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 救人

066 救人

這次是因爲青天白日有人進了國師府行刺,然後逃逸,所以纔會封路檢查過往路人。不管是什麼人,都得被檢查過才能通行。所以現在所有的人都停在原地接受檢查,坐車的人不允許隨意開車門,在外行走地人一律抱頭蹲在地上,如有違者視同逃犯的同夥論處。有人不受節制隨意走動,會被直接斬殺。

顧琰第一反應就是明暉,而且青天白日的,人人料想不到,算是個盲點,其實更好下手纔是。她靜靜的坐着,等候前頭排着的人一個一個被檢查。

端娘在問跟車的小廝前方的情形。

“端媽媽,馬車裡的人都得下車,前頭那家馬車都給拆了呢,說是怕裡頭有夾層藏人。”

“什麼,查得這樣的嚴?帶着人檢查的是什麼人?”端娘一邊說一邊從壁櫃裡拿出紗帽給顧琰。

顧琰接過來,回頭要下車,她自然只能戴上這個。不然,大庭廣衆的拋頭露面可不成體統。端娘打聽帶頭的人,是想走走關係吧。畢竟,靖西侯府也算得上是特權階層的一員。

結果卻有些不妙,領頭的是北城兵馬司的指揮名叫孫小丁的。這人雖然只是正六品,卻是大公主的長子,當今皇帝的親外孫。今年只有十七歲,卻是是個心狠手辣的人物。大皇子和大公主是一母同胞,所以他是鐵桿的大皇子派,號稱是大皇子手中的一把屠刀。

這人和靖西侯府沒有什麼交情,但是茯苓縣主的孃家孫家和大公主府卻是有些來往。

端娘看向顧琰,“姑娘,要不要……”隨着顧琰漸漸長大,她已經越來越信服這個小主子,事事唯她馬首是瞻。只是在她需要建議的時候提出自己的意見。

顧琰淡淡的道:“馬車上有族徽,如果對方肯給顧家面子自然會高擡貴手。”居然連馬車都要拆了,查得真的很嚴呢。如果明暉真的藏在她這馬車上,怕是也藏不住。而且,如果他藏在這裡,肯定會給點暗示的。以她和繼母的關係,跑去跟人家說她是孫家的外孫女,讓人網開一面,總是有些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嫌疑。想想回去後顧珏的冷嘲熱諷,顧琰直接放棄了這個打算。

“可是……”

“就算搬出母親的名頭來,人家還能不查咱們這輛馬車?我就能不下車了?”了不起稍微受點優待,所以就不必去拉這個關係了。

“是。”

查得嚴,自然就慢。這交通受阻,卻也沒人敢有怨言。誰讓國師府如今權勢太盛,這領頭的孫小丁又是個大有來頭橫行無忌的冷麪閻羅。方纔有人不忿,結果這閻羅冒出來,直接抽刀砍翻了兩個,衆人立時便安靜了。

顧琰沒有搬出繼母的關係,不過秦家倒是隨後派人來了。他們聽說顧琰離開秦家沒多久就發生了這事,所以安排了人過來看看能不能幫着疏通一二。不過,現在大街上是一輛馬車緊跟一輛馬車,堵車了。就是擺出門第來,也沒法先過去檢查,然後離開。

顧琰對秦家來的管事道了聲謝,依然安坐車中。

“這樣的查法要查到幾時去了?老夫人讓我拿了相爺的名帖來相機行事,不如我去溝通一下,看能不能弄一頂窄身轎子先讓顧姑娘能夠離開此地。”管事在窗口與端娘商量。

端娘也在打這個主意,只是她們出來的時候太夫人可沒給侯爺的名帖,不方便行事。畢竟誰也沒想到會遇到這樣的事。當下大喜,“那就有勞王管事了。”

名帖這東西,相當於是後世的名片。不過沒有那樣的批量製作,見人就給發,廉價得很。這東西是有數的,不會給外人,有一種如本人親臨的意味,所以拿出來一般都是要給面子的。

王管事便拿出名帖要過去找孫指揮說話。旁邊五城兵馬司的人聽說了他的身份,又知道他手持秦相名帖,便紛紛讓路。

正在這個時候,前方突生變故。第二輛等候檢查的馬車裡突然竄出兩人來,竟是飛身直取孫小丁面門。

顧家的馬車排在第五位,小廝立時將馬車團團護住,因爲有上次驚馬事件,這次跟出來的下人顯然素質要高些。

端娘趕緊對顧琰道:“姑娘別怕,那刺客的確藏在前頭的馬車中,現在已經自行冒了出來。有這麼多官兵,肯定能將此人立即拿下。”

顧琰心道,不會是明暉吧,“端媽媽,我們離前頭儘量遠些。”呆在這麼近的地方,被誤傷了可是倒黴。話音剛落,就有一個盾牌大力砸在了車廂上,以致車身都晃了晃。然後又是一把斷劍從窗口飛了進來。

“護着姑娘,咱們快離開!”這裡太危險了,端媽媽趕緊攙着顧琰下車。

顧琰落地一擡頭,就見到了對面酒樓屋脊上一閃而逝的一抹身影。呃,這是來看熱鬧的?還是這纔是正主啊?

她腦子裡思忖着,腳下卻沒停。顧家的小廝護着她艱難的往旁邊屋檐下去。這會兒,場面着實是有點亂。人人都想離這場殺戮遠些,一時刀劍聲、人聲、馬聲嘈雜起來,與一瞬前不正常的靜謐形成鮮明對比。這樣的混亂,自然便於刺客行事。

“都給我原地抱頭蹲下,敢亂走動者,視爲同黨,一併射殺。”孫小丁的聲音響起來。

顧琰反應敏捷的蹲了下去,她身邊的人都被擠散了。端媽媽隔着好幾個人在叫她,卻是擠不過來。顧琰應了一聲‘我沒事’。她的紗帽這會兒也擠掉了,倉促間扯了紗巾蒙面。

那邊孫小丁也不是省油的燈,他也發現了趁機想溜走的身影,立時從旁邊搶過一隻強弓,搭箭就射。那人無奈,回身以劍撥開,然後就聽到‘嗖嗖’的射箭聲不絕於耳。

“哇——”顧琰旁邊響起一陣小孩子的哭聲,她轉頭去看,有個四五歲的小孩兒倒在了地上,背上還有個腳印。

顧琰心道真是造孽啊,努力挪了兩步過去,奮力把那小孩抱了起來,“小弟弟,別哭、別哭。”

那小孩還是不停的哭着,眼淚鼻涕全擦在顧琰身上,兩隻小手把她的衣服抓住。不只他在哭,身旁又響起了一陣小聲的啜泣聲。

隔得不遠,顧琰清楚的看見了孫小丁板着的臉上凜然的殺氣。一雙厲眼向着蹲在地上的人羣掃了過來,像是要掃視一下,還沒有刺客同黨,眼睛掃過顧琰的時候微微停頓了一下。

不多時,之前兩個冒出來的人,已經被官兵斬殺,橫屍當場。後面屋脊上那人中箭逃逸,孫小丁已經分兵去追。

顧琰的臉有些發白,身遭還有人在嘔吐,懷中的孩子還在拉扯着她的衣襟哭得打嗝。一雙眼埋在她懷裡,不敢往外看。顧琰的手在他背上拍着,眼睛避開前方血腥的一幕,心頭焦灼不已。

抓出了三個刺客,可是孫小丁還不肯放人,讓衆人回自己的馬車,步行的人照舊蹲在地上按照之前的順序等候檢查。這到底是去了多少刺客啊?顧琰估着這事跟明暉沒關係了。他是獨行俠來着。國師倒行逆施,看來是有旁的仇家去尋仇。

也不知懷裡這孩子是誰家的,顧琰只得在官軍疏散的時候抱着他回了自己的馬車。

前方開始重新一個人一個人,一輛車一輛車的檢查。

端娘等人也各自回到車中,看到多了個小孩子,還一直抱着顧琰不放,“姑娘,這是……”

“不知道,方纔撿到的。”小孩兒嚇壞了,一句話都不說。而且現在也不方便去找他的家人。

端娘看到小孩子背上的腳印,嘆了口氣。

顧琰已經給小孩檢查了一下,沒有傷到筋骨,只是被嚇到了。顧琰其實也有些蔫蔫的,她終究不是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她看看扒着自己不放的小孩道:“小弟弟,姐姐唱歌給你聽。”於是絞盡腦汁想着自己會唱的兒歌。

當孫小丁帶着人過來顧家的馬車邊時,顧琰正在唱‘楊柳兒活,抽陀螺;楊柳兒青,放空鐘……’聲音清越動人,在這種時刻很能安撫人心。

她一連唱了幾首,懷裡的孩子總算手攥得沒那麼緊了,也敢稍微擡頭了。他一擡頭,端娘就看到顧琰胸前被他哭得一片狼藉,忍不住拿了毛巾要給她擦。可那小孩兒的身子卻又擋着。

“算了,回頭再說。”顧琰低頭看向小孩兒,他的小身體還在抽搐,卻已漸漸止住了哭聲了。

孫小丁帶人過來是因爲禮部尚書的繼室找上了他,要他幫忙找方纔丟了的孩子。孫小丁就想到了方纔蹲在人羣裡有雙明亮眼睛抱着個小孩子的顧琰。本來可以讓手下帶人過來,鬼使神差的卻是自己帶着尚書夫人走了過來顧家的馬車邊,正好就聽到了顧琰低低的歌聲。

尚書夫人急急的問道:“歡兒,你在不在裡頭?”

顧琰懷裡的小孩子聽到這個聲音趴到了窗邊,“娘——”

端娘趕緊打開了車門,“這位夫人,這可是您家的小少爺?”

尚書夫人大張雙手將兒子抱在了懷裡,心肝寶貝的叫起來。

孫小丁站在車外看向裡頭有些狼狽的顧琰。她依然是輕紗覆面,只露出一雙靈動的眸子。還算鎮定,比絕大多數的女人強多了。方纔還以爲她抱的是自家弟弟,原來並不認識麼。禮部尚書府上和靖西侯府,他印象中沒有什麼往來。

端娘挪了挪身子,擋住了孫小丁看進來的視線,“夫人,您將小少爺抱回去吧。”

尚書夫人抱着兒子,醒過神來,“顧姑娘,多謝你了!我是禮部李尚書的夫人,不知你是靖西侯府顧家哪一房的姑娘,還請告知。”

孫小丁退開幾步,慢慢的往前頭走去。

“我家姑娘是靖西侯府五房的。”

顧琰看端娘一眼,“李夫人不必在意,快帶令郎回去吧。他沒有傷到筋骨,不過着實嚇壞了。”

李夫人又道謝再三,然後抱着兒子離開。

輪到顧琰的馬車了,她扶着端孃的手下了車,任官兵檢查自己的車。這回沒拆車,不過依然將裡頭每一塊木板都敲過,空心的地方撬起來看了。這已經算客氣的了,拆了其實是最方便的。面對這樣的暴力執法,顧琰雖然不忿,卻也只能忍了。這年頭不講人權,上位之人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她看一眼已經用水沖洗過的街道,血腥味依然還沒有散盡。天子腳下鬧出這樣的一幕,難道是世道要亂的預兆?

“放行——”孫小丁得到回報揮手道。

顧琰朝着他的方向微微一福,然後由端娘扶着上了車。

出了這條街,就看到抱了一堆小東西翹首等候的小蘭,旁邊是顧府的馬總管。小蘭買了東西回來打聽到發生了什麼事,花了兩個銅板請路邊的小孩兒去顧府報了訊。只是馬總管趕到的時候,前方正在激戰,任何人都不得通行。

秦府的王管事是一路送了顧琰的馬車過來,當下和馬總管互相抱拳寒暄了兩句,然後同顧琰道別,說是要繞回去覆命。

兩下里分開,顧琰回到東院,府裡的人都已經聞風而來。這也是關心她這個太夫人跟前小紅人的表現。

茯苓縣主上前執起顧琰的手打量,“琰兒,沒事兒吧?”一臉恰到好處的關切。增一分則假,少一分則漠然。

顧琰胸前的狼狽,端娘已經尋了溼毛巾給她處理過了。其實出門做客爲了預防突發狀況,她是另帶了一身衣服的。只是看着天色已晚,馬車裡更衣也有些不便,便沒有換。

“琰兒無事,累祖母、母親與各位伯母擔心了。”顧琰墩身爲禮。

三夫人籲出一口氣,“沒事就好。”

二夫人道:“我說你這孩子是不是跟出門犯衝啊。在家裡天天兒都是好好兒的,一出門就遇到事情。”

四夫人也道:“可不是。母親,要不要給琰兒找個人瞧瞧,她是不是真的不宜出門或者衝撞了什麼?”

林氏看一眼婆母,“瞧你們說的,這樣的意外誰能預先知道。”

顧琰心頭大呼吃不消,三伯母是來關心她的。二伯母、四伯母還有繼母那就是來幸災樂禍的。可是她還是隻有一一拜謝。

“好了,琰兒沒事,你們也都關心到了,各自回去吧。”太夫人發話道。看顧琰沉沉靜靜的應對,她很是滿意。要是遇上點事就驚慌失措,不知應對就不可取了。

正說話間,門房來報,禮部尚書府派人過來答謝,人是來見五夫人的。

茯苓縣主挑眉,禮部尚書,那可是顧詢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平素對憑恩蔭進入禮部,渾天度日的顧詢這類人很是看不慣的。

太夫人問道:“答謝什麼?”一邊看向端娘,“怎麼回事?”

端娘便一五一十的說了。

正要離開的衆人聽說顧琰不但什麼事都沒有,還順手救了尚書公子,心頭都暗恨不已。這運氣也太好了吧。

顧琰救人的時候沒想到這麼多,不過後來看到小孩子一身富貴打扮也知道肯定是有來頭了。

太夫人喜道:“既是這麼回事,老五媳婦,你去招待吧。”

“是。”

顧琰回去換了一身衣服,她換的時候,顧瑾就在屏風外頭候着,“琰姐姐,你嚇着了吧?”

“嗯,嚇壞了。”畢竟是頭一回真的看到殺人啊,孫小丁刀上一直在滴血。所以,她同太夫人說了一聲,她有些嚇到了,就不出去一起招待客人了。反正李尚書府派人送禮來,有茯苓縣主這個長輩出面就足夠了。

“端娘腸子都悔青了,說是早知道就讓我自己去給你們買東西。”顧琰既然出府帶東西回來,自然不能只給顧瑾一個人帶,人人都有份的。所以小蘭才抱了那麼多。

李尚書府送來的禮很厚,那個叫李意歡的小孩兒是他繼室所出,老來子,疼愛得不得了。禮物茯苓縣主打發人給顧琰送來了。她一時沒空整理,就堆在了房間裡。有名貴的布料、香料、頭面首飾,小姑娘喜歡的那些精緻小玩意兒……

李夫人還說等李意歡好些了,帶他上門來親自致謝。秦府也派人送了禮物過來給顧琰壓驚,說都是因爲到秦家赴約才讓她遇上這麼一樁事。顧琰索性讓端娘都整理起來入冊,放到東院的庫房裡。太夫人騰了一個角落給她。

顧詢爲這事對顧琰越發的和顏悅色起來,直誇她旺父。說是李尚書如今對他很是客氣,頂頭上司也頗爲看重他。顧琰卻是不由得有些鬱悶,她倒是給渣爹搭了個好橋。不過,就算事先知道,也不能就見到個小孩兒跌撲在地還被人踩了都不救了。

顧瑾這邊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刺繡工作,活得很有奔頭。顧琰盤算着請秦菀過來做客的事。

上一次孫小丁封街搜人的風波似乎還沒有完全過去,聽說那天到國師府的刺客還是跑掉了一人,而且國師府上還丟了要緊的東西。原來那第一撥第二撥出來的人都是爲了讓那個最關鍵的人逃掉的煙霧彈。不過,這已經不影響京城的人正常的出行了,總不能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