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書房密話

在一間裝修簡樸實用的書房內,沈康坐在書桌前,認真仔細地一張一張地檢閱紀寧抄寫的《論語》和《中庸》。

紀寧恭謹地站在書桌前面,目不斜視,執弟子禮。

這間書房佔地很大,足足有三間普通房間那麼大,但一點也不覺得寬敞。

因爲書房內是一排排的書架子,書架子整齊歸類地放滿了書籍,其中不乏一些年代久遠的真本或孤本,簡直就是一個小型圖書館。

一盞茶的功夫,沈康把紀寧抄寫的《論語》和《中庸》都仔細檢查完畢了。

其實,紀寧沒抄寫多少,就一共五遍,反正沈康沒有限定時間。

而且,對他來說,用毛筆寫字,哪怕是用最好的毛筆紫毫筆,也不如用一支普普通通的水性筆寫字利爽。

“字不行,回去多練練。”沈康檢查完紀寧的“作業”後,擡頭說道。

“諾。”紀寧老老實實地拱手行禮應道。

其實他現在的字已經進步不少了。

沈康打量地看了一陣紀寧,問道:“那首勸學詩可是你所作?”

“是先父昔日所作。”紀寧躬身深拜地說道,“徒孫尚還懵懂年齡之時,先父曾以它勉勵要求徒孫,但也告誡徒孫切不可傳與外人聽,否則遭人恥笑。徒孫依稀還記得,先父還教導說,學問之道,須知行合一,止於至善,切不可空談妄談……”

“等等!”沈康突然打斷紀寧的話說道,“剛纔你說什麼?學問之道,須知行合一,止於至善?”

紀寧忽然全身一緊,硬着頭皮答道:“是的。”

“知行合一,止於至善”這句話可是明朝儒道大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我怎麼就隨口就說出來了呢?可千萬別被沈康發現什麼呀!

幸好,沈康已經完全被“知行合一,止於至善”這句話吸引住了。

他自語地來回唸了兩三次,品味這句話的韻味,眉飛色舞起來。

“哈哈,好!好一句‘知行合一,止於至善’!”沈康忽然高興地擊掌地叫道。

末了,他又突然悲痛地惋惜叫道:“嗚呼,仲昆,吾之弟子,汝英年早逝,惜乎!惜乎!”

聽見沈康緬懷悲痛紀凌,紀寧暗暗送了一口氣,這老頭肯定真以爲“知行合一,止於至善”這句話是紀凌所說的。

紀寧微低着頭,裝作悲傷,腦海裡忽然記起,沈康本人就是儒道理學派的宗師,與北宋理學創始人之一張載的思想接近,提倡“篤實尚行、經世致用”。便宜老爹是沈康的最得意弟子,肯定是繼承沈康的衣鉢,那麼便宜老爹也是理學派的人。

“知行合一,止於至善”這句話也可以解讀爲理學範疇。不過,王陽明是儒道心學集大成者。

極左與極右,往往是一線之隔,印證了《易經》的極陰爲陽、極陽爲陰的哲學思想。

所以,沈康一點也不懷疑“知行合一,止於至善”的是否真的出自紀凌之口。

沈康悲痛惋惜愛徒英年早逝一陣後,目光再落在紀寧身上,明顯溫情了許多。

紀寧並不能知道,此刻的他與當年的紀凌的相貌身高真的很相似,連氣質也有三四分相似。

“永寧,既然是你父親的教導,那麼你就當繼承它,將它視爲己出,並將它發揚廣大。”沈康說道。

他的意思是“知行合一,止於至善”這句完全歸紀寧一人所有,甚至包括“爲天地立心”這首勸學詩。他沈康不會說出去,更不會佔爲己有。

紀寧立即拱手作揖拜道:“諾。”

頓了頓,沈康接着說道:“如今金陵城謠傳你在公堂上所作的勸學詩是你父親的遺作,這個謠言是老夫刻意放出去的。你可明白其中意思?”

“永寧完全明白師公一片苦心。”紀寧拱手說道,“永寧不過一介廕襲得了功名的小小秀才,哪當得起‘爲天地立心’?”

對於這個謠言,他是很歡迎的。

‘爲天地立心’這首詩的思想境界太高,要是被人認定是他作出來的,那他就危險了。

所以,他的想法是:唉,便宜老爹,你又替我擋災了。而作爲回報,我又給你揚名了。

沈康微頷首,說道:“你能明白就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你還太年輕,暫時經不起大風大浪。對於揹負謠言,可能給你帶來不好的影響,但等你才學漸成,名動天下後,謠言自然而然不匿去。正所謂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永寧謹遵教導。”紀寧只能再躬身拜道。

又頓了頓,沈康從書桌右上角取過一張書寫着文字的紙,對紀寧說道:“你的自白文的行文方式很好。自成一體,能讓所有人都能聽懂,即便是未經教化的山野村夫。如能推廣開來,天下再無難讀之書,可謂是功德無量。”

“不過,你功名太低,妄自貪圖大功德,必招禍害。”沈康繼續說道,“所以,老夫嚴令禁止你再使用這種行文方式。除非有朝一日,你成爲稱號大學士,你纔可以向天下推廣。”

“諾!”紀寧只能再次應聲道。

被沈康一個謠言一個嚴令,他在應對紀敬逼害時建立的才學聲望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

紀寧只能再心底苦笑。

不過,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還是低調點的好。安全。紀寧在心裡安慰自己道。

“你最近都在讀什麼書?”沈康問道。

紀寧說道:“回師公,最近一直在攻讀四書五經。永寧是真的才疏學淺。”

沈康倒沒說什麼,直接從書桌面左邊取過兩本書,說道:“這兩本書,一本《論語》,一本《中庸》,都是老夫註釋過的,你拿回去認真讀讀。有不懂的,記下來,下次見面可以問老夫。”

“謝謝師公恩賜。”紀寧恭敬第行禮,然後恭敬地上去取書。

沈康是儒道理學派的宗師,讀他註釋過的《論語》和《中庸》,基本就是接受他的理學派思想了。紀寧作爲地球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唯物主義者,接受儒道理學派是最合適不過了。要是被逼加入儒道心學派,說不定能把他逼成神經錯亂。

;

第196章 柳如是會獻藝第1247章 抉擇的時刻210.第210章 論茶 下第543章 落毛的才子第505章 有殺氣第890章 美女送到第681章 不給皇帝面子第637章 釋菜禮 下第107章 公主的請柬第1007章 弒君第1149章 相聚難第429章 思想、嗓門、拳頭第130章 被氣壞的郡主第350章 薈萃第480章 七娘上門做買賣第749章 收攏第1121章 迎親事宜第169章 柳如是的自憐第111章 惱羞成怒第498章有銀子沒處花第446章 秦圓圓的來信第821章 父與子第647章 錯怪第313章 醇酒、香茗、美人第936章 謀逆案 下第403章 男女地位第1013章 成王敗寇218.第218章 本公子視察書院第527章 番邦的能人第841章 二十名美人第1270章 青山不改第340章 女大不中留第1122章 老友歸來第945章 雲舞被捉回來第1116章 被迫合作214.第214章 志不同第838章 京城早市第622章 小嬌妻第1103章 淘氣第846章 轉手送人第980章 孤獨的三公主第198章 心有怨懟第621章 擁有第1084章 再換丹書冊第1029章 傳位 上第375章 大人物第500章 紀寧的理由第581章 你不介意?第942章 只需一把火第823章 憤怒難息第530章 在京城開書院第678章 永朝無人才第1182章 妾身有事相求第1143章 迎親第975章 深夜救人第563章 狡詐的珠兒第858章 正陽茶樓第1122章 老友歸來第845章 我願爲美人第612章 不完整的金榜第758章 合作不成第279章 相約會試第809章 跟屁蟲第767章 馬車有人第435章 你好色嗎?第225章 抓個正着第788章 離宮的小鳥第五百零四章 相識的陌路人第345章 事情不簡單第613章 殘榜第199章 同請柳如是第101章 握着小手第907章 送上門的公主第957章 皇宮裡的合作第406章 精神損失費第494章 名門閨秀的價錢第1053章 一切爲了名聲第821章 父與子第740章 打了白打第903章 你要養我第731章 絕處逢生第624章 傳臚 下第079章 一本萬利第820章 老友歸來第326章 追蹤第525章 經商陷阱第774章 作何選擇第336章 會試的憧憬第1063章 找秦圓圓第1270章 青山不改第995章 第二套計劃第315章 心中有你,那便足夠第290章 所謂問心無愧第957章 皇宮裡的合作第292章 高薪籠絡人才第335章 暗地勾連第262章 趙元軒的戰書第296章 聖賢與庸人第245章 解元堂第961章 光顧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