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千里走單騎

“二位,我有事情需外出遊歷一番,這裡便交給兩位坐鎮了。”

將夢幻空花的輕功完善之後,楊過已經外出遊歷多日了,楊行舟也忽然生出遠遊之念,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後,除了在終南山與郭靖較量了一場之後,便是殺了一羣蒙古官兵,之後便是隱居此地,練武教徒,雖然練就了高深本領,卻極少在江湖中走動。

此時吩咐楊過出去歷練,他自己也靜極思動,想要外出遊歷一下。

他本是好動的性子,惹是生非的本領只比楊過大不比楊過小,只是隨着年歲增長,又要鑽研武學,卻能耐着性子在深山修行。

如今動了遠遊之念,登時不再壓抑,將這座小小的山莊庭院託付給了周伯通與歐陽鋒,隨後提起從劍冢中取出的玄鐵重劍,跨馬走出山谷,直直向北方行去。

他這兩年早就把獨孤求敗的玄鐵重劍從劍冢中取了出來,也曾在山洪之中潛水練劍,如今劍法之高,勁力之強,自信天下絕無可抗之人,便是洪七與郭靖等人,也未必能擋得住自己三拳兩腳。

此時騎馬出山,以菩斯曲蛇的蛇皮做了重劍的劍鞘與絲絛,得勝鉤上掛了鐵搶,另一邊裝着箭囊,弓箭悉備,百寶囊中裝了諸般雜物,收拾的妥妥當當,這纔出山遊歷。

此時南宋國君昏庸,朝廷奸臣當道,眼看着蒙古一步步蠶食國土,卻無有一人能有挽大廈之將傾的本領,眼看便是亡國之兆。

楊行舟騎馬北上,在南宋境內尚且罷了,還沒有什麼危險,可是出了南宋之後,過江北渡,視線所及,盡皆是蒙古所轄,一路之上少不得與這些蒙古官兵起衝突。

他如今功力通神,爲人心狠手辣,遇到敢招惹他的無良官兵,直接就是出手斬殺,毫不留情,一路北上之後,引發極大轟動。

這一日來到東京汴梁附近,昔日的宋朝都城,已經被蒙人佔據,宋民爲奴爲僕舉家被殺者,數不勝數,楊行舟錦衣怒馬,一看就非是良民,這些官兵自然不會放過他,被他連殺幾十人後,殺退了官兵,方纔消停了一會兒。

他爲人膽大包天,既然來了,自然要看個清楚,當下騎着馬兒大搖大擺的向汴梁城逼近,還未到汴梁城內,便見前方城門開處,正有一名騎士快馬衝出,在起身後,亂箭齊發,一衆蒙古官兵大聲吆喝,跨馬追趕。

楊行舟勒住馬繮好奇觀看,只見這被追趕的騎士乃是一名中年男子,這男子懷抱一個嬰兒,打馬如飛,背後雖然中箭,卻咬牙不吭,一心逃命。

只是他這馬兒不太好,跑的不是太快,還不如後面蒙古官兵的馬兒健壯,眼看着一羣官兵越追越近,亂箭射來,全都射在這男子後背之上,便是胯下坐騎也身上中箭,發出一陣陣嘶鳴,瘋狂逃竄,卻怎麼也逃不過蒙古騎兵的追趕。

楊行舟眼角跳了跳,彎弓搭箭,對準了後面的蒙古騎兵,“嗖嗖嗖”連珠三箭,這三箭力道奇大無比,接連穿透五六個人的身軀之後,方纔力道用盡。

他這三箭射出,十多人喪命,弓箭力道之強,駭人聽聞,超出衆多官兵想象,登時一陣大譁,瞬間散開,向楊行舟包抄而來。

此時蒙古騎兵騎射之術冠絕天下,眼前這一隊騎兵尤其精銳,策馬彎弓之下,箭如飛蝗,向着楊行舟鋪天蓋地的射來。

只是楊行舟距離他們有點遠,他能射殺這些騎兵,這些騎兵卻難以對他造成殺傷,飛來箭矢飛到半路,便即紛紛墜地。

楊行舟哈哈一笑,將箭囊中的箭矢閃電般射出,只是片刻間,便射殺幾十名官兵,但箭囊中十多支羽箭也已然用盡。

但也就在這片刻間,這百多名騎兵已經損失三成,現場人人心驚,各自勒馬向旁邊散開。

楊行舟一聲長笑,胯下赤焰火龍駒化爲一道火光,在這些官兵鼓譟聲中,瞬間趕到中年男子身邊,伸手一抓,便將這男子拎到自己身前,同時將其懷中幼兒放在懷裡,喝問道:“你有什麼遺言?”

這中年男子背後中箭猶如刺蝟一般,便是楊行舟醫術高明,此時也回天乏術。

中年男子雖然重傷,但神智不失,此時絕境之中被救,當真是喜出望外,他深吸了一口氣,急速說道:“恩公,我懷中孩兒乃是我光明教主方宇傑之子,若是恩公有暇,還請將將這孩子送到崑崙山光明頂,我們明教上下感激不盡!”

此時赤焰火龍駒已經掉過頭來,快速奔跑,身後蒙古騎兵亂箭射來,箭矢飛空的速度竟然還沒有赤焰火龍駒跑的快,眼看着三人一馬迅速遠去,箭矢紛紛落地。

火馬是龍種,力大無窮,奔跑如飛,託着三人速度依舊不減,一直跑出二十多裡地之後,楊行舟在荒野中停了下來。

中年男子氣息微弱,睜着眼睛看向楊行舟:“恩公,在下鄭雲珏,乃是光明神教教下五行旗銳金旗副旗主,小人主公方宇傑與幾位旗主來汴梁刺殺蒙古高官,卻不料中了蒙人的埋伏,只有小人抱着教主的孩子闖了出來。”

他向楊行舟跪地叩頭,道:“恩公若是有暇,還請將這孩子帶到崑崙山光明頂,告訴殷晝法王,我明教之中出了叛徒,讓他們務必小心。”

楊行舟將孩子抱在懷裡,皺眉道:“這孩子叫什麼名字?”

鄭玉珏道:“孩子不足百日,只有一個乳名,大名還未起好,教主夫婦便即身死……”

他說到這裡,又對着楊行舟磕了幾個頭,身子就此寂然不動。

楊行舟嘆了口氣,手中玄鐵重劍揮出,“砰”的一聲巨響,塵土飛揚,現場多了一個大坑,楊行舟將鄭玉珏草草埋葬之後,搬來一塊大石,削石爲碑,取出腰間血刀,在石碑上刻了一行大字:義士鄭玉珏之墓!

他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懷中的孩子一直不哭不鬧,極爲安靜。

楊行舟看了這孩子幾眼,大爲頭痛,他根本就沒有帶孩子的經驗,不知道怎麼才能萬里迢迢把這孩子帶到光明頂去。

但既然已經答應了鄭玉珏,自然不能食言,當下催馬前行,抱着孩子向崑崙山行去。

他之前根本就沒有接觸過光明教的人,連光明頂在哪裡都不知道,後來直接找到丐幫弟子,讓他們幫自己傳話給明教衆人,就說他們教主已經身死,幼子正在自己手中,現在自己正趕往光明頂,讓他們前來接應。

他在北地此時名聲已經極爲響亮,尤其是三年前獨立擊殺上千蒙古騎兵,名動天下在,這些丐幫弟子好生相敬,對他的話自然盡力傳達,不敢慢待。

只是身在北地,極難藏身,基本上每天都要與前來追逐自己的蒙古兵大戰一場,雖然殺敵無數,但也着實勞累,不得已只得騎馬入山林,暫時躲避追殺。

此時山林之中多有猛虎,楊行舟碰巧抓了一隻剛剛產仔的母虎,登時高興起來,直接將這母虎抓住,連同它的兩個幼崽一起抓了起來,讓懷中孩子跟隨老虎幼崽一起喝虎乳,這纔算是解決了小孩子吃奶的問題。

在山林中隱居了幾日,眼看着孩子健壯了起來,楊行舟再次出山,找了輛馬車,將母虎和嬰兒放在一起,繼續向崑崙山趕去。

沿途與蒙古官兵爭鬥自不用說,所殺敵人沒有一萬也有八千,百戰百勝,向無敵手,一路直奔西域之地,天下震動。

無論是蒙古金帳汗國,還是南宋武林中人,都知道楊行舟這個猛人又做出了一個壯舉,單槍匹馬闖入敵國,所向披靡。

此時楊過正在中原遊歷,聞聽自己老師的事蹟之後,禁不住熱血沸騰,也向崑崙山趕來,便是蒙古豪傑也知道了楊行舟去崑崙的消息,沿途紛紛攔截。

楊行舟一路殺人,越殺越是憤怒,直到此時,走了幾千里路,卻沒有見過一名明教高手對他支援。

他越想越是惱怒:“他媽的,老子爲了這個小屁孩一路殺敵,明教卻無一人對老子援手,等我上了光明頂,這個教主的位置看來得姓楊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玉院第三百四十章 硃砂幫第四百零四章 探花郎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二條槍第四百五十二章 神威第七百六十八章 謝劍第二百零五章 明教大魔頭第六百八十九章第四百零三章 古道西風第七十七章 酒樓傳法第六百五十三章 烈焰山第三百九十八章 尷尬第三百二十三章震動第二百一十二章 郭巨俠動手傷殷晝,楊行舟怒下崑崙山第四百三十五章 可惜了第八百一十六章 法力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二少年第九百一十九章 不死天關第二百七十二章 林遠圖的神坑第七百五十五章 下跪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俠楊行舟(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當街發問第二十章 走爲上計第九百一十八章 廣場第一百七十四章 陸家莊大會第二十一章 無妄之災第三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六十九章 切磋第三百九十九章 撿便宜第一百七十七章 天下高手第二百七十八章 風清揚第四百二十五章 迎接第四百零五章 前輩高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拜訪第六百三十八章 袞繡城第八百零七章 走屍人魔第五百二十四章 覆雨劍第一百六十七章 下毒纔是王道第四百六十一章 陽明先生第五百二十九章 混沌無斧鑿第五百二十四章 覆雨劍第二百九十六章 日觀峰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夜戰敵營第七章 冷月劍第八百四十三章 借力第六百零八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暴雨梨花釘第九百三十八章 贈品第一百六十六章 光明頂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六十二章 千里走單騎第六十三章 山寨的人第一百七十章 關我屁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武學低微第九十四章 詢問當年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中途第六百五十五章 老七第六百六十三章 闖門第九十六章 窩囊無能第八十四章 手段第六百五十五章 老七第八百九十二章 劍氣第一百四十四章 節操在哪兒第三百五十三章 多事之秋第八百八十六章 上天第六百九十六章 慣會陰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元璋第八百一十七章 佛門第四百一十二章 名動第二百零七章 九陽真經第九百二十七章 無法無天第二百零七章 九陽真經第七百三十三章 番王小丑何足論第八百五十七章 世事如局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地間主角第九百四十三章 背後陰影第五百一十四章 治傷第九百二十四章 過往第七百七十三章 道德攻擊第八百零五章 敖鼓第五百一十二章 道心種魔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寒的刀第四百三十一章 老狐狸第一百零七章 變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暴露第九百零二章 潛入第七百五十八章飛龍在天第六百四十七章 可驚可怖第二百五十七章 吹奏第七百四十三章 對話第九百一十章 緣由第一百三十三章 馴馬第九百一十三章 邀請第四百零五章 前輩高人第八百五十章先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先留個上門的理由第八百二十三章陰陽河第一百七十四章 陸家莊大會第四百零九章 登門第五百零二章 初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