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

因爲陳龍正的請求,所以蕭如薰決定帶着陳龍正和袁儼一起,去看看正在通州組織修建大馳道的袁黃。

袁黃將修建從京師到瀋陽的大馳道的任務大體上劃歸爲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關內階段,是通州到山海關這一段距離的修建,正在進行,關外階段的暫且就不考慮,關外現在還在權力交接之中,自身還不穩定。

袁黃辦事很有效率,在這個狀態下,大馳道已經修建了一百多里路了,他研究了秦始皇修建大馳道的史料,參考了各方工匠的意見之後,才定下了自己的計劃。

wWW ⊙тт kan ⊙¢ O

秦始皇所修建的供車馬快速行駛的大馳道,不是簡簡單單的平整地面,而是鋪上枕木規定嚴格的寬度,形成一條類似於現代鐵道的道路,不過不是用鐵而是用木。

其枕木之間的距離竟然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馬匹一旦拉車到了軌道上,就不由自主地發生“自激振盪”,不能不飛快奔跑,幾乎無法停留下來,而這正是蕭如薰脩建大馳道的要求。

而且馳道不僅僅只是一條道路,在規定的距離範圍內,會有專門的“車站”,車站有專門的人員管理,負責給運送物資的隊伍提供住宿和食物,也給運送的馬匹提供飼料,還會負責道路兩旁種植樹木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這些車站要負責相關道路的養護還有提供更換所用的馬匹,使得在極端需要的情況下保證運送的物資以那個時代所能達到的最快的速度晝夜不停的運送。

由於使用軌道,摩擦力大大減小,所以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貨物,甚至可以運送人。

現代專家認爲這是一種最節省地使用馬力的方法,或者說是一種效率極高的方法,公認的速度至少應該一天一夜六百公里,有的人認爲七百公里。

這種速度比傳說中的八百里加急還要快,也難怪秦始皇可以在那個時代動員五十萬秦軍南下嶺南並且移民百萬填充嶺南,將這塊土地真正掌握在手中。

沒有強大到了逆天的運輸能力怎麼能辦到那樣的事情呢?

五十萬大軍的糧草運輸就算放到現在的大明朝也是無法想象的。

當初朝鮮之役,四萬多明軍的糧草運輸都差點拖垮了明政府的後勤,可見明政府的後勤能力與秦政府之間的天差地別。

每每想到這一點,蕭如薰就痛恨後來那些王朝的無能,秦朝都能辦到的事情,到後來卻辦不到,這也是蕭如薰堅持中央集權不允許地方挑戰中央權威的原因。

只有國家政府強大,纔能有足夠的動員力辦大事,在目標明確的基礎之上,中央集權纔是最好的制度。

在這樣的制度下,蕭如薰一力推動各項政策,沒人敢反對,所有人都在老老實實的做事情,對蕭如薰要求重建馳道的命令也不敢反對,全力運行行政機器,將地方災民統轄起來,爲一個目標而努力奮鬥。

袁黃在給大家打前哨戰,他的成功可以給其他大馳道提供經驗和信心。

眼下就是如此,一邊修路一邊種植樹木,還定下了每隔一百里路設立一個車站的的規矩,又在馳道旁邊下令修築直道,專供大軍行走,可以在行軍時讓軍隊和輜重隊一起前進。

在這個無法弄出火車和鐵路的時代,馳道和直道已經是他們所能做到的極限了,蕭如薰需要馳道和直道,需要更加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做成很多的事情。

袁黃同樣也是如此考慮的,這件事情不僅僅是蕭如薰爲了鞏固統治而去做的,更關鍵的是在於對國家的好處更大,袁黃認同這個理念,所以纔會願意拼儘自己最後一分精力完成大馳道。

他本不想再見到蕭如薰,但是蕭如薰帶着陳龍正和袁儼一起來視察大馳道的修建,他不得不見。

但是迎接這種事情他就一定不會去做的。

前來迎接的只是袁黃的幾個副手,還有一羣負責人,但是袁黃就是沒有來,蕭如薰也不覺得奇怪,就在這羣人的帶領下視察了一下建築工地,看了看馳道和直道的修築進程以及修築情況,覺得非常滿意。

對袁黃的辦事水平,蕭如薰是找不到任何缺失的。

或許袁黃也是在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遺憾也說不定。

“陛下,老父他……他一定不是有意的。”

但是袁儼對父親的這種行爲感到擔心,害怕蕭如薰會不高興。

蕭如薰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

“若思,你放心吧,不是袁公負我,袁公沒有負我。”

說罷,蕭如薰也沒有多說。

一行人向馳道公署前去,不管袁黃來不來迎接,他們總要是去見的。

袁黃一個人在自己的公署內辦公,對蕭如薰的到來熟視無睹,蕭如薰到了公署門口他也不去迎接,直到蕭如薰帶着袁儼和陳龍正走入了他的辦公室,袁黃還在埋頭奮筆疾書。

袁儼和陳龍正相互看了看,互相使了個眼色,然後一齊上前躬身就拜。

“兒子(學生)拜見父親(老師)。”

袁黃手中的筆一頓,少傾,又動了起來,不曾擡起頭。

“你們不好好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跑到老夫這裡來做什麼?老父這裡一切正常,平安穩定,不需要你們放下自己手上的事情來看望老夫,都回去吧,做好自己的事情去。”

聽上去袁黃似乎是在教育自己的兒子和弟子,但是在蕭如薰聽來,這話未必不是在對自己說。

他依舊不曾原諒自己。

蕭如薰心下黯然。

“父親,兒子和父親分開以後,心中一直掛念着父親,所以特來探望。”

袁儼這樣說了,陳龍正也連忙說道:“是啊老師,學生忙於其他的事情,現在得了空,所以纔來看望一下老師。”

“自己忠孝兩難全,你們都是有才華的人,這份才華應該放在爲國家做事情上,而不是浪費在老夫這老頭子的身上,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吧!”

袁黃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吐出。

他知道蕭如薰還沒有走,他也知道蕭如薰有話想要對他說,但是他並不想和蕭如薰產生什麼接觸。

這在他看來,似乎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事情。

自從蕭如薰決定做出那樣的事情之後,就已經和袁黃的理想格格不入了。

不過蕭如薰依然沒有動彈,只是站在屋子裡,也不說話,就那樣看着袁黃。

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一千二百八十一 帝國不需要浪漫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三百七十二 大明重回南洋二百一十五 給宇喜多秀家的大禮三百四十八 關鍵的棋子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一百九十九 據理力爭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一千一百五十二 釣魚一千二百六十八 陳龍正已經活在當下了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一千一百零九 皇族八十四 談判專家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七百八十 都是奸賊!六 備敵一百六十六 落後就要捱打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請他們去死了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一千三百四十 秦軍近代化(下)一千三百五十七 一路逃,一路死,一路血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八百八十三 再無聲息的徐有慶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大結局 復國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四百六十六 阿門!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一千一百九十七 失敗的談判(上)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四百三十五 天誅(上)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七百二十五 蠢貨九百六十七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七百九十九 季馨沒死?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八百五十四 京師大亂(下)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二百九十二 特務國家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一千一百四十九 強弩之末(上)九百七十三 興亡二百四十一 三方會談(中)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七百四十五 圈養起來的豬玀是無論如何也養不成雄獅的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一千零五十六 炸營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九十九 平壤終焉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四百七十二 猜忌(下)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一千一百三十四 後關失守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七十 蕭李爭鋒(下)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莊系統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九百八十六 奏請選秀三 蕙質蘭心三 蕙質蘭心一千一百一十九 五司七姓的機會一百一十二 紅線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四百八十三 梅國楨借糧(上)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八百八十七 恨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八百 絕不反悔!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八百二十九 柴國柱的心情很糟糕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六十七 最後一關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