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

袁黃看向了利瑪竇,利瑪竇就把亞歷山大主教的意思翻譯了一下,袁黃“哦”了一聲,然後撫須長嘆。

“唉!這些洞武國的遺民都是些野蠻沒有教化的蠻夷,他們根本就不明白什麼文章道理,連禮義廉恥都不知道,這次你們深入他們內部傳教,也是苦了你們了,放心吧,老夫帶兵來了,一定爲你們討回公道。”

然後袁黃指了指自己帶來的禮品。

“這些都是些補身子的食物和一些綢緞布匹,你們且拿着,算是蕭侯的一點心意,蕭侯當初派你們來是真的懷揣着很大的希望,希望你們可以教化他們,讓他們不再野蠻,結果卻……唉……”

看着袁黃失落的神色,利瑪竇的眼圈都紅了,然後他把這個意思翻譯給了亞歷山大主教,亞歷山大的眼圈也紅了。

這次的傳教經歷讓他們不僅覺得驚魂,覺得恐懼,更覺得恥辱!

一次大好的傳教機會,一次中國貴族將軍全力支持的傳教機會,一次敲開中國傳教之門、也是打開亞歷山大通往教皇之路的大門的絕佳機遇,就這樣沒了……

蕭如薰如果知道的話,會有多失望?

亞歷山大和利瑪竇都不敢想。

袁黃暗自打量了一下亞歷山大和利瑪竇,見他們失望的神色不似作僞,知道自己的戲演的還不錯,便接着往下演。

“大明是禮儀之邦,天朝上國,對待四夷一直都是寬容的,除非太過分,否則大明絕對不動刀兵,可是眼下卻是無可奈何了,這些蠻夷已經失去了理智,對大明不再信任,若是不出兵剿滅他們,恐成禍患!”

袁黃又深深嘆了口氣:“唉!真是想不到,老夫一把年紀了,居然還要掛帥出征戰場殺敵,也不知道這一下子又要有多少人被殺,又要有多少人枉死了!唉!時也?命也?”

利瑪竇頓時被袁黃這種悲天憫人的態度給感動的不要不要的。

現在的利瑪竇只是一個剛剛開始接觸新世界的菜鳥,還不是後來那個洞悉了中國人一部分生活軌跡和意識形態的傳教老鳥,現在的利瑪竇還沒有和中國的上層開始交流,自然無法理解中國官場上這種交流的藝術。

把黑的說成白的,把死的說成活的,把侵略戰爭美化爲王道教化,這些是中國精英們的基本功,也是必須要會的基本功,至少蕭如薰身邊的袁黃是一把好手。

這不,在演技高超的袁黃的面前,利瑪竇感動的都快掉眼淚了。

袁黃又握住了亞歷山大主教的手。

“等你們休養好了,就先回南安城居住,我已經爲你們安排好了,等蕭侯回來,咱們再行商量吧!”

利瑪竇翻譯了一下,亞歷山大主教覺得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於是只能答應。

後來,亞歷山大主教回到南安城之後,覺得自己沒有達成使命,沒有完成對蕭如薰的承諾,反而害的蕭如薰出兵討伐孟族人,感覺蕭如薰一定對他沒有好感了,之後也難以開闢新的局面。

於是,心灰意冷之下,自覺無顏面對蕭如薰的他在兩個月以後乘歐洲商人的海船啓程回國了。

利瑪竇還是留下來了,決定不管怎樣,都要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亞歷山大主教回國之後,因爲沒有完成主要的開闢中國傳教新局面的任務,還損失了十幾名傳教士,所以沒有得到什麼獎勵。

但是作爲和中國貴族產生聯繫的羅馬教廷第一人,有了去中國接觸中國人的這個經歷,在中國問題上,他還是得到了教皇的重用的。

亞歷山大建議羅馬教廷花一些時間和蕭如薰建立和諧友好的關係,他已經打開了第一步局面,有一名傳教士利瑪竇長期和蕭如薰接觸,他建議給利瑪竇更高的地位,方便他的行動。

教皇允許了,於是很快,利瑪竇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以此爲藉口和突破點,打着開闢中國教區的幌子的亞歷山大開始重塑自己的聲威和地位。

而且在那之後,正好羅馬教廷得知西班牙王政府因爲菲律賓海島事件而對中國極度不滿,西班牙王瘋狂的打算勞師遠征菲律賓報仇,成爲教皇得力助手的亞歷山大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在他看來,如果沒有西班牙人的愚蠢屠殺行爲惹惱了中國人,他也不用冒險和蕭如薰做那個約定,說不定就能用更加和平的方式和蕭如薰協商,也就不用被追殺的差點兒喪命,搞得現在自己處境十分尷尬的局面了。

而且當時歐洲貴族們正在廣泛追求和中國人接觸,和中國人做生意,癡迷於中國燦爛的文化和高大上的產物,對於西班牙政府這種逆時代潮流的行爲十分不滿。

羅馬教廷本來是期待西班牙作爲反宗教改革先鋒軍發揮自己的力量的,可是現在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越來越瘋狂,這邊仗還有佔據上風,那邊居然還要抽調兵力遠征中國!

這不是瘋了嗎?

亞歷山大是偏向於支持中國立場的,但是支持的人還不是很多,碰巧此時羅馬教廷內部也有不少人對腓力二世不關注歐洲戰局而關注東方戰局的行爲十分不滿,也打算阻止他的瘋狂,兩撥人一拍即合。

於是在亞歷山大各種意義上的努力的活動之下,羅馬教廷內部趨向於支持亞歷山大的意見,決定以葡萄牙事件對西班牙政府施壓,阻止腓力二世的瘋狂行爲。

西班牙吞併葡萄牙實現半島統一的大義名分是羅馬教廷給予的,羅馬教廷支持了西班牙吞併葡萄牙的行爲,並且給予了大義支持。

如果沒有羅馬教廷的宗教支持,西班牙人的大義名分就會受損,吞併葡萄牙的正當性合法性就會被動搖,國家立場就會變得非常被動。

於是,羅馬教廷以此威脅西班牙政府,說如果他們敢出兵和中國人打仗,進一步損害中國和歐洲的關係,就支持葡萄牙人的復國行動,支持葡萄牙人奪回自己的家園,讓他們後院起火。

最早和中國接觸的熱那亞的銀行家們正在積極的準備着和中國人之間的生意往來,眼看着滾滾財富流入自己的口袋,無論如何也不能允許這種嚴重損害自己利益的行爲發生。

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二百零五 斬!!九十六 踏血而行八百一十 心虛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一千一百三十五 孫時泰無能爲力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五百一十一 劉西投敵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七百七十四 兵變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一千零五十一 撤!五百一十一 劉西投敵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一千一百七十九 韓擢抵播州九百四十 反派與正派六百三十一 煽動四百九十一 張閣老誤國八百零七 目標,會師南京!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七百二十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四百三十六 天誅(下)四百二十七 不願離開的大戶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八百六十七 見鬼了嗎?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五百零一 爲難的王世揚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一千三百七十一 兒孫滿堂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一百六十 倭寇來使九百一十六 毒酒九百九十五 過猶不及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四百八十五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八十二 嚴峻的形勢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二百九十六 不甘的李成樑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一千零七十七 大逃殺一千二百零九 情報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三百三十七 佛朗機人的目的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七百八十七 良知(上)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六百九十五 請沈閣老務必要小心一個人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一千二百七十四 衆人皆醉我獨醒一百二十三 捷報抵京七百五十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三百二十三 明軍登陸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