就讓他回去了。現在到了年關了,大臣也忙,衙門馬上就要放假了。

這個年朱翊鈞過得還是不錯的,過了年提上日程的就是大婚了。

這一天早上朱翊鈞睡得正香,感覺身邊有人輕輕的搖晃自己,頓時一愣,擡頭看了一眼來人,正是柳瑟。朱翊鈞頓時一愣,這纔想起來今天是自己大婚的日子。

起了一個大早,少年人貪睡,朱翊鈞自然就哈切連天的。

可是其他人可不敢耽擱,一大羣太監宮女伺候着朱翊鈞,從穿衣服到化妝,忙活的那叫一個歡實。一看這架勢朱翊鈞就覺得不好,趕忙讓柳瑟給自己弄一點吃的來。

趁着空檔吃了一點東西,朱翊鈞的肚子這纔算是有了底。

等到一切準備就緒,外面的太陽也升了起來,朱翊鈞在張鯨的陪同下開始向下一個地點進發,就是紫禁城的太和殿。在通往太和殿的路上,早就有人鋪好了紅毯。

朱翊鈞看得有些發愣,這個時代就流行紅地毯了嗎?

道路的兩側鼓樂司的人早就準備好了,隨着朱翊鈞向前走,他們就開始奏樂。吹得什麼玩意朱翊鈞沒聽懂,現在朱翊鈞覺得自己更像一個木偶了。

走進太和殿,朱翊鈞走到了龍書案的後面面,在龍書案上,上面放着冊立皇后的詔書,皇后的金印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冊封皇后要用的,朱翊鈞知道。

“升殿!”

隨着張鯨的一聲大喊,門口的太監也跟着喊了起來,一個一個的傳出去,一直穿到紫禁城外面。

喊聲落下,陳設在太和殿之前的中和韶樂,以及設在太和門內丹陛大樂全部都響了起來。靜鞭三響,在鼓樂聲中,早就喜氣洋洋地站在太和殿丹陛上和太和殿庭院中的王公大臣,在太監的引領下緩步的走進太和殿。

文臣這邊呂調陽爲首,武將這邊,英國公爲首,大臣們走進大殿裡,對着朱翊鈞三拜九叩,口中高呼萬歲,這樣的場面朱翊鈞自己都常見。

看着跪着的羣臣,朱翊鈞緩緩的擡起手,聲音洪亮的說道:“衆卿免禮平身!”

等到大臣們都站了起來,張鯨大聲的喊道:“宣詔書!”

話音剛落,大臣就又跪下了,張鯨雙手捧着聖旨走到了呂調陽的面前,將聖旨交給了呂調陽。這是冊封皇后的詔書,原本是要由內閣首輔張居正宣讀的,他不在,只有呂調陽合適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家說了算 完第一百六十七章 算盤第三百九十五章 碧蹄館第六十一章 圓房第三百零六章 軍機處第一百四十二章 廢物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川家康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曆十六年第六十一章 潘季馴和李贄第一百六十九章 鬧翻第三百四十七章 送去給陛下跳舞第二十九章 憤怒和慶幸第二十四章 把兄弟第十七章 和稀泥第三十五章 陰謀第六章 左通政(首訂一千三加更)第三百零三章 生產許可證第三十三章 堅定第五十三章 想法和想法第四百四十四章 倭國使團第二百八十六章 藩王表率第三百六十八章 驚懼第三百四十二章 條件第六十八章 濠境第四百二十章 兵進福岡第三十八章 無恥之尤第五十五章 眼光第七章 看戲時間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帶光環的男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三百四十八章 帶到京城來第七十二章 張居正和于謙第五十六章 皇后有喜和內閣紛爭第二百一十四章 審問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川家康第三百八十三章 復先祖榮光第八十五章 查第一百三十六章 恢復爵位第七十八章 張居正回京第一百八十三章 抓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文官的圓滑之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蘭若寺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一百七十四章 咱家說了算 完第一百九十七章 萬曆十五年第四十八章 張居正的佈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豪奢第五章 人嫌鬼厭海剛峰(一千首訂加更)第二百八十二章 基本操作第三百一十三章 褒獎第四百零一章 礪石嶺之戰 下第三十一章 武清伯要田第三百二十九章 滅 下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七十五章 異端第一百八十八章 工具鋼 (爲盟主雲從風伴加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裝備第三百零六章 軍機處第二章 鹽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爵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明兵鋒第二百九十四章 行動 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七十二章 向西第九章 扔石頭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藩禁第一百四十章 恩威並施第四百零三章 豐臣秀吉第三百五十九章 好武成風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贄的學說第八十章 奪權第一百六十七章 算盤第三百五十五章 北巡第二百五十八章 案發第三十三章 海瑞的書第二十二章 神出鬼沒的內廠 (爲舵主“黎勝看好書”加更)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家講武堂第二十八章 目標 (晚餐更新)第二百六十章 曾省吾回京第三百六十三章 傾全國之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努爾哈赤第一百五十四章 生產第六十八章 濠境第七十章 皇莊種地第三百零四章 預料之外第二百一十三章 戰後第十九章 叫人第四十九章 政治手腕第一百三十五章 牛逼大了第四百零五章 絕望第二十三章 雷厲風行 (中秋節加更)第七十章 不謀而合第六十七章 御前演武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劍第二百零七章 秘密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帶光環的男人第三百零二章 發第三章 皇上好多女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東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