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

在當時,倖存者基地草創沒有什麼醫療條件的情況下,全靠這本書,大家才撐過了最困難的一段時期。

蕭如薰依稀記得這本手冊是在建國初期醫療衛生水平極差且醫療需求極高的背景之下,由國家牽頭,組織一批名醫聯合編寫的。

書裡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將一些常見病症和應對方法完整的介紹了,頭疼腦熱發燒感冒咳嗽之類的常見病都能找到對應的治療方法,中醫西醫等各種治療方式也都介紹了,深入淺出,效果非常。

可謂是良心之中的良心,是空前,也可能是絕後的一本鉅著,這本書的出現,意味着學醫能救中國人。

當初倖存者基地裡很多人得了病都是靠這本書上面介紹的方法予以治療,因爲當初根本就沒有可靠的醫生和醫療器械,但是靠着這本書,居然讓大部分生病的人都痊癒了。

想起這件事情,雖然記不起其中的具體內容,但是蕭如薰很快明白過來。

在這個醫療事業剛剛起步發展的時候,可能對於廣大民衆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數量稀少的高級名醫,而是數量廣大醫術不高明但是能夠治療常見頭疼腦熱病症的“赤腳醫生”。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是窮人的辦法。

對於很多窮人來說,大病重病根本不重要,因爲就算是皇帝得了大病重病,也不見得能治好,關鍵在於發生次數最多的小病,感冒發燒之類的,在這個時代,也是能要人命的。

而在現代人看起來,這些病根本不算事兒,吃幾片藥就能好,而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是要命的。

偏偏這些病症發生的次數多,得病的人特別多,每個人都可能患病,若是都要靠名醫去治療,那該要多少成本?

可是如果有一本《赤腳醫生手冊》,有一批行走在廣大鄉村田野之地上的赤腳醫生,如果能夠將最常見的感冒發燒咳嗽等病症用最簡單的方法消滅掉,讓民間掌握應對這些病症的方法,必然可以極大的提高百姓的人均壽命。

想到這裡,蕭如薰就感嘆自己大手筆投入大量資金建立起鄉村蒙學讓農家子弟讀書識字的的做法是多麼的正確,因爲如果沒有這樣的做法提升人民的識字率,那麼就算有手冊,他們也不識字,看不懂。

這是一個最淺顯的知識改變命運的例子,識字,能看懂赤腳醫生手冊,能治病,就能活,不識字,看不懂,就等死。

知識是真的可以改變命運,甚至能決定生死。

無論如何,都要讓鄉村蒙學建立起來,讓農家子弟至少能認字。

爲此,感受到財政負擔的蕭如薰已經決定要就此擴大對外殖民侵略掠奪財富和資源的決心了。

前往歐洲和美洲的『商船』的數量要增多,一定要增多,他需要大量的錢,大量大量大量的錢和資源。

於是,蕭如薰召集了醫部的名醫們,向他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面對醫者們吃驚的表情,蕭如薰的態度顯得十分堅決。

“自古以來,醫術的傳承被看得十分重要,這不僅關乎到救死扶傷,更關係到行醫之人能否生存下去,朕是明白的,你們有這樣的擔憂,朕並不奇怪,也不怪罪。

但是從現在開始,你們的生活將由大秦朝廷來負責,朝廷按月發放給你們俸祿和相對應的福利,保證你們吃飽,穿暖,你們不用再爲生計擔憂,你們可以放心,只要朕有飯吃,惠民藥局就會一直存在,就不會讓你們餓着。

所以,朕要求你們,將你們所知道的最常見的病症最簡單的治療方法都總結出來,討論,確定,上報給朕,朕來刊行,發行天下,並且組織人手培養一批合格的鄉村遊醫。”

蕭如薰說完,看了看他們的表情,又接着說道:“你們知道,大部分的醫者都在縣城府城各大城市之中,過去你們所能治療的,多是這些城市裡的居民,那麼廣大的鄉村田野之地中的患者,又該如何治療呢?

這次的大肚子病,大城裡的患病者少,能治好,可鄉村田野中的患病者極多,得不到治療,只能等死,在朕的眼裡,不存在城池居民和鄉村農戶之分,他們都是大秦子民,理應得到一致的對待。

但是因爲你們都在城池之中,而願意去鄉村治療的反而是那些庸醫假醫巫醫,他們能對人命負責嗎?他們有父母之心嗎?縱使有,他們能治好病症嗎?

醫者的傳統,就朕所知道的,有懸壺濟世一說,在朕看來,坐館行醫,等病人上門方纔予以救治,是小醫,遊走天下,救死扶傷,救天下患病之人,是上醫,是真正的父母心之醫。

一本書,一羣鄉村遊醫,可以讓絕大部分缺醫少藥的農民得到救治,可以讓他們活命,不至於在生病沒有醫者來救治的時候只能咬牙硬挺甚至等死,讓諸位坐在醫館內也能實現懸壺濟世之夙願的理念,就是這樣做的意義所在了。”

說着,蕭如薰對着他們長身一禮。

“朕代天下萬民感激諸位名醫懸壺濟世之恩。”

皇帝親身行禮給了這羣名醫極大的震撼,他們紛紛起身退避一邊表示不敢接受,甚至有人直接跪下向蕭如薰叩首,流淚哽咽表示自己有生之年遇到了如此聖君,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於是這件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中央醫部在編六百餘名名醫承擔下來了這個職責。

他們以行醫之人的本心做擔保答應皇帝,會用最淺顯的方式教會人們該如何應對家常病症,治療方法一定是最簡單,最快捷,最有效的。

爲了報答皇帝的恩德,他們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爲大秦子民解除病痛。

跟在蕭如薰身邊的起居郎眼見如此感人的一幕,立刻揮毫記錄下來這一幕,要將這一幕完完整整的記錄下來,一點細節都不漏掉,而且要進行完美的潤色,刊行後世,讓所有後人都知道大秦有這樣一位念着天下萬民的聖君。

大秦版本的《赤腳醫生手冊》的編纂工作就這樣定了下來,未來推行的鄉村遊醫萬人計劃也開始制定,蕭如薰計劃培養數萬名鄉村遊醫下到全國各地的鄉村之中爲底層百姓解除病痛。

計劃的順利推行讓蕭如薰的心裡稍微好受了一些。

他知道自己這樣做依然不能讓所有人解除病痛得到救治,但是至少相對於歷朝歷代來說,大秦百姓的平均壽命一定會有一個極大的飛躍。

絕對是不存在的,哪怕他是擁有全天下最大的權力的皇帝,也只能做到相對。

可即使是相對,也是歷朝歷代數千年所做不到或者根本沒有人想去做的,可能朱元璋想過,也努力做過,不過最終還是人亡政息了。

千百年來,普通百姓什麼時候又能享受一下盛世的太平和福利呢?

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三十四 準!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二百五十五 皇帝要重整朝綱?七十三 歷史發生了劇變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一千二百四十七 他們畢竟也不是什麼哲學家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一百二十八 碧蹄館遭遇戰(上)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四百一十九 事辦成了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三百二十六 利瑪竇的見面禮一百九十九 據理力爭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三百七十四 燈塔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一千三百二十四 無藥可治的病八百七十六 心臟(下)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四百七十七 局勢一千零四十六 不可同日而語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六百二十二 敢戰的李如鬆一千二百 正式開戰(下)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二百六十八 王錫爵並未就此認命七百六十八 你是想做人,還是想做棋子?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八百八十一 我現在信了一百二十五 冷卻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二十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四百四十二 銀子!銀子!三百八十三 身份三百四十一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中)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一千三百五十二 新的宿命和方向二十九 破城計四百四十一 蕭如薰上疏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二百八十八 天高皇帝遠一千零八十四 傳奇的毛文龍五百九十七 甜棗一百八十七 豐臣秀吉的疑心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一千一百二十六 這本就是大秦的國土吧?九十七 炮打牡丹峰二十九 破城計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三百三十四 大城六百八十二 抄家六百零二 去去就來八百二十四 一如秦漢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一千零八十六 太子的地位不可動搖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六百九十六 耳目二百二十六 換約之戰(下)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一百三十一 黑田長政的最後一搏二百三十五 朝鮮之役的最後時刻就要到來了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一千一百六十 成王敗寇一千三百零二 皇帝即國家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二百九十七 李如鬆開始思考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三百六十五 作壁上觀一千零七十五 他逃了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七百九十五 開動的戰爭機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