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 覲見

517 覲見

李大人依然在禮部尚書的位置上。他從前原本算是個中立派,但因爲小兒子是顧琰救的,他雖然沒有靠向秦王府,可是妻子跟秦王妃走得近,兩個孫女也在貴女書院讀書,他也被擁戴晉王的文官羣排斥。開始也鬱悶過,但如今倒是心底偷偷有些慶幸。秦王成了太子,那就是正統。他媳婦和太子妃走得近,有什麼不好的?反正之前他拿年輕的續絃也沒辦法,如今更是不可能攔着她進東宮請安。李夫人便時常的來。只是李意歡已經大了,不能再進來見顧琰了,他頗爲遺憾。

這天午睡後,李夫人按約好的時間被引進來,恭恭敬敬的給顧琰行禮,“臣婦參見太子妃,娘娘千歲!”

顧琰笑道:“李夫人請起吧。來人,看座!”這樣接見外命婦的場合,都是趙慧在側。顧琰的一言一行都很注意。

“臣婦謝座!”李夫人款款而起,坐到宮女端來的錦墩上。

“本宮記得明天是貴女書院的休沐日,讓想想、念念和琇琇一起進宮來玩唄。”顧琇如今也大了,都十一歲了,便不方便和姐姐、姐夫住一處。如今留在秦王府,小日子很是自在。每逢休沐便會進宮來看姐姐和外甥。到了日子,糰子便會念叨‘小姨要來了’。顧琇是他最熟稔的姨母,從小就在身邊,感情自然不一樣。

李夫人笑道:“太子妃相邀,她們必來的。您有所不知,如今啊,不知多少人失悔貴女書院第一年招生的時候沒有報名入學呢。您成了東宮太子妃,貴女書院裡的那些小姑娘都跟着水漲船高呢。而且顧三夫人是真的把心血投入了,就臣婦家裡那兩個丫頭看着都很成器呢。從第二年起,書院開始有了名氣,要進可就不容易了。”

顧琰心道,那些授課的女官從前都是教公主、后妃的,就是其他那些先生,也是太夫人當年重金禮聘來教過自己的。在裡頭只要肯認真學,幾年下來不脫胎換骨纔怪。而且入學的也都是非富即貴的人家的女孩兒,是有底子的。

顧琰笑笑,“那也得她們肯學。”水漲船高得意思很清楚,如今都成了各家爭着想聘的兒媳婦唄。一來是借了顧琰這個太子妃的東風;二來是三伯母精心調教出來的品質有保證。三夫人一生無女,想過繼顧琰也沒能成功,孫女兒又還小,如今便把全副精力都投入了貴女書院,用以實踐她調教女孩兒的理念;三來嘛第一批入學的大都是純爲了支持,都是秦王黨。如今就算暫時沒有得到提拔,但也只是時間問題。綜上,裡頭的小姑娘們可不就都成香餑餑了。不過,更牽動顧琰心思的還是小菊照看的那些貧家女和貧寒學子。她得過問一下才是。可不能再出被紈絝子弟拐到手的事兒了。

李夫人笑吟吟告訴顧琰,她正給李意歡挑媳婦兒呢。

顧琰驚訝地道:“他都要娶媳婦兒了麼?”

“可不,太子妃您救他那年他五歲,您十二歲。如今可都過了八年多了啊。而且也只是相看相看,離正式定下來還早呢。說起來您那位跟他同學的兄弟,也該是相看媳婦兒的年紀了。”

對,顧琿那小子比李意歡還大些呢。孫茯苓肯定是沒有發言權了,錢氏見識有限也輪不到她管。但是太夫人還在啊。五房已經有渣爹這個廢材了,她肯定得挑個好孫媳婦。太子妃的弟弟,那可就是將來的國舅爺,想當國舅岳父母的想來不少。就是顧慮顧琰和孫茯苓的關係惡劣,但她之前都把這個兄弟弄進太學讀書了,也就不必再擔心這個了。太夫人之前沒給定下,想必是要待價而沽。如今顧琿地位可不就上升了,算是讓太夫人等着了。

明天顧瑜進宮,說不得就要告訴她替她選定了哪家姑娘做弟媳婦了。太夫人上次東宮不進新人的事兒被自己氣壞了。三伯母藉着新生的孫女兒躲事兒不肯進宮相勸。如今三伯母可是伯府太夫人,而且她還是皇帝的師妹,真要不聽話太夫人拿她也沒辦法。太夫人也不可能撕下長房和三房和睦相處、相互扶持的面紗。那吃虧的只能是長房。三伯母不聽太夫人的話,四嫂肯定有樣學樣立場一致,找各種理由推脫。怕是太夫人因此就找上了顧瑜。顧瑜可也是有誥命能遞牌子進宮的人。

顧琰想了下當年被孫小丁嚇得不行的李意歡,感慨的道:“怎麼好像嗖地一聲就長大了一樣。”

要相看媳婦兒了,李夫人顯然心情極好。她打趣道:“等十年後小世子也到時候了,那會兒太子妃您更得這麼說。臣婦一開始其實也是覺得怎麼昨天還是個小人兒,今天就要娶媳婦兒了呢。”

十年後,糰子虛歲十三。可不就是要到時候了。就是不着急大婚,按宮裡的規矩也要開始挑選教他人事的宮女了啊。一想到這裡,顧琰簡直接受不能。

好半晌她才道:“說到這個,李夫人你知道我們家糰子許了個什麼願麼?”

“願聞其詳。”李夫人身子前傾。

“他那日跟我說他想當老子,當了兒子就可以隨便吼兒子了。”顧琰笑不可抑的道。想那麼多幹嘛,糰子現在就是個肉呼呼的小傢伙,好玩兒得很。就是將來,自己也絕不會讓他很小就那啥的。

李夫人也忍不住的好笑,低下頭極力忍着。方纔那個女官已經看了自己和太子妃幾眼了,聽說這可是皇后娘娘給的、專門負責糾正太子妃不當言行的。

趙慧看顧琰笑得有些不符合身份,好像忘了此際是在東宮,只當自己在和閨中密友聊天一般,便輕咳了兩聲。顧琰這才緩了下來,轉頭揹着趙慧朝李夫人扮了個鬼臉。李夫人只得辛苦忍着,不敢笑出來。

末了,糰子要下學了,李夫人便告退出宮。她還得回去讓兒媳婦趕緊張羅兩個孫女兒進宮覲見太子妃的事兒。她如今在家日子很好過。她有兒子,而且自身和太子妃走得很近。原配留下的兒子、媳婦便也不敢不敬着她。即便有一天夫婿先走一步,有太子妃照拂,她和兒子也會好好兒的。就連夫婿私心裡怕也是這麼慶幸着,如此一來,撒手人寰之際他就無需爲年輕的妻子以及幺兒擔心了。不用擔心自己身後家宅不寧。

這也算是她一如既往知恩圖報,不管太子妃處在什麼樣的境地態度都不變的報償吧。但其實,一直以來她都覺得是自己欠了太子妃的。以李大人的年紀,自己能生下兒子就很幸運了。如果當年不是太子妃,說不得兒子已經被驚恐的老百姓踩死了。自己也不可能再有一兒半女。而自己提供的不過是不傷筋動骨的一些幫助而已。只是太子妃記情,所以纔會如此。

糰子今天是帶着承曦一起去的,因爲大球小球睡着了,東宮很安靜。他要離開就發現承曦有些不安,想着寧先生人很和氣,便把承曦一起帶去了。承曦自然是歡歡喜喜就跟着糰子哥哥讀書去了。去了發現很有意思,有好聽的故事在等着,就更加的歡喜了。糰子便說以後哥哥都帶你來。

這會兒兩兄妹在回來的路上,蕭允的車上。蕭允因爲承曦一天就學會了‘叔’的正確發音,很是表揚了她和糰子一番。兩兄妹都喜滋滋的。其實蕭允也是這兩天才學會表揚人的,還是寧編修提醒的。說他的一句認同,有時候比升官發財還令人激動。尤其是對有着‘士爲知己者死’信念的人,文官武將都是如此。蕭允想了想他帶過的那些兵,便試了試,效果似乎還不錯。就連眼前這兩個小傢伙也吃這套呢。

糰子想了想對承曦道:“要回去講故事,給娘和球球聽。今天你來講。”

承曦傻眼了,她聽着故事挺好聽,哪裡會講啊?伸手可憐巴巴的扯着糰子的袖子看着他。糰子不爲所動,他經常這麼望着顧琰,可是顧琰一般不會縱容他。

倒是蕭允先受不了了,方纔看兩兄妹有說有笑的,他覺得要是自己真有個女兒,在糰子身後跟進跟出,那得多可愛啊。於是出聲道:“糰子,再過些時日,等妹妹聽得多了,會說的詞兒也多了再由她講。”

“哦。”

承曦鬆開抓着糰子袖子的手,轉頭感激地望向蕭允,“叔——”

下車的時候,蕭允一手抱着承曦,一手抱着糰子,找到了近乎兒女雙全的感覺。他覺得是不是該和琰兒商量一下,等大球小球滿了週歲,就可以不服藥丸了。

回去以後,便是下午茶,就連球球都一起加餐。吃完了便是如常的一家子團團而坐,聽糰子複述今天寧先生講的故事。蕭允這種時候通常都是不在的。就是在也只是坐在那兒閉目養神。他可沒顧琰那麼好的耐心聽糰子斷斷續續的說錯漏百出的故事。

不過,大球小球雖然聽不懂,卻一直是忠實粉絲,乖乖坐在旁邊聽着,還時不時發出點吚吚嗚嗚的聲音,彷彿在催着繼續往下講的意味。顧琰則會一直用鼓勵的眼神看着糰子。這也是糰子說話逐漸流利起來的最大鍛鍊。今天又添了個承曦,她更是用崇拜的眼神看着糰子,就只是不能將‘哥哥很厲害’說出口了。糰子被看得很激動,故事講得愈發有激情。大球感受到噴到額上的唾沫星子,疑惑的擡手抹了一下。

顧琰由此發現小傢伙坐得比從前穩當了。之前這麼動作一番,搞不好還會重心不穩仰倒下去,今兒確實依然穩穩坐着。不一會兒小球也察覺自己中彈,擡手去抹。晨曦也彷彿中了散彈。只有顧琰因爲高糰子一大截,只有裙子受害。她哭笑不得,“糰子,先停一停。”大球小球經常噴糰子一臉口水,如今也算是糰子小小報了番仇。只是可憐承曦遭了池魚之殃了。

等糰子平靜下來,也察覺自己好像講興奮了。再想到方纔兩個弟弟擦臉的動作,他不好意思的笑笑,用手捂住臉只露出眼睛看着顧琰,“娘,還講麼?”

“問弟弟妹妹們。”

大球小球還不會講話,不過也是一副疑惑哥哥怎麼不講了的樣子。他們已經習慣每天這麼聽一場故事會了。雖然只是看哥哥講得手舞足蹈的好玩兒。講完了娘就會帶着他們出去遛彎兒了,這會兒還沒動就是還沒有講完。

承曦便做了代表,點點頭道:“講——”

糰子便紅了紅臉,然後繼續講。沒再那麼激動,但還是眉飛色舞的。

過了會兒,蕭允張開眼,很想說一句,這兒已經講三遍啦。可是這會兒氣氛正好,他打斷了就不好再商量那件事了。好容易候着糰子顛三倒四的把故事講完了,眼見顧琰打算帶孩子們出去散步,蕭允清清嗓子開口:“琰兒,你看承曦多可愛啊!”

一個被窩裡睡了幾年,當然一下子就聽明白了下文。顧琰道:“不行,我實在不夠精力,你看這三個都還小。過一兩年再說吧。”想想老爺子不一定能等,又改口道:“至少等球球滿兩歲。咱們現在不是有承曦麼?不然,要是再來個兒子怎麼辦?”

“呃,那好吧。”蕭允想了想,如今三個兒子,她能分給自己的時間已經少了。再添一個,的確啊。還不一定能生出承曦這麼乖的女兒來。萬一又是個小魔星……看顧琰親自照顧孩子看習慣了,蕭允也選擇性的忘了可以生了就丟給宮人帶。他從小最羨慕就是別人有親孃,他那是沒有辦法。要是讓自己的孩子有等於沒有,就沒意思了。也罷,還有承曦呢。

出去遛彎兒,蕭允也去了,他今天稍微有點清閒。阿大阿二推着搖搖車,糰子牽着承曦,蕭允和顧琰走在後頭。依然是一如既往的熱鬧。何皇后私下同皇帝說起,因爲住進了東宮一大家子,這宮裡都有人氣多了。特別是糰子哥三,讓人看到就覺得歡喜。

糰子告訴承曦,“明兒小姨要來。”

“嗯?”承曦想了想,好像是有這麼一個人。只不過因爲顧琇對顧瑾實在是深惡痛絕,所以承曦沒能和她近身接觸過。

“她是我娘和你娘,最小的妹妹,有點兇,不過很好。”糰子如是介紹着。

顧琰笑道:“你明兒當着你小姨說她兇試試。”

糰子趕忙搖頭,然後盯着承曦,“不許說出去。”

承曦乖乖點頭,她都說不了這麼多個字。

第二日,先進宮的是顧瑜。既然她是遞牌子以外命婦的身份請求覲見,顧琰便也是中規中矩的召見她。這樣也省得她絮叨。

果然顧瑜說起了顧琿的婚事。說起來顧琿也十五了,早就該定下了。可之前他只有個皇帝親批永不錄用的爹,娘又是個那麼個名聲。自己在太學讀書也還沒讀出個名堂來。顧琰那兒呢,兩虎相爭還沒有結論,有些人家便不想蹚渾水。如今好了,他成了太子的小舅子,日後的國舅爺。父母的影響便不那麼重要了。這一個月太夫人便是讓顧瑜在張羅這事兒,想在從前一個圈子的勳貴裡給他尋個大家閨秀爲妻。

這樣的逆襲是老太太這幾年一直夢寐以求的,當初被顧琰弄得靖西侯府的爵位削了,多少人對顧家落井下石啊。

顧琰笑道:“一切有祖母做主就好。本宮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把顧琿送進太學,她就算是儘夠姐姐的責任了。更多的,她不會管的。前程什麼的他也靠自己掙就好。她可不會像顧瑜一樣秉承太夫人的信念,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前些日子,蕭允還主動問起她顧府男丁的安置呢。四哥不用說,救駕之功,什麼都是他應得的。顧琛和顧琿當時在京城也有出力,蕭允給顧琛從五品提到了四品,在齊王世子手下做事。至於顧琿,太學出來會對他有所安排。但不會有再進一步了。顧琰從來就沒打算讓家風歪到靠女人的裙帶關係上去。便是她和糰子需要掌權的外戚支持,有四哥也足夠了。不會因此胡亂提拔顧家男丁,將來也不會大肆封賞。除了渣爹那個法定的承恩侯的爵位,其他都得靠顧家男丁自己掙。

顧瑜自然聽出來這層意思了,而且顧琰話中也是敲打了她。她也是潑出去的水,是樑國公府的人。顧琰這是讓她管好自家事就是了,顧家的事就不要總摻和在裡頭了。顧瑜自然不敢得罪她,如今全靠着顧琰做了太子妃她纔有了掌控國公府的底氣。

“太子妃說的是。臣婦前兒去看祖母,她十分的記掛太子妃。老人家年紀大了,身子骨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顧琰知道這是太夫人要她對顧府表示一下看重,她做了太子妃一個多月,也就只去過武英伯府兩次。對老宅是沒怎麼過問的。日子久了,自然惹人疑猜。如此一說,於情於理顧琰都該有所表示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