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整治

“老黃的歷史課肯定不及格,他媽的,朱元璋都特麼的快死了,胡惟庸竟然還活的好好的!”

真實的胡惟庸早在洪武初年就被朱元璋幹掉了,除掉胡惟庸後,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後設殿閣大學士供皇帝做爲顧問,結束了中國的丞相制度,加強了專制皇權。

因此如果按照真實的歷史進程的話,胡惟庸在這個時候早就死了好多年,但是在覆雨翻雲的世界裡,老黃卻連最基本的歷史進程都沒搞明白,就嚴謹度來講,比金大俠要差的太多。

不過腹誹歸腹誹,事情該做也得做。

天命教的成員名單之中,胡惟庸赫然便在其中,這是一定要殺死的,無論能力大小,只是魔門妖人,就必須得弄死,才能還朝堂一個清淨。

至於大將軍藍玉,倒是可以放到一邊,用不着急着處分,只要他“朱元璋”活着一日,藍玉便一日不敢亂動。

其實藍玉之死,與他是否謀反關係不大,主要是太子朱標不幸英年早逝,使得朱元璋一番心血付之流水,若是朱標不死,天下自然亂不起來,燕王朱棣再厲害,也無法與他哥哥朱標相抗衡。

可是朱標這麼一死,朱元璋立朱允炆爲皇太孫,太子死而皇孫幼,一開始藍玉和朱標關係甚好,本來是朱元璋留下輔佐朱標的,哪知人算不如天算,朱標不死,日後繼承大統,自然與藍玉君臣相合,朱標一死,這藍玉反倒成了禍患。

朱元璋爲給皇太孫朱允炆掃清可能的障礙和不安分因素,因此藍玉必須得死,他的命運其實早就與太子朱標的命運聯繫在了一起。

但是楊行舟卻沒有朱元璋這個憂慮,真要是比壽命,就是藍玉的祖宗十八代加起來也活不過楊行舟,因此他不急着殺藍玉,不過胡惟庸絕不能留。

他是積年老賊,當皇帝的當成了精,處理朝中事情深知不可急於求成,況且剛剛接手這個爛攤子,須得慢慢理順一些事情才行。

當下一邊維持朝堂秩序,每日早朝不斷,一點都不耽誤處理政務,另一邊開始處理皇宮中的宮女、太監、御林軍、護衛等等,一批批的殺死,一批批的活埋,短短三日,便活埋了兩千多人,賜死五十多個嬪妃,整個宮中之人幾乎被他幹掉一半,腥風血雨,籠罩整個皇宮。

由於皇子朱棣被害,楊行舟直接重金懸賞盈散花,同時爲朱棣舉辦喪事,取消壽辰,同時收攏朱棣身邊的輔佐之人,文有姚廣孝,武有朱能,還有幾個人都是治世能臣,全都被楊行舟收攏到了身邊,暫時在金陵任職,同時派遣另外一名皇子朱植前去順天府,接替朱棣的位置,鎮守順天。

這朱植文韜武略,不下與朱棣,由他鎮守順天,之後調換軍隊將領,打散各個地方的勢力,開始削藩,誰敢不服,直接圈禁。

只是一個月的時間,便被他將整個朝堂都進行了大換血,無論丞相胡惟庸如何反對,也不能阻止楊行舟意志的貫徹。

看看一切準備停當之後,楊行舟一道聖旨下去,當朝丞相胡惟庸全家老小連夜被抓,之後審訊半月,該殺則殺,當放則放,將胡惟庸判了一個斬立決,菜市口給了一個痛快,其餘犯事的家人,一併處死。

因爲他連坐之人幾達三千多人,貶的貶,殺的殺,朝廷震盪,民間卻是拍手稱快,都說皇帝聖明,處死奸佞,終究爲百姓出了口氣,胡惟庸在民間名聲極差,此人一死,反倒爲朱元璋贏取了極大的聲望。

胡惟庸死後,楊行舟邀請虛若無爲當今丞相,手握陰陽,掌控乾坤,打理朝政。

就在他處理朝廷要事之時,同時派遣精兵良將,追殺龐斑一行人馬,清理各地江湖幫派,怒蛟島也在被清理之列,便是邪異門也在打擊名單之中。

楊行舟不當皇帝的話,身爲江湖人,自然不會與浪翻雲、厲若海等人爲難,但是一旦當上了皇帝,立場立馬轉變,官府與大幫派之間天然就有矛盾,自然不允許影響太大的勢力存在。

像是少林、武當等門派還好,對朝廷幾乎沒有什麼危害,但是怒蛟島、雙修府、魅影劍派等不在朝廷管制內的門派,楊行舟都要一一清除,同時對對各門各派的武學典籍進行收繳。

可以允許武學門派抄錄副本呈上朝廷,但不允許他們私藏典籍不交,楊行舟爲什麼對假冒朱元璋這麼感興趣?主要還就是爲了這個世界的武學法門,不然的話,皇帝這個職業,實在是對他吸引力不是很大了,他真正需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實力。

只是他這個要求實在有點過分,爲了防止引發暴亂,此時並未對外說出,只待天下平定,在做計較。

在楊行舟處理朝廷政務之時,龐斑與鷹緣之間已然相見。

兩人本來是想要延續昔日傳鷹和魔宗蒙赤行曠古絕今的大戰,但是直到兩人相見,才發現各自都走到了各自修行的巔峰,兩人走的不同的兩條路,互相決鬥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

就像楊行舟的武道修爲已經超出了厲若海,直達龐斑、浪翻雲的境界,但就是因爲楊行舟不是純粹的武者,不能拋開一切與龐斑不計生死痛快淋漓的決戰,所以龐斑根本就不把楊行舟當做自己的最佳決戰對手,而是選擇了厲若海一樣。

因此龐斑與鷹緣之間,主要是爲了見一下,看看各自的成色,是否對得起彼此的身份地位和修行成就。

萬里迢迢,就這麼見上一面,對於兩人來說,已經足夠。

他們兩人相見之時,並未瞞過楊行舟的感應,楊行舟也懶得管他們兩人的事情,最好兩人同歸於盡,對楊行舟來說,那纔是最好的選擇。

他對這兩人都沒有好印象。

就在楊行舟假扮朱元璋處理政務的一個月後,鷹緣離開了金陵皇宮太監村,在淨念禪宗幾個高手的護送之下,出了皇城,向北門走去。

從哪裡來,就到哪裡去,他鷹緣既然生在布達拉宮,那麼在中原走了一圈之後,終究還要返回宮內。

天氣開始涼了。

鷹緣還是當初的白袍,赤腳行走在粗糲的地面之上,站在金陵城外的一條大路中間,對身邊的了無禪主笑道:“你們都回去吧,我要見一個人。”

了無心中一顫,他從鷹緣的語氣中聽出了一種極其複雜的情緒,有決絕,亦有期待,還有一種少見的豪情。

天下間竟然能令修行無上禪功的鷹緣都變成這個樣子,罕見的有情緒流露,由此可見鷹緣要見之人當真非同小可。

放眼天下,也就那麼寥寥兩三個人。

噠噠噠!

馬蹄聲從遠處響起。

厲若海手持丈二紅槍,胯下熾焰火龍駒,似乎從極遙遠處趕來,風塵僕僕的,要了結一樁心事。

第四百七十章 態度第五百零六章 大家路不同第一百六十四章 內亂第七百八十四章 方法第三百零二章 綢繆第七百五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七十八章 風清揚第八百一十章 打算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雨金陵第六百六十三章 闖門第六百零七章 脅迫第三百四十章 賭大小第七百六十八章 謝劍第二百八十八章 約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身份的轉變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輪法王第二百一十三章 明王亂第五百一十六章 雙修心法第三百七十七章星宿海極樂宮第十章 荊州城外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幕第一百七十九章 結親第二百五十四章 借譜第三百零二章 綢繆第六十四章 漩渦第六百八十七章 冒失第九百二十四章 過往第三百六十二章 當初的承諾第二百四十九章 相托第五百八十九章 乾坤借力第十一章 昔日幫會老大,今朝荊州知府第九百三十章 圈禁第九百五十六章 三箭消恩怨第六百一十七章 動了殺心第八百一十三章 對頭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連受挫第三百七十七章星宿海極樂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講故事第八百六十章 千年磨刀第六百零二章 邀請第七百九十二章 法寶第九百二十九章 來歷第四百二十四章 梅花盜第十二章 闖堂第一百七十四章 陸家莊大會第八百八十七章 朝聖第八百四十七章 丟人第七百七十七章 名帖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第五百一十六章 雙修心法第七百三十七章 另有所圖第八十八章 八招劍法第六百六十三章 闖門第一百二十七章 離開第七百八十七章 書院沒好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切磋第五百四十章 戚長征第四百五十五章 交待第六百二十五章 趁熱打鐵第八百二十一章 生意第六百八十五章 上京第九百零五章 塵埃第九百二十四章 過往第八百五十一章 這濟顛吶,道德有問題!第二百五十二章 開端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枚解藥第八百一十一章 謝恩第八百六十七章 見性成佛第三百六十三章 左輕侯第八百四十三章 借力第三百七十一章 丹藥有沒有保質期?第二百九十六章 日觀峰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論消息正確的重要性第四百五十三章 選擇第五百六十二章 傳功第二百七十五章 華山 (第一更)第八百八十五章 相見故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百獸門第九百四十六章 種樹第三百九十六章 小手段第七十九章 花圃內外第六百四十八章 一些細節第八百七十三章 直搗黃龍第六百一十七章 動了殺心第五百一十六章 雙修心法第四百七十五章 邀請第四百二十五章 迎接第六百九十七章 找書第一百八十六章 丹房之內第四百四十一章 面對第四百三十一章 老狐狸第三百六十五章 港灣第一百五十八章 絕情谷第八百零四章 箭射蛟龍第八百七十四章 清理門戶第八百八十五章 相見故人第六百八十章 一言褒獎,萬千事端第四百五十五章 交待第五百八十九章 乾坤借力第六百八十三章 腳踏祥雲膽氣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