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 審判

明軍戰死六百九十七人,受傷一千八百多人,較整體來看,這樣的損失毫無疑問是微乎其微的,蕭如薰下令將大明戰死士卒就地火化之後收斂骨灰,而倭寇屍體除保留首級之外,其餘屍骨全部焚燒,一個不留,城內千瘡百孔,殘存的朝鮮百姓受到不小的損失,房屋損毀也很嚴重,但是這就不在蕭如薰擔心的範圍之內了。

當日晚間,袁黃從義州城趕了過來,一起參與了對小西行長的審判。

李鎰私自出兵被倭寇擊敗,損失了二百多人,被麻虎率軍救下,蕭如薰呵斥了李鎰一頓,李鎰惴惴不敢言,蕭如薰便給了他立功贖罪的機會,暫不上報朝鮮王,令他回自己的軍營整頓敗兵,再行出戰。

沈惟敬擒拿小西行長立下大功,被賞銀五百,報功至兵部請賞,這次的審判,沈惟敬也得到了參與的機會。

小西行長被沈惟敬用特製的迷藥迷倒了,被冷水從昏迷中潑醒的時候已經是晚上,燭火通明的營帳裡,他看到了整整一營的明軍將帥,紛紛用戲謔的目光看着他,而那個把他帶入這種境地的沈惟敬,正站在蕭如薰的身後面無表情的瞧着他。

與小西行長一起被擒拿的還有外交和尚玄蘇,除此二人還有點價值以外,其餘被擒的倭寇軍官已經全部被有功將官斬首示衆,充作領賞首級,那些疑似將官的首級也被收集起來,要給小西行長還有玄蘇點名確認等級,然後才能確定賞錢的規格。

兩個被捆起來的日本人看着滿滿一帳篷的大明將官,不寒而慄。

坐在上首的一名軍官看起來很年輕,手裡拿着一支筆正在奮筆疾書着些什麼,沒理他們。

在這樣詭異的氛圍內,玄蘇率先崩潰了。

“將軍饒命!大明天將饒命!貧僧只是一個翻譯,只是一個翻譯,從來不曾參與任何殺生之事,從來不曾啊!還請各位將軍看在中國四明禪師的面子上,饒過貧僧吧!饒過貧僧吧!”

玄蘇涕泗橫流,不停地磕頭,腦袋都給磕腫了,小西行長則顯得十分的木然,目光呆滯,一言不發一動不動,就像已經死了一樣。

蕭如薰寫好了下一份軍令之後,擱下了筆,擡頭看着玄蘇和小西行長,而後再次提筆寫下新的軍令,並對玄蘇開始問話。

“玄蘇啊,你說你一個和尚,不在佛門清靜之地修身養性參悟佛道,爲何要來朝鮮參和這檔子事兒呢?看起來,你這和尚六根不淨,放到我大明,定是個一等一的花和尚!”

帳內軍官們鬨堂大笑起來。

玄蘇的面色愈加蒼白。

“將軍明鑑,貧僧,貧僧通曉漢話,才被拉來做了翻譯,此事非貧僧本願,並非本願!”

“並非本願?”蕭如薰也不擡頭:“全日本會說漢話的難不成只有你這一個和尚?本督倒不太相信了,你雖未直接參與戰爭,造成殺孽,但是你這一路來,也是爲進犯日軍做了不少貢獻,視同從犯,朝鮮死難民衆,大明戰死士卒,你也有一份功勞在裡面,按照本督的意思,應當斬首以正佛門清規。”

玄蘇頓時被嚇懵了。

蕭如薰停下筆,冰冷的看了玄蘇一會兒,而後一下子笑了出來:“好了好了,不嚇你了,你罪本當死,但休靜禪師爲你求情,本督要給休靜禪師一個面子,饒過你的死罪,之後你是回日本還是留在朝鮮,自己決定吧!”

玄蘇絕處逢生,喜不自勝,一轉眼看到一個閉目養神的光頭長鬚老和尚,連忙小快步走過去跪下了:“弟子玄蘇,多謝休靜大師救命之恩。”

休靜大師沒說話,甚至也沒看他,向蕭如薰行了一禮,便轉身離開了軍帳,蕭如薰瞅了瞅有些冷場的畫面,對身邊的陳燮說道:“陳燮,帶着玄蘇,去認首級,那些將官的名字和職務玄蘇應該都清楚,玄蘇,可不準隱瞞!”

玄蘇連忙應諾。

玄蘇離開帳內之後,帳內的氣氛變得冰冷起來,所有人的視線都聚集在了小西行長的身上。

“小西行長,你可知罪?”

蕭如薰站起了身子,走到了小西行長的身前,冷冷的開口道。

“爲國而戰,有什麼罪?倒是蕭提督,我誠心誠意與提督和談,提督卻派人屢次三番欺騙我,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就是這樣的?”

小西行長擡起頭直視着蕭如薰,蕭如薰不屑的笑了笑:“你還知道我大明是天朝上國,可是你們那什麼太閣豐臣秀吉可不是這麼說的,使其四百餘州盡化我俗,他是這麼說的,既然如此,你我就是敵國,敵國交戰,談什麼信義?

本督還不介意告訴你,我大明從來就沒有和談二字,大明所謂和談,就是計策,就是拖延時間,就是欺騙,那又如何?不僅不和談,我大明還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日本蕞爾小國,竟欲冒犯我大明天朝上國,妄圖鯨吞我大明,你說,這不是癡心妄想是什麼?對待這般國家,對待這般的人,你覺得大明還需要講信義嗎?”

小西行長無話可說。

“行了,和你談論這些沒有任何意義,本督把你留到現在,你也應該知道本督要做什麼,把你知道的所有消息都告訴本督,哪裡駐紮着哪些人,兵力幾何,裝備幾何,一五一十的交代,本督饒你不死。”

小西行長淒涼的笑了笑:“蕭提督,你覺得時至今日,我慘敗到了這個地步,還有臉面活下去嗎?小西行長雖然不是什麼深明大義的人,但是,起碼還要點臉面,不會像那和尚一樣卑躬屈膝以求存活,只求提督賞我一死,我便算報效太閣的知遇之恩了。”

蕭如薰見小西行長死意已決,便知道再怎麼說也沒有用了,但是小西行長身份特殊,就這麼殺了未免也太可惜,所以下令道:“來人,將他帶出去嚴加看管,衣食不缺,別讓他死了,小西,你也別急着死,等仗打完了,隨我回北京,你們那太閣想北京都想瘋了,你替他先看一眼吧!”

蕭如薰一揮手,便有衛士將小西行長拖出去嚴加看管。

之後,軍帳內氣氛一肅,大家意識到蕭如薰又要有新的指令下達了。

這一場酣暢淋漓的勝仗打得的確漂亮,讓不少因爲蕭如薰年紀輕還有些輕視他的將軍也對蕭如薰有幾分敬佩,此戰一勝,蕭如薰的威望大漲,在軍中已經有了一定的名聲和權威性,至少在目前看來,諸將神色肅然,不敢有逾越失禮之處,就是威望的明證。

袁黃坐在左側上首位上,看着帳內老老實實安安靜靜的大將們,尤其是面色如常一言不發的李如鬆,很滿意的微微點頭。

蕭如薰的成長速度超乎尋常。

ps:喜歡本書的讀者請點個收藏投個推薦喲~

一千三百六十一 蕭如薰的託付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一千一百二十五 鬼門關一千零六十 新的危機接踵而至三百八十 愚蠢的孩子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鯉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四百八十八 可怕的猜測一百六十七 新戰術的決策八百六十七 見鬼了嗎?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四百六十七 陳龍正的憂慮一千二百二十四 悽慘的一行人一千一百六十七 新一年的好消息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九百二十 臨界點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一千一百二十七 怎一個天險了得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二百六十二 王荊石誤國誤君啊!六百七十八 意想不到的收穫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二百六十一 十萬兩白銀六百八十二 抄家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一千零七十二 困境一百五十五 對馬攻略計劃(一更)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千二百六十二 陛下是何等的仁慈啊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一千零一十九 軍隊的忠誠七百七十二 麻虎的警覺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八十七 戰爭財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五百零七 平型關失守四百六十九 拿回來七百零一 接風洗塵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一千一百六十五 兇虎與惡狼五百七十六 有人要倒黴了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四百二十八 興師問罪(一)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九百七十八 混亂的朝鮮一千三百四十六 夢想中的那個國度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三百三十三 熱火朝天的大晨練一千一百八十七 前田利家的託付八百 絕不反悔!一百五十四 李舜臣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四百零二 羅馬教廷的目的一千一百一十八 全軍覆沒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一千一百八十 武五百九十 決戰科場之巔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四百九十二 大同急報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七百三十八 老首輔,你過時了七十 蕭李爭鋒(下)一千零八 強化中央集權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五百九十一 徐光啓的決定(上)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一百七十三 強襲對馬港(中)三百五十九 夜襲(四)九百九十三 注音(下)三百三十一 中國人回來了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七百八十三 去把常洛帶來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八百七十四 當小人物撞上大時代一千一百一十七 我可沒得罪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