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人選

兵部尚書就不用說了,六部尚書大的很,想要爭奪這個職位可不容易,可是一個六部尚書的官位,代表的可不光是一個六部尚書,而是一系列的官員變遷。

王崇古致士已經是時間問題了,皇帝下旨准許了王崇古致士,也給了王崇古應有的待遇,算是功德圓滿了。

現在的問題是誰能上位,上位的這個人牽動着無數人的心。

很快內閣推薦的人選就出來了,兵部左侍郎曾省吾,雖然推上來了,可是大家都不太看好他,因爲他的資歷不太夠。不過曾省吾是張居正的嫡系,沒人敢小看。

張居正連張瀚那種人都能破格提拔爲吏部尚書,何況曾省吾。

朱翊鈞翻動着曾省吾的資料,看到後面不禁“咦”了一聲。果然張居正任用的都是有能力的人,這個曾省吾就不簡單,現在他是兵部左侍郎,他升官是因爲他平定了都掌蠻。

看到都掌蠻朱翊鈞就想到了劉顯,這算不算是同人不同命?

曾省吾是督軍,平定了都掌蠻之後,官升兵部左侍郎,不但回京了,而且官職也升了起來。劉顯呢?平定都掌蠻之前是總兵,平定之後還是總兵。

劉顯想要致士回家,朝廷不允許,現在還在雲貴苦熬苦業。

嘆了一口氣,朱翊鈞一臉的無奈,想讓文官把功勞戴在武將的身上,那是不可能了。打贏了是文官運籌帷幄,功勞使勁撈,打輸了就是武將背鍋,罪名使勁扣,這就是大明的現狀啊!

武將地位低,這個問題不解決,忠心問題根本無從談起。

或許有的武將爲國爲家,可是底層的士卒呢?大家爲什麼當兵,大多數人是爲了吃飯。當兵吃糧,拼命就算了吧!這樣的人只能成爲兵油子,想靠着他們打仗,別想了。

只有爲了搏一個前程,看得到希望的時候,那纔會有戰鬥力。當看不到希望的時候,誰還會拼命?

秦軍戰鬥力之所以強,能夠以布衣布甲硬撼裝備精良的精銳魏武卒,因爲什麼?要知道魏武卒可是裝備精良的重裝步兵,秦軍能打贏除了秦兵耐苦戰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軍功封爵。

那個時候的大秦還有不少奴隸,但是沒關係,只要你有軍功,不但能夠脫離奴隸身份,還能夠得到爵位,成爲人上人。那些吃不起飯的人,拎着刀就去和人拼命了。

他們爲了什麼,爲的還不是博一個出身,那樣的軍隊戰鬥力怎麼能不高?

整個秦國就像一臺巨大的戰爭機器,下層推着上層打仗,想停都停不下來。

軍功就代表着爵位,代表着錢,代表着房,代表着漂亮女人,整個秦國都瀰漫着馬上覓封侯的想法。這才了有了橫掃六合的強大秦軍,纔有了“赳赳老秦”的精氣神。

朱翊鈞將曾省吾的資料放到一邊,再一次意識到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果由上而下的改制度,強推下去,難度就不說了,效果也未見得好。新軍啊!朱翊鈞不禁將目光投向了山西和陝西,這兩個人地方是關鍵啊!

在明末,陝西和山西永遠是繞不開的,那裡或許可以成爲自己軍事改革的第一個試點。

秦兵自古耐苦戰,無論是秦朝還是漢唐,八百里秦川孕育出來的強大的軍隊,是震懾天下的力量。

將曾省吾的資料放到一邊,朱翊鈞在拿起一份資料,這一份就是王崇古舉薦的大同總督方逢時了。

說方逢時如何能打就未見得,但是這個人明顯是一個頗具戰略眼光的人物。在做山西巡撫的時候就配合着王崇古做了很多的事情,並且在王崇古離開之後,自己做的也很好。

修建城堡,整訓士卒,推動俺答汗的封貢,戰略和眼光都沒問題。

做事也是四平八穩,同時也是從知縣一步一步做上來的,有底層經驗,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朱翊鈞將方逢時的資料放到一邊,直接拿起了最後一份。

這份資料是薊遼總督樑夢龍了,他也是一個非常有資格的人。

樑夢龍在做薊遼總督之前,已經做過兵部左侍郎了,這個就比曾省吾資歷深厚了,同時在薊遼總督任上做的也不錯,有資格角逐兵部尚書的職位。

不過讓朱翊鈞感興趣的不是這個,而是樑夢龍在隆慶年間的一段經歷。

大運河,連通大明經濟南北的要道,隨着大明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大量民間商船往來於大運河上,造成運河常常擠塞。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運河漕運弊政叢生。

運河運輸的最大憂患莫過於黃河決口,一旦發生,運河便被阻滯。

鑑於運河漕運弊政和黃河決口,不斷有人上疏請求對之進行整頓和改革,其中有一些人主張恢復海運。在這些人裡面,時任山東巡撫的樑夢龍就是代表人物。

他認爲:“河漕似安而多勞費,海運似險而屬便利,一任其勞,一任其便,相濟之策”,當以海運羽翼漕運。

這個計劃得到了當時的內閣首輔大學士高拱的支持,受命後,樑夢龍派遣指揮王惟精等人進行了多次的試行海運活動,就便進行探訪和勘察。

此外,樑夢龍還下令,沿海地方不拘軍民人等,如有情願將自己或收買雜糧、用自己船隻裝載、自膠州海口起至天津糴賣者,均給予執照。

如果是良民,則重加犒賞,如果是有罪之人,則允許通過試行海運來贖罪。

在樑夢龍的鼓勵下,先後有多人主動試行海運,海道勘查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由於樑夢龍的積極努力,終於對海道的口岸、日程、裡數等有了甚多的瞭解。

朱翊鈞對這個就感興趣了,從這裡就能看出來,這個樑夢龍絕對不是腐儒,是真的做事的人。

尤其是那條海運恕罪的政策,可以說一下子戳中了朱翊鈞的心思,畢竟現在航海可是很危險的,加上大明百姓的鄉土情結,願意去海上拼命的人可不多。

見到了利潤之後或許會有,可是前期想推動就不容易,這些罪犯就很合適啊!

第四十五章 張居正的委屈第二百六十章 曾省吾回京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朝會 上第十八章 香山夷人第八十八章 夜,無眠。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與帥第三百八十章 李成樑,你怎麼當的遼東總兵?第八章 要不讓海瑞來? (首訂1900加更)第三百二十章 朵顏部第四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出動第三百四十八章 無語的李成樑第一百七十八章 無視波瀾第二十章 學宮和鉛筆第二百七十五章 搜刮錢財第三百六十六章 資本第七章 錢第六十七章 公務員制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入冬第二百二十四章 心裡不踏實第三百八十二章 黨爭第七十四章 俞大猷罷官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婪第三章 紅臉漢子和小白臉子第四十六章 政治正確第四百五十章 播州之敗第五十一章 馮保之死(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軍陣第十二章 高馮決戰 上第三十八章 戚繼光的手下第八章 母慈子孝第四百一十一章 軍陣第四百二十章 兵進福岡第三十六章 張居正的手腕第三十章 聽太后的第三百四十章 融合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四百五十九章 提防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買賣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與帥第三百二十章 朵顏部第一百二十四章 吃飯 (第二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思考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朝會 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紛亂第二十二章 乞恩疏第六十六章 十年佈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動起來第三百七十章 舒爾哈齊有女兒嗎第三百一十章 昭儀第十七章 娶一個草原姑娘怎麼樣?第四百零二章 你過來啊!第八十五章 查第九十三章 圍殲第四十八章 張鯨出京第七十二章 張居正和于謙第二百零九章 麻煩第三百五十七章 孤寂第七章 看戲時間第四百二十六章 朱翊鈞很生氣第三百五十七章 孤寂第三百四十八章 帶到京城來第二十四章 來龍去脈 上第一百零七章 打仗就是要花錢第一百五十章 厚葬第四百五十三章 將與帥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城第八十四章 考公務員的孫承宗第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同新區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明不許有這樣的官存在第三百二十四章 裝備第三百二十六章 努爾哈赤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有過幾天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勸諫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膽的李時珍第一百六十七章 算盤第三百七十五章 吞併第二百七十八章 貨幣改革第二百五十六章 這就是天賦第四百二十七章 帝國意志第三十七章 借人第三百七十一章 咱家聽說建州有美女第七十八章 給戚繼光大炮第三十八章 戚繼光的手下第八十四章 考公務員的孫承宗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敵大炮計劃第三百三十四章 草原風雲 上第十一章 小葵花課堂第二百八十五章 套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德川家康第一百零八章 報仇第四百四十三章 急切第三十八章 戚繼光的手下第四章 風波第七章 看戲時間第三百零九章 海貿商號第四十三章 逝去的仁君之夢第三百一十章 昭儀第三百六十四章 擔憂的李成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