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一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中國菜是全世界三大菜系之一,擁有這樣的名譽的中國菜卻在當今世界上擁有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一種被西餐鄙夷到地底下的感覺,一種吃什麼都沒有西餐高大上的感覺,這和中餐是在1840年以後才被世界逐漸知曉是有着非常直接的聯繫的,國家的衰弱和落後,不僅讓中國人備受歧視,就連中國菜在世界上都跟着遭殃,白有一個世界三大菜系之一的名頭,卻沒有相應的地位。

但是如果在此時此刻,在大明的時代,中餐就開始在歐洲傳播開來,那麼中餐的發展會和歷史上有所不同嗎?

蕭如薰原本是不敢妄自揣測的,可是陳龍正卻告訴他——中餐已經成爲了被歐洲很多國家的上流社會追捧的東西。

熱那亞總督吃了人生第一頓中餐之後,就完全無法忘卻那種火工和刀工結合的美食產品,西式餐點的代表是法國菜和意大利菜,至於英國,那是黑暗料理之鄉,全世界聞名的美食隔離區,天生似乎就和美食無緣,運動員參賽都要自備廚師的地方……

法國菜以量小、精緻、菜式豐富聞名,法國菜就是西餐的代表性餐點,但是此時此刻的法國菜還沒有日後的名頭,此時此刻的法國被牽連到了西班牙打擊英國的戰爭之中,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就別說發展出日後堪稱藝術品的法國菜系了,不過此時此刻的歐洲,卻是意大利菜系大放光芒的時候,該說不說,法國菜系的成功,離不開意大利經典菜式的融入。

意大利菜系傳承自羅馬菜系,羅馬菜系被稱作西式餐點之祖,同樣源遠流長,而發展到了此時此刻,因爲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城市的興盛而走向成熟,和掙扎在黑暗料理邊緣的法國菜系不同,此時此刻的意大利菜是非常有特色的,比如說文明世界的食品比薩。

在吃過了中餐深感美味之後,熱那亞總督和陳龍正熱情的交談關於中國菜系的事情,當他得知他所吃的只是中餐裡面最簡單的最容易做的菜色之一的時候,他深感鬱悶——中國菜的色香味實在是非常的出色,凌駕於此時的大多數西式料理之上。

想他貴爲一國總督,卻被幾道簡單的中餐擊沉,這實在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他印象中的美食也就是使用香料烹調的肉類,這是最珍貴的食物了,除此之外就是幾道意大利菜,而當利瑪竇向他解釋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熟食爲主,很少吃生食的情況之後,他纔想到了扳回面子的重要方式。

他向陳龍正推薦了比薩這種食物。

“這個……叫做比薩是嗎?”

陳龍正看着桌子上的圓盤裡那個圓形的上面有很多奇怪餡料的麪餅一樣的食物,向利瑪竇發問。

利瑪竇當然吃過比薩,看了看一臉得瑟的熱那亞總督,解釋道:“這個是我的家鄉的一種食物,就叫做比薩餅,準確的說,和我在中國吃過的蔥油餅有點像,所以也有傳說說這個比薩餅是當年馬可波羅去中國旅行的時候,吃了中國的蔥油餅,回到家鄉之後想吃,找來廚師做,不知道怎麼的,就給做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但是也相當好吃,您可以品嚐一下,是完全熟透的。”

陳龍正看着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比薩餅,點頭道:“聞起來很香,這些天是被你們那些半生不熟的東西給折騰慘了,待我嘗一嘗先。”

於是陳龍正按照利瑪竇的教習,手裡拿着一塊比薩餅送到嘴邊,猶豫了一下,張口咬了一塊下來咀嚼起來,然後眼前一亮。

“利先生,你還真別說,真有味道啊,不錯不錯,和我大明的餡餅還有蔥油餅很是不同,這個味道相當濃郁,好吃!好吃!比你們這裡的肉都好吃!嗯!”

看到陳龍正一臉開心大吃特吃的樣子,熱那亞總督十分開心,連忙詢問利瑪竇陳龍正是不是覺得這個東西好吃,利瑪竇恢復說是,總督大人就十分開心的覺得自己找回了面子,不過正巧,此時那兩個大廚從外面進來了,端了幾盤菜過來。

“陳先生,利先生,你們怎麼就吃上了?我們哥倆給你們炒了幾個小菜,你們嚐嚐!”

陳龍正和利瑪竇看到那碟子裡色香味俱全的『小菜』,十分驚奇。

“哪兒來的?”

陳龍正如此詢問。

廚子笑着回答:“這裡雖然沒有調味料,但是食材還是有的,咱們乾紅案的,有鍋有勺有菜刀就能做出菜來,這裡還有油,也有鹽,弄點食材做做簡單的菜色還是可以的,就是沒有醬油,味道可能差一點,紅燒什麼的就難了,但是他們的那些調味醬也能用用,就是想不明白他們怎麼不會炒菜,就知道亂燉。”

陳龍正笑了。

“他們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了,來來來,放下來,待我常常,利先生,你喊這個總督一起來嚐嚐,這個比薩餅味道不錯,你問一下我能不能帶幾個做這個餅的廚子回去,或者讓他們去學學,帶回去給蕭侯嚐嚐,不能光咱們吃,蕭侯沒得吃啊!你說是不是?”

陳龍正還挺有良心,知道惦記一下蕭如薰。

利瑪竇連連苦笑,然後邀請總督大人一起享用這些小菜,總督大人聞了那個香氣撲鼻的味道,正在咽口水,聽利瑪竇一說,立刻高興起來了,至於會做比薩餅的廚子帶回去給中國將軍制作比薩享用的事情,總督大人大手一揮——多大的事情喲,這是咱們的榮幸,給你十個,帶回去吧!

然後總督大人就拿着剛剛學會使用的筷子,加入了這場小小的午餐會之中,等他回去之後,不斷的炫耀自己吃到了中國人的特殊美食,引發了更多人的嚮往,於是在貴族們的壓力之下,總督大人不得不厚着臉皮來找陳龍正,請他舉辦一場中餐宴會,宴請貴族們,否則他沒法兒交差。

陳龍正當然無所謂,讓總督大人教會那些貴族使用筷子,自己就吩咐廚子們炒一些精緻的小炒,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些貴族的胃給征服了,之後,使用筷子吃中餐成爲了歐洲貴族的一種潮流,以熱那亞爲中心,向整個歐洲散播開來。

而就在中國美食熱潮展開的時候,最早得到消息的羅馬教廷的人抵達了熱那亞,要求會見陳龍正和利瑪竇。

羅馬教廷在整個歐洲歷史上都有着十分特殊的歷史地位,中國人對它的瞭解不夠多,比較籠統,但是換一種方法來講解就容易多了,比如用中國歷史來套,也能套的進去,對照者就是儒家。

儒家是在漢武帝時期成爲中國的官方政治思想學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定了儒家獨霸中國思想界近兩千年的歷史,無獨有偶,基督教成爲影響整個歐洲的龐然大物的最初,也是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出於政治上的考量,取締了羅馬帝國境內的全部異教,宣佈基督教成爲羅馬帝國的國教。

那個時代,羅馬教廷還是羅馬皇帝下轄的一個機構,可以傳教,但是服務對象是帝國皇帝,爲了統一臣民的思想,便於統治,和漢武帝所想的一樣,皇帝們都認爲自己所給予的東西,將來也能收回,但是正如同漢武帝料不到漢元帝被儒家洗腦從而解開了套在他們脖子上的枷鎖一樣,狄奧多西一世也料不到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漢武帝罷黜百家的初衷是爲了統一思想,確立自己的地位,以便於對匈奴發動全面反擊,他不能允許和他不一樣的思想傳播在他的國家裡,儒家完美的契合了他的需要,於是他選擇儒家成爲自己的統治工具,狄奧多西一世也是處於這樣的考量,將基督教會選擇成爲了自己的統治工具。

但是他們都沒有料到,他們選擇的統治工具會最終發展成一個極其可怕的龐然大物。

西羅馬帝國因爲蠻族入侵而滅亡,羅馬教廷是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屹立在一片廢土之上僅存的文明希望之光,大量的羅馬遺民只能依靠羅馬教廷而存活,這無形間大大的擴張了羅馬教廷的威望和聲勢。

這一時期羅馬教廷雖然依然對拜占庭帝國表示臣服,但是拜占庭帝國距離羅馬太遠,無法有效的控制這個統治工具,這促使羅馬教廷快速發展成爲一個龐大的獨立的政治勢力。

宗教可以在戰亂的土地上飛速發展,而和平時代,宗教的蠱惑性就大大的衰落了,羅馬教廷精準的抓住了這個機遇,在未來的幾百年內將自己的勢力籠罩到了整個歐洲,當它走到自己的巔峰的時候,歐洲君主的皇權位於它的教權之下,皇帝需要教皇的承認,它甚至發動了八次的『十字軍東征』。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中國的儒家也走向了自己的巔峰,在宋朝綻放出了異樣的光彩,將文治和經濟推向頂峰的同時,也將軍事拉入了低谷,歐洲有黑暗的中世紀和驕奢淫逸的神官,中國也有黑暗的宋明理學與道德敗壞的道學家。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基督教在現代社會依然保有地位和實質上的影響力,並且擴張到了全世界,而曾經影響整個東亞文化圈的儒家則不同,影響力幾乎徹底消失,退化回了最初的狀態,只是學說而已,究其根本,是因爲中國出現了一個千百年來都未曾出現的異人。

他不僅以一己之力將中國從右翼政府狀態帶入了極左翼政府狀態,甚至還將中國明清兩代數百年傳承的儒家士紳階層以徹底的暴力行爲全部摧毀,將政府的力量下達到了最基層的鄉村單位,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乾脆徹底的統治,從而將儒家的影響力從根本上除掉,連根拔起,再無恢復的可能性。

這是中國自漢代以來唯一不受儒家士紳階層影響的政府,更是全世界範圍內統治最強硬的政府,甚至比秦更加強硬,和它比起來,秦政府的焚書坑儒只是小打小鬧。

它不需要和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國內任何階層分享權力,地主、士大夫已經不復存在,中國自主誕生的儒家文化所維繫的唯一可以對抗皇權甚至是架空皇權的階層力量已經徹底消失,未來也不會誕生,因爲明朝的例子就在眼前。

全世界範圍內,只有這樣一個例子,這樣一個雖然成功卻付出極其慘重代價的例子,將一個國家內除了政府之外的力量全部摧毀馴服的例子,統治最爲乾脆徹底的例子,同時也具有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極強的隱患,但是不論可取不可取,這至少是一種方式。

蕭如薰在陳龍正和利瑪竇出發之前單獨找到了陳龍正,和他詳細的說了一下關於羅馬教廷的事情,因此當陳龍正知道羅馬教廷來人的時候,他並非對羅馬教廷的目的一無所知,他知道,蕭如薰所囑咐的事情裡面,只有這一件事不能允許利瑪竇參與決策的。

羅馬教廷來的是一位樞機主教,等級上比利瑪竇高了不知道多少個級別,但是鑑於利瑪竇此時此刻身份的不同,以及教廷渴望在中國傳播基督教的目的,所以這位樞機主教對待利瑪竇是相當的客氣,對待陳龍正就更不用說了,因爲陳龍正不是基督徒,更加客氣。

他此來的目的很簡單,詢問一下利瑪竇目前的傳教情況,還有詢問一下陳龍正,他背後的那位中國將軍是否可以允許基督徒在他的轄區內正式傳教。

利瑪竇已經把蕭如薰的基本情況告知了這位主教,主教就知道,蕭如薰實際上算是一名貴族領主,下轄有一百多萬的人口,影響力遍佈東南亞洲的幾十個小國家,近千萬人口,也就是說,如果得到這位中國將軍的支持,至少,基督徒們可以在這些國家內正式的不受牽制的傳教,而不像在中國內陸那樣,連進入中國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羅馬教廷對遲滯難以發展的中國傳教事業相當的不滿和急切,中國龐大的人口數量是它提升威望所必需的,威望日漸降低的羅馬教廷迫切的想要恢復十字軍東征以前的地位和權勢,想要重新威壓整片歐洲大陸,以將那些把世俗權力壓在教皇權力頭上的君主給狠狠的壓制住,爲此,它迫切的需要中國的支持。

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禮滿臉的絕望之色七百五十二 此人,極度危險!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二十三 主動出擊三百九十七 陳龍正西行記(三)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七百七十四 兵變一千二百八十三 陸海之爭(下)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四百七十一 猜忌(上)三百七十四 燈塔四百四十二 銀子!銀子!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八百七十一 李汶堅持自己的判斷五百六十二 死有餘辜(下)四百二十六 豪情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三百一十八 罪人的後裔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七百七十四 兵變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八百三十八 他們還在叫喊着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一千二百三十一 人口甄別部隊七百八十九 運氣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一千一百五十四 喂不熟的白眼狼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六百三十八 三絕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一千二百五十六 馬球大賽一千零八十 哀兵與百戰之士一千零五十 努爾哈赤的決定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頭唱征服吧!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一千一百九十八 失敗的談判(下)九百九十五 過猶不及一千零九十四 生機勃勃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三百五十二 納瑞宣不能等待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五百九十六 三生有幸五百九十四 好黑一千零八十九 節儉的御膳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三百七十九 圖窮匕見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四百七十四 命七百九十 抵達鎮江六百三十五 考場如戰場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三百八十六 凱旋(下)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六百三十一 煽動一千一百 各打五十大板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八百二十八 吳下阿蒙一百九十一 他們註定得不到答案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七百七十 毒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