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

王世揚很明白,緬甸的出現雖然爲大明解決了幾乎所有頭疼的問題,蕭如薰之前打的幾仗雖然看似給了大明一個解決目前困境的良方,但是,那是真正的治標不治本,問題出現了去轉移問題到別的地方,並不等於是解決問題。

大明的問題沒有一點得到了解決,一切都只是暫時被掩蓋了而已,總有一天緬甸無法承擔那麼多的人口,總有一天大明會赫然發現自己的納稅人口所剩無幾,他們會發現人口越來越少,全都去緬甸了!

到時候緬甸無法負擔這麼多人口,但是大明內地還是在不斷的產生流民,富豪大戶得到的土地越來越多,大明直接掌控的土地和人口越來越少,這是改朝換代的徵兆,這就是自古以來改朝換代的徵兆啊!

王世揚從來沒有想過大明也會走到這一天,大明已經步履蹣跚的走過了二百多個年頭,他以爲大明還能繼續走下去的,可是他現在卻愕然發現大明好像已經病入膏肓,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倒下去,轟然崩塌解體。

這就是他們這些士人所追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嗎?這就是孔聖所講述的仁嗎?這就是讀書人大老爺們所認爲的國泰民安嗎?

他分明只看到了一些衣冠禽獸正在廟堂之上狺狺狂吠啊!

大明!大明!大明究竟走到了何方?

這是王世揚沒有弄清楚的。

弄清楚這件事情很難,但是並非不可以,蕭如薰弄清楚了一部分,但是沒有完全弄清楚,不過此時此刻,他也沒有這樣的心思去考慮大明的未來了,因爲大明的眼前已經是一片狼藉了。

大概是上天垂簾,天不絕大明,昨天晚間,居然有一場大雪降下,大雪的降下將太原城本已經成了勢頭的火焰給硬生生的壓滅了,一場本該無解的大火就這樣被大自然的力量給無情的壓服了。

這對於太原城現在面臨的情況而言毫無疑問是上天的恩澤。

大雪壓滅了太原城的大火,將太原城的根基保留了下來,太原城的城牆未曾損壞,作爲軍事堡壘的最基礎的職能還在,但是作爲一座適合居民生存的城池來說,太原城暫時做不到了。

蕭如薰帶部隊抵達太原城的時候,太原城已被鵝毛大雪覆蓋上了意見銀白色的衣衫,若不是依舊可以聞到的刺鼻的煙味,可能大家都不會想到太原城是一座曾經陷落的城池。

北虜在佔據太原城四個時辰之後就撤退了,這也是蕭如薰抵達之前四個時辰,他們離開了,方向是往西,已經有哨騎追蹤而去,不難分辨他們是想要回去的。

據哨騎回報,他們在這裡燒殺搶掠,將太原的精華地區幾乎是完全夷爲平地,帶走了大量的金銀珠寶還有一些糧食,就這樣離去了,留下了悽慘的太原城。

太原城的官僚幾乎全部死光,太原守將戰死,士卒陣亡很多,但是更多的士卒是在北虜進入城池的時候就崩潰了。

哨騎詢問了城內倖存者,有一些人給出了非常讓他們感到驚訝的情報,因爲當第一批北虜出現在城中開始放火的時候,四面城牆還都在明軍手中,雖然當時北虜已經開始攻城,可是城池並不應該被攻破。

可是北虜就突然出現了,還縱火焚燒了包括晉王宮在內的大多數官府設施,還把大戶富人給一掃而空,太原城的富人聚居區幾乎被一掃而空,大量城中富戶被殺戮殆盡,據說北虜臨走的時候還綁走了很多大戶人家的女兒。

看着太原城頭那面無精打采地耷拉着的明軍戰旗,蕭如薰心情沉重。

但是他沒有更多的時間停留,稍微處理一下太原城的事情,他就要帶人去繼續追擊北虜,他不準備讓這批北虜安全的回到他們的領地,他要在長城之內把他們收拾掉,這是他們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城內,大雪覆蓋了很多東西,使得入目所見的一切並不是那麼淒涼,可是蕭如薰的心中依然有着無法抹去的淒涼感,不僅是因爲這裡所看到的一切,還有沒有看到卻無比醜陋的一切。

北虜離開之後,城內留下來了不少北虜沒有帶走也沒有毀壞的金銀財寶,還有很多糧食,一開始沒人發現,所以大家相安無事,相互救援,可是隨着這些東西被發現,終於,人們心中潛藏着的猛獸被釋放了。

人們開始爭相搶奪,你搶我的我搶你的,總而言之搶到就是福,搶到就跑,但是聞訊而來的人越來越多,搶到了還沒來得及跑開就被其他人給撞上了,然後就又是一陣爭搶。

然後官軍來了。

一支一百多人的明軍部隊在軍官的帶領下揮舞着鋼刀長槍殺死了七十多個太原百姓,霸佔了這批糧食和金銀財寶,宣佈這些金銀財寶和糧食都是太原官府的,不允許私自搶掠,否則定斬不饒。

然而原本很暢通的政令在生存或者死亡的選擇之下變得毫無效力,平時溫順的像綿羊一般的百姓們在飢寒交迫的衝擊之下,也突然爆發了。

不知道是誰帶頭,他們糾集了一千多個難民,拿着各種扁擔木棍鋤頭這類的東西將那一百多個明兵包圍了,然後用人數上的優勢將這一百多人活活打死,佔據了這批金銀珠寶,可是幾乎是立刻的,又出現了一支明兵。

沒什麼好說的,又是一場官民對抗,雙方的目的都不是那麼的光彩,所以誰也不沒好意思說誰,上來就是一陣廝殺,這一回,民衆被準備充分的拿着弓弩和火槍的三百官軍殺退了,官軍再次得到了這些東西,並且準備將這些東西運走。

他們已經做好了離開太原城的準備。

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爲徹底激怒了太原城的民衆,被殺退的民衆們以驚人的速度再次聚合,將他們重新包圍,而且這一次還推着大車和茅草堆之類的東西做抵擋,幾乎將這支官兵也全部殲滅。

在關鍵時刻,幾個官員帶着剩下的收攏起來的一千餘援兵趕到,守住了這批糧食和財寶,試圖用官府的權威宣佈這批糧食和財寶的所有權,但是在城池破敗的此時此刻,官府還有什麼權威?

三百三十 上國還是那個上國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七百 強烈的恐懼和不安支配着駱思恭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九百九十二 注音(上)二百零二 二人的約定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一千一百八十一 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一千零五十二 寄希望於毛文龍的褚英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八百九十九 滿分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一千三百一十七 徐光啓下鄉(上)一千零一 顧大理的名單九百六十六 後路三百零五 暹羅(上)一百九十九 據理力爭一千零八十八 黑閻王與黑無常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六百九十九 殺心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二百二十九 決戰(上)四百零六 尊敬的蕭將軍,您好六百七十五 袁黃閱兵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四十九 封爵六百三十七 開槍!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三百五十一 影帝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八十六 騙子的奇效六 備敵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八十九 蕭如薰的戰策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鬆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四百四十三 混帳東西!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六百八十一 混亂的局勢一千二百一十 事出反常必有妖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八百七十八 先兵後禮?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七百九十五 開動的戰爭機器(上)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一千零一十七 兵役一千三百六十二 終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對這些豺狼虎豹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七百八十一 殺賊!二百九十四 踏青野炊一千零一十五 嫡長子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七百五十五 皇帝的坦誠一百五十二 撤兵刻不容緩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一千三百二十五 羣體滅螺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八百三十九 謝禾覺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一千零四十三 我還能說什麼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七百七十 毒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一千二百三十六 後陽成落網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軍入京都三百一十三 幾千年的套路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一千三百二十二 血吸蟲之患(上)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