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3節)

“造反的事情。”王賢看着他說道:“你們想好了造反的影響了嗎?一旦舉棋,後面就由不得自己了,到時候是生是死,或許都只能聽天由命了。”

趙萬寶笑呵呵地說道:“臣貝你還是沒想開,我們既然已經有了這個打算,自然是對這事情想得明明白白的,至於生死,哼,大丈夫立於世上,若不爲一番事業,就算活上百年,又有何用!”

王賢盯着他說道:“看來你們已經打算好了,準備什麼時候動手?”

趙萬寶搖了搖頭說道:“我說臣貝啊,你還是先喝口熱茶再說,這茶如果涼了,那味道就不好了。”

“我也不想讓茶涼。”王賢端起茶水,慢慢地喝了一口,然後才道:“一寶兄你我怎麼說都有些交情,而且我也知道你對我並無加害之意,只是我實在不能相信,你們明教可以成功。”

趙萬寶嘆氣道:“臣貝你是膽小怕事還是真的對我明教一點信心都沒有?”

他這時站起身來說道:“我明教自唐以來,便在民間散播,因爲廣施仁義,所以信徒極衆,不僅福建、江南一塊有影響,就是川蜀、中原都有很多信徒。而自五代始,便有毋乙諸人,以我明教爲旗,號令天下百姓,如今經大宋百年,早已經根深蒂固,而那些官員們也是和臣貝你一樣的心思,認爲我明教只是一旁門左道,卻正是小看了我明教。”

王賢一怔道:“這麼說,造反並不是自你們開始想的?”

“這是自然。”趙萬寶點頭說道:“不過以前時候未到,而今就不一樣了,大宋內外凋敝,百姓不滿,正是舉事的大好機會。”

王賢慢悠悠地說道:“但是我聽說明教現在是一盤散沙,呂師囊雖然明爲聖王,但是有很多人都不服他,不知是也不是?”

趙萬寶一愣,卻聽到旁邊的陳十四笑道:“王大人對明教的事情倒是知道不少,不過聖王他是前明王的嫡傳弟子,身份貴重,自然是得到我們明教人的擁護,那些謠言,徒增笑柄罷了。”

“是嗎?”王賢轉過頭來,看了陳十四一眼道:“我聽說陳兄你就是手握一方,聖王呂師囊雖然被稱爲聖王,可也管不住你啊。”

趙萬寶吸了口氣道:“臣貝某要胡言亂語,陳兄和聖王是八拜之交,對聖王也是極爲恭敬,並非你所言之。”

王賢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然後便說道:“一寶兄,你們明教如此鬆散,到時候舉事也會有些困難吧,誰來爲王?誰可主宰大事?如果相互之間未有調動,那麼又何能成大事?”

“王大人,起事未必要聚在一起。”陳十四慢慢說道:“如今各地皆有明教兄弟,一旦動手,必然交相呼應,各地皆起烽火,朝廷就算要自救,也不知該從何處下手。”

王賢冷笑道:“可是你們力量散亂,朝廷只要聚集數萬兵士,直接南下,必可各個擊破之!”

“臣貝!”趙萬寶突然提聲說道:“你爲何還如此固執!”

“我爲何固執?”王賢冷冷一笑道:“我是笑你們坐井觀天,不知這朝廷勢大,妄想效仿陳勝、黃巢!你們以爲這樣可以掀起多大的浪嗎?”

“王賢!”陳十四猛然一拍石桌,站了起來,狠狠說道:“你還以爲這是江寧府衙嗎?你現在落入我們手中,竟然還敢嘲笑我們,如今就算我殺了你,也不會有一人知道!”

王賢臉上一緊,卻又突然笑了起來,讓趙萬寶和陳十四皆是莫名其妙。

他搖了搖頭道:“你們還真是聰明啊,竟然只派一人就把我給抓了過來,我真的很佩服你們。”

趙萬寶微微一愣道:“臣貝還想說什麼?”

“並不想說什麼了。”王賢含笑而言,單手一指道:“你們看一看背後是什麼?”

趙萬寶聞言轉過頭來,頓時面若死灰,他立刻想要說話,卻見到幾個人撲了過來,然後便被牢牢抓住了。

陳十四反應極快,這時立刻撲到王賢的面前,胳膊一勒,從袖口掏出一把小刀出來,然後便喊道:“他在我手上,你們不要亂來,不然我就讓他死的難看!”

站在他們對面的是一大羣兵士,這時都是聞言止步,而只有洪雅站在最前面,冷冷地看着陳十四。

趙萬寶也沒有太大慌張,微微掃了一下那些人,卻見到那邊已經躺下一人,正是趙焱,他微微吃驚地說道:“你們把他怎麼了?”

“並沒怎麼樣,只是打昏了而已。”說話的是陸忠,他臉上還有一些泥污,這時大聲說道:“快把大人放了!”

陳十四狠聲一笑道:“放了他?我傻了嗎?你們要是不想讓這個知府大人死的話,就全部退後!”

陸忠看了看王賢,見他臉色平淡,他微微想了想,便示意兵士們都退了幾步。

王賢被陳十四勒住,不由有些不暢,便輕咳幾聲,倒是讓那些兵士們慌忙起來,又是退了好幾步。

陳十四眯着眼說道:“你們這些人是怎麼進來的?不是被油子帶到另外的一個出口了嗎?難道沒有碰到我的護衛?”

陸忠看了一眼洪雅,然後有些遲疑地說道:“我們是中途發覺不對,然後轉過頭來的,你快點放了我們大人!”

王賢這時低聲說道:“陳十四,你真的不怕死嗎?”

陳十四聞言哈哈大笑起來,半響才道:“你現在小命握在我的手裡,還敢這樣和我說話?”

王賢不由一笑,突然之間動起手來,只聽“當”的一聲,陳十四的小刀頓時掉了下來,他還沒來得及叫出聲來,便見到一個黑影撲了過來,直接將他踢倒在地。

第64章 驚天大案第89章 文人之論(上)第124章 沿河而行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1節)第65章 誰主此案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1節)外傳:失蹤之事(五)第1章 小孩塔布(上)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155章 風韻臨人第123章 行動前後第24章 蒙古大汗(上)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2節)第16章 突遇狼羣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1節)第142章 籌糧之法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2節)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3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2節)第7章 薩滿儀式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1章 小孩塔布(上)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1節)第113章 所尋之人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1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5節)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5節)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154章 入揚州城第57章 逃亡途中第32章 大汗合不勒(上)第53章 上京和談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67章 有朋遠來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5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84章 朦朧月下(上)第44章 夜涼如水第71章 不能繼續第89章 文人之論(上)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3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2節)第49章 長大成人(下)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57章 逃亡途中第139章 杭州之行(第1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第92章 神秘通道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2節)第12章 爭吵不斷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1節)第103章 觀人比武(上)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3節)第119章 四大將(下)第171章 出師東行第174章 前方不遠(第1節)第39章 神棍驅邪第84章 朦朧月下(上)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5節)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3節)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113章 所尋之人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5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2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71章 不能繼續第25章 蒙古大汗(下)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106章 太學年試第149章 風雲乍變(下)(第1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2節)第84章 朦朧月下(上)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2節)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3節)第115章 外放江南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第67章 有朋遠來第27章 月明之夜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155章 風韻臨人第3章 塔塔爾人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1節)第54章 面呈宰相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2節)第157章 周大公子外傳:失蹤之事(十)第113章 所尋之人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2節)第118章 四大將(上)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4節)第98章 雄心壯志第61章 居安仁吉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95章 學正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