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袁儼渾身顫抖着。

而當時正好前來拜訪他的好友陳友明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就看見中央調查司的黑閻王們把一臉呆滯的袁儼帶走了。

然後,沒過多久,一份委任狀就被送來了。

陳友明從大秦帝國駐呂宋國大使調任爲呂宋國相,即日上任,不得有誤。

說真的,直到被押上回北京的船隻的時候,袁儼還沒有反應過來。

等船隻起航了,他才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他連忙找到了中央調查司的負責人,試圖爲自己辯白。

“你有沒有罪過不是你說了算,而是我們調查之後說了算,調查之後,我們認定你犯了瀆職罪,那就是犯了罪,沒什麼好說的,老老實實的待着,跟我們回去之後受審,然後再聽發落!”

調查司的官員直接把他懟了回去,然後派人看守他所在的船艙。

大半個月的時間,袁儼就在船上傻愣愣的呆着,直到被帶到天津港口登陸之後,他被戴上了鐐銬,押往京師。

之後,袁儼被押到了調查司大牢,而非刑部大牢,刑部官員甚至對這件事情沒有任何瞭解,蕭如薰也沒打算通過刑部來辦理這件事情。

很顯然,這不是單純的刑事案件,而是政治案件,蕭如薰建立調查司的初衷,本就是爲了鞏固自己的權力,而不是伸張正義。

然後,這個消息被蕭如薰授意,通過不少人的嘴巴,挨個挨個的往外面傳,最後才傳到了袁黃的耳朵裡。

而當時,袁黃正在薊州鎮督建大馳道,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正在吃飯,聞言,手一鬆,飯碗和筷子一起摔在了地上。

“此話當真?”

袁黃面色鐵青,詢問自己的副手。

副手是從京師運送原材料和補給的工部官員那裡得知的消息,而工部官員則是在內閣的時候聽內閣兩位閣老議論的時候傳出來的,事情關乎到身份敏感的袁黃,副手就立刻告訴了他。

袁黃聽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漸漸平復了自己的心情。

“你幫我上一道奏表,我要面見蕭季馨。”

“啊?”

副手大吃一驚:“可別這樣,袁公,這個事情下官可不敢參和。”

副手忙不迭的跑了,根本也不打算參和到這件事情裡面,袁黃一臉遲疑的思考了一番,便把公務託付給副手,自己一人一馬往京師趕了回去。

袁黃回到京師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了陳龍正。

眼下跟着徐光啓負責治蝗事宜的陳龍正正好從西安趕回了北京辦一些事情,停留在北京等待相關部門的批覆,一聽自己的手業恩師袁黃來了,先是一愣,然後立刻出門迎接袁黃。

“老師!您怎麼來了?”

陳龍正把袁黃請到了自己的官邸裡,讓人上茶招待袁黃,袁黃急切的開口道:“惕龍,若思出事了。”

“若思出事了?出什麼事了?”

陳龍正剛剛從西安回來,並不知道袁儼出了什麼事情。

“他被蕭季馨抓了起來,據說是犯了貪污瀆職罪。”

袁黃憤怒的說道:“我自己的兒子我能不清楚?他怎麼會犯罪?他爲人清清白白老老實實,我從小教育他不能做違法的事情,當官以來更是不曾有過貪贓枉法,怎麼會犯罪?”

“…………”

陳龍正錯愕的看着袁黃,一方面是因爲袁黃直呼當今陛下的表字,一方面是因爲袁儼被抓起來的事情。

過了一會兒,陳龍正回過神來。

“老師,抓住若思的,是刑部,還是中央調查司?若思被關在哪個大牢裡面?”

“調查司。”

袁黃面色不好,他也知道中央調查司是個什麼樣的部門。

陳龍正更是心裡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老師,中央調查司是負責什麼事情的,您也清楚,若思到底做了什麼纔會被中央調查司從呂宋抓回來?中央調查司沒有證據也不會輕易抓人,沒有陛下的命令更不會輕易出動,一定是若思犯了什麼錯。”

袁黃連連搖頭。

“自己的兒子自己清楚,而且若思從小就和你相識,若思的爲人秉性你還不知道嗎?呂宋那邊疆之地又有什麼好貪污的?蕭季馨這麼做,他到底藏着什麼心!”

“老師,您……”

陳龍正皺着眉頭四下看看,看到沒人才開口道:“您在弟子面前無所謂,但是在外面,千萬不可直呼陛下的名諱啊!”

“有何不可?從朝鮮,到緬甸,我與他相識七年,怎麼就喊不得?做了皇帝就了不起了?”

袁黃十分惱怒。

陳龍正搖搖頭。

“老師,此一時彼一時,當時陛下還不是陛下,現在陛下是天下至尊,名諱只有太上皇喊得,我等都是臣子,喊不得,這是要犯忌諱的。”

“犯忌諱?”

袁黃更惱火了:“他蕭季馨背叛大明皇帝陛下篡奪大明江山就不是犯忌諱的事情了?他做得別人還說不得?!”

“老師!”

陳龍正連忙四處看了看,抓住了袁黃的手讓他坐下:“老師,您不是擔心若思的事情嗎?怎麼說起這個來了?這是忌諱,不可亂說!陛下奉天討逆建立大秦名正言順,這纔是我等臣子應該說的話!”

“你……惕龍,你竟然也說出這種話來?”

“老師!若思的事情最重要。”

陳龍正不想再說這種事情了,袁黃遲疑了一會兒,也沒有再說,開口道:“那若思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說他貪污,我是萬萬不信的。”

陳龍正皺眉苦思,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便開口道:“這樣吧,老師,弟子還會在京師逗留數日,這幾日弟子會在朝中好友處多加打聽,詢問詢問朝中的風向,看看有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咱們總要知道緣由才能想辦法,如果若思是被誣告了才被抓起來,那咱們也要找到證據證明若思無罪,這樣才能正大光明的把他救出來,老師,弟子說的對嗎?”

陳龍正這樣說,袁黃也知道他說的是對的,自己這兒的確也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來處理這件事情了,只能相信陳龍正,把這件事情拜託給陳龍正了。

“那惕龍,若思的事情,爲師就拜託給你了。”

陳龍正表示明白。

“放心吧老師,只要若思是冤枉的,弟子保證爲老師把若思救出來,還他一個清清白白。”

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一千二百三十二 倭人自治會一百七十四 強襲對馬港(下)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二十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千二百二十三 城內爆炸了九百二十 臨界點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三百六十九 袁黃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九百四十五 也不能讓這些人繼續姓朱了十八 激戰平虜城(下)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七十一 一片公心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一百九十六 議和的開端(上)一百零七 外臣不辱使命七 成立鳥銃隊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八十三 沈惟敬出使平壤五百一十二 該來的還是來了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一千一百九十二 正確的選擇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七百七十三 你竟敢謀害我!二百四十七 議功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九百二十二 流言一百六十二 鬱悶的陳璘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六百二十三 多謝總督!一千零四十 兒媳自會爲您解暑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議案九百 三路反擊二百六十八 王錫爵並未就此認命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九十八 進擊的李如鬆一千一百三十 決心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一千二百二十九 摧枯拉朽一千三百六十三 等我回來三十八 許朝欲降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四百五十五 煥然一新的水師一千二百零八 對日作戰正式展開八百四十一 權奸誤我!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四十二 兔死狐悲一千零九十二 軍事學院初露崢嶸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一千三百六十七 秦皇立馬碑五百八十 仇敵(下)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一千零一十八 軍事大比拼五百一十八 將大明的未來奪回來!二百零三 德川家康的幕府將軍之路六百六十五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六百零八 蕭如薰的目的一百六十九 挑釁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一百七十八 水師的投名狀四百九十九 後悔的李成樑(上)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一千零四十一 絕望的褚英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六百二十六 奇妙的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