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2節)

“怎麼了?”王賢還沒走進屋內,便見到有不少將領正匆匆地從屋內出來,他們見到王賢過來,皆是隻招呼一聲便立刻走了,讓王賢大爲奇怪,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而此時屋內還有三四個人,陸行兒見到王賢走進來,便示意他坐下,然後才道:“孫紅,你帶兵去招呼一下運糧兵隊的大營,別讓那邊也出了事。”

他身旁的一個將領立刻躬身應了一下,就直接走了出去。

“這次我們在明,他們在暗,現在夜黑風高,也不知他們有多少兵馬,所以不能輕舉妄動。”陸行兒這時沉吟了一下,隨即便又說道:“陸雲。”

正坐在下首的陸雲聞言立刻應聲道:“末將在!”

“嗯,黃保公跑掉的事情,我暫且就不追究了。”陸行兒看着面色一喜的陸雲,沉聲說道:“但是你今晚負責守營,若是出了任何問題,那……去見光明神吧!”

陸雲一怔,但隨即就大聲說道:“王爺請放心,若是今夜有任何閃失,末將就提頭來見王爺!”

“好,出去吧。”陸行兒揮了揮手,然後又看了看王爺,慢慢地說道:“你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吧?”

“正等王爺說明。”王賢低首疑惑地說道:“不會是敵軍來襲吧?”

陸行兒點點頭道:“方纔哨營來報,自南方來了一些兵馬,但不知其數,偷襲了我們一次,傷了數十人,然後就又退了下去,但是並沒有逃走,也就在不遠處,哨營生怕有詐,便立刻遣人向我稟告,而我也已經派急行軍前去打探了,只是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來路,實在不好輕易下手。”

“只是小小的突襲而已,又何足掛齒?”王賢聽完之後,頓時放下心來,慢慢說道:“其實王爺不必擔心此事,他們如果人多的話,就不可能只傷到數人人便回去了,而且一擊便歸,很明顯的試探之事,只不過他們在暗處,我們較爲被動而已。”

陸行兒皺眉道:“依你這麼說,要不要派兵追擊?”

“可以派兵。”王賢沉吟道:“不過我覺得沒有什麼效果,畢竟他們既然過來夜襲,必然流動性極強,就算派兵過去追趕着,也沒有什麼用,不如……”

“不如什麼?”陸行兒一愣,不解地問道。

王賢這時露出微笑,淡淡地說道:“不如我們行一計策,或許可以讓他們乖乖地跑過來。”

陸行兒見他滿面笑容,也不由笑了出來,隨即便道:“好了,王賢,不要賣關子了,快說是什麼計策吧。”

“一個好計策。”王賢這時依舊賣關子,但是卻走向陸行兒的身旁,然後低語幾句,讓陸行兒頓時大笑起來道:“好你個王賢,果然是個好辦法,那就依你之計行之!”

王賢微微一笑,隨即便道:“此事不應該張揚,我覺得可以託付給蒙將軍來辦比較好。”

“蒙善?”陸行兒一愣,隨即便擡起頭來看了看房間裡還剩下的一個人,他正站在一旁不語,這個人便是蒙善,他本是蜀人,只不過二十來歲的時候,因爲父母雙亡,不得不跟着別人一同去販鹽,但他來回兩次以後,便覺得極爲危險,就在中途之中,捲走了富商的私錢,流落在江南。

陸行兒還未起事的時候,這個蒙善就覺得有些風頭了,他於是拿了一些錢,進入了明教,開始慢慢接近明教之內的人,直到江南各地開始大規模起事,而陸行兒也開始行動起來的時候,蒙善也立刻響應,跟着陸行兒一塊兒造反,他雖然沒有什麼大的本事,但是在陸行兒的軍中混的很好,兵士們也對他很客氣,直到後來進了金陵,陸行兒終於升了一個參將給他做。

只不過這個蒙善明顯打仗不行,在金陵守城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出色的事情好說,讓陸行兒對他逐漸失去了信心,他手底下的將領頗多,其中也不乏一些能征善戰之輩,這個蒙善的水平有限,所以他也並沒有太大關注。

這次他把手下大將遣過來,皆是吩咐好事情,卻獨獨忘掉了蒙善,剛纔和王賢說話的時候,也沒有想起蒙善還在屋內,此時聽到王賢之語,纔看了一下蒙善,然後輕咳一聲道:“蒙善!”

“末將在!”蒙善這時聽到陸行兒的聲音,立刻躬身應了一下。

陸行兒一笑道:“剛纔我和王賢之言,你聽到了沒有?”

“回王爺,末將剛纔正在思考如何拒敵,王爺和王公子之言,末將一個字都沒聽到。”蒙善低首而言,隨即又悄悄地看了看王賢,卻見他微笑地看着自己,不由微微一愣,心中開始奇怪起來,這個姓王的小子怎麼這麼看自己了?

陸行兒慢慢地說道:“那好,我便把剛纔和王賢所說的再說一遍,而且方纔王賢推舉你來完成此事,你可要好好的聽了。”

蒙善一愣,他已經好久沒有聽到吩咐了,此時便頗爲感激地看了一下王賢,隨即大聲說道:“末將洗耳恭聽!”

陸行兒慢慢地開始說起王賢的計策,隨後就道:“此事關係重大,勿要走漏消息,你爲人聰明,該知道怎麼辦吧?”

蒙善吐了口氣,大笑道:“王爺你就放心吧,別的事情末將不敢說,就這事末將敢打包票,王公子算是選對人了。”

“是啊,在下知曉蒙將軍最爲適合,不過……”王賢這時笑呵呵地看着蒙善道:“蒙將軍你可要記住,這件事情做出來很容易,但是做的像真的一樣,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特別是我們軍營如此之大,要在全營之中做成此事,並非易事,而且絕對不能假戲真做,蒙將軍可明白?”

蒙善一愣,隨即便見到王賢臉上的笑容,便也是嘿嘿一笑,心中已是有了計較。

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170章 封王封公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2節)第123章 行動前後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4節)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3章 自薦西行(上)第23章 沙暴過境第142章 籌糧之法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1節)第13章 自薦西行(上)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4節)第46章 宏偉設想(上)第61章 居安仁吉第60章 大相國寺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1節)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96章 雪天觀景第37章 說服薩滿(上)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21章 合不勒(上)第34章 全民皆兵第139章 杭州之行(第1節)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1節)第154章 入揚州城第67章 有朋遠來第37章 說服薩滿(上)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46章 宏偉設想(上)第54章 面呈宰相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30章 內鬥不斷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3節)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3節)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3節)第45章 終於返家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4節)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4節)第110章 秘閣修書外傳:失蹤之事(三)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1節)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4節)第21章 合不勒(上)第154章 入揚州城第113章 所尋之人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5節)第112章 皇帝大禮(下)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3節)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05章 夏雨秋風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2節)外傳:失蹤之事(三)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3節)第96章 雪天觀景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2節)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114章 章淳離京第7章 薩滿儀式第63章 奇怪事件第61章 居安仁吉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73章 酒誤之緣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3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78章 經義策論(上)第23章 沙暴過境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1節)第118章 四大將(上)第81章 魯直南行第36章 輝煌一箭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2節)第105章 夏雨秋風外傳:失蹤之事(二)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2節)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3節)第52章 初入遼境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