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隋奉御

隋逢幬原本已經準備張口,但看清楚詢問的人是任氏,又把話嚥了回去,上前幾步向皇后施禮,待皇后詢問,他纔敢迴應:“微臣經診脈,確斷太后並非患疾,然太后一貫便不耐酷熱,過去因爲煩暑,也曾引發心緒不寧,靜養幾日也便好了。”

十一娘還沒如何,任瑤光已經神色大變,再一次越俎代庖搶先質問:“隋奉御可真診明病狀?太后玉體何其重要,隋奉御肯定並非症患,可敢承擔後果!”

隋逢幬理也不理任氏。

十一娘這纔開口:“任娘子如今在長安殿侍奉太后起居,太后玉體違和,她難免憂心忡忡,雖說無端斥問醫官妄加罪責乃逾矩無禮,還請奉御看在任娘子有直接責任這層緣由上,諒解她心浮氣躁,就這回問診,詳細解釋,也好讓任娘子安心。”

任氏聽皇后竟公然將她定位爲長安殿侍奉起居的宮人,並強調太后玉體違和她有照顧不周之嫌,心中當然憤怒,但更加憤怒的則是隋逢幬儼然已經背逆,這個小人,若非太后器重提攜,他何德何能居尚藥局奉御之職!

“隋奉御,你可得三思,若然誤診延怠太后病情,該當何罪!”任瑤光這時顧不得與柳皇后勾心鬥角逞口舌之快,只冷冷威脅這可憐的醫官。

因爲這趟分明兩難的差使,隋逢幬原本就在提心吊膽,他的確是蒙太后提攜才能居職醫官之首,但總不能爲了太后的無理取鬧,便把自家頭顱及滿門性命都搭上去,天子又沒讓他延怠太后病情抑或施以毒害,只是提醒他診斷清楚實話實說,太后確然沒有患疾,他哪敢胡言亂語?如今尚葯局,已經不是韋太后執政時可以由他一手遮天了,田埠楔等等醫官,若都堅稱太后無疾,他豈不擔當詛咒太后之罪?這與把人頭送去鍘刀之下何異?

面臨生死攸關,隋逢幬也只能立下決心,端出一副惱怒的神色,冷冷迴應任氏的質疑:“任娘子可懂醫術?太后雖心煩少食,但脈象平和,氣色也不顯病狀,確乃苦夏,反而用以藥石更不利於靜心,某既能確診記於醫案,自然不怕被人質疑誤診,太后玉體爲重,無病而用藥,積毒於臟腑,方爲伏患。”

“隋奉御既稱太后一貫爲苦夏所擾,未知過去是採用何法調養?”十一娘當然也不會繼續縱容任氏與醫官辯論。

面對皇后的詢問,隋逢幬轉眼又心平氣和,甚至剎那間福至心靈:“飲食儘量清淡,香薰也不能過於濃郁,更不可因爲瑣事煩擾,太后既特地允令任娘子服侍起居,應當不至於厭鄙任娘子在旁,任娘子只要體貼安慰,事事周道,經三日食療爲輔,太后便能消減鬱躁。”

這就是說,三日之後太后依然“煩躁”,全怪任氏沒有體貼安慰服侍周道了。

十一娘當然滿意隋逢幬的診療方案,頷首道:“也怪我,常將後宮瑣務告之太后,商討人事,今後必當留心,不能再煩擾太后清靜。”便對遲兒說道:“皇長子今日回宮,原本應當拜問祖母安康,然祖母既因苦夏不耐煩擾,堅持虛禮反而是不孝親長了,便在祖母寢堂之外,行叩拜之禮,待祖母消減苦夏煩躁,再當面拜問不遲。”

遲兒很機靈,乖乖應諾,有模有樣的整理衣襟,恭恭敬敬在堂外階下三行跪拜大禮,便被他家母親拉了手,大搖大擺地回蓬萊殿去了。

任瑤光胸中一口悶氣這才緩過來,狠狠跺了下腳泄憤,微微提起長裙徑直進入寢堂,也不待那些宮人迴避,“砰”地往太后牀前一跪,憤憤不平道:“皇后太張狂!就算太后並未患疾,她怎能就此揚長而去!”

韋太后半靠着引枕閉目養神,哪裡有半點心浮氣躁的模樣,聽了任瑤光這句抱怨,她竟然微微笑道:“隋逢幬一口咬定我沒有患病,這事若張揚開去,衆人都知道我是在無理取鬧,藉故爲難皇后母子二人,不慈在先,甚至對天子心懷不滿,天子非我親生,衆所皆知‘母慈子孝’無非虛應,甚至如賀湛、薛陸離、袁葆等等,不是不敢質疑我非但不慈甚至權慾薰心懷謀逆之圖,有了這藉口,言官便沒有理據彈劾柳氏不孝,她哪裡需得着對我虛情假意?”

“都怪隋逢幬這忘恩負義之徒!”

韋太后這才睜眼,當然是遍佈冷意:“隋逢幬乃我心腹,尚藥局從前有他領銜,賀燁年幼時中毒,諸多醫官無一膽敢道破實情,當年我就差一步,便能讓賀燁死於非命!”

這件陳年舊事任瑤光當然不知究竟,疑惑道:“太后既有當即立斷斬草除根決心,後來又爲何……”發展成爲養虎爲患了?

“是仁宗帝。”韋太后嘆道:“隋逢幬等等雖不敢道破實情,只稱賀燁乃風寒之症,仁宗帝卻心生疑惑,下令讓醫官逐一單獨爲賀燁診脈,分別記錄脈案,又往市坊另請醫者驗看,便察出脈案存在差異,仁宗帝震怒,奈何那慢性之毒也非尋常人能夠診斷,仁宗帝從市井臨時徵召醫者,雖知賀燁並非風寒引發病症,卻也不能肯定中毒,更不說對症下藥,後來仁宗帝逐一質問尚藥局衆醫官,纔有一人道破實情,並替賀燁解毒。”

因爲那回事故,韋太后爲保真正的兇手繼續潛藏賀燁身邊,只能犧牲了另一個心腹頂罪。

“此事怕有蹊蹺吧?”任瑤光依然覺得弔詭。

此人倒也不算太愚鈍,太后瞥了一眼任氏,頷首道:“我那時不知江迂另懷居心,只以爲是醫官當中有人爲帝威所迫,方纔捅破實情,眼下當然明白真相,我當時便是授令江迂縱容投毒,他哪裡會眼看賀燁殞命?卻怕我警覺,故意讓賀燁服毒,折騰出風寒之症,引仁宗帝動疑,尚藥局中,只怕原本就有江迂同黨!但仁宗帝當年,爲保賀燁,也必然聽信江迂獻計,沒有對那內線表現出格外器重,時至如今,我竟不知這暗線究竟是何人。”

任瑤光當真不知說什麼好了。

韋太后執政多年,居然連宮內都沒有治理得固若鐵桶滴水不漏,也難怪會養虎成患一敗塗地。

她又怎知,宮中莫提事務官,單論宮人宦官就有上萬,“滴水不漏”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暗線會否就是隋逢幬呢?”任瑤光想當然地說道:“天子明知隋逢幬乃太后親信,還哪裡容他仍然佔據奉御之職?必定是明知隋逢幬身份,才容此人繼續留任。”

韋太后冷笑道:“不會是他,暗線一定另有其人。”

第814章 不怕你錢多第1358章 再臨抉擇第969章 伏屍禁苑第726章 宴以烤肉第54章 強勢太夫人第797章 朝晞苑裡好熱鬧第160章 神秘富賈陳宣熾第1021章 斷案不難第255章 小間諜第1097章 麗妃第1049章 窮途末路第269章 重試第1143章 故人相見,仇敵眼前。第1342章 小九再次出走第893章 質問第1340章 各備殺着第352章 再歸宮廷第1241章 表姐表妹第457章 情之一字第695章 串謀故識第1131章 名門第1028章 太后不少煩心事第148章 真相第386章 痛毆第1340章 各備殺着第967章 妒嫉極可怕第390章 晉王府第1章 七郎施救第354章 欲揭第7章 賀十四盡訴所知第234章 狂妄無知真可怕第699章 出手第1039章 你該恨我第421章 世子夫人第1178章 心病第1328章 我也已經開始了第651章 不死心第766章 天賜良機第1266章 弒君之計第439章 再警邵廣第645章 下馬威第1371章 宣諭第1074章 賺得莒世南第775章 原來如此第64章 應對含象殿第1019章 驛站計商第433章 悲摧伯府第1154章 周文君第759章 詔令至第763章 財權第586章 對峙第362章 阮郎“癡”,事態急!第355章 攀咬吧,妃嬪們!第689章 哎呀這邂逅第726章 宴以烤肉第1346章 馮美案第1353章 另一條路第511章 晉王好無恥第843章 菜餚第614章 見證關鍵第990章 “秦八郎”殺到第593章 割耳明志第65章 不願爲敵的人第998章 幾近絕望第755章 美女攔路第900章 母親的慈悲第726章 宴以烤肉第743章 曝露第1335章 迎戰第1242章 兄妹交心第974章 韋太后的美夢第1187章 不甘示弱柳皇后第805章 新政頒行第870章 請遵醫囑第1181章 議立後第1089章 禍國第1373章 衆叛親離第609章 定情信物第1196章 浪中小館第440章 入宮哭訴第34章 波濤暗涌的柳氏族內第669章 太谷行第313章 煞克之謎第838章 私話魏衡安第418章 一家之主的重要性第1335章 迎戰第1095章 利誘高玉祥第18章 元家有三郎第358章 你瞑目罷第875章 殿下出馬第277章 招惹小人的麻煩第488章 七、八頭阿喜第1343章 殘局第331章 還有個“小幫手”第667章 過招第1057章 自遺其咎的七娘第932章 再一次被套路的謝瑩第1036章 關心則亂?第767章 如此逼迫第1305章 妖魔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