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筆下文章

成爲舉人,將意味着一個學子步入真正的士族階層,那就要考慮一個問題,如何去治理國家。

孔孟之道之所以被歷代統治者所採納,是因儒學的政治蠱惑性很強,一再強調“民貴君輕”,卻又重申“天地君親師”,把統治者擺在一個很高的地位,宣揚一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那所謂的民貴君輕也只是空談。

第二題,紀寧所要側重論述的焦點,則在於“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語出《荀子?哀公》,同樣出自大聖人孔子之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表達出君王乃是舟,而黎民蒼生爲水,萬民能承載君王,同時也能令國祚傾覆,很好地表達了民貴君輕的思想。

後世一說到“民貴君輕”,很多人自然就能想到這句話,全因唐初魏徵的引用。

在《貞觀政要?論政體》中記錄魏徵的話:“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爲可畏,誠如聖旨。”

正因魏徵的引用,再加上貞觀之治的影響力,才令這句話名揚海內,歷代君臣、學者都會拿這句話來作爲勸諫君王、規範己身、研究歷史潮流的金句座右銘。而這時空之中沒有唐太宗,也沒有魏徵,更沒有貞觀之治,紀寧要提出的這個思想,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讀書破萬卷,便是在心中也可將文章內容勾勒而成,本可直接作於試卷之上,但他爲了謹慎,還是先書寫於草稿紙上,以便檢查和修改:“聖人之心在於寬仁,君爲舟可爲萬民之水所傾……”

第一句話,便點名主旨,也是破題之言。在破題之後,再開始論述具體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論調,於文章而成。

紀寧寫第二篇文章的時候,感覺是非常好的,也是他心中有許多治國的思想而不得抒發,也是藉着一次考試的機會,將自己心中所想的內容表達出來,就算無關乎最後是否錄取,也要將這些思想書於紙面之上。

便在他書寫之時,便感覺心頭有一股浩然正氣在涌現,紀寧儘量收攝心神。

筆下成文章。

……

……

第二題做完時,尚且纔剛過第一天中午,紀寧腹中並不覺得飢餓,便想將三卷四書文全數完成之後再吃飯。

畢竟四書文之後還有五經文,第一天寫四書文,第二天寫五經文,第三天檢查,也是不錯的規劃和安排。

他重新審視了一下第三題,也是在衆多考生看來最難的一題,是截搭題“國無道至死不變。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前半句出自《中庸》,是子路問孔子,何爲強,孔子作出了一番論述,認爲“國無道至死不變”是人強大的一種表現方式,意思是:“國家黑暗時要堅持操守”。

但後半句,似乎把意思又給帶偏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意思,是這都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

換言之,就是到忍無可忍時就絕不能忍!

一面說國家和君主黑暗時都要至死不變,還說這是人心的強大,一邊說不能忍,把兩句話合在一起又要表達什麼呢?

普通的考生多半會從前半段來進行論述,因爲要保持操守,這也是與封建科舉的出題方向來考慮,任何出題的人,都不可能宣揚一種背叛君主的思想,那“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的後半句,就會成爲贅言,沒有任何意義。

紀寧卻能從字裡行間感覺到一股“憤青”的衝動,似乎這位出題的主考官,對於“國無道”有一種憤慨,要麼就直接出題“國無道至死不變”,又或者是“中立而不倚”,都比後面加上“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要更爲恰當,紀寧只能理解爲,這是主考官有意在是試探考生,你們敢不敢打破成見,敢不敢論!

國家和君主無道,就應該去糾正之,而不是聽之任之,否則也就不會有武王滅紂,就連大聖人孔子,也絕對不會去擁護一個殘暴不仁的君王。

但紀寧又要爲自己的論調考慮一番,若話說的太偏激,那是在自找麻煩,所以只能委婉地表達出,若君王有錯必要規範之,若天道不興則要順應民意的思想。

不說要推翻君王統治,只是說要順應天道和民意,這就是紀寧寫這篇文章高明的地方。

這樣既能很好地契合主旨,又不會被人拿他這篇文章去告發他有謀反之意。至於主考官爲什麼會有如此偏激的思想,他就不得而知。

……

……

做完三道四書文,紀寧將文章反覆檢查,隨後謄寫於試卷之上。

眼看天色將晚,他沒有勉強自己第一天去把四篇五經文也做出來,他甚至都沒去審閱題目,因爲這會讓他第一天晚上魂不守舍。

很快到了日落黃昏,隨着天色暗淡,考舍之內已經陷入舞弊案的黑暗之中,在一個封閉狹小的空間內,這會讓人有種彷徨無助的感覺。紀寧手頭上只有三根蠟燭,這三根蠟燭不是用來照亮驅走心中孤寂的,而是用來在遇到考試無法完成的緊急情況下連夜做卷用的,屬於有備無患,所以他也不會拿出來用。

紀寧睡了一晚,早晨起來時,便聽到外面傳來嘈雜的聲音,原來是有人受不了鄉試的考試環境,正在嚷嚷着要出貢院,結果被巡場人員拖出了貢院。

外面守考舍的士兵還在嘀咕:“考上舉人就能當老爺,這還有自己放棄的道理?”

紀寧笑了笑,或許是在這些白丁的士兵眼中,讀書人是很神聖的職業,但他們想不到,其實讀書人的才學分三六九等,尤其是那些靠世襲和隱蔽得來秀才身份獲得考舉人資格的,很多都是紈絝大少,他們根本吃不了考舍內的苦。

就算讓他們在考舍內停留九天八夜,也未必能作出好的文章,所以乾脆就提前離開,也是有自知之明的體現。

紀寧簡單吃過昨日雨靈精心爲他準備的早點,翻開五經的卷子,準備第二天的考試。

他五經中的本經是《詩經》,所以四篇五經文都會出自《詩經》。

第969章 閔涵第454章 公說公有理第527章 番邦的能人第599章 掌上舞第507章 沈康爲主考官?第393章 明天再來第1253章 同命相憐第565章 另有兇徒第732章 隱疾第881章 送給四皇子的美人第919章 遍尋不獲第170章 三味書院升級第464章 貧尼第621章 擁有第926章 我是你的第1103章 淘氣第808章 後院的地位第110章 迴歸紀府?第1032章 合法繼承人第819章 如此佳人第185章 惡意干擾第743章 找個女兒進宮第607章 查無蹤跡第023章 說服第588章 殿試入場第648章 獻仙丹第1159章 等候第918章 有線索第163章 波折第867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708章 買官第729章 閨中第465章 當頭棒喝第737章 老友的立場第1213章 無法駕馭第952章 糾纏不休的上官婉兒第447章 去見顧玉明第291章 夜貓子納蘭第1249章 紀寧要進宮第602章 好事不登門第110章 迴歸紀府?第609章 調查失蹤案第102章 作死?251.第251章 小郡主長大了第505章 有殺氣第1101章 有一不可再第803章 不想看了第849章 江湖事,江湖了第1161章 無利不起早第048章 祭祠第751章 溼身了第1066章 賞賜第749章 收攏第204章 駁論第028章 “大義滅親”第1151章 各有各路第986章 大變臉第1224章 元兇第994章 綁架者第655章 定計第655章 定計第1173章 師姐妹的不同第452章 公堂第524章 秦圓圓遇困第903章 你要養我第687章 獻身救父第308章 解元府,狀元府第135章 與柳如是單獨見面第1164章 遵從內心第143章 張臨武被氣壞了第308章 解元府,狀元府第708章 買官第378章 天香樓之會 下第583章 金陵會館第541章 護家宅212.第212章 郎情妾意第122章 挑撥離間第743章 孤家寡人第1260章 表白第170章 三味書院升級第342章 不太平靜的旅途第1050章 各有目的第1072章 爲宓家和納蘭家申冤第226章 學問第1148章 皇宮要人第850章 美女可供挑選第702章 得知詳情第726章 將別第280章 公主明鑑第240章 穩坐釣魚臺第064章 反擊 上第287章 暗殺計劃第955章 被擾清夢第738章 海棠第130章 被氣壞的郡主第1019章 皇位歸屬第167章 被訓了第1106章 權色第048章 祭祠第1112章 帶傷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