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重審裴鄭舊案,十一娘雖因賀燁眼疾之故,一直遲疑拖延,但正因遲疑,她其實也已暗暗預備,比如當嶺南時勢已經趨於穩定,決定先調薛謙回朝,授任尚書省長官,赫然執宰之一,至此,王淮準徹底退出政事堂議政,這當然不是貶黜,事實上作爲太子太師,王淮準的職品凌駕於諸多臣公之上,且十一娘並無意操縱遲兒,壟控政務,就算王淮準退出政事堂,實際仍有參涉朝政的權限。
而對於裴鄭舊案的突然掀發,十一娘也沒有假手於人。
“當年本宮仍在太原,雖察獲毛維不少罪行,向朝廷舉劾,終使其罷官待審,然押解京都之前,毛維及家眷,卻遭刺客謀殺,本宮無能察明真兇,但饒幸救得毛維性命,毛維口供,質疑滅門兇犯,一爲罪庶珅,另,因於仁宗朝時,聽令於指使,僞造罪證,陷害裴鄭二族謀逆,那背後指使,亦有可能殺人滅口。”
除了賀湛與宇文盛之外,參與這回常朝的官員,包括陶葆儀在內,聽聞裴鄭二字,多少有些茫然。
這一要案,的確已經事隔多年,早已塵埃落定,被絕大多數人遺忘了。
甚至連陶葆儀,當年雖已入仕,卻官居末品,他對於此案雖持懷疑態度,但因爲姚潛的謀逆,竟也相信仁宗帝的處斷並無偏私。
十一娘眼見如今朝堂之上,諸位臣公驚疑不定的神色,心中也是百味雜呈。
時間果然殘酷,足以掩蓋一切是非黑白,如眼下,恐怕絕大多數臣民,都再不記得裴鄭二族,她的祖父爲官清正,廉潔奉公,她的外祖父以及諸位舅父,還有她的兄長們,亦如燕王府秦氏一族,曾經戍邊衛國,鏖戰沙場。
多得她能贏獲新生,多得還有陸離以及賀湛等等親友的從不放棄,否則丹史青書上,裴鄭逆罪已定,千百年後,那些根本不識裴鄭之人,豈不堅信這就是事實,她至親至愛的家人,會被斥責爲罪大莫極,他們從未行爲恥辱之事,卻必須承擔恥辱之名。
“衆所周知,文貞薛公,乃天子近臣,在此之前,已爲本宮師友,極早之前,文貞公便已申告,曾與京兆裴姓,世代聯姻之薛氏一族,其實從未相信裴鄭二族謀逆,一直在收集證據,期望當國遇民主,使此案得以昭明。”
所有人的目光此時都集中在剛剛返朝未久的薛謙身上。
他慨然出列,早已霜白的髮鬢,這時並未再經染飾,嶺南溫熱的氣候,已經改變了他的膚色,顯別於諸位臣公,一目瞭然的黧黝,他原本體格壯碩,此時卻清減許多,但風骨仍在,脊樑堅毅。
他沒有申訴,當年爲留性命,不得不遭受誹謗的委屈,但與生俱來的棱角,卻並未因爲磨難而喪失鋒芒,他的語氣低沉,但憤慨卻仍然激昂,一條條一樁樁,列舉收羅的證據。
薛謙並不知道如今高高在上的皇后,其實就是渥丹,那個對他既有親暱,但更多敬畏的孩子,所以他把如今所有的機遇,都歸功於陸離的爭取,那個曾經與他產生分歧,但從未反目的侄兒,那個曾經被家主視爲繼承人,最終卻因毒害,孱弱半生最終早逝的侄子。
薛謙是愧疚的,所以更加悲憤。
他也是好不容易,纔等到終於能夠爲親好之族申冤昭雪的機會,這條路實在太漫長太艱難,他甚至已經絕望想要放棄,他想世上證明情誼與風骨的方式有許多,比如自盡,以死明志。
他幾乎已經放棄了,是陸離拖着病弱之軀仍然堅持。
祖輩的眼光原本不差,只有陸離,才能撐起京兆薛的脊樑。
他聽見那個貌美與依然年輕的皇后,最終宣告,爲免忠良蒙冤,必須徹察舊案,並主張京兆薛雖爲涉案之族姻好,但相信不會偏私,所以任命他薛謙爲主審,馮繼崢、陶葆儀爲監審。
薛謙如釋重負,且心潮澎湃,這是他期待已久的公審,也是唯一能爲肝膽相照的親友,沉冤昭雪的機會。
而早已不問朝政的徐國公崔政,聽聞這一新聞,拈着銀鬚,微咪眼角,暗道:皇后終於開始了,這果然便是皇后目的。
這一切,並不出乎崔政的意料。
時光太久,且故人已逝,大約沒人知道,其實京兆崔當年,亦想與京兆裴聯姻,被崔公看好的孫媳婦,正是渥丹,雖說渥丹要比他的長房嫡孫,略微年長。
也不知是否他那時名氣太大,還是長相嚇人,當見渥丹,聲稱考較她的文采時,竟嚇得那孩子直掐食指,裴公心疼得直吸氣,衝他直瞪眼。
後來怎麼說的?
“世人皆知崔公嚴厲,曾因女兒鞭打奴婢,重重懲罰,以至於將令媛活活打死,我家渥丹還小,經得住你嚇?!”
崔政哭笑不得。
這都是謠言,必須是謠言,他的確因爲庶女跋扈,加以懲罰,卻哪裡至於把女兒責打致死?他的女兒後來好端端嫁人生子,如今也成了祖母,真不知這謠言從何而生,讓他被天下女孩畏之如虎。
但崔政記憶深刻的是,渥丹雖然敬畏,但應答如流,大顯聰慧。
那孩子,當年僅僅三歲而已。
那時德宗還未賜婚他的長孫,崔政的確希望能讓渥丹成爲他的長孫媳。
裴公卻連連擺手,聲稱渥丹姻緣已定。
崔政大覺遺憾,可也猜到長孫的“情敵”,必定是京兆薛的嫡系子弟。
是薛陸離,因爲這對小兒女,也的確年歲相當。
沒想到後來裴五娘,竟然成爲太子妃。
那孩子已經不大記得他了,但他記得大婚時,留意見渥丹緊緊掐陷的食指。
這麼多年過去,也唯有賀燁大婚時,他留意見當初的晉王妃,與當初的裴皇后,一模一樣的緊張。
且兩個孩子的風骨,太過相似。
更別說,又有薛陸離與賀湛的不離不棄,出生入死輔佐。
雖然匪夷所思,但這一猜測漸漸得到證實。
“裴公,你有一個好孫女,崔某無能,明知你沉冤莫雪,但無法助益,裴公,你於崔政而言,有救命之恩,崔政至死不忘,所以京兆崔,將來會助益帝后,不久後幽冥相見,崔政纔有顏面再討一杯酒喝。”
突然聽見不遠之處,孫媳薛氏及已經出嫁的孫女慕阮歡快的議論聲,徐國公十分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