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破局

自從舊歲重陽,得聞幽燕大部失陷的噩耗,元得志原本很是提心吊膽一陣,想當年他不過是毛維屬下一介吏員,機緣巧合攀交上了外出公幹的義川王,楚心積慮得其信任,從中牽線搭橋,說服毛維投誠太后,也是他薦舉舊交姚潛,成爲太后翦除裴鄭二族的主要力量,姚潛飛黃騰達,對元得志自然有益,姚潛若是因幽燕失陷獲罪,元得志縱然不至於被牽連,卻也是損失了一個盟友。

他出身寒微,又並非是走科舉這等正規途徑,從籍籍無名而爲一國宰相,靠的無非太后提攜,但元得志非常清楚,慢說他並非謝饒平這樣份量的太后心腹,就算被太后當作不可獲缺,他其實也並不看好太后一介老嫗能夠長久獨霸政權,尤其是當義川王成功謀殺仁宗帝,將自己的兒子送上帝位之後。

義川王纔是元得志眼中更加牢固的靠山,並且在義川王眼中,謝饒平與毛維都不值一提,對他元得志纔是真正器重。

姚潛爲他所薦,元得志自然而然將姚潛視爲黨羽,存在一榮俱榮的主觀意願。

好在姚潛雖然被降職,但並未因而失去太后信重,再兼毛維被罷相,不少黨徒暗中投誠,元得志只覺意氣風發。

只不過元得志雖然更加看好義川王,但就目前形勢而言,義川王都必須隱忍,元得志當然不能失去太后這座靠山,他也非常清楚,僅憑舊功難以保證終生富貴,只有不斷豐滿羽翼壯大勢力,纔不會被人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義川王已引太后猜忌,他不得不表面疏遠,更兼義川王對他的叮囑也是必須站穩腳跟,毛維、謝饒平都靠不住,元得志的目光順理成章便關注上了竇輔安。

努力了不少時候,竇輔安這座冰山終於有了暖化的跡象,元得志固然在當聽聞太后穢亂宮廷的秘丑時震驚異常,也意識到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引火燒身,但經喬令一番鼓惑——

“相國試想,竇將軍掌管宮禁,地位何等重要?倘若相國與竇將軍建交,對大王將來行事豈非大有益處?相國若立下這大功勞,有朝一日幼帝親政,除大王之外,又有誰能與相國比肩?此事雖然存在一定風險,實爲一本萬利,再兼圖、高二宦歷來與賢妃不和,若能除去二人,有竇將軍從旁相助,賢妃何愁不能掌管宮務,賢妃若能得太后信重,對相國亦爲大利。”

元得志能有如今地位,也是一路走來屢屢以生死作賭,既然與義川王同謀殺害仁宗帝的事情都敢行爲,又何論算計高玉祥區區閹宦?

於是下定決心協助竇輔安行事。

當然在行事之前,元得志還是私下與竇輔安經過了長談,兩個各有私心老謀深算的人,商討陷害他人時當然還是冠冕堂皇,不存在任何交心之辭。

“不瞞元相國,竇某對高玉祥早存義憤,此人爲圖私慾,一味奴顏惑上,實爲奸侫小人,正如周季事件,就是這小人在後鼓惑,眼下汝陽王黨對帝位虎視眈眈,太后德行略有差池,必然會被汝陽王黨利用怦擊,某實在難以坐視不顧,但若直言上諫,到底……某爲太后奴婢,又怎能妄議太后行止?元相國即便有諫阻之責,這事卻難以察明實據,更加不益張揚。”

“將軍所慮甚是,就算元某諫阻,倘若太后矢口否定,元某又能如何,更何況還有高玉祥這奸小在後中傷,元某說不定反會擔當罪責。”

“也只有暗中行事,讓太后惱怒高玉祥泄密,將之處死,既起到提警作用,又不至讓汝陽王黨得知。”

“將軍用心良苦,元某代大周臣民,敬謝將軍忠耿之德。”

“元相國爲棟樑之臣,竇某敬仰已久,經此一事,更是心服口服。”

雖然沒有任何確實的承諾,但元相國與竇將軍,就這麼愉快地達成協議。

然而竇輔安意欲利用元得志,元得志也不會將風險承擔在自己肩頭,於是他修書一封,交待喬令轉交內謁,還不忘打消喬令疑慮:“到底涉及醜聞,要是太后得知你與令妹知情,必然不會放過,故而這事,我已叮囑賢妃,另尋一個替死鬼,務必不讓令妹牽涉其中。”

明明圖大海及陳十三等已被太后不問青紅皁白處死,高玉祥雖然暫時留下性命,卻已落入竇輔安手中,元得志只以爲一切如竇將軍計劃大功告成,又哪裡想到會出這等變故?!聽那內謁通報,喬嬌已被處死,賢妃竟然也被禁足,元得志立即意識到事情已然敗露,這種時候他自然不敢再去找竇輔安商量,更加不敢將自作主張的行爲告訴義川王,於是心急如焚之餘,也只好殺了喬令,意圖脫罪。

他這一着,倒並不是爲了滅口,喬嬌既然被處死,說明喬令必然暴露,太后又哪裡會信喬令兄妹會是主使?元得志對喬令痛下殺手,只不過是爲向太后表明態度,縱然這事的確是他在後算計,但堅決不會容許走漏半點風聲,元得志就這麼毅然決然地入宮請罪了,卻還是晚了一步。

喬嬌一死,竇輔安先就得到了風聲,也料到事情有了變故,但並不如何在意。

這個計劃是他主謀,當然想好萬全退路,根本原則便是不會傷害太后任何利益,那麼無論太后是否察明實情,他都不會因而陷入絕境——竇輔安知道太后已經決定剷除汝陽王,在這關鍵時候,決不容許節外生枝,元氏一族本爲太后黨,不會對太后不利,但太后因爲私醜泄露,必然會惱羞成怒,依太后心性,十之八九會將涉案者一併處死,頂多留下一個高玉祥,交給自己審問。

一切果如竇輔安預料,所以他壓根沒想過要利用職權將高玉祥重刑審死,因爲如此一來,也許反而會引太后疑心。

但就算高玉祥拒不認罪,至多十日之後,太后眼看風平浪靜,便會相信再無旁人知情,到時,高玉祥只有死路一條。

就算在這十日期間,太后會生疑心,可要察實元妃污陷也難有實據,元得志如此狡詐之人必定不會將計劃口口相授,那交遞書信的內謁不知就裡,元妃看完家書後必定也會焚燬,太后欲與汝陽王刀兵相向,那麼便不會在關鍵時候自斷臂膀,僅憑些微疑惑,哪裡就會問罪元得志?

喬嬌之死,只不過太后有心試探而已,竇輔安萬萬沒有料到元得志竟然會殺喬令滅口。

這豈不是證實了太后的猜想?!

竇輔安很清楚,元得志堅決不會爲他保守秘密,所以元得志會如何行爲對他沒有意義,只要元大相國沒有畏罪自盡,他只有一個選擇……

那就是坦誠罪狀。

於是太后只不過殺了一個喬嬌,就引來了兩大心腹的“負荊請罪”。

只不過元大相國仍在堅持聲稱忠心耿耿,竇輔安卻乾脆連忌恨高玉祥的私心都坦白出來。

兩相比較,“忠奸”立見。

太后心下冷笑連連,呵斥卻僅衝竇輔安:“竇將軍好本事,新厥君有何企圖遲遲未得確斷,禁內秘事倒無一能瞞過竇將軍耳目,既然如此,將軍又何必在意玉祥一流奴婢?他只不過用心於端茶遞水、服侍解悶,哪有將軍你這等手眼通天本領,宮禁事務,他替你分擔不得,將軍大可不必忌憚難安。”

這話說得竇輔安汗如雨下面紅耳赤,心卻穩穩放了下來。

如他所料,就算事情敗露,只要應對得宜,太后也不會將他如何,因爲他行事並沒傷及太后利益,而許多事務,還少不得他替太后分勞。

不過今後,萬萬不能再與元得志交近了,這也不算什麼損失,竇輔安根本也沒打算過要與元得志榮辱與共。

太后對元得志的態度又有和藹許多,甚至連譴責都沒有一句,而是頗帶着些難堪的與元得志“交心”——

“是我行事不端,讓元卿擔憂了,也是因爲這幾年來操勞政務,心甚煩鬱,底下人打聽得那周季自幼受訓,頗識鬆筋按骨之技方薦他入禁,正是爲了預防流言才用此掩人耳目之法,不想反而讓元卿誤解。”

就這麼輕鬆化解了一場事故,高玉祥當日便從死獄獲釋。

第1218章 準了!第739章 父女相見第631章 任媵人第1362章 決戰在即第828章 不得不除的威脅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1076章 捨身取義第739章 父女相見第297章 窺穿第1067章 爲父當推賀三歲第373章 崩逝第380章 “閻王”現身第622章 晉王婚了第301章 別苑密謀第1413章 遣散第345章 如此“仁慈”第642章 美人落難第85章 蕭氏的憂慮第343章 母子殊途第1032章 一句醉話第152章 偏心第841章 力不能及,無奈自保第632章 妻妾第471章 在下家中行二第1262章 徐國公第798章 殿下的桃花劫第347章 英雄救美被叫停第649章 晚輩不好惹第466章 缺席者第54章 強勢太夫人第1024章 元氏的作用第1030章 楊懷犀的密告第148章 真相第997章 援兵!援兵?第961章 又再明目張膽第1062章 絕望邊緣第372章 末日第653章 共渡除夕第309章 美人有知音,閻王得擁躉第727章 晉王真惡霸第430章 徐國公崔政第1297章 報仇有理,殺人無罪?第475章 搶手第791章 真正用意第654章 夜遊第931章 攻守之爭第870章 請遵醫囑第679章 衝突第1356章 醉話第1111章 這一把火第968章 殺人進行時第189章 過關第651章 不死心第1236章 女兒的反叛第641章 清源驛內第1202章 皇后終於亮爪牙第755章 美女攔路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1055章 王妃有喜第186章徹底攪亂的佈局第934章 碧女使等等第809章 艾綠的第一次第927章 聽召章臺園第670章 豪族子第1327章 兩難全第30章 喬氏的來意第1340章 各備殺着第172章 誰在貪慕虛榮第305章 賢妃舉薦第243章 從六娘到璇璣第1096章 太后入甕第948章 託付第426章 晉王再遭嫌棄第487章 一笑第477章 封口第363章 措手不及第1191章 公然打壓第984章 “殿下”中計第414章 計謀進行時第1269章 輕敵第1173章 博弈第1345章 公主新交第822章 可憐的“落花”第936章 風波與新歲齊近第435章 公然求見第107章 流照亭中第1239章 柳二伯的春天第783章 踐行第345章 如此“仁慈”第1120章 起事第1104章 年號何滑稽第110章 壓力山大第1218章 準了!第495章 升官第157章 直言評鑑第183章賀湛的應對第749章 毛維坑妻第429章 故交暗會第1078章 因悲苦而狠絕?第923章 熱血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