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2節)

這邊有案臺,上面有筆有墨,趙萬寶想了一想,便攤開素紙,在上面寫了幾行字,剛想放下筆,卻又聽到王賢說道:“把該寫的寫上!”

趙萬寶苦笑了一下,然後又添上幾句,方纔放下筆,把這紙疊好,然後便道:“這個需要我親自送走。”

王賢皺了皺眉,但還是點頭道:“你要送到哪裡去?”

“你只要派人跟着我,便可知曉。”趙萬寶淡淡一笑道:“不過你放心,我肯定不會藉機逃跑的,小焱還在大牢之中呢。”

王賢想了想便道:“那好,我就讓你走。”

他突然喊道:“陸忠,你帶二十個人跟着他,嚴密看守,不得放過一舉一動!”

陸忠聞言立刻稱是,卻聽到趙萬寶苦笑道:“這麼多官兵跟着我,那我又如何能去送信?你這不是害我嗎?”

王賢沉吟道:“那你想怎麼樣?”

“你就派幾個親信,換上便裝,隨着我一塊就行了。”趙萬寶看了看陸忠道:“這位差官便是不錯。”

王賢想了想道:“那好,我便依你,陸忠,你帶着幾個身手不錯的衛兵,換上便服,一同跟着他,千萬不要出了差錯,不然爲你是問!”

陸忠連忙說道:“屬下遵命!”

“一寶兄,希望你能夠好自爲之。”王賢輕聲說了一句,隨後又低低地說道:“算是我王賢求你一次,就看在我們同窗相交,別再爲難我了。”

趙萬寶一愣,卻見到王賢已經迴轉過頭,走到那邊的椅子坐下。

接過衙役們的衣服,趙萬寶隨便換了一下,就在陸忠和另外幾名兵士們的圍繞下走了出去,他回過頭來看了看王賢,卻只見到他閉着眼睛,便不由微微搖頭,和那幾人走了出去。

王賢坐在這椅子上,心卻慢慢安靜起來,明教聖王呂師囊這次抓了自己的家人,肯定是想借機要挾自己了,而且自己位於金陵,基本上很難找到他,如此以來便是陷入被動之地,若不想家人有事,就只能聽他之言了。

然而明教鐵定造反,自己還能跟着反不成?

造反,造反,這幫鼠目寸光的人,又如何能成大事,不僅如此,還會牽連到數十萬數百萬的百姓們!

他長長地嘆了口氣,心中真的無奈起來,爲何自己和明教竟然有了這麼大的淵源?如今就算是想退一步,也是不能。

過了良久,王賢才收拾好心緒,站了起來,旁邊的牢役和衛兵們立刻站直,卻聽到王賢道:“回府!”

他回的並不是自己的家,而是回到了江寧府衙,正往後堂走去,卻聽到有人大聲喊道:“大人,大人,有公文來了!”

王賢一愣,轉過頭來卻見是朱強,他接過來隨意看了兩下,不由地沉重起來。

這是江寧府糧草被劫一案,雖然自己封鎖了消息,但是明教之人故意散播,顯然已經驚動了朝廷,朝堂之上立刻就有臺諫官開始說起此事,而後頓時出現大動盪,蔡京雖然極力爲王賢說話,終究卻抵擋不住朝廷百官的壓力,開始把這事情列入朝廷議事了。

皇帝趙佶對這事也是極爲吃驚,但是他心裡還有些偏向於王賢,所以並不想直接降罪給他,只是朝廷的輿論實在是太大,很多不滿蔡京的官員們都已經開始集體向王賢發難,而尚書右丞趙挺之這一次也是稱王賢不宜再知大郡,請奏調離。

蔡京極爲聰明,他深知這次臺諫官的目標是自己,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一步不退,直接說:“賊乃江南之賊,雖竊糧萬石,卻是夜襲,若有農戶失米,豈有不怪賊而怪農戶者?賢雖年幼,然於杭州歷任數年,其德昭昭,其行坦坦,雖是汴京亦有耳聞,今次豈能以失糧之事而罷之?且臣聞江寧籌糧,並未損百姓點滴,而是從夷國而得,雖失之亦不能算責大,又如何罷之?”

他在朝廷之中畢竟有相當的勢力,而且皇帝也撐腰,所以這件事情商議了兩天,便都妥協了,由吏部親自發公文,責問失糧之事,並限日期,要王賢抓到歹人,找回失糧。

王賢深出了口氣,把這個公文書簡又丟給了朱強,然後說道:“朝廷讓我找回失糧,哼,失去的又如何能夠復得?只是我給蔡京的書簡還沒有一個迴音,不知道他對明教有沒有一個重視了。”

朱強這時遲疑地說道:“大人,據說刑部已經派了人到江寧查案了,爲的就是追查失糧。”

“刑部?”王賢有些不屑地道:“朝廷難道真的是想着追回失糧嗎?”

他在院子裡走了兩步,然後說道:“刑部的人如果來到江寧,自然要問起這事,我須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說清楚,朱強,你去着李瑞過來。”

朱強點了點頭,快步地走了出去。

王賢撫了撫官服,走進屋內,然後就是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又些喃喃地說道:“明教,明教,真的是邪惡的宗教,就算今日不反,以後終會引起紛亂的。”

而今明教要造反,自己又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他雖然身爲一個知府,但並不參與朝政,就連一個小言事都比他更有權利上奏說事,現在大亂將來,一切都只能指望蔡京了。

如果蔡京也能意識到明教的威脅,早早做了預防,那這一場將來的風雨定然可以撥開,王賢在給蔡京去信上面直言應罷朱勔,廢花石綱,暫停修建宮廷,並預防江南動亂,爲了讓蔡京意識到明教的威脅,他故意誇大其詞,說起明教一旦爲禍,則江南一帶便成水火,數年之間都難以安寧,而朝廷非五十萬大軍不能破之。

蔡京,他會聽信自己的所說的話嗎?

“大人。”一個聲音把王賢從沉思中拉回來,他擡頭一看,卻是李瑞,便點點頭道:“你坐下吧。”

第7章 薩滿儀式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151章 金陵得失(下)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3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第46章 宏偉設想(上)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1節)第72章 如此結案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1節)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21章 合不勒(上)第71章 不能繼續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3節)第24章 蒙古大汗(上)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4節)第119章 四大將(下)第114章 章淳離京第82章 同室之緣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3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第45章 終於返家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4節)第113章 所尋之人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1節)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2節)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4節)第35章 慘烈之戰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1節)第39章 神棍驅邪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4節)第73章 酒誤之緣第94章 密室相談第112章 皇帝大禮(下)第94章 密室相談第8章 關進黑屋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5章 賽馬射箭第168章 夜談天下外傳:失蹤之事(七)第153章 破局之策外傳:失蹤之事(六)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32章 大汗合不勒(上)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1節)第7章 薩滿儀式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4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1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3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32章 大汗合不勒(上)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1節)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2節)第154章 入揚州城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106章 太學年試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1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2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4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1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1節)第34章 全民皆兵第24章 蒙古大汗(上)第1章 小孩塔布(上)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1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2節)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1節)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5節)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3節)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3節)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3節)第91章 爐邊商議第10章 行醫者事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2節)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51章 又要遠行第4章 塔布心思第2章 小孩塔布(下)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1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第1章 小孩塔布(上)第3章 塔塔爾人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4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4節)第100章 兩幅紙畫第98章 雄心壯志第95章 學正罰站第63章 奇怪事件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4節)第22章 合不勒(下)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節)第113章 所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