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進度4

卷一 046 進度(4)

顧家人的月例等級分明,顧琰拿的是主子裡最低的,二兩,無人貼補,還時時被下人變相敲詐。她深深感到這種現象必須改變。原本她想靠勤勞抄書來緩解經濟危機,可是才抄了半個月就分身乏術了。如今,只有兩個解決的辦法,要麼漲月例,要麼讓那些下人不敢再敲詐自己。

漲月例短期看來是不可能了。顧珏這個庶女一個月領的是三兩,自己怎麼都不可能越過她去。顧家森嚴的等級制度不允許,破例這種事不是那麼好破的。而且就算太夫人真的發話給她破例,那她也會得罪被越過的那些人。在這麼一個家族裡生活,還是步步小心謹慎爲上。那就只有提高地位,讓那些人不敢把自己當軟柿子捏。

顧琰確信五房的下人完全不把她看在眼底,是因爲渣爹不聞不問和繼母故意放縱造成的。繼母那裡對她的態度一時半會兒是不會改變的。但是渣爹那裡還可以努力一下的,雖然他自詡大丈夫從來不管後院的事務,但是引起他的重視還是會有些好處的。這也是顧琰去書房找他聯絡感情的根由之一。

還有一個需要聯絡感情的對象就是太夫人了,上回她賞了東西,針線房的人給自己裁製春衣就積極了許多,而且布料花色任挑。

五天一次的請安日,顧琰自然不敢遲到早退,而這天也是女學固定的休息日。這一點還是比較科學的,雖然初衷只是讓她們陪着太夫人熱鬧半日,讓老先生得到休息,並非是爲了她們幾個小丫頭的身心健康不至於產生厭學情緒。

今天是二月初十,不必上學去。顧琰用完早飯,便候在屋裡,好跟着茯苓縣主去請安。繼母不是很樂意看到自己顧琰是知道的,她自己也不太想去正房,所以不到不得已是不過去的。這會兒拿了本《論語》邊看邊等着,旁邊還有渣爹幼時的批註,字跡幼稚卻也有些可愛,不想長大了卻是這麼個渣男。

小菊將屋子收拾妥當笑道:“姑娘也忒愛看書了些。”

“人得敬業啊。”顧琰嘟噥。潘先生越來越看重她了,似乎是覺得終於在顧府的女學生裡得着塊璞玉了,所以加意雕琢。但其實顧琰知道,她並不比姐妹們天賦高,只是因爲更加有危機感,所以加倍勤學而已。有了這樣的正確認知,顧琰自然是更加勤學上進了,有時也不由得想想,要是前生有這麼勤奮,八成北大都考上了。

外頭掃地的小丫頭在屋外告訴小菊,“小菊姐姐,夫人要出發去給太夫人問安了。”

顧琰把書籤放入《論語》,然後擱到桌上,對着銅鏡整理了一下儀容,然後過去匯合。

雖然已經做出決定要好好的同太夫人打好關係,但是顧琰還是做不來膝下承歡那套。她有些納悶,顧瓊顧瑤能背下那麼枯燥冗長的佛經,怎麼就背不好課文?看來還是個主觀能動性的問題。

今天的東院,太夫人卻沒有聽佛經的心思,只招呼了幾個媳婦留下陪她抹骨牌,打發孫女小孫兒自行玩兒去。

不用綵衣娛親,也不用去上學,今日便算是個放假了。不過顧琰不敢這麼認爲,潘先生那裡她還得交差呢。於是準備回三春閣去看書,謝絕了顧瑾找她去盪鞦韆的邀請。

顧瑾嘟嘟嘴,“這纔多久,你都開始學《四書》了,我也回去溫書了。不過後日就是花朝節了,莫忘了剪些彩帛紅紙到時候掛到花枝上去。”

“哦。”顧琰點點頭,看到往日一向很活潑的瓊瑤姐妹花,今日卻有些文靜得出奇,正不言不語的往回去的路上走。

顧珏也看了一眼,“我聽姨娘說,家裡要準備給七姐姐八姐姐議親了。”

顧琰回望了一眼東院的正房,怪不得二伯母一副有事要和太夫人商量的樣子。太夫人留了幾個媳婦,大概是想集思廣益,把大家的人脈都利用起來。或者是要向她們傳達一下結親的範圍要求,畢竟,幾個媳婦三五年內都要面臨擇婿這麼一樁事。

只是,十二歲就要準備議親啊,那自己可只有四年的時間了。

“琰姐姐,你可不要成了書呆子啊。姨娘說,雖然說我們家詩書傳家,但讀書不過是錦上添花。”

顧琰站住,“可是隻有這個是我們自己可以作爲的,出身那些我們又沒有法子。”

“不只的”顧珏壓了壓聲音,“這話原不該我們做晚輩的來說。才女,其實也就是名聲好聽些。其實於家族的用處遠不如一個會持家的主母。”

這個觀點,其實沒錯。三伯母對於家族的作用,真的跟大伯母遠遠不能比。三伯母時不時花上幾百上千兩銀子買些心頭好,譬如古董花瓶,珍本古籍。大伯母卻是執掌家事,大小事務理得順順當當。這纔有了靖西侯府後院的安寧,以及其他幾房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日子。

顧琰能聽出來顧珏言下未盡之意,這也是方姨娘對她灌輸的,女子最大的前程莫過於嫁人。議親要看的第一是家世,第二是品貌,才學最多排在第三。這也就是顧瓊顧瑤背佛經比背課文有積極能動性的緣由了吧。能到祖姑奶奶那份上的,百年也沒有一出。還不如好好的討好當權者,這樣還能被嫁得稍好些。

顧珏將這些話隱晦的告訴她應該是好意。只是,她跟她們不同。顧琳第一次見面就鄙視她沒有上族譜,她的確是。所以,她們的未來在被記上族譜時就已經註定了的。不論如何,爲了顧家的名聲,無論嫡出庶出,應該都能嫁得不錯,雖有高低之分,但出不了賈迎春誤嫁中山狼的事。因爲此時的顧府雖然不是蒸蒸日上,但守成還無礙。掌權的人腦子也還清楚,不至於出那麼些離譜的事兒。

可是她要的是離開顧家,不受顧家控制。目前她所能知道的就是進宮做女官了,然後再託庇於晉王離宮做自由人,這個是需要家世才學的。而且她沒有被寫在族譜上,一切都需要自己去爭。太夫人說得很明白了,她得有足夠的利用價值才行。當然,等到離開了顧府,她纔不會如老虔婆的願,犧牲自己爲顧家謀福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