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母子過招

天子值此午膳之時前來含象殿,當然不是單純爲了來問安省見,實在是因一條制敕被毛維、李子沅領銜的門下省封駁,又有幾大國相因爲政見爭執多日難以決斷,雙方都是寸步不讓,天子也實在無可奈何,深知癥結是在含象殿,是以才能找太后商議。

因爲天冷,太后往常起居處雖然移往西殿暖閣,然則在那商談政事卻顯得草率,故而一聞天子駕臨,就先移步本應是正式寢居的配殿,但她卻沒有去坐那面碩大山水隔屏下的正位,緩緩轉向硃紅立柱間,由錦簾稍稍隔出的一處雲臺。

坐下不久,便見天子在內宦引領下近前,太后蹙眉打量了一下兒子的面色,有些嚴厲地盯着內侍監顧懷恩:“我看聖人氣色比日前更加不如,爾等可曾盡心侍奉?”

顧懷恩正要答話,天子卻揮一揮手,示意他退下。

“母親不需憂慮,兒子身體無礙,只是因爲天寒,不免引發咳疾,夜裡沒有睡好臉色纔不好罷了,有諸位太醫日日診脈用藥膳調養,並不妨事。”

太后聽了這話,難免舊事重提:“雖政務繁重,然而聖人玉體可爲國之重要,萬萬不可輕忽,另眼看聖人登基已近十載,然仍無皇子爲繼,如何不讓臣民憂慮?聖人視後宮爲虛設,獨寵貴妃實爲……”

“阿母。”天子對於這個話題仍舊避而不談,一改往日溫順敬服,打斷太后的長篇大論:“兒子今日來見,實爲國政相商。”

“君帝后嗣,涉及國祚,難道就是私事?”這事實在是太后的心頭顧重,並不因天子這話就閉嘴不談。

雖說四年前,在瑩陽真人的勸導下,天子總算是容納下與裴後面若的秦桑近身侍奉,據紫宸殿中不少耳目稟報,秦桑也確得聖寵,然而讓太后憂慮的是四年下來,那宮人竟然也沒任何“音訊”,太后忍不住詔人來見,令醫女診驗是否身有隱疾,竟知秦桑依然還是處子身!追問之下,秦桑總算承認天子雖然容她近身,往常也不乏令其彈琴慰藉,然則卻並未真正寵幸。

太后一番苦心白廢,勃然大怒卻又無可奈何,除了加緊勸令天子雨露均沾之外,也是別無他法。

兒子不願寵幸妃嬪,她這個母親難道還能強逼不成?

至於秦桑,太后也只好暫且將她留在紫宸殿,仍存着那一絲期望,到底因爲此婢與裴氏貌若,天子不曾拒之千里,至今仍無寵幸,許是心頭還放不開舊人,可時移日長,難保不會有情難自禁時候。

太后又哪能想到身患隱疾者原是天子,畢竟前有葉氏誕下同安,後有裴氏身孕嫡嗣。然而這其中因由賀衍一來羞於啓齒,再兼他一早篤定心意要將儲位傳予弟弟賀燁,一點請醫調治的意願不存,等閒也沒太醫膽敢問詢天子這一方面有無疾礙,事情就這麼隱瞞下來,成了貴妃獨寵卻不能生育。

貴妃本是潛邸舊人,太后壓根不會想到竟然還不曾真正侍寢,貴妃份位在那兒擺着,又有天子庇護,太后也不可能比如對待秦桑一介宮人般,直接詔見貴妃令其接受醫女診驗。

而每每太后糾纏這一樁事,天子當然暗自難堪,唯有聆聽教誨事後依然我行我素,任由太后一直誤解。

今日也是一樣,見太后不肯輕易放過,賀衍只好默坐着聽了足有兩刻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如賞一般諾諾答允下來,趁着太后好不容易捧飲潤喉時,果斷提及正事:“王相國建言應先顧及賑災事宜,韋相國與毛相國卻堅持當以建陵爲重,薛相國也認爲陵寢耗廢甚爲巨大,而眼下北境不寧需得屯兵屯糧以防潘逆之部,又逢今冬南境雪災,凍亡傷病無數,百姓急需救治是一方面,也得防範因爲雪災導致今年耕收不足引發饑荒,當暫停陵寢工建,並節縮規制,慎防鋪張。”

見太后不置可否,賀衍又道:“兒子以爲,阿母之陵建萬萬不能停滯,然,義川王叔報請工建所需似乎……的確太過奢華,有逾制之嫌,爲免阿母因而遭受非議……”

“不需說了。”見賀衍支吾爲難,無非是聽信薛謙等人之說,認爲自己陵寢工建超逾,太后倒還不動聲色:“聖人之意,難道是想暫停帝陵工建而先顧及爲母?這可大失妥當,聖人爲九五之尊,陵建關及國運,怎能擱滯!倒是我之陵建,原本便有些違制,無非是因聖人至孝,堅辭未免辜負,我才勉受,既有內庫不足之憂,暫且停建理所應當。”

卻提也不提節縮規制一事,太后在表示這番大度後,轉而說道:“然,內庫不足一事卻不能輕疏,根結所在無非稅收不足,各地授田丁男逃亡避稅太多,才至於堂堂皇內捉襟見肘,不是縮節用度就能治本,是以,聖人應令嚴察逃戶,才能補足賦稅。”

賀衍微籲口氣:“馮卿也是這般認爲,故,兒子欲令其主責督辦此事。”

馮伯璋?他倒奸滑,看穿搜察逃戶一事有利可圖!太后雖然忍不住輕挑眉梢,然而卻沒有駁斥,反而意味深長一笑:“聖人既有決斷,固然上佳。”

這一樁事順利解決,天子又再提起另一樁:“再者便是薛卿之前請諫,潘逆長據遼北實爲隱患,而如今幽州都尉無能與其對抗,多戰失利,不堪重任,原幽州部領將武威伯秦步雲驍勇善戰,又熟諳軍情地勢,才當交以重託鎮服北遼剿滅逆黨。”

然而這事卻引起門下省數回封駁,就在今日常朝,政事堂幾個國相爲此還吵成一團,導致天子頭暈耳鳴,乾脆來與太后商議。

不過這回太后卻沒那麼大度了。

秦氏一族鎮守幽州多年,尤其武威伯頗得先帝器重,不是太后能輕易恩服,又因潘逆據地自封,幽州儼然成爲抗拒潘逆之前線要地,增兵授權成爲必然,可讓一個並非心腹者掌握如此大權太后怎能安心?她好不容易趁着剿伐潘逆不利的機會,坐實武威伯延誤戰機之罪,根本不顧其實是當時她授以重任的姚潛指揮失當,只將秦步雲貶往定戎,名正言順削減其兵權,太后多少能暫且安心。

如今又怎能讓武威伯起復?!

當外敵壯大聲勢之時,太后關心的仍是一己權勢,其餘所有,都得拋低之下。

因而她這回嚴肅聲色,毫無轉圜餘地:“武威伯當初延誤戰信,若非他自以爲是,潘逆豈能成勢?留其爵位只是貶遷已爲寬赦,身當委任重託豈非荒唐!幽州之衛事關大周安危,怎能交予戴罪之人?此事顯然薛謙妄言偏執,聖人需得三思謹慎!”

天子一聽這話,不由也猶豫起來,實在作用秦步雲阻力太過,就連馮伯璋及衆多四年以來擢升重任的官員,也顯然有所保留。

太后幾乎是立即捕捉到天子的猶豫,越發篤定斷言:“此議當駁,即便應當增強幽州戌衛,也該考慮能者,多年以來,姚潛力鎮新厥,邊關無擾,依我所見,大可調其兵部支援幽州,再加強對北遼之震慎,同時積蓄國力,待軍備周妥,何懼不能立平潘逆?”

天子明知裴鄭若爲蒙冤,姚潛必定是關鍵之人,哪肯重用於他,可還不待他反駁,太后已經冷聲說道:“潘逆未平,大周憂患不解,聖人還當以大局爲重,若受蠱惑再生內亂,如同自亂陣腳,更會引得天下不寧紛爭不斷,若我眼看聖人如此,莫如早下九泉,請罪於列祖列宗,賀姓先祖!”

一聽這話,賀衍幾欲魂飛魄散,當即匍匐叩拜。

就這麼,塵埃落定了。

第610章 樹上“君子”第1043章 王夫人的威脅第1015章 王妃差點逼死人第344章 天子賜,亦敢辭第171章 晉王之志第675章 農事良才第200章除夕第412章 玉壇主現身第693章 各有動作第653章 共渡除夕第148章 真相第1404章 清醒第177章 國相薛謙第1403章 時機到第646章 新居第1173章 博弈第1412章 餘生歲好第1072章 自投羅網的“敵間”第67章 兄弟見面不相識第937章 御史房延清第15章 緊閉的家門第216章 姑姪第115章 茵如下場第677章 高僧及清官第893章 質問第799章 火上澆油第301章 別苑密謀第1094章 獻策玲瓏臺第674章 再獲邀約第436章 武威伯示誠第542章 上元夜第1000章 總算來了第912章 轉變第854章 對陸離“告白”第1398章 “積勞成疾”第495章 升官第225章 誓不同朝爲臣第100章 力駁非議第1004章 志能便第1116章 言振柴取第724章 現形第1060章 歸來者的出路第415章 相逢恨晚第280章 咎由自取第948章 託付第1182章 得逞第977章 誘敵第52章 旁敲側擊第589章 父子反目第1051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352章 再歸宮廷第87章 又一輪佈局第229章 又死人了第582章 九成宮中第88章 離魂劍第361章 相見不能相認第1133章 毆打至殘第989章 攻奪之前第1104章 年號何滑稽第1145章 李由在出演第107章 流照亭中第107章 流照亭中第1103章 噩耗抵太原第337章 韋緗添亂第384章 盧銳就要倒黴第879章 難自禁第765章 腹飢?第680章 韓氏來訪第761章 關於友誼第415章 相逢恨晚第548章 鄭雄事件的遺禍第1031章 設宴款功臣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171章 晉王之志第755章 美女攔路第1289章 示弱第1090章 可恨之人亦有可憐之處第808章 意料之中的推脫第271章 爭得解送第668章 甄夫人的進擊第752章 恍悟第739章 父女相見第1343章 殘局第760章 擁躉們第190章 師生第435章 公然求見第241章 十一娘原來是“獅子”第1261章 蕭公的部署第729章 熱鬧第631章 任媵人第797章 朝晞苑裡好熱鬧第1185章 再見長安殿第1073章 城郊談判第541章 姐妹交心第733章 好個忠僕第888章 晉王的歉意第458章 徐郎來見第29章 又有新“疑兇”第761章 關於友誼第560章 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