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

“蕭如薰不能留在京師是爲了防止皇帝還有些什麼想法,但是也不能明裡暗裡打壓蕭如薰,免得讓皇帝心存不滿,哀家到底不是大明的天子,這大明的天下還是皇帝的,哀家打壓蕭如薰無所謂,但是你們這些奉詔的就要狠狠的得罪皇帝了,會被皇帝認爲是落井下石,更讓皇帝憤恨,怕是以後晚景淒涼。”

王錫爵心中一凜,忙道:“多謝太后提醒。”

“那麼,有什麼地方是蕭如薰可以去的,還不會讓皇帝不開心呢?”

王錫爵盤算了一下,忽然想起了這幾日兵部有些公文裡面提到的西南洞武國不斷入侵雲南邊境的信息,雲南巡撫陳用賓上書請求朝廷派兵撥餉以相助雲南邊兵擊敗洞武國入侵之敵,保雲南邊境安穩。

兵部的賬面上剛剛多出了一大筆銀子,是六部尚書分贓大會中石星搶來的,本來打算添置一些新的兵器,並且根據朝鮮之役裡前線將官對火器實用度不足的投訴進行專項整改,現在考慮到洞武國欺人太甚,十餘年來不斷犯邊,簡直不知好歹,正值國內大勝倭寇,兵部有人提出要挾大勝之威徹底解決洞武國的問題。

王錫爵盤算着,覺得既能把蕭如薰調離京師,讓皇帝孤掌難鳴,也能儘量使用蕭如薰這員大將的能力,不使之無用武之地,於是果斷提出建議:“太后,近日雲南巡撫陳用賓上疏,言及西南番邦洞武國再次出兵襲擾我大明邊境。

鑑於洞武國十餘年來不斷襲擾我大明雲南邊境,殺我邊民,殊爲可恨,屢教不改,之前大明國庫空虛,無力發動全面反擊,如今正值國庫充盈之際,不如就讓蕭如薰帶兵去雲南,徹底解決這洞武國,太后以爲如何?”

李太后對用兵的事情沒什麼主意,但是知道這個蕭如薰給大明弄來了千萬兩銀子,大明賬面上一下子就寬裕了很多,很多之前不能辦的事情現在都能辦了,眼下正是國庫充盈的時候,乾脆就趁那些吸血蟲還未反應過來的時候,首先用了這筆銀子,用來開疆拓土解決邊患也總比被人貪污了強。

於是李太后點頭同意了。

“既然如此,王卿,乾脆就給蕭如薰封個侯,然後打發去西南帶兵平定那洞武國,也算是人盡其用,看看能不能再給大明撈點錢回來,如果可以的話,就算給他封個郡公也無所謂,王卿你看呢?”

王錫爵沒什麼意見,便開口道:“太后發話,老臣自然遵命,那就封蕭如薰平虜侯,予世封,賞田畝金銀珠寶,封其妻蕭楊氏正二品誥命夫人,準蔭二子,另封提督雲南御邊平南總兵官,定期赴任,爲大明平定洞武國,再建功勳。”

李太后滿意的點了點頭:“如此,不傷皇帝的心,也算得上是人盡其用,這個蕭如薰算是有本事的,大明那麼多將軍,打仗就知道要錢,蕭如薰不僅不要錢,還給大明往家裡面拿錢回來,皇帝慧眼識人啊,就是管不住身邊的人,還管不住自己的嘴,否則,也不會有今日之禍了,王卿,你說是吧?”

王錫爵擦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聽懂了李太后的言外之意,撿回一條命的他自然知道該怎麼做,於是他點了點頭,開口道:“太后所言極是。”

“嗯。”李太后冷笑着點了點頭,而後問道:“其餘功臣武將呢?該怎麼賞賜,你有個章程沒有?”

“其餘武將倒是好封賞,唯獨大軍經略宋應昌不知道該如何封賞,宋應昌出征之前已經是兵部左侍郎,再往前,就是兵部尚書,可是現任兵部尚書石星並無犯錯,也立下大功,現在,老臣正是有些難以抉擇的時候,宋應昌立下大功,不得不賞,但是石星也有功勞,並且無錯,於情於理都不該貶斥。”

“貶斥石星做什麼?給宋應昌重新安排一個職位不就好了?六部尚書裡面可有政績不明,犯錯不少,貪污甚多之輩?”

李太后雷厲風行。

“嗯,硬是如此說的話,那工部尚書和刑部尚書的政績都不明顯,平素裡也沒什麼作爲,只是……”

“只是什麼?哀家可聽聞過,你們六部裡面,吏部最重,工部最輕,刑部最賤,工部和刑部這兩個部的尚書素來都沒什麼話語權,地位也不甚重要,既然兵部動不得,其他三部也不能動,那就動工部和刑部吧!”

聽李太后說的如此輕巧,王錫爵也不免翻白眼。

“稟太后,吏部尚書陳有年日前上表辭官,羣臣正在議論,是否將刑部尚書孫丕揚調任吏部尚書,執掌吏部,空出來的刑部尚書之位,正好交給宋應昌。”

李太后皺起了眉頭。

“陳有年?他爲何辭官不做?”

王錫爵心裡還有點心虛,因爲這件事情和他也有關係,當日他在內閣爲朱翊鈞打抱不平,結果被顧憲成聽到了,顧憲成出言諷刺王錫爵,王錫爵看不過去,又給反諷了回去,誰知顧憲成回去之後氣不過,上表彈劾王錫爵,正好撞在了朱翊鈞的槍口上,朱翊鈞大筆一揮——革職,貶爲庶人,永不錄用。

這下子就讓那個老古板陳有年不爽了,我是吏部尚書,你貶斥我的下屬連個招呼都不跟我打,是不是太不把我當回事兒了?陳古板不爽了,上疏要求辭官,此時正值皇帝謀劃政變的時候,沒搭理他,陳古板大爲不爽,連上七道奏疏要求辭官,朱翊鈞還是沒搭理,現在這個事情落到了內閣的頭上,王錫爵正在頭疼。

“回稟太后,此人是在爲被陛下貶斥的吏部郎中顧憲成打抱不平。”

李太后一聽就皺起眉頭:“堂堂天官,居然爲一個官員打抱不平而辭官不做,難道還有比公務更重要的事情嗎?如此不顧全大局,這樣的官員要之何用?要是張師傅還在,怎會出現這樣的官員!混帳!他要辭官,那就允了,讓他走吧!而且不允許給他尚書致仕的待遇,他是被貶斥的官員,永不敘用!”

王錫爵算是領教到當初大明鐵三角的厲害之處了,當年,大明鐵三角橫行天下,所到之處,無能庸吏紛紛下馬,朝廷一度扭虧爲盈,財政結餘甚多,足以支持朝廷支用數年之久,可惜張居正一死,變法就沒了,其實就王錫爵自己來看,也是佩服張居正的,可惜人亡政息,得罪的人太多,張居正也不得不死。

可惜了這大明唯一相啊!

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七百七十一 爲了四郎,去死吧!六百七十一 可怕的風暴正在醞釀三百七十一 大勝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一百四十八 水師要出動五百三十五 僅僅只是活下來一千三百四十五 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八百 絕不反悔!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一千二百一十二 駱尚志率軍進擊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六百六十 威信與信任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八百四十九 再會葉夢熊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一千二百零五 外交孤立行動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七百三十六 閹豎的反擊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二百七十八 不爽的李成樑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六百三十二 解救大同城九百四十三 要完蛋了?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一千一百一十 有些禁忌,是不能觸碰的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一百五十一 流言蜚語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一千二百二十九 摧枯拉朽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四百五十六 戰鬥開始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關於結尾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四百七十七 局勢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一千零五十一 撤!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五十八 惶惶不可終日的朝鮮君臣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一千三百七十 吃外人還是比吃自己人要好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一百一十九 李如鬆血戰開城(下)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一千二百六十四 沐家認慫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八百二十二 陽謀六十二 哪見先生點筆時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七百九十七 策反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六百一十九 青史留名與遺臭萬年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諷刺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三百八十一 蕭如薰的捷報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一百二十二 蕭如薰兵壓臨津江一千一百二十九 打到天崩地裂也要繼續打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五百四十四 山西已經平定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三百五十六 夜襲(一)三十四 準!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六百六十三 戰前日常(上)一百三十二 血戰碧蹄館(一)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二百五十三 朱翊鈞終於暢快的大笑起來八百一十 心虛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四百九十七 選將四百七十七 局勢七百三十一 嘴炮天團的逆襲(下)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九百七十三 興亡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一千一百九十四 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