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唏噓

355 唏噓

“嬤嬤,回吧。琿兒他不想看到我們。我是他的污點。”孫茯苓苦澀的道。

孫嬤嬤道:“兒不嫌母醜。今兒是有人一道,少爺不方便過來見您。咱們明兒再來。”

“就是沒有人同行,也還有顧家的小廝跟着。難保不會告訴那老虔婆。罷了,我能偷偷看到他就知足了。”

顧琿神色有些不寧的回了家,好好收拾了一下心情纔敢去見太夫人。只挑了太學裡的事告訴她。

“嗯,你也別被眼前的種種迷了眼。你姐姐做到如此已經相當難得了。你可別想着再一味的依靠。什麼東西,如果是人家給的,那人家也可以隨時收回去。”

“是,孫兒知道,一定加倍用功。”他哪敢再飄飄然,今天在街上母親已經把他往上飄的身子拉回地面了。如今先生、同學對他熱情、客氣,不過是看他是秦王妃親弟。歸根到底還是得靠自己才能立得穩,大哥和四哥都這麼說的。而且姐姐如此相待,他也不能讓她跟着丟臉纔是。

“功課上有困難麼?如今府上是請不到博學鴻儒肯登門講學了,想給你開個小竈也不能。這麼半道去,怕是艱難。實在不行,你就上你三伯母府上去。請教三伯母問四哥。你三伯母很喜歡會讀書的孩子。休沐的時候沒事也多往秦王府走動走動,聽說那墨香苑聚集了不少的舉人。能考上舉人也不是一般人了。秦王的幕僚裡也有幾位大家。總之,一切能用的資源都要用上。”

“是。”顧琿心跳得還有些快。生怕太夫人看出端倪,於是話很少。太夫人只當他初進太學有些吃力便讓他下去休息用飯了。

那邊顧琰得見方子墨找到另一半又即將當爹,心頭着實高興,就想是放下了一塊大石頭一般。只是高興之餘也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淡淡惆悵。因着這惆悵她用過午飯就告辭了,說要回去看糰子。

明暉似笑非笑看她兩眼,她一下子想通了自己在惆悵什麼。不由心道我果然也是個俗人啊!繼而一笑,那種莫名其妙的惆悵纔去了。

“叫你來沒別的事,琅琊山的事情你能幫就幫着點。我沒實權,倒是不如你的能量大。”

“我知道,一定會盡力的。我怎麼也在木石村住了那麼久嘛。大家待我都不錯的。對了師傅,你知道阿櫻最近在忙什麼嗎?”

明暉搖頭,“我基本都在紫檀精舍,她來這裡看我兒子的時候我通常不在。幹嘛?”

“沒有,純好奇。”

шшш ★ttκā n ★℃o

明暉追問,“好奇什麼?”

顧琰一滯,不知道告訴明暉這個長輩算不算把東方櫻給出賣了。如果是旁人,以明暉的性子樂得看熱鬧。可是是自家侄女,而且這裡就他這一個長輩,他還能淡然處之麼?

“說!”

“就是阿櫻有意找人借種,我好奇她會看上什麼人。”看明暉把臉垮下來,顧琰就扛不住全招了。唉,早知道剛就不問了。讓你多嘴!

明暉吐出一口氣,“她怎麼竟想幹這種驚世駭俗的事?這麼說,她之前其實是想找秦王借種?”

“嗯,多半是。而且人她應該也動心過。”顧琰小小聲道。

明暉思忖了一番,“她到底來京城是幹嘛來了?罷了,你回去吧。我還得回去陪客,不好走開太久。”

“哦。”

“以後有什麼消息,第一時間告訴我。別替人瞎打掩護!”

顧琰嘟囔,“告訴了您這回,以後的事我還有機會知道?”東方櫻也是記仇的主啊。

“反正知道了不準再瞞着我。”

“明白。您要攔阻啊?”

“好好兒的姑娘家,最好還是正正經經的嫁人。活在別人舌頭上很有意思麼?”明暉苦惱的道。

顧琰心道,師傅,比起你爹你娘來你還真是有些偏保守啊。不過皇帝曾經說過,他就是因爲東昌王和顧大姑的事太,呃,驚世駭俗了,所以男女情事這方面才格外保守的。不是被逼迫,還真的不會想着成親留後,要一直遵守道門的清規戒律來的。

顧琰走到半道就遇上來找她的人了。馬車停下,雪梨掀起車簾問道:“何事?”

“雪梨姑娘,請轉告王妃,宮中皇后召喚。”

顧琰納悶,這會兒皇后找她有什麼事。琅琊山和駱家的事,她一早擺明立場不摻和了啊。而且再有三日就是十六公主出閣,她也不認爲皇后還有閒心管這事兒。那難道讓她進宮幫忙備嫁?

作爲哥嫂,蕭允和顧琰這次前前後後出了將近三萬兩的添妝,手筆算是非常大了。其他王府頂多不過數千兩。難道因此皇后要給她做臉,讓她在最後關頭參與進去,回頭好說一聲她友愛妹妹?應該不會啊,這麼惹眼的事兒何皇后怎麼可能做?

不管是什麼了,現在的任務是趕緊回府大妝。

馬車立時加速,不一時就回到了秦王府。

顧琰端坐鏡前,身後梳頭娘子、齊娘子、雪梨還有小丫鬟都在忙活着。總算最短的時間把親王妃的禮服和頭飾穿戴妥當。然後乳母把糰子抱上跟着,就匆匆出門了。

糰子纔剛午睡起來正揉眼眶,乳母安撫道:“小世子,王妃帶您進宮見您皇爺爺去呢。”

不能不帶,不然回頭老爺子又遣人來問怎麼不帶云云。

上了馬車,糰子把臉埋進乳母懷裡。他還沒有完全開眠,不過聽到是見皇爺爺去也不怎麼抗拒了。

顧琰先帶着人去皇后宮中,讓何皇后抱了一會兒。末了道:“母后,不如讓十六妹也……”我們家糰子可是‘送子童子’呢。

何皇后笑道:“十六,你過來也抱抱。”

十六公主略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上前抱了糰子。糰子笑呵呵的摸她的臉,感覺滑嫩還愛不釋手的。又把頭湊到姑姑脖頸間嗅。也不知道皇后用了什麼秘方,總之十六公主看起來氣色、膚質比之前都好上許多。身上的香味也自然散發,很吸引人。

不過,顧琰看來看去,覺得皇后宮中這會挺悠閒的,不像是還有什麼掃尾工作沒做完的樣子。也是啊,準備了大半年,(甚至可以說從十六公主出生就開始準備了)還有有司衙門專門操辦。這還有三天,早該萬事俱備了纔是。這到底是叫她來幹嘛的?

何皇后道:“嗯,好了,給皇上送去吧。不然回頭該說本宮佔了孫兒就不撒手了。”一邊轉頭對顧琰道:“等一會兒出宮的宮女要在本宮宮門處拜辭,所以把你一起叫來。”

顧琰這才瞭然,果然是要給她做臉,但卻不是做在十六公主這裡。是要讓宮裡宮外的人都知道,這次大放宮女都是因爲她的建言。這可比友愛妹妹的名聲更強。難得何皇后不居功,肯把這好事兒分她。其實也是,這樣做並不會減損她半分。只是很少人會捨得分享了。而且這事兒其實皇家的人都知道,也就不惹眼了。這纔是事事周全的皇后會做的事。

“走吧,時間差不多了。”

何皇后在檐下升了寶座,受一衆離宮宮人按序參拜。顧琰和十六公主分別立在她兩側,居高臨下的看着下頭帶着激動拜別國母的宮人們。這次是以爲十六公主祈福的名義大放宮女,宮人們叩首,先拜謝皇后和公主,再拜謝秦王妃建言之恩。在旁邊贊禮官的聲聲贊禮中,顧琰還真的看到幾個白頭髮的老宮女,心道古人誠不欺我。

何皇后顯然也有些驚訝,“虧得琰兒你提醒,這的確是一件功德啊。”

顧琰忙謙虛了兩句,卻聽到何皇后低不可聞的道:“本宮能放了她們,可惜無人能放本宮。”聲音真的很低,要不是顧琰有內力耳力超乎常人就錯過了。十六公主明顯就沒有聽見。聞言她也不由得有些唏噓,何皇后豆蔻年華進宮陪在年過不惑的皇帝身邊,如今也不過三十五六的樣子。

這個年齡差在皇家也不算什麼了,可偏偏她遇上的君王情愛之心已熄滅。早已是‘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她的青春年華就只是耗在宮裡做一個華美的擺設。流年似水,空辜負瞭如花美眷!如今看着絡繹不絕往外走出的宮人,要永遠困在這座黃金牢籠裡的她心頭是什麼感受啊?

此生她能離開皇宮唯一的途徑便是千歲以後被恭送往皇陵。如今,宏偉的帝陵早已竣工,只留下了將來送駕崩的皇帝棺槨入內的機關,一旦啓動就會永遠封死。在旁邊則爲何皇后另啓了一座規模稍遜的後陵,正在修建當中。這就是要生同寢死不同穴了。

禮部尚書李大人曾經上書說如此於禮制不合。皇后無過,按禮是該帝后同陵的。若是有大過,那當廢后,將來以廢后的禮制另起陵園。

皇帝說他比皇后大三十有餘,意欲早日得道飛昇,不想死後幾十年再被人打擾了。還專門下旨褒獎了何氏一門教女有方,算是對此的答對,卻是不改初衷。顧琰聽蕭允說過,皇帝並不是如外人所言打算獨寢地宮,而是要帶宸妃的骨灰一起下葬,同棺槨。這可比死同穴更親密,棺材都不分。

皇帝和宸妃的愛情讓人感嘆,可這對何皇后未免不公。這是擺明嫌她多餘啊!顧琰想到這裡倍覺心酸,怪不得王昭君遠嫁匈奴,王安石會寫下‘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卻不敢表露出來被何皇后察覺。

“琰兒,你和小允是這皇家的一段奢侈。本宮惟願你們能善始善終!”

“承母后金口玉言,希望兒臣真能做到。不過,好難啊!”顧琰慨嘆道。

何皇后笑着嗔她一眼,“這皇家就見到你們這一對了,你還這樣講話。是要嚇壞本宮的小十六麼?”

“公主不一樣,駙馬是律法規定不能納妾的。十六妹大可高枕無憂。”其實也不是,不納妾,背地裡偷野花只要不張揚開來卻是無礙的。可這話此時肯定不能對準新娘說。

十六公主看母親和嫂子一眼,微紅着臉低下頭去。

何皇后沒有久留,轉身離去。只留下鳳椅受宮人蔘拜。顧琰估計這一幕怕是有些刺激她,不願多呆。

“十六妹,我們出去在高處看唄。”顧琰忽然就很想看看數百宮人絡繹出宮的場景。

“好!”十六公主有話要和顧琰說,欣然同意。再過三天她也將出宮。當然,和宮人們走的不是一條道,離宮的心情也不一樣。

顧琰和十六公主坐了轎子到皇宮最高處的建築去,站在樓上看着下頭魚貫而出的宮人。今天下午顧琰心情挺複雜的,爲何皇后、爲這些離宮和還不能離宮的宮人,也爲將來的自己。

十六公主道:“九嫂,十七的事兒沒有轉圜的餘地了麼?我看她最近都沒那麼活潑了。”

顧琰心道,十七公主還是要比被皇后嬌寵着長大的十六公主心智成熟些。就如蕭允所言,她沒有去找皇帝鬧拆她九哥的臺。十六公主怕是從小對皇后予取予求慣了,婚事也是她自己滿意的。所以如今對妹妹格外有些同情,還覺得要求一下事情能有所轉圜。

顧琰沒有出聲,這事兒還真就沒有轉圜的餘地了。估計十六公主大婚後就要宣佈了吧。

“唉——”十六公主嘆息一聲“其實作爲公主,能夠不遠嫁異國他鄉就是好的了吧。畢竟我們受百姓供養,必要的時候也是要知道犧牲的。可如今天下太平,而且這人選,也並不離譜啊!”

顧琰道:“公主,這件事我愛莫能助。而且,阿允他並不是要推十七妹入火坑呢。十七妹還小,慢慢寬解也就好了。一瞬間的心動,很容易淡去的。”今科傳臚也是少年才俊,且無侍妾通房。在那樣的家庭長大,說明這人家教嚴格,而且很能剋制自己。

而探花郎雖然也沒有妻室,卻是個對貴女圈子裡的女子都很好的。這或許是出於他憐香惜玉之情,卻也可能是意有所圖。因爲要接十七公主回府勸解,顧琰便讓何山派人去徹查傳臚和探花郎。這才知道了這些。至於進一步的消息,就得再等了。如今,顧琰也不知道是該希望探花郎是個好的,還是不好了。

十六公主點頭,“我也知道這點。母后也說這是一門極好的婚事,稱得上兩全其美。只是我現在順心,不忍見妹妹不如意。想多問幾句罷了,九嫂不會怪我吧?”

“怎麼會,十六妹你天真良善,九嫂怎麼會不清楚呢。對了,我要往淑母妃宮中去,十六妹要同行麼?”

“不了,母后說還有用事情要教我。到時候要拜別諸宮母妃,我再見淑母妃吧。至於十七妹,以後我出宮了,可以時不時接她去公主府玩的。”

“好!”

顧琰到淑妃宮中求見,後者便傳了她進去,“皇后那邊的事兒結束了?”

“還沒有,不過母后已經不在那裡坐着了,兒臣便也走開了。”

“那你來本宮這裡是有什麼事麼?”淑妃疑惑的道。顧琰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尤其名義上宸妃和淑妃可不是姐妹。

“阿允說想接十七妹到秦王府住一段時日散散心,讓兒臣來問問淑母妃的意思。”

“讓她出宮住住也好,就有勞秦王妃替本宮好好開解於她。”淑妃欠了欠身子。

“不敢。那就這麼說定了,三天後送了十六妹出宮成大禮,兒臣就來接十七妹。”總要給人幾日準備的時間。公主出去小住,帶什麼人手、衣飾都是事兒。還要去向皇帝報備一聲。

末了顧琰告辭,淑妃遣身旁的首席女官相送。到了淑妃宮門處,顧琰轉身道:“有勞姑姑,姑姑請回吧。母妃身邊不能離了姑姑的。”

“那秦王妃就慢走了。”

顧琰又帶着小宮女轉道紫檀精舍。也不曉得老爺子會不會又打發她自己先回去。不過,接十七公主的事兒正好趁機報備一下。

皇帝正逗着小孫子玩得開心,聞言道:“接十七去小住?爲何?”十六一出閣,這可就只剩下一個十七日日承歡膝下了。

“兒臣的貴女書院不是要招新麼。在那之前打算請兩位皇兄和另三位擔當評判的名宿去看看書院各方面到底是什麼水平。這樣他們纔好對新學員進行資格評判。這會兒書院裡忙得熱火朝天,兒臣的三伯母那麼沉靜的人如今走路都風風火火的了。所以想把十七妹拐去當個小幫手。十七妹各方面的才學可都是很出挑的。”

能不出挑麼,皇帝簡直就是把她當成宸妃給自己生養的閨女在調教,一心要她處處能比肩宸妃。所以說十七公主的成長道路也是真的蠻辛苦就是了。親孃嫌自己不是兒子,愛答不理。親爹一心要她趕上在其心目中根本無人能相提並論的姨母。

皇帝道:“你想得倒是挺周到。當初還真沒想到你這個書院辦得有聲有色的。義學也搞起來了。得了,你哪天讓人給老三他們表演知會朕一聲。朕也去瞧瞧那些小丫頭們被你調教成什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