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乾坤大挪移

大殿之內,殷晝定定的看了楊行舟一會兒,見楊行舟一臉淡然,全無半點不自然的神色,便知道此人心性堅定,不可動搖,當下一聲長嘆,道:“楊大俠,你救了我們的命,也幫我們消除了好大一場禍事,你想要做我們的教主,老夫做不了這個主,但是你若是想要觀閱本教鎮門功法的話,那好,爲了報答楊大俠的援手之恩,老夫可以做主,讓你去我們教中密道觀閱本門心法!”

楊行舟笑道:“早說不就好了?殷法王,你又何必如此糾結?若是沒有我出手相救,你們這些什麼密道,什麼鎮門心法,最後還不都是便宜了外人?有我一人出手,換的你們明教得以有喘息之機,這筆買賣你們賺大了!”

殷晝一想也是,雖然楊行舟挾恩圖報令人感到有點不齒,但也多虧了此人,衆人才算是保存了性命,讓他去觀閱一下鎮教神功確實不算什麼,否則的話,若是總壇被蒙古人攻克的話,本教神功被外族學會,更是遺禍無窮,反倒不如讓楊行舟這個中原人學會。

事已至此,多想無益,殷晝拿得起,也放得下,對楊行舟道:“楊大俠,我來帶您去密道!”

楊行舟將懷中嬰孩交給殷晝,笑道:“你們教主的幼子,你要好好照看,我答應鄭玉珏的臨死前的託付,現在已經做到,等你們有時間爲鄭玉珏墳頭燒紙的時候,替我轉告一下他便是!”

殷晝接過孩子,臉上露出悵然之色:“楊大俠,你與鄭副旗主可是好朋友?”

楊行舟道:“我與他只是一面之緣,哪裡談得上是好友?我救了他之後,敬他是一條漢子,這才答應了他的請求,將這孩子送到崑崙。嘿嘿,這一路可真不太平。我殺了好多蒙古好手,纔算是登上了崑崙山。現在將這孩子交給你,也算是了結了一樁心事。”

殷晝微微一怔:“只是一面之緣,便隻身帶着孩子從中原來到崑崙……”

他本來以爲楊行舟來崑崙山別有所圖,是一開始就有覬覦明教鎮門絕學的打算,卻沒有想到,此人竟然只憑一句諾言,便萬里迢迢,橫跨塞北荒漠,帶着一個孩子來到崑崙。

這種行徑與他剛纔討要神功秘籍的嘴臉截然相反,讓人難以相信這兩件事竟然是一個人所爲。

“中原五絕之中,有一個叫做東邪黃藥師的,都說此人做事非常邪門,可是跟楊行舟相比,恐怕還差了幾分!”

殷晝愕然片刻之後,方纔回過神來,帶着楊行舟穿過大殿,走到大殿後方一所偏殿之內,伸手在牆壁上按了按,旁邊一塊青石內縮,露出一個黑黝黝的門戶,往裡面看去,只見門戶後面是一個長長的通道,不知通向何處。

看樣子與楊行舟在飛狐世界中,遇到的鹿鼎山寶藏有着幾分相似。

“楊大俠,這裡便是我們明教上下的禁地,歷來只有教主纔有資格進入其中,據說裡面藏着我教流傳下來的諸多武學心法,只是到底是真是假,老夫卻不得而知。”

楊行舟笑道:“是真是假,我進去查看一番,自然知曉!”

他邁步向密道內走去,邊走邊道:“殷法王,我在裡面鑽研武學之時,你會不會偷偷關上密道的門戶?”

殷晝道:“楊大俠放心,老朽決然做不出這等卑鄙事情。”

楊行舟也不回頭,笑道:“那就好!”

他大步走進密道,順着通道轉了兩個彎,便看到前方一個極其寬闊的石洞,上有鐘乳石,乃是天然形成非,而在這石洞兩側,佈滿了一排排的密室,每一間房密室裡,都有一具骸骨盤坐。

楊行舟看了看,發現這原來是明教歷代教主身死之後的葬身之地,每一間密室就相當於一座墳墓。

他查看了一會兒,走石洞中間一座祭壇之上,只見祭壇上擺着一張石桌,上面供奉着兩樣物件,裝在一張紅玉雕琢的大盤裡。

這兩樣物件裡,一樣是長短不一的黑色令牌,共有六枚,形如令箭,非金非玉,上面刻着許多花紋文字,似透明,令中隱隱似有火焰飛騰,在楊行舟手中火摺子的映照之下,反射處道道光彩。

在這六枚令箭下面,壓着一張羊皮卷,上面依稀有字。

“看來這便是聖火令和乾坤大挪移心法了!”

楊行舟小心翼翼走上前去,發現沒有什麼機關消息之後,這纔將六枚聖火令拿在手中,掂量了一下,發現這聖火令觸手冰涼,有人冷玉,沉甸甸的不輸金鐵。

他想了想,拔出戰靴裡的匕首,在一枚聖火令上砍了一下,“鏘”的一聲火花四濺,這聖火令卻是不見絲毫損傷。

“材質倒是不錯,就不知能不能禁得住玄鐵重劍的劈斬?”

楊行舟收起匕首,從後背抽出玄鐵重劍,準備揮劍下斬試一試這聖火令的成色,就在玄鐵重劍下落之時,又被他收了回去,心道:“這是明教的傳承聖物,若是不小心斬斷了,倒是不太好。”

當下將聖火令扔到一邊,將下面的羊皮卷拿起,點燃旁邊的油燈,正要閱讀時,心中一動,取出銀針在油燈的燈油和燈捻上試探了一下,發現無毒之後,這才鬆了一口氣,隨後又檢測了一下羊皮卷,發現羊皮捲上也是無毒之後,方纔開始觀看這上面寫的東西。

一眼看去,便看到這羊皮捲上有着模糊的字跡,湊近看了看,也看不清楚。楊行舟想了想,從腰間解下一個扁扁的銀瓶,將銀瓶裡的白酒喝了一口,隨後噴在了羊皮之上。

這羊皮被液體浸泡之後,上面登時顯露出字跡來,定睛觀瞧,只見羊皮上所書,都是運氣導行、移宮使勁的法門,果然是一門修行之法。

楊行舟看了看第一段文字,依法運轉,試一照行,毫不費力便即做到。

隨後接着向下看去,只見下面寫着一行字:“只見此第一層心法,悟性高者七年可成,次者十四年可成。”

楊行舟曬然一笑,心道:“這心法只是與內功高低有關,跟悟性有多大關係?內功到了,這等運轉氣血,搬運力道的法門自然就容易修行。當初創建這門心法之人,悟性可能極高,但是內功卻只能算是一流,絕對稱不上頂級。”

再接下去看第二層心法,依法施爲,也是片刻真氣貫通,只覺十根手指之中,似乎有絲絲冷氣射出,但見其中註明:第二層心法悟性高者七年可成,次焉者十四年可成,如練至二十一年而無進展,則不可再練第三層,以防走火入魔,無可解救。

楊行舟哈哈一笑,對此不再理會,繼續埋頭修行,下面的第三層,第四層卻依舊是勢如破竹,瞬息間修行而成,毫無半點遲滯。

原來這“乾坤大挪移”心法,實則是運勁用力的一項極巧妙法門,根本的道理,在於發揮每人本身所蓄有的潛力,每人體內潛力原極龐大,只是平時使不出來,每逢火災等等緊急關頭,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者往往能負千斤,便是其中道理。

這門心法所以難成,所以稍一不慎便致走火入魔,全由於運勁的法門複雜巧妙無比,而練功者卻無雄渾的內力與之相副。正如要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去揮舞百斤重的大鐵錘,錘法越是精微奧妙,越會將他自己打得頭破血流,腦漿迸裂,但若舞錘是個大力士,那便得其所哉了。

以往練這心法之人,只因內力有限,勉強修習,變成心有餘力不足。

昔日的明教各位教主都明白這其中關鍵所在,但既得身任教主,個個是堅毅不拔、不肯服輸之人,又有誰肯知難而退?大凡武學高手,都服膺“精誠所至、金石爲開”的話,於是孜孜兀兀,竭力修習,殊不知人力有時而窮,一心想要“人定勝天”,結果往往飲恨而終。

但如今楊行舟內功之高,遠超歷代明教教主,修行這門心法時,自然少了極大的關隘,心動而氣動,真氣運轉如意,自然無有走火入魔之虞。

練到第五層後,只覺全身精神力氣無不指揮如意,欲發即發,欲收即收,一切全憑心意所之,周身百骸,當真說不出的舒服受用。跟着便練第六層的心法,一個多時辰後,已練到第七層。

那第七層心法的奧妙之處,又比第六層深了數倍,一時之間實是難以盡解。

好在他精通醫道脈理,遇到難明之處,以之和醫理一加印證,往往便即豁然貫通。練到一大半之處,猛地裡氣血翻涌,心跳加快,他定了定神,再從頭做起,仍是如此。

他跳過了這一句,再練下去時,又覺順利,但數句一過,重遇阻難,自此而下,阻難疊出,直到篇末,共有一十九句未能照練。

楊行舟沉吟片刻,將手中羊皮放下,知道這門心法到此已經算是窮盡。

他看過原著,知道這門乾坤大挪移的來歷,原來當年創制乾坤大挪移心法的那位高人,內力雖強,卻也未到楊行舟如今的地步,只能練到第六層而止。

他所寫的第七層心法,自己已無法修練,只不過是憑着聰明智慧,縱其想象,力求變化而已。楊行舟剛纔所練不通的那一十九句,正是那位高人單憑空想而想錯了的,似是而非,已然誤入歧途,若是強行修煉,必然走火入魔。

但楊行舟的武功積累和眼光見識,卻是遠超創出這門心法之人,這羊皮捲上的心法雖然到了第七層便即止住,但對楊行舟來說,卻有一種意猶未盡之感,他想了想,決定自己再將這功法向後面推導一下,將之完善。

當下興致勃勃的開始了推溯,他現在身懷百家所學,每一門功法都是天下間絕頂神功,已經算的上是不世出的武學大宗師,此番潛心鑽研,花費了一個多月時間,終於將這門心法完善到了第十層。

到了第十層之後,這其中運勁變化實在是變無可變,楊行舟智慧窮絕,知道這已經到了人體極限,便是自己能推出第十一層來,也絕不會有人能練成。

須知人力有時而窮,便是達摩祖師重生,也絕不會比自己高明多少,第十層的乾坤大挪移,這應該是這個世界的武學上限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開國大典,天下初定第五百三十六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第四百五十九章 進京第十一章 昔日幫會老大,今朝荊州知府第五百九十二章 試招第六百九十三章 名不虛傳第八百四十章 祈禱第四百七十七章 坐收第三百零五章 謀事在人第六百六十一章 山門第七十五章 雷霆第七百六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下毒本領大,走遍天下都不怕第二百二十一章 中秋月第八百八十一章 遁逃第八百五十七章 世事如局第四百七十五章 邀請第八百四十九章 五雲老祖第七十二章 出手第九百二十章 兵家子弟八百九十一章 巨人第九百一十三章 邀請第七百六十四章 今非昔比第三百五十七章 做個好人第六百八十四章 神仙第四百八十八章 硬漢風格第九百二十七章 無法無天第三百六十六章 顧慮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可以收拾你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個名字引發的血案第七百零九章 敕令第八百三十六章 舉薦第四百七十六章 治傷第八百八十七章 朝聖第二百七十九章 對峙第七百二十九章 酒樓前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野心,沒計謀第九百三十九章 不良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出發第三百七十章 驚世大戰第三百一十三章 主動入局第七百五十章 一臺大戲第六百三十二章 神蹟第五百九十六章 動靜第三百四十一章 懼意第四百六十五章 簡單直接第一百九十九章 夜戰敵營第五百一十八章 襲擊第八百六十二章 認親第八百一十章 打算第二百七十五章 華山 (第一更)第六百七十五章荒山頭,破廟前第三百四十七章 無花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塌了吧第一百一十四章 你塌了吧第六十五章 立威第四十九章 守株待兔第四百一十一章 前輩往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挑明第七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三百九十三章 伏擊第七百一十三章 出身第二十章 走爲上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在下劉清醒第七百五十章 一臺大戲第七百七十三章 道德攻擊第九百二十章 交談第五百五十五章 計較第七十章 遺憾第六百六十一章 山門第八百九十章 破界第三百七十六章 醫治第六百零七章 脅迫第四百七十六章 治傷第一百九十四章 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第四百七十一章 厲兵秣馬第九十六章 窩囊無能第七百二十章 碑林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槍第八百四十八章 常洛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器譜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連受挫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酒不歡,無女不樂第九百二十五章 懲罰第六百六十一章 山門第一百八十一章 邀請切磋第三百八十五章 梳理第六百四十三章 被發現第七百九十一章 陣法第五百七十二章 身陷重圍第二十二章 風虎雲龍第七百五十三章 仁義第三百六十二章 當初的承諾第七百七十七章 名帖第三百三十四章 賤皮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邪道中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赴約第四百六十五章 簡單直接第五百九十四章 書信第四百二十七章 多面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