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八 三絕

明軍殺戮慾望愈勝,鳥銃手們便愈是加快了裝填彈藥的速度,加快了三段擊的輪迴。

連續的火力打擊和三百支線膛燧發銃精準的定點射擊,讓北虜愈加混亂,連組織一批人衝擊大陣都做不到,因爲燧發銃手專打看得到的戰兵,讓這些老弱無人帶領,只能被鳥銃們一個個打死。

只是衝過來的北虜越來越多,後面的搞不清楚狀況,不敢回去,因爲後面有騎兵追殺他們,前面也不敢衝,因爲前面有死亡火力網,一時間北虜聚集在一起,或推或攘,前進也不是後退也不是。

王輝見狀,立刻舉起戰劍大呼:“結陣!起!如牆列進!二十步!”

你們不往這邊來,我們就往你們那邊去,王輝果斷下令大陣往前前進二十步,伴隨着明軍的呼喝聲,大陣緩緩前進。

心如鐵石的士兵們面對腳下的死屍和血液根本不會有絲毫動搖,盾兵自然會推開阻礙前進的屍體,沒死的自然會被槍兵一槍戳死補個刀,結束他的痛苦。

隨着王輝再一聲令下,蹲下的還是蹲下,一點不受影響。

“舉銃!放!!!”

又是一輪射擊,推推嚷嚷的北虜們再次遭到了火槍的強力打擊,死傷無數,哀鴻遍野。

望着如此近距離的戰鬥,徐光啓震驚的只有本能的呼吸還在做,其他的動作全部停止了。

他整個人就像是一尊雕塑一樣看着鎮南軍那宛如機器人一般流暢而精準的操作和強大的戰鬥力,以及那堅韌如鐵一般的意志,彷彿任何阻擋在他們面前的敵人都只能是死路一條,不論是不是老弱婦孺。

這樣一支槍軍,是真的可以創造奇蹟的,蕭如薰的戰績沒有絲毫水分,都是自己打出來的!這支軍隊和家鄉那些老爺兵油子們完全是兩種概念,那種兵油子大概就是集合個五萬人,都不是眼前這支鐵軍的對手。

這支部隊完全沒有任何害怕的情緒出現,隨着將領的指令進行行動,或者是前進,或者是戰鬥,或者是清除障礙,令行禁止,這簡直是一種堪比藝術的戰鬥指揮!

多少將軍都在反覆陳述軍隊令行禁止的重要性,但是徐光啓始終不是很明白什麼叫做令行禁止,今天他見到了,不爭功不搶人頭,只是嚴格按照將軍的命令戰鬥,這樣一支軍隊若要訓練,需要耗費多大的精力和多少錢糧啊!

難怪京城裡有人傳言蕭季馨有三個絕活兒,一個是火器,一個是練兵,一個是帶兵。

火器一絕那是全大明都知道的,蕭如薰在寧夏那又高又深的城牆之下埋了兩萬斤火藥,然後引爆,掀翻了一段好幾丈長的城牆段,一舉平定寧夏哱拜之亂,親眼見過的文官武將們不約而同的用“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來形容當時的場景,於是就有了蕭如薰的火器一絕,今天,徐光啓也看到了。

然後就是練兵帶兵了,大家都說蕭如薰的練兵帶兵之能不僅僅體現在寧夏火器營的獨步天下,更是體現在他統御各省份軍隊的時候,居然可以做到把各省軍隊協調好,一致行動,做到大差不差的令行禁止的程度,讓各方面軍隊都心悅誠服,聽從他的號令,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可他就是做到了,徐光啓也看到了。

於是徐光啓今天有幸目睹了蕭如薰的三絕,這兩絕都體現在了眼前這支部隊的戰鬥之上,三千人不到,愣是將一眼望不到盡頭黑壓壓一片北虜打得鬼哭狼嚎,愣是不敢前進一步,甚至自己還主動前進,用遠少於對方的人數逼迫對方往後退。

這是如何的令行禁止?

大明軍隊面對北虜的時候何曾如此強勢過?

就算對方有老弱婦孺,但這是一般軍隊可以辦到的嗎?

怪不得此人能讓滿朝堂爲之破例,以武將的身份出任只有兵部尚書和侍郎銜的文官才能出任的總督之位,這可是大明自督撫制度確立以來的第一次。

此人,的確是不世出的名將,不,不是名將,是名帥!可以統御名將的大帥!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千將易得,一帥難求!

大明有此名帥,能練兵能帶兵,可還有什麼擔心的嗎?

徐光啓不由得這樣詢問自己。

不得不說,他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他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了,他現在所做的是有意義的事情,因爲他跟在一個註定不平凡的人的身邊,看到了這個人的所作所爲,看到了他一步步往前邁進,儘管他的有些地方自己並不認同,但是這並不能消磨自己的學習之心。

此人是真的值得自己這樣追隨的!

徐光啓忽然有了這樣的想法。

火槍隊的射擊,還有騎兵們的追擊,將這些北虜逼到了絕境裡面,前有猛虎後有追兵,一團亂麻之下,終於有人失去理智,選擇了向前衝鋒。

儘管他很快就被打死了,但是他的一聲嚎叫,還是帶動了很多人,於是有更多的人失去了理智,嚎叫着往火器大陣這裡衝鋒,儘管也很快就被打死了。

不過還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了可以用屍體抵擋火槍射擊的法門,於是一羣人就像是遇到了什麼極其幸運的事情一樣,紛紛撿起死去的同族的屍體,頂在前面不要命的往前衝,火槍的效力大減,王輝當機立斷,立刻下令火槍手退到後面,槍手和盾兵堅守原地,準備肉搏廝殺。

面對騎兵的衝鋒鎮南軍都不曾退縮,更何況是這羣烏合之衆呢?

難民不算難民軍隊不算軍隊,就這樣僅憑着求生之心而前進的人又能堅持多久呢?

用求生之心激起勇氣的人不是沒有恐懼,而是暫時掩蓋了恐懼,這份勇氣真的就無敵了嗎?

至少面對鎮南軍這樣的鐵軍來說,都是笑話。

一根根閃着寒光的長槍正在等待着這些人前來送死。

而就算在這個時候,手持燧發銃的燧發銃手依然不曾停止射擊,他們的子彈擁有更強的殺傷力和穿透力,角度也可以更加刁鑽,這些頂着同族屍體往前衝的人一樣不是他們的對手。

槍聲不斷響起,不斷有人死去,但是他們都認爲只要衝過去就能活命,於是他們拿着武器扛着屍體往前衝,但是臨近到了明軍陣列之前的時候,卻被一杆杆忽然刺出的長槍刺穿了身體,丟掉了性命。

他們或許不會想到自己是這樣死去的,不過不要緊,更多的人在追隨他們。

不斷有人靠近大陣,不斷被長槍刺死,這些人的訓練程度和攻擊力組織度明顯不如之前衝鋒的騎兵,而且當時的大陣還是圓形的沒有退路的大陣。

眼下進退方便的明軍更不用擔心自己會被屍體堆砌的“牆”突破盾陣,一看不好,王輝直接下令後退幾步空出位置,堆滿屍體之後再退幾步。

騎兵們的動作不會很慢,這大股逃跑的北虜肯定已經吸引了李如鬆的騎兵的注意力,他們一定會追殺而來,一定尾隨着追兵,只要自己這裡滯緩他們的腳步,他們一個也逃不了。

蕭如薰如此想着,嘴角露出了殘忍的笑意。

PS:恭祝大家新年愉快,闔家幸福安康。

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四百二十 莫不是呂宋島上的佛朗機人得罪了蕭鎮南?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五百六十五 蕭如薰的囑咐八百七十七 進軍松江府七百四十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五百七十九 仇敵(上)四百四十七 小鬼開會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九百一十 怎麼就輸了呢?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一千一百四十七 特洛伊木馬(上)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五百六十三 幕後黑手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五百二十一 大明第一猛男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一百三十 吳惟忠出動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四百九十六 朱翊鈞感受到了濃濃的危機感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三百七十五 絕望的莽應裡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五百五十三 往南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九百二十七 季馨,老夫真的爲你感到高興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莊系統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四百七十三 戰爭一觸即發六百一十四 想種田的努爾哈赤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八百零七 目標,會師南京!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三百五十 瘟疫爆發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七百八十七 良知(上)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五百九十四 好黑一百 審判六百八十五 廢人(上)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一千二百四十 李如鬆現在很得瑟五百一十 扯力克的決心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四百二十 莫不是呂宋島上的佛朗機人得罪了蕭鎮南?六百三十五 考場如戰場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一千二百八十五 藩屬國動向(下)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一 橫越五百年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六百三十一 煽動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一千二百零三 豐臣秀次決定玩一把大的三百二十二 未戰先亂三百七十九 圖窮匕見一千零三十二 努爾哈赤成功了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七百六十五 我要去秦國公府借住一晚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