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九十一 豐臣秀次的危機

日本國,京都,豐臣秀次的府邸。

豐臣秀次望着眼睛被打腫的石田三成,眼中略有些不忍。

“傷勢還好吧?”

豐臣秀次這樣詢問只是做個姿態,儘管他自己也能看出來石田三成的眼睛腫得厲害,事實上如果不是石田三成閃避得比較及時,淺野幸長的那鐵拳足以把他的眼睛打瞎掉。

而且淺野幸長身後還有細川忠興和池田輝政,那也是足以要了石田三成性命的兩人,他們都對石田三成極度不滿,要不是前田利家的斡旋,他們早就忍不住要出手了。

當初蕭如薰做出三分日本的決斷並且經過慎重的思考之後,動用主將提督的特權,在戰後秘密釋放了被生擒的石田三成、宇喜多秀家和淺野幸長三個豐臣氏的擁躉,來了個狸貓換太子。

蕭如薰決定讓他們回到豐臣氏身邊穩住豐臣氏的局面,不讓德川家康的勢力超過豐臣氏,以免吳惟忠的一萬人馬無法控制局勢,從而影響到自己苦心孤詣經營出來的局面。

這個策略的確是有效果的,從他根據玄蘇和尚的交代所得到的消息以及他模糊的記憶做出的判斷來看,宇喜多秀家是豐臣秀吉的養子,對豐臣氏極其忠心,不會背叛。

石田三成是豐臣秀吉一手提拔上來的人,對豐臣秀吉也十分忠誠,蕭如薰還依稀記得那個什麼關原之戰和德川家康作對的就是石田三成,這也是德川家康的死敵。

淺野幸長從小跟在豐臣秀吉身邊做事,對豐臣氏的忠誠也不會少,那時德川家康殺死了豐臣秀吉,淺野幸長咬碎了牙齒髮誓如果能逃出生天,一定要爲豐臣秀吉報仇。

於是蕭如薰就選擇了這三人秘密釋放。

這三人回去之後發生了什麼,蕭如薰也在緬甸多有關注日本的局勢,得知這三人都被豐臣秀次重新啓用來穩定局面,便知道自己的謀劃有了效果,豐臣氏的勢力重新穩固,德川氏錯過了最好的覆滅豐臣氏的機會,從此陷入了東西對峙的局面。

加上吳惟忠的一萬南兵的壓制和震懾,日本進入了詭異的和平時期。

而這段和平時期可以維持到現在,少不了東西兩方面長久以來的明爭暗鬥和明廷的威懾。

現如今,前田利家死的剛剛好,雖然沒有了德川家康在外部作祟,但是豐臣氏內部的矛盾還是延續下去了。

石田三成在重新被任用之後,對朝鮮之役的失敗做了總結,批評了自己,但是同時也批評了一些戰死在朝鮮或者被押送去北京處死的大名,自己懲罰了自己之後,也要求對那些大名的繼承者及家人做出懲罰,以爲銘記恥辱徐圖報仇的意義。

結果效果是達到了,同時也引發了衆怒。

而且戰後豐臣秀次和前田利家急切的需要得力屬下來穩定自己的局面,便將這三人宣揚成『帶兵突圍迴歸故土』的英雄,很順利的讓他們重新成爲大名,掌握了權力。

其實他們也想明白了,蕭如薰讓他們回來,無非是爲了增強豐臣的勢力,不要讓東西分治的局面被打破,不讓日本統一,雖然很陰險,但是這無疑也符合了他們的利益。

當時德川軍雖然被明軍消滅了幾萬人,還失去了背叛豐臣秀吉的軍師黑田官兵衛和四天王之一的本多忠勝,但是實力猶存,比起被明軍打到基本團滅的豐臣軍來說要好多了。

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等豐臣秀吉的擁躉基本上全都被殺了,軍隊也死傷殆盡,過去的基本上都沒能回來,不是被殺了就是被明軍俘虜之後帶回國內幹苦力然後死在了中國。

豐臣氏只剩下了豐臣秀次手下的一幫家臣團和少量兵力,要不是前田利家的及時行動幫着豐臣秀次穩固了京都招攬了人馬,估計還沒等明軍打過來,德川家康就要強襲京都了。

失去京都這個大義名分的集結點,豐臣氏可就真的成爲無根之浮萍了。

索性蕭如薰知道該如何平衡雙方勢力,將三個關鍵還沒來得及殺掉的人給送了回來,儘管他們非常的惱火,但是爲了豐臣氏的存續,德川家康也是死敵。

按照先後次序,他們決定要先讓德川家康付出血的代價,然後再讓蕭如薰知道傲慢的後果。

結果七年過去了,他們依然沒能完成他們的夢想。

反而在政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石田三成有才華,但是手段激進,情商不高,沒有統御能力,不能讓文臣派和武將派大臣平衡和平共處,反而一系列的政策發佈都是對武將派大名並不友好的,使得連向來不關注文臣武將矛盾的宇喜多秀家都感到不滿。

本次矛盾的集中爆發之中,宇喜多秀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若不是豐臣秀次的及時干預,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麼事情。

但是作爲主君,豐臣秀次也不能真正的將那三人治罪,訓斥了他們之後很快將他們釋放了,事實上豐臣秀次對於武將牌忽然爆起攻擊石田三成的行爲也非常不滿。

在他看來,前田利家一死這些武將就集體暴動,在他的面前攻擊石田三成,往小了說這完全是不給他面子,往大了說這就是不把主君放在眼裡,難道前田利家的地位比他更高嗎?

前田利家活着的時候對他也是很恭敬的,給足了他面子,但是那些武將就完全不給他面子一樣,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這讓之前前田利家還活着的時候親近武將派的他開始有了別樣的心思。

他開始意識到前田利家可以維持的平衡,他要是不用一些手段的話就維持不了,至少在沒有豐臣秀吉和前田利家那樣的威望的前提之下,他的地位出現了不穩定的因素。

儘管如此,他能確定石田三成的忠誠,所以他決定利用石田三成來平衡武將派的勢力,絕對不讓武將派太過於驕縱,從而失去了對他們的掌控,威脅了自己的地位。

他的策略完全沒有問題,換做任何一個帝王般的人物都會這樣做。

看到麾下武將不受控制的情況,更是會擔心。

連明朝這種武將沒有封地的國度都會防備武將,更何況是這些擁有大量封地的大名呢?

真的,問題非常之大。

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五百六十二 死有餘辜(下)七百二十 十年之內,北虜不復爲患矣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五百四十九 焦頭爛額的王世揚八百六十 麻威下定決心要在漢中和李汶決一死戰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五百五十九 抽你者蕭如薰也!(上)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九百二十二 流言四百三十二 興師問罪(五)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三百七十三 心情複雜的納瑞宣九百五十二 終極目標六百三十三 仁義之名?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三百二十九 大明的無敵艦隊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二十四 病入膏肓的巨人四百四十三 混帳東西!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二百七十四 決然的母子(下)一千二百三十四 他們需要儘快掌握專業技能四百四十八 不上班的蕭如薰一千三百五十八 藏兵來援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一百六十三 陳璘抵達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六百七十六 無法忽視的一天一百九十四 他註定找不到識字的人十一 何樂而不爲五百六十三 幕後黑手一百二十五 冷卻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一千二百零四 改進中華朝貢體系八百一十三 薑還是老的辣四百六十一 巨大的鼓舞五十六 蕭如薰縱論朝戰(上)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八百五十一 葉公,李化龍完了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八百六十 麻威下定決心要在漢中和李汶決一死戰九百九十 給褚英的禮物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五百四十三 被扭轉的戰局五百六十四 詭異的動向三 蕙質蘭心二 我會珍惜這一回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一千零四 遠方來客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三十八 許朝欲降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七百二十一 皇帝與秦國公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九百二十八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一百五十九 燈火闌珊處(五更)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一千零七十四 必死之局三百七十八 拜見提督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三百二十二 未戰先亂五百七十七 那閣老你會怎麼回答呢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九十二 帝國最後的榮耀八百零七 目標,會師南京!一千二百五十二 蕭如薰的生日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七百四十八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