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死天關

楊行舟與楊古兩人在中京城內逛了差不多一個多月,纔將一些名勝古蹟和諸般景點看了個大概樣子,無法一一細看。

這中京城至少十多萬年的歷史,城市拓展的極大,百姓體格健壯,修行之輩極多,不說是全民大修行,但也佔了好大一部分,起碼百姓們安居樂業,病痛貧窮幾乎沒有,相對於楊行舟之前所在的十洲之地來說,這九州之地就是天堂一般的存在。

現在這個王朝叫做大漢王朝,朝廷歷代皇帝都姓楊,與楊行舟那是一脈相傳之人,不過每一個皇帝最多隻能坐一百年,百年之後,便要自動退位,讓新帝登基,以免時間長了,當皇帝當麻木了,出現種種問題。

若是有楊家皇帝不肯退位的話,本朝監國儒生們便會舉行祭天大典,禱告上蒼,痛斥當今帝王種種舉動,上達天聽,隨後便會有天使下界,緝拿當朝皇帝上天,押進天牢處置。

這是一個與上天聯繫最爲緊密的朝廷,物產豐富,萬族相容,甚少戰亂,對於生存在這裡的百姓來說,堪稱盛世王朝,萬古未見。

但美中不足的是,在這個朝廷的北方,一直面臨着被魔人侵犯寇邊的危險,說不定什麼時候,極有修爲極高的魔人闖過北方不死天關,進入中原搗亂,禍害蒼生,每次都能掀起一場大暴亂來。

是以大漢王朝每年都要派遣大批高手前去剿滅黑山勢力,同時九宗十三派,八十一門,這些江湖勢力也都會各自派遣門中好手前去歷練,見識一下這些黑山餘孽的厲害,從中磨鍊神通法力和戰技。

在這大漢王朝中,有許多不屬於朝廷的江湖勢力,共分爲九宗十三派八十一門,其中儒道佛魔最爲了得,這裡面儒門爲尊。

楊古與楊行舟進入中京城後,首先去拜訪的便是中州書院,這是儒門正統源流,也是楊家歷代子孫必須要來的地方。

人族從有文字以來的傳承和種種知識,全都可以在中州書院裡找到相應記載,這是佈道之地,若論規模和傳承,比十洲之地的白石書院要悠久的多。

白石書院在當初乃是十九州之地,儒門各大書院中的一座,後來大地裂開,一分爲二,兩岸隔絕,才使得白石書院獨立起來,成爲了十洲之地的儒家聖地。

其實源流根基還在中州書院。

楊行舟與楊古兩人在書院裡拜訪了當今院長裴元壽之後,與裴元壽論道幾日,又在書院潛修一段時日,翻閱歷代名家手稿,感悟歷代大儒的學術思想和修行理念,直到對儒家傳承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後,兩人方纔離開中州,向北方行去。

走了一日,楊行舟便看到前方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關卡,百丈高的黑黝黝的鑄鐵城牆,城牆上旌旗林立,不時有兵士騎着強健的坐騎巡視,寒風凜冽,肅殺之氣,即便是相隔百里,依舊能夠令人心緒爲之一滯。

這關卡如此高大,也就只有昔日的袞繡城的城牆可堪比擬。

而袞繡城的城牆乃是戊土鼎的鼎壁,非是正常的城牆,可是面前的不死天關的城牆,卻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宏偉大牆。

“你看到了!”

楊古手指前方高牆,輕聲道:“這座不死天關綿延十多萬裡,矗立在大地上至少幾十萬年的歲月,被歷代高人加持,已經成了堪比法寶的存在,甚至比法寶還要堅不可摧,但有時候依舊難以抵擋黑山殘部的衝擊,會被他們衝進關內,尋找血食,吞吃生靈。大漢王朝爲了應付這些黑山殘部,耗費了不少精神,財力物力更是不計其數。

若是這次咱們出手,能將黑山平了,也可免去無數百姓的傷亡,算的上一件功德無量的大事。”

他畢竟是楊家子弟,對大地上的百姓視爲同胞,自然不想讓這些人傷亡太大。

楊行舟看了楊古一眼,嘿嘿笑道:“如果大漢王朝能一直壓着關外黑山勢力的話,要我說,這黑山殘孽,還是不要滅絕爲好。”

楊古道:“怎麼說?”

楊行舟嘆道:“這大漢承平日久,若是沒有外來壓力,不能長久保持鬥志的話,其實算不上什麼好事情。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是沒有敵人和壓力,那這個國家本身也不會太過長久,只有一直保持着適當的壓力,社會纔會進步,國家纔會發展,否則的話,一個沒有敵人的國度,將會跌入比有敵人更慘的局面。”

他是當過皇帝的人,對人性和治國有着充分的瞭解和體會,深知一個國家沒有你敵人的可怕,一旦人心思安,無有壓力,那就沒有創造力,整個國家將是一潭死水,那樣的後果則更加難以可怕。

楊古笑道:“你這種說法其實也有幾分道理,若是正常國度,沒有外來壓力,其內部必定生出種種不健康的事情來,一個國家保持壓力,自然是好事。可是黑山殘孽非同小可,與別的敵人大不相同。那是存活在上個宇宙的勢力,帶有上個紀元腐朽的味道,他們與昔日帝刑爭奪天地正統,後來失敗被打入凡間。在人間養傷之時,甚至要侵襲這個世界的本源大道,欲要再次成爲天地間主角。”

楊行舟頓時明瞭:“就是說他們是歷史長河中的史前生命,挺過了末世大劫,經過了開天大劫,然後與帝刑相鬥,失敗後不甘心沒落,想要控制天地大道,再次成爲天地間的主人。”

如此一來,自然是與當今天帝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此隱患,誰也不會讓其留存,否則的話,萬一發展起來,奪取天帝寶座,再次奴役萬族,那是誰都難以容忍的事情。

不過若是易天帝真的擔心這些黑山殘孽,他應該親自出手鏟除纔對,可是現在卻讓楊古、楊行舟這兄弟二人,兩個半吊子高手承擔此任,可見他其實並不將這些史前聖靈當成一回事,只是爲了磨鍊自己兩個兒子而已。

至於所謂的擔心史前聖靈重奪天帝之位的說法,也不過是誇大之詞,怕是說者自己都不信。

不過這些黑山殘孽既然在八萬年前膽敢挑釁天帝的威嚴,誅殺他們倒也是名正言順,尤其是自己,剛出生就被這些殘孽出手攻擊,差點魂飛魄散,此仇自然要報。

第九百五十七章 天尊祖師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白二僕第六百五十四章 書信第二百四十二章 殺人名醫第五百七十三章 大陣仗第七百九十章 紅衣女驅車闖街,楊行舟醉酒殺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十二僕人下嶺南第八百四十章 祈禱第九百五十六章 三箭消恩怨第四百三十三章 青魔手第六百六十一章 傳承第三百零四章 上門第八百零一章 剖析第五百三十二章 左手刀封寒第四百零六章 龍嘯雲第二百八十章 比劍第四百四十二章 刀第六百八十二章 很合理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個秘密第六百六十三章 龍昭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神圖錄第三百七十九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八十八章 約戰第三十二章 大手筆第一百一十九章 進關第九百一十二章 辭別第八百三十三章 驚人之舉第八百一十三章 對頭第四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三百三十章 手段第二十三章 出殯第八章 此來便要殺人第九百四十五章 東勝神洲第五百八十八章 水月大宗第八百一十三章 對頭第六百二十四章 大戰第五百零二章 初鳴第七十二章 出手第十八章 血刀老祖第五百六十三章 驚訝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幕第七百四十八章 這你也信?第二百三十四章 劍意難磨(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六十八章 都護府第七百二十一章 決定第九百五十三章 三聖論法第八百七十六章 賭鬥第四十七章 功法第五百五十章 八方雲動第四百一十二章 名動第六百八十三章 腳踏祥雲膽氣粗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道劍氣第一百五十章 使喚丫頭六百五十一章 黃沙幫第三百三十四章 賤皮子第七百零九章 敕令第二百一十八章 小覷了他們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按套路行事第九百四十一章 龍魂第三十九章 無法無天第五百七十一章 誤會重重第七百二十一章 決定第七百七十六章 孔連坑第一百一十七章 玉筆山莊第五百三十六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第七百五十三章 仁義第八百四十二章 雷霆鍛打第三百三十一章黑山老妖第二百五十七章 吹奏第九百四十六章 種樹第五百八十二章 提升第九百四十七章 太白第七百五十八章飛龍在天第七百五十九章 傳奇、傳說、現實第二百六十四章 自言打遍天下無敵手第七百九十九章 斷義第五百九十九章 四散奔逃第七百二十三章 攔截第五百八十二章 提升第八百七十五章出手第一百零九章 歹毒第七百四十三章 對話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陣第九百二十六章 材料第一百零二章 蠟燭章節鎖住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黑暗第七百一十一章 丹霞山第七百六十八章 謝劍第一百八十六章 丹房之內第六百八十三章 腳踏祥雲膽氣粗第八百一十一章 謝恩第七百六十二章 追殺第三百二十六章 準備遷移第一百五十五章 蛤蟆功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搖大擺第五百一十七章 來人第八百四十三章 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