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元宵3

卷一 037 元宵(3)

這邊顧琰兄妹三人去放燈,顧琰看着顧瑾很虔誠的許願,然後把蓮花燈推了出去,便也入鄉隨俗的跟着做,心頭禱告現代的父母身體安康,自己也總能撥雲見日。

“好了,回去了。”顧珉領着她們回去。到明月樓集合後,就好回家了。明早衆人就要開始上課了。

顧瑾小聲同顧琰道:“晉王殿下,可真是好看哪!而且好和氣,一點都沒有天潢貴胄的架子。”

顧琰認同的點頭,當初他離開道觀時回頭那一笑,可真是炫目啊。甚至是今晚的濁世翩翩佳公子還要來得好看些。不期然的,顧琰就想到了歐公子。其實歐公子也很好看,甚至,五官更加的精緻些。只是有時候顯得有些冷厲,晉王要柔和一點兒。不過後面兩次見面,她見到他捧着烤紅薯左手丟給右手,右手丟給左手,還有拿着個錢袋逗她,那模樣可一點都不冷厲。

只是說來說去,他也才十二三,也就初一初二的年歲,也還沒大長開,在顧琰心底還是把他當小孩子看的。

明日就要去上學了,顧琰多少有些興奮。不過她也知道,繼母絕不會容許自己這麼自在的嶄露鋒芒的。作爲一個外室女,在衆人眼底,就該像顧瑾那樣夾起尾巴做人,好好的討好着、順着嫡母、嫡兄,以期將來嫁個好人家。可是她偏不,那樣一條路,就連賈探春那樣的能人都沒能走通,最後還是落了個替人和親的下場。她這個渣爹不愛,老虔婆祖母不真心疼的,如果一味的溫順,肯定連那都不如。而且,家裡現在已經有一個顧瑾了,看看她平日過的是什麼日子。

顧琳和顧瑾這兩個庶女,一個奴顏討好,一個一味溫順,但其實都是一樣。把自己的命運寄託在嫡母手中,指望對方大發慈悲,許她們一個好一些的未來。

這樣的日子她顧琰不過,她要一步一步展現自己不能被隨意替代的重要性,將命運掌握到自己手中。好不容易尋到的這條路,她非得走通了不可。而且,她在顧家,要的也不是這麼溫順着,最後被老虔婆和渣爹賣出去替家族聯姻。

既然走定了這麼不低調的一條路,這其中,最應該防的就是繼母的爲難了。如果沒有親生女兒,繼母倒也不用太過打壓她。可是,繼母不但有親生女兒,還跟自己年歲相當。這樣一來,她就絕不會容許自己太過風光,比她親閨女風光。

剛回來的那兩天,顧琰其實也考慮過順着繼母過日子。可是看了她對窈娘、依依、惜惜幾個通房的手段,她就不保任何幻想了。

窈娘是繼母自己的陪嫁丫鬟,是被開臉做通房,只是因爲五房連個姨娘都沒有說不過去。說白了是爲了茯苓縣主的名聲好聽。可是一年也輪不到十回,而且顧琿都三歲了,還是必須每次都喝避子湯。那個喝多了可是要絕育的。再有之前那個偷偷懷了身孕的丫頭,直接就一頓板子下去見了紅,還把人賣到了最下等的窯子裡去。

這些,本來顧琰是不可能聽到的。可她回來不就是因爲這個事兒麼,而且回來以後繼母和老虔婆還繼續鬥法呢。多多少少的小菊就聽說了一些,還有一些是從她在府裡當差的愛喝酒的親戚嘴裡打聽出來的。

顧琰一聽,這可是個心狠手辣的主。而且她這麼做不就是爲了獨佔渣爹麼,肯定不可能真的接受自己的存在。然後是親眼看到了依依和惜惜的遭遇,雖然她們現在還正得寵,可渣爹靠得住麼?繼母嘴上說得好聽,要請戲班子,要擺酒,讓她們風風光光的開臉,這也是給太夫人賞下來的人面子。可是渣爹什麼性子她不知道?把人安排住了進來,而且也不像從前那樣嚴防死守,沒開臉就讓那倆被渣爹拉上了牀。這樣一來,還擺什麼酒聽什麼戲,五房的下人嘴裡嘀咕得可難聽了。是誰在後頭給她們撐腰,讓她們敢嘀咕的啊。往後渣爹淡了,這倆準沒好果子吃。

那兩人還在指望着生個一兒半女,下半生有望,甚至是分家產呢。是,她們是沒像窈娘那樣必須喝避子湯,因爲是太夫人賞下來爲了開枝散葉的。可是,在五房,飲食裡要動手機會多的是。她們一準沒機會懷上,也許比窈娘還慘。已經有了一個被賣出去的翠兒差點瞞天過海,繼母會再在這個上頭跌跟頭纔怪。就算必須要讓通房生一個,那也是完全聽話的窈娘纔有機會。生女兒不消說了,也許比她的待遇好些。要是生了兒子,不讓養廢了纔怪。

所以,這麼狠毒獨佔欲又極強的繼母,她是不可能指望她容得下自己的。與其做個老實的外室女被她輕而易舉的捏在手心,不如放手搏一把。這條路走通了就是康莊大道,顧家的人都別想再掌控她的未來。別想用她去換取利益,一邊還說她沾了顧家的光。至於她孃的仇,早早晚晚她是要報的。

今晚又是小菊值夜,等到熄燈了,她給顧琰說,她今天得了兩個時辰的假回了一趟家,把顧琰抄好的兩本書給小豆子了。

“你也有假啊?”

“嗯,本來三春閣是挪不出人休假的。可是杜媽媽說就兩個時辰也不妨事,奴婢的家就在後街安置沒有職事的家生子奴才的大宅院,就讓奴婢回去了。”

顧琰失笑,上回給小菊提了一級,又長了一級工資。今天又額外讓資歷不夠的她回了趟家。看來繼母還不知道小菊是個再實在不過的人,她壓根就沒明白人家是在收買她,還以爲真是應得的呢。 ✿ ttκan✿ ℃o

“姑娘,小豆子說那插圖是不用畫的,書店請了專人畫。”

顧琰瞪眼,那她不白忙活了。這個小豆子,怎麼一早不說清楚。

“他東家看過說臨摹得不錯,所以這回給了抄書和畫插圖的銅板,再加上姑娘不用書肆提供筆墨跟紙,一本給了四十文,這裡一共八十文。那東家讓以後的也弄成這樣!說是先要十本《幼學瓊林》。其他的,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