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消息

又過了些日子,蕭玥出嫁的日子近了,也不知是她的幸運還是不幸,不用蕭紹請旨,皇帝便下旨,由周景頤出任和親使,待將蕭玥送到韃靼成婚,他也不用回京覆命,而是直接在西北赴任大將軍一職。

蕭玥知道這個消息,獨自在房中喝的酩酊大醉,她覺得自己這一生也算是圓滿了,日後不論日子過成什麼樣,那都是賺的了。至此,她在房中安心待嫁,頗有些山中無日月,不知世事之感。

周寶珍對這道聖旨有些無語,怎麼想都覺得不靠譜,此去韃靼路途遙遠,路上要走數月,蕭玥同父親可算是每日朝夕相處,這要是中間再出點什麼事,又該如何?

蕭紹對此倒是不以爲然,這一路上又不是隻有蕭玥同岳父兩人再一處,那樣多的人,蕭玥便是想做些什麼,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不過珍姐兒的擔心也不是沒道理,蕭玥如今的心態也不能以常理度之。最後蕭紹不知從何處找了幾個嬤嬤,說是自願同蕭玥去韃靼的,這些人不僅路上可以看住蕭玥,最主要的是到了韃靼這幾個人的用處才能真正顯現出來,這也算是蕭紹這個做哥哥的給妹妹找的幫手了。

那幾個嬤嬤送到蕭玥房裡,蕭玥不置可否,可幾日後她卻主動往蕭紹的書房去了一趟,沒有人知道這兄妹兩都說了些什麼,可按蕭紹的說法,兩兄妹算是冰釋前嫌,準備攜手合作了。

事情算是在壞的情境裡,有了一個相對好的結果。

周寶珍回孃家,柳氏忙着收拾行裝,行程因爲蕭玥的婚事提前了好些。原本週景頤的意思是等他從韃靼回來,再派人來接他們母子,可柳氏覺得與其如此倒不如她帶着孩子隨同衆人一同出發,到了西北和親的隊伍自往韃靼去,而她則留下先將將軍府收拾出來,將加安頓好。

這樣自是再妥當不過的,說起來周景頤也不放心妻女獨自上路。只是柳氏卻還有一點私心,那就沒有必要讓丈夫知道了。

周寶珍將這些日子蕭玥的情形同柳氏說了,柳氏聽後只說了句“但願她是真想明白纔好。”

“也不知大嫂這些日子如何了?”

因爲送蕭玥出嫁後,定南王夫妻也要啓程往封底確立,二姑娘成婚的日子也快到了,這一次除了周寶珍夫妻,王府的人統統都要回去,所以這些日子,王府裡也忙亂的很,她也沒顧得上問魏綰的事。

那個叫守一的道人被京兆尹尋了個由頭關了起來,魏綰知道後大受打擊,一邊慶幸自己幸好不曾吃那藥,一邊又是發愁,沒了守一道人,誰能保證她肯定生兒子?

魏綰一心要在房裡養胎,無奈柳氏將家事都託福給了二夫人,又去求婆婆朱夫人幫着照看些。

“你大嫂的心病你也知道,我不在的時候你多勸着些吧。”

柳氏看着女兒,對她拜託到,周寶珍點頭答應下來:“女兒知道了,自會勸着嫂子些的。”

日子彷彿到了離別的季節,周寶珍先送走了蕭玥和孃家人,回身又送走了婆家人,日子纔算是漸漸安靜了下來。

周延清和周延明兄弟兩不放心柳氏和弟弟妹妹,只是周延清有公務在身,所以由周延明這個富貴閒人送母親和弟妹去西北,待他們安頓好了再回來。

三公主的身子已經好了,丈夫不在家,她長日無聊,便常往周寶珍這裡來。

這日,她來看周寶珍,順便帶來一個消息,皇帝覺得今年皇室流年不利,便想着要替五皇子選妃,辦場喜事沖沖晦氣。

宮宴上五皇子也算是救了皇帝一命,因此皇帝雖說仍不大喜歡這個兒子,可到底對他比以前強了好些。

“只不知陛下看中了那家閨秀?”周寶珍對五皇子的印象算不上好,於是少不得有些同情那個要當五皇子妃的姑娘。

“父皇倒是看中了幾家閨秀,其中有錢家的小女兒和同你玩的好的李家五姑娘,這些都是同五弟年歲差不多的,只是父皇又說五弟年歲還小,皇子皇子妃還需穩重些纔好,因此又擇了幾位年紀比五弟略大些的姑娘,其中就有陸家三姑娘,至於到底是哪一個,現在就不好說了。”

三公主將自己知道的都通周寶珍說了,她聽得心裡就是咯噔一下,寶珠同*兩個居然都在名單裡。

“不知陛下心裡更中意哪一個?”

此事,兩人正坐在湖中的水榭裡,此處三面環水,只有一條棧橋同往岸上,說話也不怕被人聽了去,因此三公主說起話來也沒什麼顧忌。

“我二哥不在了,太后自是想讓錢家再出一位王妃,只是父皇本人似乎更中意陸家三姑娘,說她成熟穩重,性子又好。”

陸*的一位堂姑姑是乾寧帝的昭儀,在宮裡還算受寵,因此往日她進宮時,皇帝是見過的,對她印像不錯。

宮變後,太后的身子每況愈下,恐怕她無論如何也要將這個正妃的位置替錢家姑娘爭到手的,那麼其她人撐死了便是一個側妃了。

“對了,父皇還說如今皇室人口凋零,長成的皇子也不過只四哥同五弟,爲了子嗣計,這次就連四哥府裡也要進人呢。”

周寶珍將這些話記在心裡,心下略轉了轉也便有了計較,三公主同她說這些,自然也不是隨便說說的。大約她也知道自己同寶珠和*要好,所以賣自己個人情吧,她們這樣身份的姑娘,當個側妃確實是委屈了,只是正妃的位置只有一個,因此早一步知道消息,也可以讓她們早作打算。

兩人都沒有就這個話題討論下去,一時又說起了魏綰的身孕。

“我昨日回府,見大嫂的精神像是比前些日子好了些。”

說起這位大嫂,就是三公主有時候也有些不以爲然,在她想來如今只要給她個孩子,她就滿足了,誰又在乎那孩子到底是男是女。再說了生女兒又怕什麼的,只要能生,總有一個事兒子的。

聽說大嫂好些了,周寶珍還當她是想通了,心下高興起來,心想只要她好好的,平安生下孩子,男女又有什麼要緊。她同三公主想法一樣,只要能生總有一個是兒子的。

原本三公主是要在王府裡用了晚飯再回去的,只是到了下午公主府的人就來找,說是淑妃娘娘招公主進宮去。自從二皇子去後,淑妃沒了想頭,連皇帝的寵愛都看淡了,倒是更離不開三公主這個女兒。

送走了三公主,周寶珍記掛着兩位皇子選妃的事,想着要如何不露痕跡的提醒寶珠同*一番纔好。

正好,雙福進來提醒她說明日安國公嫁女兒,她答應過黃太夫人,一定會出席的。

說起來定南王府和安國公府並無交情,只是安國公府黃太夫人是周寶珍及笄時的正賓,因此黃太夫人的面子,周寶珍肯定是要給的。

周寶珍記得*的一個表姐是嫁到了安國公府的,如此一來明日,她必是要去喝喜酒的。

“也不知黃家姑娘嫁的是哪一家”既然準備出席,周寶珍少不得要事先打聽清楚了,免得明日同人聊天,再說錯了什麼,顯得不尊重。

說到這個,雙福倒是笑了:“說起來,明日世子妃倒和世子分了兩處赴宴呢。黃家姑娘嫁的是馬閣老家的三少爺。”

表哥同馬丞相有交情,這周寶珍是知道的,這位馬三公子寶珍還有些印象,那年她剛回京,在明珠郡主的詩會上碰見一位貴公子帶頭擠兌裴熙可不就是這位三公子。

這樣說起來,倒都是熟人,聽說這位三公子也中了進士,如此說起來倒也是位少年才俊。

晚上,蕭紹回來,周寶珍同他說起選妃的事,又把自己的擔憂說了,蕭紹聞言看了周寶珍一眼,對着她頗有深意的提醒到:“陸家如何我不知道,只是聽說最近李太妃在宮中頗爲活躍,這件事你提醒李姑娘一聲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多的話就不要說了。”

蕭紹還有句話沒有說,珍姐兒覺得當側妃也是做妾,可在世人眼中,能嫁進皇家,便是當個側妃也是好的。

“母親似是看中了*,這事表哥怎麼看?”周寶珍對蕭紹的話有些不以爲然,覺得以李寶珠的性子,必定不會願意去做一個側妃的。

這事蕭紹也聽柳王妃說起過,說那姑娘的性子不錯,同珍姐兒又合得來,想必當了妯娌也是能和睦的。

“陸姑娘那裡你明日探一探她的口風,如若她家有意,咱們便趕在皇上決斷前,請媒人上門就是了。”

說起來,蕭紹對這些事情並不在意,因此說了幾句後便轉了話題,問周寶珍今日在家都做了些什麼。

夫妻兩個對坐了吃飯,周寶珍親自替蕭紹斟酒,想着暮春已過初夏將臨,蕭紹卻也只陪她去過一次護國寺,因嘟嘴向他抱怨到:“表哥忙的很,今年我竟連棲霞寺的櫻花也錯過了。”

京郊的棲霞寺之所以出名,並不以其佛法或高僧,而是寺後一片有百年曆史的櫻花林和寺中的素齋。每年三四月裡,去寺裡賞櫻花品素齋的達官貴人絡繹不絕,連帶的寺裡的香火也鼎盛起來。

蕭紹夾菜到她面前的碟子裡,聽她抱怨笑了起來,因對她說到:“如此說來,倒真是表哥的不是了。”

160

又過了些日子,蕭玥出嫁的日子近了,也不知是她的幸運還是不幸,不用蕭紹請旨,皇帝便下旨,由周景頤出任和親使,待將蕭玥送到韃靼成婚,他也不用回京覆命,而是直接在西北赴任大將軍一職。

蕭玥知道這個消息,獨自在房中喝的酩酊大醉,她覺得自己這一生也算是圓滿了,日後不論日子過成什麼樣,那都是賺的了。至此,她在房中安心待嫁,頗有些山中無日月,不知世事之感。

周寶珍對這道聖旨有些無語,怎麼想都覺得不靠譜,此去韃靼路途遙遠,路上要走數月,蕭玥同父親可算是每日朝夕相處,這要是中間再出點什麼事,又該如何?

蕭紹對此倒是不以爲然,這一路上又不是隻有蕭玥同岳父兩人再一處,那樣多的人,蕭玥便是想做些什麼,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不過珍姐兒的擔心也不是沒道理,蕭玥如今的心態也不能以常理度之。最後蕭紹不知從何處找了幾個嬤嬤,說是自願同蕭玥去韃靼的,這些人不僅路上可以看住蕭玥,最主要的是到了韃靼這幾個人的用處才能真正顯現出來,這也算是蕭紹這個做哥哥的給妹妹找的幫手了。

那幾個嬤嬤送到蕭玥房裡,蕭玥不置可否,可幾日後她卻主動往蕭紹的書房去了一趟,沒有人知道這兄妹兩都說了些什麼,可按蕭紹的說法,兩兄妹算是冰釋前嫌,準備攜手合作了。

事情算是在壞的情境裡,有了一個相對好的結果。

周寶珍回孃家,柳氏忙着收拾行裝,行程因爲蕭玥的婚事提前了好些。原本週景頤的意思是等他從韃靼回來,再派人來接他們母子,可柳氏覺得與其如此倒不如她帶着孩子隨同衆人一同出發,到了西北和親的隊伍自往韃靼去,而她則留下先將將軍府收拾出來,將加安頓好。

這樣自是再妥當不過的,說起來周景頤也不放心妻女獨自上路。只是柳氏卻還有一點私心,那就沒有必要讓丈夫知道了。

周寶珍將這些日子蕭玥的情形同柳氏說了,柳氏聽後只說了句“但願她是真想明白纔好。”

“也不知大嫂這些日子如何了?”

因爲送蕭玥出嫁後,定南王夫妻也要啓程往封底確立,二姑娘成婚的日子也快到了,這一次除了周寶珍夫妻,王府的人統統都要回去,所以這些日子,王府裡也忙亂的很,她也沒顧得上問魏綰的事。

那個叫守一的道人被京兆尹尋了個由頭關了起來,魏綰知道後大受打擊,一邊慶幸自己幸好不曾吃那藥,一邊又是發愁,沒了守一道人,誰能保證她肯定生兒子?

魏綰一心要在房裡養胎,無奈柳氏將家事都託福給了二夫人,又去求婆婆朱夫人幫着照看些。

“你大嫂的心病你也知道,我不在的時候你多勸着些吧。”

柳氏看着女兒,對她拜託到,周寶珍點頭答應下來:“女兒知道了,自會勸着嫂子些的。”

日子彷彿到了離別的季節,周寶珍先送走了蕭玥和孃家人,回身又送走了婆家人,日子纔算是漸漸安靜了下來。

周延清和周延明兄弟兩不放心柳氏和弟弟妹妹,只是周延清有公務在身,所以由周延明這個富貴閒人送母親和弟妹去西北,待他們安頓好了再回來。

三公主的身子已經好了,丈夫不在家,她長日無聊,便常往周寶珍這裡來。

這日,她來看周寶珍,順便帶來一個消息,皇帝覺得今年皇室流年不利,便想着要替五皇子選妃,辦場喜事沖沖晦氣。

宮宴上五皇子也算是救了皇帝一命,因此皇帝雖說仍不大喜歡這個兒子,可到底對他比以前強了好些。

“只不知陛下看中了那家閨秀?”周寶珍對五皇子的印象算不上好,於是少不得有些同情那個要當五皇子妃的姑娘。

“父皇倒是看中了幾家閨秀,其中有錢家的小女兒和同你玩的好的李家五姑娘,這些都是同五弟年歲差不多的,只是父皇又說五弟年歲還小,皇子皇子妃還需穩重些纔好,因此又擇了幾位年紀比五弟略大些的姑娘,其中就有陸家三姑娘,至於到底是哪一個,現在就不好說了。”

三公主將自己知道的都通周寶珍說了,她聽得心裡就是咯噔一下,寶珠同*兩個居然都在名單裡。

“不知陛下心裡更中意哪一個?”

此事,兩人正坐在湖中的水榭裡,此處三面環水,只有一條棧橋同往岸上,說話也不怕被人聽了去,因此三公主說起話來也沒什麼顧忌。

“我二哥不在了,太后自是想讓錢家再出一位王妃,只是父皇本人似乎更中意陸家三姑娘,說她成熟穩重,性子又好。”

陸*的一位堂姑姑是乾寧帝的昭儀,在宮裡還算受寵,因此往日她進宮時,皇帝是見過的,對她印像不錯。

宮變後,太后的身子每況愈下,恐怕她無論如何也要將這個正妃的位置替錢家姑娘爭到手的,那麼其她人撐死了便是一個側妃了。

“對了,父皇還說如今皇室人口凋零,長成的皇子也不過只四哥同五弟,爲了子嗣計,這次就連四哥府裡也要進人呢。”

周寶珍將這些話記在心裡,心下略轉了轉也便有了計較,三公主同她說這些,自然也不是隨便說說的。大約她也知道自己同寶珠和*要好,所以賣自己個人情吧,她們這樣身份的姑娘,當個側妃確實是委屈了,只是正妃的位置只有一個,因此早一步知道消息,也可以讓她們早作打算。

兩人都沒有就這個話題討論下去,一時又說起了魏綰的身孕。

“我昨日回府,見大嫂的精神像是比前些日子好了些。”

說起這位大嫂,就是三公主有時候也有些不以爲然,在她想來如今只要給她個孩子,她就滿足了,誰又在乎那孩子到底是男是女。再說了生女兒又怕什麼的,只要能生,總有一個事兒子的。

聽說大嫂好些了,周寶珍還當她是想通了,心下高興起來,心想只要她好好的,平安生下孩子,男女又有什麼要緊。她同三公主想法一樣,只要能生總有一個是兒子的。

原本三公主是要在王府裡用了晚飯再回去的,只是到了下午公主府的人就來找,說是淑妃娘娘招公主進宮去。自從二皇子去後,淑妃沒了想頭,連皇帝的寵愛都看淡了,倒是更離不開三公主這個女兒。

送走了三公主,周寶珍記掛着兩位皇子選妃的事,想着要如何不露痕跡的提醒寶珠同*一番纔好。

正好,雙福進來提醒她說明日安國公嫁女兒,她答應過黃太夫人,一定會出席的。

說起來定南王府和安國公府並無交情,只是安國公府黃太夫人是周寶珍及笄時的正賓,因此黃太夫人的面子,周寶珍肯定是要給的。

周寶珍記得*的一個表姐是嫁到了安國公府的,如此一來明日,她必是要去喝喜酒的。

“也不知黃家姑娘嫁的是哪一家”既然準備出席,周寶珍少不得要事先打聽清楚了,免得明日同人聊天,再說錯了什麼,顯得不尊重。

說到這個,雙福倒是笑了:“說起來,明日世子妃倒和世子分了兩處赴宴呢。黃家姑娘嫁的是馬閣老家的三少爺。”

表哥同馬丞相有交情,這周寶珍是知道的,這位馬三公子寶珍還有些印象,那年她剛回京,在明珠郡主的詩會上碰見一位貴公子帶頭擠兌裴熙可不就是這位三公子。

這樣說起來,倒都是熟人,聽說這位三公子也中了進士,如此說起來倒也是位少年才俊。

晚上,蕭紹回來,周寶珍同他說起選妃的事,又把自己的擔憂說了,蕭紹聞言看了周寶珍一眼,對着她頗有深意的提醒到:“陸家如何我不知道,只是聽說最近李太妃在宮中頗爲活躍,這件事你提醒李姑娘一聲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多的話就不要說了。”

蕭紹還有句話沒有說,珍姐兒覺得當側妃也是做妾,可在世人眼中,能嫁進皇家,便是當個側妃也是好的。

“母親似是看中了*,這事表哥怎麼看?”周寶珍對蕭紹的話有些不以爲然,覺得以李寶珠的性子,必定不會願意去做一個側妃的。

這事蕭紹也聽柳王妃說起過,說那姑娘的性子不錯,同珍姐兒又合得來,想必當了妯娌也是能和睦的。

“陸姑娘那裡你明日探一探她的口風,如若她家有意,咱們便趕在皇上決斷前,請媒人上門就是了。”

說起來,蕭紹對這些事情並不在意,因此說了幾句後便轉了話題,問周寶珍今日在家都做了些什麼。

夫妻兩個對坐了吃飯,周寶珍親自替蕭紹斟酒,想着暮春已過初夏將臨,蕭紹卻也只陪她去過一次護國寺,因嘟嘴向他抱怨到:“表哥忙的很,今年我竟連棲霞寺的櫻花也錯過了。”

京郊的棲霞寺之所以出名,並不以其佛法或高僧,而是寺後一片有百年曆史的櫻花林和寺中的素齋。每年三四月裡,去寺裡賞櫻花品素齋的達官貴人絡繹不絕,連帶的寺裡的香火也鼎盛起來。

蕭紹夾菜到她面前的碟子裡,聽她抱怨笑了起來,因對她說到:“如此說來,倒真是表哥的不是了。”

作者有話要說:對不起大家 這幾日實在是抽不出時間保持日更了

不過放心 一切節後都會補上的

感謝各位看文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