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備敵

“只是鳥銃一千二百支之中,多有粗製濫造不堪用者,屬下戰前檢查時,發現堪用者不過三五百之數,餘者若用,則有炸膛之風險,實不可用。”

蕭如薰皺眉道:“爲何之前不告知我?”

王輝先是一愣,而後恭敬的說道:“將軍屢次告誡我等,我朝火器名目雖多,但大多華而不實,不可大用,我輩軍人所以驅逐韃虜所依賴者具爲刀劍弓馬,火器不過輔助,絕不可依賴火器作戰而忘卻根本,我大軍作戰也極少依賴火器之利,將軍也未曾說要使用鳥銃作戰,戰況緊急,屬下便沒有多嘴,請將軍恕罪!”

蕭如薰聞言也是一愣,而後面色沉重的緩緩點了點頭。

“的確,我朝火器名目雖多,但絕不是制勝之道,真要對抗套虜叛賊,還是要靠弓馬刀劍,但是……”蕭如薰轉身看向了三個心腹戰將:“本將所言或許你們現在聽來不太相信,可是本將總覺着,未來戰場,足以制勝克敵者,必爲火器。”

三將聞言,面面相覷,面露茫然,似乎對蕭如薰這個曾經的火器反對派提出這樣的言論有所震驚。

“本將曾細細思量,我朝子民軍兵具生長在土地之上,祖祖輩輩多爲農戶,自幼耕種,參軍之後方得習弓馬之術,比之草原套虜自幼生長於馬背之上,卻是差了太多,便是成軍,無數年之功也無法與套虜爭鋒,便是步卒弓弩,也許勤加歷練,無一年之功不得成軍,但是火器則不然,一杆鳥銃,便是一農戶拿來,一月之功足以熟練,一名騎軍之耗費,可養五名銃卒。”

蕭如薰緩緩道來:“本將曾聞國朝開國之初,沐王英於雲南之地以火器三段射擊之法對抗蠻族象兵,大破之,本將便想,一名銃卒自然不算什麼,但是若能得三千熟練銃卒,排成三列六列乃至九列,前者射擊,後者裝填,以此輪番代替,或可形成不間斷之火器射擊。”

王輝似乎對火器有較多瞭解,開口便道:“但是將軍,鳥銃射程不過百步,而且縱使如此,八十步外鉛子擊中何方全賴天意,五十步外,極難擊破甲冑,戰陣之上,賊軍馬軍瞬息間便至,若於平原爭鋒野戰,火器實不可用。”

蕭如薰點頭:“你說的對,我所意者,並非是以火器爲主戰兵器,而是想着,接下來我等守城作戰,能否以火器之利對抗敵軍,敵軍若來,恐有萬人之數,馬軍應該不多,但是我軍兵少,已不可外出與之爭鋒,全賴城池之固,正是火器大用之時,子恆,我軍軍兵是否精熟火器?”

王輝低頭盤算一番,開口道:“平日練兵也有教習使用火器,精熟鐵炮與佛朗機銃者較多,精熟鳥銃者較少,也就三五百之數。”

蕭如薰點了點頭,又問道:“城牆可多有炮口?”

王輝點頭:“城牆之上多有炮口。”

蕭如薰立刻命令道:“精選善使火器者,將二將軍炮、佛朗機銃全數運上城頭備戰,然後選三百銃卒,發給鳥銃,我要親自在軍營操練他們一番。”

王輝吃驚道:“將軍通曉火器戰法?”

蕭如薰頓了一下,點頭道:“平日裡讀書,略有所得。”

三將聞言,疑惑頓消,紛紛點頭稱是。

蕭如薰便決定與趙虎和陳燮在城牆上巡視一番,加固防務,多運送滾木礌石和弓矢上城,然後安排佛朗機銃防務,下令王輝回到軍營裡去安排那三百銃卒的事情,之後再去軍營操練銃卒,在蕭如薰的設想裡,之後的守城作戰,這三百銃卒可是要發揮大用處的。

平虜城不愧是軍城,完全爲了軍務而建立,明廷的行政區劃裡,並未包含九邊之地,九邊之地具爲軍管,沒有設置知縣知府之類的官員,全靠軍隊支持,各項事務爲戰爭讓步,城池也都是爲戰爭服務,多有防禦設施,城池相當堅固,難怪可以在孤立無援的狀況下堅持數月之久。

隆慶六年至萬曆三年,參將袁士傑,趙崇璧用石砌南、北城牆,築女牆,並在北固山城牆上筑後柁檐,修建補葺竣工後,城垣周長3150米、高12米,築東、西、南三門、東曰“東作”,南曰“南訛”,各門上築城樓,外築甕城;萬曆十五年,參將賈邦直與郭增輝築南關土牆和壩門,土牆周長855米,高8米,並從壩門處到西城牆下,用石砌壕,壕長835米,寬7米,深2米,又在西南城牆下築水口,水口石券洞,上築牆,下砌土壕,安有鐵柵。

十二米的主城牆高度也就是四層樓左右的高度,並不能算太高,比起著名歷史名城動輒幾十米的城牆高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放在西北疆場,只要不是賊軍數量太多,尋常馬隊對這座城池是沒有什麼辦法的,明廷雖然力有不怠,不曾將陝西三邊劃爲行政區,但是也用這種築城堡的方式對西北進行實際控制,效果其實挺好。

自古以來都是如此,只要有城池,漢人就能生存並且掌握地方,繁衍生息,異族若要徹底驅逐漢人,唯有焚燬城池一條路可走,就好像北宋時期的永樂城。

蕭如薰對這座城池的防禦功能比較看好,輔以佛朗機銃之利,在過往的經驗看來,在援軍到來之前守住平虜城不是難事,蕭如薰也算是個老兵了,戰鬥經驗豐富,一手大刀耍的虎虎生風,相當強悍,另外當初在重慶的一個廢棄馬術俱樂部的馬場裡撿到了一百多匹馬,所以馬術也相當不錯,汽油這些東西在末世五年以後都是稀罕物了,馬牛這些動物反而再次成了主要動力。

如今雖然不能率軍衝鋒陷陣,可是用這般豐富的近世火器和冷兵器戰鬥,反而是蕭如薰的強項,真要搞現代戰爭,蕭如薰纔要兩眼一抹瞎。

Www▪ тTk an▪ C O 檢查了一下士卒陣容,檢查了一下士卒的兵器,接過一名士卒的長矛掂量掂量,拿過一張弓試試弓弦,發現皆成色十足質地良好,然後拍拍士卒的肩膀勉勵幾句,那士卒就激動的不可自持,接着蕭如薰還宣佈今晚會準備肉食犒軍,犒勞大家之前的勝利,大家所得軍功也會記下,待戰亂平息之後一併發下,更使得全城士卒歡樂不已。

趙虎和陳燮在身後看着,互相使了個眼色——將軍就是將軍,激勵人心的高手。

“有無派出哨騎索敵?”

看着四面城牆沒什麼漏洞,蕭如薰便詢問趙虎,趙虎點了點頭:“派了三撥哨騎,分別往北、西、南三個方向索敵,目前並無哨騎歸來,也不知賊軍是否有大軍再度進犯,但若有哨騎歸來,末將定即刻告知將軍。”

“好。”蕭如薰點了點頭,而後又略有些不放心的吩咐道:“兵者詭道也,賊軍不是烏合之衆,哱拜父子常年征戰沙場,狡猾異常,若賊軍不以大軍來犯,先遣小股騎兵快速來襲,我軍也不得不準備,哨騎也有失誤的時候。

總而言之,從此時起,全天十二個時辰不得開城門,四方城門處以礌石滾木填補,城頭警戒不得鬆懈,伯威,我要你親自鎮守於此處,西城北城一千兵卒你可隨意調動,如有來犯之敵,可立刻與之交戰,而且無論何時,日間一面城牆鎮守士卒不得少於二百,晚間不得少於一百,佛朗機銃不可少於五門。”

趙虎抱拳領命:“末將遵命!”

“元德,南城東城交給你,八百兵卒你可隨意調動,若西城北城需支援,你可調動兵馬援助,還是一樣,無論如何,日間一門城牆鎮守士卒不可少於二百,晚間不可少於一百,佛朗機銃不可少於五門,我估計賊軍還是從西面而來,但是賊軍勢衆,萬一包圍城池四面攻打,我軍將十分被動。”

陳燮立刻領命:“屬下遵命!”

“另外,兩千民夫不習戰陣,強行使之登城戰鬥恐誤大事,是以不到必須之時,不可調動民夫上城,只可使其於城下搬運物資,城中居民多有我軍士卒親眷,若有大損傷,于軍心不利。”

趙虎和陳燮一起抱拳:“將軍思慮周全,我等拜服!謹遵將軍號令!”

點點頭,蕭如薰這才放心。

ps:喜歡的讀者請點個收藏投個推薦哦~~

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四百零八 條件(上)三百一十九 挖角計劃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九百七十三 興亡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六百零四 生擒扯力克三百 翁婿夜話(上)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一千二百七十 我就是王法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七百八十七 良知(上)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九百一十六 毒酒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五百九十二 徐光啓的決定(下)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一百四十一 戰後八十四 談判專家五百三十三 障眼法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一千一百七十二 吳惟忠的震懾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六十五 戰與和(下)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八百九十 這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喲!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四十三 地道挖成四百四十九 山頭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二百零五 斬!!一 橫越五百年四百七十四 命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一百四十四 不安的宇喜多秀家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千三百零三 閱兵式(上)十四 武官的困境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四百三十六 天誅(下)四十九 封爵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二十九 破城計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九百八十九 大有可期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九百八十五 火器製造總局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五百五十五 王世揚求活(上)三百三十四 大城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禮滿臉的絕望之色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八百九十五 僵局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八百四十五 動手!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九百二十二 流言二十九 破城計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