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

楊俊民神色不善的開口道:“石部堂,你可要清楚一點,就算是做那種事情!也不會是自己人來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到底是愚蠢到什麼地步纔會去做?外地環伺的情況下還要內部象徵,你石部堂莫不是以爲我晉人都是白癡不成?”

石星聞言,冷冷一笑。

“哼!你晉人晉商何等精明,天下共知,我怎敢懷疑你等是白癡?但是這等事請你們幹了也不止一次,嘉靖年間也就算了,你們還有王崇古去善後,可現在呢?

大同和山西向紙糊的一樣被北虜一戳就破,這裡面要是沒有貓膩,別說我不信,在座的諸位,怕是也沒有幾個相信的!”

石星的話說完,楊俊民環視了一下週圍的大佬們,頗爲心驚的發現自己是如此的孤立無援,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對自己懷揣着各種懷疑和猜忌。

天啊!有你們這羣敵人還不足以讓我們晉人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還要搞內亂?我們到底是多愚蠢才能幹出這樣的事情?幹出這樣的事情的我們居然還能把持朝政數十年?這說出去誰能相信?

“既然石部堂你把話說開了,我也就不遮掩什麼了,別的且不說,大同是我晉人晉商根基之一,大同被打爛了,徹底的被打爛了!

就算是有人恨毒了某些人,要借北虜之手殺掉他們,怎麼會把自己真正的根基給毀掉?這種人別說是你們,就是我們內部也絕對不會留下他們!”

楊俊民說的明白至極,但是大家都是官場上的人,說話說三分留七分那是基本功,誰要是完全信了官員說的話,那可就真是功夫不到家,那還是不要做官了。

“楊部堂說的好聽,但是你遠在京師,你就能掌握全局?你不是張四維,也不是王崇古,更不是令尊,所以,還是不要說的那麼絕對比較好。”

吏部尚書蔡國珍不痛不癢的一句話就把楊俊民給壓下來了,不得不說,晉系的影響力是真的越來越小了,放在十幾年前,這種情況都根本不可能出現。

眼下卻真的出現了。

楊俊民心底裡一陣悲哀。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你們之前乾的事情也不是沒人知道,眼下發生這樣的事情!你卻說財政空虛難以爲繼,爲一己私利至整個山西大局於不顧,楊部堂,這種事情,究竟是多狠的心才能辦到?”

石星一點也沒打算放過楊俊民。

“當年你們還有個王崇古,鬧騰鬧騰還有人收拾殘局,但是現在你們連王崇古也沒有了,還要接着鬧騰,那可就是至大局於不顧了!你們到底是何居心?”

鬍子都花白的蔡國珍一副正氣凜然的模樣看着楊俊民。

這兩位火力最旺,打擊力度最大,懟的楊俊民滿臉通紅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晉商的爛事兒和把柄實在是太多了,隨便一件都夠他誅九族的,他能睜着眼睛說瞎話,但是卻沒辦法把真相給篡改掉。

他想要向別人求援,不過餘繼登和徐作都是署理職務,眼下並沒有發言的打算,不管是懟人還是辯護,他們都不打算做。

宋應昌一直是六部尚書裡面最沒有存在感的,爲了打消石星對他的忌憚,他安安穩穩的在刑部當老太爺,這三年來地位倒也越來越穩當,似乎安於現狀,所以也沒有誰想去動他,但是隨着京察的逼近,刑部尚書這個位置開始變得重要起來。

宋應昌自己都能感覺到最近來拜見自己的人是越來越多了,而且意思都和京察脫不開關係。

即將主持京察的人從孫丕揚換成了蔡國珍是大家都沒有預料到的事情,當時張位還沒有下獄倒臺,孫丕揚得罪了張位,被迫去職,結果張位沒來得及歡慶勝利就倒臺了,蔡國珍上位了。

雖然蔡國珍年老,看起來火力不夠了,但是實際上蔡國珍年紀更大資歷更老底氣更足,年輕時就敢拒絕嚴嵩的拉攏,自請去南京做官,回到京師後也在督察院任職,深明官員問題和吏部政務,換他來主持京察未必是好事。

於是一直和和氣氣的宋應昌就成了各方勢力拉攏的對象。

到底刑部還是有審議之權的,只是如今大理寺之權被宦官奪走不少,也不知道皇帝會在京察當中利用大理寺的複覈之權做些什麼。

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且對於某些官員來說,絕對比眼下的戰事要更緊迫一些,但是在沈鯉看來就不是這樣了。

“好了,不要再說了!眼下問題不在於楊部堂,而在於那些北虜究竟去了什麼地方!那是最重要的!三萬五千北虜不知道去了什麼地方,大明軍隊被硬生生阻擋了十數日,要不是蕭如薰趕到將之戳破,還不知道情況要惡化到什麼地步!

現在王世揚手上有十幾萬軍隊,但是北虜總數也有十萬,也不知道雁門關情況如何,若是雁門關也破了,拿十三四萬大明軍隊和十萬北虜較量較量,勝率可真的不高!要是這些軍隊都戰敗了,那北虜可就真的能把山西打爛了!

打仗不可怕!可怕的是戰後該如何重建山西!如今天氣那麼冷,很容易凍死人,需要修復的房屋肯定不會少,需要的賑災款賑災糧也是一大筆一大筆的支出!這些都是銀子,一旦處理不好極其容易招致民變,山西不能再亂了!”

沈鯉看趙志皋始終不出言,貌似沒有說話的打算,而沈一貫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官僚作風,心裡一陣着急厭惡,忍不住的率先出言了。

他是最擔心國家命運和前途的一個,面對庸碌無爲只想着政治鬥爭的一羣人,他實在是忍不住自己正義的衝動,他打算站出來,至少要說些什麼纔是,總不能眼睜睜看着這羣人把爲了處理事情而召開的會議變成了批鬥會。

現在朝堂上那些清流文官天天開批鬥會,這裡吵那裡吵,就是不辦事情,皇帝也不見有什麼作爲,當然也難以有什麼作爲,要是他這個輔臣再不做些什麼,難道就眼睜睜地看着山西破碎,數百萬百姓罹難?

那會造成比北虜入侵更可怕的民變!

七百零七 孫承宗還沒有體會到那種無奈和委屈六百五十一 讓漢人退讓,讓漢人服軟八百七十五 心臟(上)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五百六十八 北虜來了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一千二百二十一 去與留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五十八 惶惶不可終日的朝鮮君臣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九百二十九 完全不同的道路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關六十九 蕭李爭鋒(上)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八十四 談判專家八百零五 天上掉餡餅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二十九 破城計九十一 外臣預祝提督首戰大捷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四十七 戰後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莊系統一千零八十八 黑閻王與黑無常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九百三十 身體冰冷的駱思恭九百二十二 流言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一千二百五十四 閱兵式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八百二十二 陽謀七百六十四 蕭總督,陛下有請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一千零五十一 撤!九百五十二 終極目標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五百三十七 開炮!!六百六十九 敢爲衆人先的石星一千零六十 新的危機接踵而至三十三 葉公夢熊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四百三十三 喪心病狂(上)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一千零九十八 臣毛文龍多謝陛下隆恩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九百零九 皇帝結婚六百一十 敢不敢?一千一百六十三 被動的等待一千二百零八 對日作戰正式展開六百五十二 劉邦會不會在看着我們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七十一 一片公心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千三百七十九 歷史的機密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二百八十 萬曆名將第一人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二百五十八 留守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九百五十一 袁黃不是聖人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一千二百六十九 萬念俱灰的袁黃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二百八十二 蕭文奎所希望的享受五百零八 王世揚的決心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