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賀湛率先表達了勢必逼酒的意圖,然而有十一娘這個“席糾”在坐,就不可能讓賀湛得逞陸離吃虧,不過邵廣因爲這回如願取中解試等第,眼看有望金榜題名,一掃多年不第的沮喪,頻頻舉杯暢飲,又有看上去老氣橫秋的尹紳實際卻頗好杯中物,今日也是敞開心情與好友觥籌交錯,飲至盡興,與邵廣以詩文應答,字字珠璣妙語不絕,讓王七郎也忍不住加入其中,席上便更是熱情洋溢,笑談不斷。
而雖然一行六人這番飲談下來消耗足有近兩個時辰,酒肆裡卻再無其餘食客,果然比往那些要鬧裡坊清靜得多——縱然是專坐雅室,論來也不應喧擾,然而如今正是各大文會集宴高峰,憑長安五子這時的關注度,只要出現,就免不得會有士人主動訪見,必受打擾,怎得此處自在無忌?
賀湛一貫不善詩賦,因而頻頻吃虧,倒被王七三人狠灌了幾輪酒,雖說店家自釀米酒並不辛烈,飲得過於疾猛卻還是讓人有些吃不消,賀湛連忙禍水東引,狡猾地中斷了詩詞應合的節目,揪着尹紳的隱私不放,硬要逼着他交待因何緣故畏懼女子。
十一娘原本以爲尹紳必然尷尬,哪知這位卻大大方方迴應:“賀兄這話可不對,在下何曾畏懼女子?只是一貫家教拘束,除將來妻室外,不可與女子過於親近,再說君子應潔身自好,萬萬不能拈花惹草。”
竟然還有這樣的家教?莫說賀湛大呼奇異,便連一貫被謔稱爲“冰清玉潔”的王七也覺懷疑,只因他固然潔身自好,然而卻是出於本性如此,家規卻從未有過這一條禁令。
原來尹紳所稱這條家教,卻是尹母擬定,不僅用來約束兒子,甚至尹父也在“受教”範圍中。
“可惜我沒有妹妹待嫁閨閣。”聽得緣由後,連邵廣都大覺惋惜。
實在好妒的婦人雖然也不少見,然而卻少見如此懼內的男子,非但不敢反駁甚至引爲家教,而多數婦人雖然自己不願夫君納妾,換成兒子便又區別對待了,如尹母一般自幼教導兒子“潔身自好”以致於尹紳因爲耳濡目染習以爲常的確少見。
就連王七郎都動了心!
他是自動自覺不願納妾的,然而因爲此事卻沒少招致母親袁氏挑剔妻子柳蓁,王七切身體會對於女子而言一個通情達理的婆母何等重要,他這時想到了自己仍舊待嫁閨閣的妹子十五娘,看向尹紳的目光就變得炯炯有神了。
“紳弟這條家教若是傳揚開來,提親者非踏破貴府門檻不可,尤其是紳弟明春金榜題名,必定引至意動者紛沓,愚兄有一小妹,族中行十五,尚且待嫁閨閣……”
十一娘險些沒因王七這番話嗆酒——王十五娘可是早對賀湛傾心,雖然被拒,卻依然懷有期待,王七郎這個兄長卻亂點鴛鴦譜,要是尹紳真因爲與王七交好就一口答允,轉頭十五娘卻不願,非得鬧生尷尬不可。
於是她立即用警告的眼神刺向一旁正興致盎然袖手旁觀的賀湛:若只顧看熱鬧,可小心我將你與十五娘之事當場說破。
賀湛這才一把拉起王七:“酒足飯飽,咱們當往濯纓觀一遊纔是,觀中後山有竹苑,可供登高瞻景,你們幾個皆是詩才出衆,得了佳句,寫來也可與店家當作招攬。”見王七似乎仍然對“嫁妹”一事念念不忘,賀湛只好壓低了聲音勸說:“十五娘爲顯望嫡支,令堂可未必願意與尹家聯姻,固然你有這心願,還當先與家中長輩商議纔可,這時提來豈不草率?”
這時男女姻緣,雖然也不乏因爲父兄與人相談甚歡便口頭約定,然而顯望嫡女的嫁娶卻鮮少如此輕率,更何況王十五娘父母俱全,婚事還輪不到王七郎這個兄長拍板,今日王七一來是因爲酒興,二來的確覺得尹紳條件難得,才忍不住提出,這時被賀湛提醒,想起自家母親一貫功利,才醒悟過來自己的輕率,就此打住。
賀湛勸阻了王七,眼見因他這一提議而生遊興的邵廣與尹紳相繼響應,卻轉過半打身子一手摁住了陸離,偏衝十一娘擠眼:“登高賞冬之事,確是不適合老弱病小,陸離與十一娘還是留在此處等待纔好。”
被歸結爲“老弱病小”的兩位眼睜睜看着賀湛得意洋洋離開,陸離自然是搖頭微笑,十一娘卻暗誹自己上回已經坦誠布公,十四郎卻仍舊不改打趣促狹,不由低沉埋怨兩聲,便聽陸離說道:“當年五妹入宮之後,我與十一郎仍舊時常來此飲談,有回十一郎談及抱負,立志科舉仕途,便是在此處,與我約定,若他能奪狀頭,我就應他一事。”
“何事?”十一娘接口問道。
陸離微垂眼瞼,雖然明知此時身體不宜飲酒,卻仍忍不住仰首一盞:“十一郎之性情你明白,一貫上進,他之抱負便是期望用一身所學報效君國,故而不願見我閒散下去,他當日與我以酒爲定,稱他若能奪得狀頭,我便也答應科舉入仕。”
想到自己那個心懷壯志又頗有些任性意氣的小弟,十一娘倒也相信他的確做得出爲難陸離違背意願的事,忍不住輕嘆道:“十一郎並不知陸哥之願,是遠離權勢傾軋,而用心於研學著書。”
“我一貫拗不過十一郎,當日親口答應了他。”陸離想起舊友,那個曾經傲氣飛揚的少年,倘若不是因爲那場天降橫禍,這時應當已經金榜題名,開始施展志意與抱負,不由也是長嘆:“如今我能得解元,省試自然順遂,故而今日來此重遊,也算告慰十一郎。”
“陸哥,這才只是開始。”十一娘很快摁捺住心頭的百感交集,深深吸一口氣:“接下來,咱們要繼續造勢,讓韋海池清正科場之仁德廣受士人稱頌,以她一貫虛榮,沾沾自喜勢成必然,而我也會抓緊時機諫言……”
當聽十一娘飛快說出那番打算,陸離微微蹙眉:“你如此焦急促成我等釋褐授官,可是感覺到將有劇變?”
“一來時機難得,韋海池如今重新掌政,正期人心所向,若不借用此回造勢,固然十四郎與王七郎釋褐不需三載之後,然而陸哥因爲馮薛一案卻難保不受波及,還有邵、尹兩位郎君也勢必不會這麼輕易得以授職,尹二郎尚好,邵九郎可已經成爲毛維伯侄眼中釘,我是擔心拖延時間太長,毛趨打壓之行便防不勝防。”十一娘說完這層情由,神色更是凝肅:“再者,不管賀衍能否康復,最多一載,其絕嗣之秘便保不住被太后察知,儲位爭奪即會拉開序幕,到那時候太后只怕顧不上分心閒雜了,因而就在這一年之間,至少十四郎、陸哥與王七郎,要力求在仕途站穩腳跟,最好能爭取韋海池器重,纔可能在儲位爭奪一事上助益晉王。”
這話說來容易,但實施起來卻是艱阻重重,依大周慣例,即便進士及第,一般情況下也會守職三年才得釋褐,如王七與陸離一般顯望子弟固然會有優勢,可就算立即授官,較書郎一類職位也算美職了,然而此類官職雖說是良好的仕途基礎,實際上卻不算關要之職,接觸不到朝堂政要,更不說爭取太后器重,怕是連含象殿都沒有資格涉足。
因而十一娘實在不希望陸離與王七郎如衆人豔羨般任職較書郎,只負責抄經錄史,那麼進士們還有一條出路,便即出任縣尉,但正常情況下也需一任期滿才得轉遷,這就得耗時三至四年,纔有望調任京畿。
一年之內不僅要謀取釋褐授官,甚至還要爭取太后器重而立足朝堂中樞,這怎麼看也是癡心妄想。
“只能利用韋元平!”陸離在沉吟片刻後,卻並沒有認爲事不可爲,而是積極地盤算計策。
“好在十四郎這些年已經奠定基礎,而隨着謝饒平回朝,韋海池一雙左膀右臂只怕不會同心協力了,當然,這是在晉王這個對手沒有粉墨登場之前。”十一娘伸出一根手指:“所以,我們只有一年時間。”
正商議着計劃,兩人卻忽聞一聲詢問:“店家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