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撫卹

送走了單氏,周寶珍將那隻猙眉怒目的小獅子和撒嬌放賴的小豬一起擺窗臺上照得見陽光的地方,她自己看着就先樂一回。

“你再瞪我,就把你蓋起來了。”周寶珍伸手點着那隻發怒的獅子,作勢要將手中的帕子蓋到它頭上,說完又哈哈哈的笑起來。

屋裡的丫頭都被她尋事由支使出去了,太陽暖融融的照在身上,窗下的山茶花開的熱烈,透過陽光遍灑的院子,周寶珍看見了從外頭進來的錦繡。

“奴婢都打聽清楚了。”錦繡進門,見屋子裡沒有別人,便湊到周寶珍耳邊,將自己打聽到的事細細說了。

“那兩個丫頭都是世子前院書房裡伺候的,除了能寫會算,吹拉彈唱也不在話下。之前像這樣的丫頭共有十二個,這幾年都陸陸續續地或是賞人,或是被人要走了。”說到這裡錦繡頓了頓,擡頭看了看主子的臉色。

周寶珍盤腿坐在錦榻上,陽光透過窗子照進來,爲她周身鍍上了一層朦朧的金色光暈。錦繡看不清主子臉上的表情,就聽周寶珍如水的嗓音在室內響起。

“這些不必再說了。表哥臨走前想必有話交代,你只說這個就是。”

依照周寶珍對蕭紹的瞭解,這兩個丫頭如果表哥無心將她們擡作姨娘,那麼就該在兩人成婚前就將她們打發走了,不會留着兩人到這時候再來礙她的眼,如今兩人既然還在府裡,那麼必定是這其中有了什麼變故。

原本錦繡正爲難呢,不知道接下來的話該怎麼說,有時候當主子的通透下人就容易多了,撇開之前的事不提只說現在。

“早晨世子出門前,已經吩咐前院的管事,說是要將兩人打發出去呢。或是嫁人或是回家,只憑她們自己願意就是了。”

周寶珍點點頭,這纔是表哥一貫做事的風格。至於這兩個人爲什麼沒有在她同表哥成婚前打發出去,這事也好猜的很,必定是那時候表哥不在封地,而這兩個丫頭又不願意出去,她們到底身份特殊,府裡的人也不敢貿然強逼,所以才容兩人留到了現在。

“雙福姐姐回來了。”

院子裡小丫頭的聲音傳來,主僕兩個對視一眼便默契的轉移了話題。倒不是說周寶珍信不過雙福,只是她到底是表哥給的丫頭,表哥歷來不喜歡她打聽這些,如此這些事倒是錦繡做起來更順手些。

“江表姑娘那裡可好?”

江如畫是王爺母家的親人,周寶珍這個世子妃,於情於理都應該多照應些。昨晚一回來周寶珍就讓雙福收拾了些衣裳首飾還有吃食玩物等東西給她送去了。今日一早又讓她去看看錶姑娘哪裡可還缺些什麼,還有就是讓針線房的人去給江表姑娘量體裁衣。這些事,昨天婆婆柳王妃都交代給了她了。

“表姑娘說多謝世子妃費心,她一會兒還想親自來跟您道謝呢。”

這些不過都是場面話,聽過也就算了周寶珍並不會放在心上。

“哦對了,江側妃將她屋裡的綠柳給了江表姑娘,說是她以後就同葉子姐姐一樣,算是表姑孃的人了。”

“仔細論起來,江妹妹還要叫江側妃一聲堂姑母,側妃對她多照顧些也是應有之意。”

蕭紹不在,院子裡的事嚴嬤嬤她們自會安排,周寶珍想着快過年了,柳王妃哪裡必定忙亂的很,於是便帶着人往上房去了。

路上遇見了沈姨娘,一說話才知道說小沈姨娘病了,沈姨娘這個做姑姑的雖然恨她不爭氣,可也不能真就不管她。

“小沈姨娘病了,也不知要不要緊。”

“多謝世子妃關心,那孩子也不過是貪涼受了風,已經請大夫看過了,大夫開了藥不礙事的。”

周寶珍見沈姨娘臉色勉強,就知道這裡頭必定還有別的事情,當下只裝作不知道轉而說到“對了,還沒恭喜姨娘呢,聽說四妹妹的好日子就定在年後?”

說起女兒的事,沈姨娘的臉上算是有了幾分喜色“託王爺王妃的福,給這孩子定了門妥當的親事,如今我也只盼着她能順順利利出閣就行了。”

“聽表哥說未來的四妹夫可是位少年俊傑,如此同四妹妹兩個郎才女貌必定能和和□□纔是。”

四姑娘的未婚夫是軍中有名的少年將軍張擒,他出生行伍世家,如果說二姑娘嫁的米家乃文人之首,這個張家就是封地上的武官代表了。說起來定南王給這兩個女兒定的婚事不可謂不好。

上房裡,柳王妃正在安排王府裡過年的事,管事媽媽們進進出出川流不息,見周寶珍過來了,柳王妃笑着說:“你來的正好,幫着把事情理一理,中午咱們娘兩一處吃飯。”

“媳婦也是這個意思呢,只不知母親可有什麼好東西招待我呢?”

柳王妃一樂,對了她道:“好東西沒有,不過是半塊玉米麪餅子就稀粥,不過事情倒有一大堆。”

這話說的一屋子媽媽都笑了起來,就有那膽大的上前湊趣到“哎呦虧王妃怎麼想出來的,這會兒恐怕大廚房的人該發愁了,可上哪裡給您找這東西去呢。”

周寶珍一笑,王府豪富,山珍海味易得,像這等粗糧卻是沒有地方找的。

柳王妃讓人將一本名冊拿給周寶珍,對她說道:“歷年打仗死傷無數,王府每年都要給那些有人戰死的人家發補助,東西不多不過十斤米、五斤油、兩斤肉外加五兩銀子,今年我就把這事交給你了,你覈對過名單和賬目之後,就讓人發下去吧。”

因着柳王妃的一席話,周寶珍覺得自己手中的冊子有些沉,因爲這裡頭都是一個個因爲戰爭而破碎的家庭,他們或老無所依,或幼無所養,可以說是滿篇血淚。

像柳王妃說的,就每家而言東西真的不算多,可是對王府來說,歷年積累下來這樣的人家不知有多少,這便是一筆不菲的開銷了。

周寶珍粗粗將冊子翻了翻,王大牛,年十九,某某鄉人氏,乾寧十三年十二月,戰死。父母俱在,成親且有一子。。。。。。。李二狗,年十七,某某鄉人氏,乾寧二十三年六月,戰死。父亡。。。。。。

通篇都是這樣的描述,看得人心驚冊子很厚,可以想見以後會越來越厚。周寶珍合上手中的名單,對了柳王妃說到“母親,這裡頭的補助都要給到什麼時候?”

“若這人戰死時尚未成親,那麼就供養到他父母歸西爲止,若已成親且有子女,則供養到子女成年。”

周寶珍點點頭,原來是這樣那麼除了每年新添的人,這本名單上原有的人數也是會有變化的。

她將名冊交給明翠,讓她帶人將今年要發的東西數量和錢數統計出來,好儘快將錢物發下去。

“母親,在戰場上死了的人固然可憐,可是那些因爲打仗致殘以至於喪失勞動力,生活困難的人又該如何呢?”因着丹陽鎮上的康伯,周寶珍便又想起了在戰場上受了重傷致殘的人,在這些人之中,康伯無疑是幸運的,可有更多的人卻沒有這樣的運氣,他們回鄉之後的日子可想而知。

柳王妃看了周寶珍,知道她看了人家可憐便要心生同情,於是便對她說了一句“珍姐兒,咱們只能就急,卻是不能救窮的。”

便是每年對戰死者家屬的撫卹,更多的也還有些政治意味在裡頭,並不能算是單純的在做好事。總不能因爲你上過戰場,以後你這一家子就都由王府供養吧。

中午吃飯時,看着滿桌佳餚周寶珍卻沒有什麼胃口,她心裡默默計算着這桌飯用了多少米麪,魚肉,折成銀子又能撫卹多少個家庭,金噎玉粒吃到嘴裡竟有割喉之感,怎麼也咽不下去。‘

柳王妃見狀也不點破,只由她胡亂扒拉了幾口飯。閨閣女子,乍見生死有這樣的表現也屬平常,畢竟任誰看見這樣一份名單,說心裡沒有衝擊那也是不可能的。只是有些事珍姐兒必要慢慢習慣起來纔好,以後這些事就都是她的責任了,男人在外頭拼殺,女人還要立的起來纔好。

吃過飯又略坐了片刻,周寶珍從上房出來,臨走前柳王妃同她說明日開始發放撫卹,她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看,周寶珍點頭答應了。

回到院裡,周寶珍不想就睡,便帶了人往園子裡走走,不知不覺便走到了抱山樓。王府的人做事很有效率,表哥昨天才說要給她在這裡安一間書房,今日再來看時,便已經都佈置好了。

周寶珍進屋看了看,清一色的花梨木傢俱,文雅精緻,案上筆墨紙硯俱全,周寶珍一一看過去,都是好東西,關澤油潤,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隨手從筆筒裡拿了一隻筆,這裡雙福眼疾手快的往墨池裡點上一點水,拿起墨條輕輕磨了起來。而雙祿也早就將紙在桌上鋪好了。

周寶珍低頭立在那裡,寧神靜氣適量片刻,提筆蘸墨筆走游龍一氣呵成,寫完之後就連她自己也深深呼出一口氣。紙上的字一脫往日的婉轉娟麗,竟然隱隱有了幾分灑脫大氣之感。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爲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秦韻扔了一個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