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疑竇1

344 疑竇1

端娘慶幸地道:“晉王妃在正房廂房生產後,十三姑奶奶聽說是不小心動了胎氣,羊水都破了。虧得是穩婆乳母都是現成的。不然還得臨時上外頭找人去,那可就險了。如今母女平安,也是託天之幸。”羊水破了,不能及時生下來就是難產。

顧琰蹙眉,“來報信的人是這麼跟你說的?”

端娘點頭,“是,晉王府來報信的人是這麼說的。不過,估計只有咱們府上會這麼說。相對於晉王妃終於生下嫡子,咱們家十三姑奶奶早產還險些難產,最後終於平安生下一個女兒那就不足道了。”

“想來也是。”晉王府必定會極力淡化此事,只是到秦王府報信不可避免會說及。估計這會兒宮裡還有各王府得到的消息都是晉王府終於有嫡子了。顧瑾早產的事兒根本不會被特地提及,也不會有什麼人關注。

顧琰和端娘對視一眼,彼此眼底都有些懷疑,怎麼就生得這樣接近呢?而且,晉王妃得子,顧瑾生女。這裡頭沒什麼吧?可是,沒有證據,這可是不能胡亂懷疑的。說不得被倒打一耙,說是顧家人故意使壞要跟晉王妃生得這麼接近。然後製造事端,混淆視聽。

上回就是這樣把晉王受傷的事載到她頭上的。也不想想顧瑾都嫁到晉王府了,她又不是被當死士培養的。怎麼可能如此?可處在秦王府的立場,沒證據那是懷疑的眼神都不能在外頭露出來的。

蕭允下午回來聽說了也是這個反應,“不會是爲了得個嫡子,三嫂豁出去了吧?”

“誰知道。如今也只能懷疑,誰還能找到證據不成?”就是真有換子的事兒,顧瑾也不可能講的。

“三哥纔剛回來,之前有血光,是不可能知會他回府的。”蕭允說道。這事兒就算有貓膩他應該也不知道。他未及而立,完全不必行此險招。

“我生的時候,你敢不在府裡我就跟你沒完。什麼血光重地不能踏足,女人拼死拼活的生孩子又不是單爲了自己。”

蕭允忙問道:“你又有了?”

“沒呢,我就這麼一說。”

蕭允想了下道:“對了,你妹子不是要晚兩個月麼,那孩子的大小應該有區別啊。”

顧琰道:“之前瑾兒補品吃多了,孩子長得比正常月份的來得大。”她早想到這個了。而且聯繫起來看,總覺得這裡頭有古怪。別是一早準備好的吧?要不是顧珏上門去求醫,周媽媽看出些端倪來,她們全都被矇在鼓裡呢,根本就不會揭發出來。

蕭允愕然,“這還真是巧到家了。”

“我已經讓四嫂同三嫂一道去晉王府了,看她回來怎麼說吧。好好兒的就弄到早產,虧得是母女平安。孃家人總要過問一下的。”

說話間,下人來報顧四少夫人來了。

“快請我四嫂進來。”

秦茵很快進來,行了個禮道:“王爺也在呢。十二妹,問到了。說是之前安側妃招待你的時候失禮被晉王趕回了王府。她回來之後就事事處處的跟十三妹過不去。王妃產下兒子後她又去嘲諷了十三妹。十三妹一時氣憤之下就早產了。”

顧琰愕然,居然是這麼一回事。聽着似乎也說得過去,安妃就是有那麼驕縱。這樣被趕回來,在顧瑾身上出氣也是有的。只是,她就不怕把顧瑾氣出個好歹來?那畢竟是晉王的骨肉呢。

“那十三妹怎麼樣?”

“我們去的時候她還昏昏沉沉的,這些話是方姨娘偷着對我和三嫂說的。她說的時候一臉的氣憤與心疼,淚花都冒出來了。十二妹送的東西都轉交了。我先回了,三嫂此時還在晉王府。十三妹那裡冷冷清清的,和晉王妃處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過好在小嬰兒看着還算好。十三妹據說雖然很驚險,但能養好。我剛要離開就聽說晉王回府了,還派人來告訴我們已禁了安側妃的足。”

顧琰道:“有勞四嫂跑這一趟了。”

“沒事兒,都是自家人。那我就先回家了。”

“端娘,你替我送四嫂出去。”

秦茵走後,蕭允兩手抱在胸前踱步,半晌道:“聽着是一個巧合套一個巧合。琰兒,咱們來逆推一下。就當真的是三嫂冒天下之大不韙換了孩子。她爲什麼要這麼做呢?”

顧琰盤腿坐在榻上,以手托腮,“就是啊,她才二十八九,又不是再沒機會生了。”

蕭允點頭,“爲了有嫡子,三哥肯定還得繼續和她努力。除非,她身子壞了,不能再生了。”頓了一下又道:“如果是處心積慮,怕是懷孕的中途就知道這個結果了。姨妹的肚子就是讓她多一重生出兒子來的保險。抱姨妹的兒子是最穩妥的,畢竟那也是三哥的兒子。這樣,風險最小。”

顧琰頷首,是,要不然孩子長大不像晉王肯定引人懷疑。是晉王的親兒子,他就是知道了爲了大局怕是也得幫忙瞞着。

“難道真的能通過把脈知曉肚子裡孩子是男還是女?不然,也有可能她和瑾兒都生閨女。那不就白搭了麼。”

“這個她也許還有其他安排,也或者沒有。混了嫡庶三哥還能容忍,要是抱外頭的孩子充當他的嫡長子他肯定是不幹的。就是三嫂不能生了,他也可以重新聘正妃生嫡子。或者把承湛這個庶長子記到三嫂名下。不過,這個情況咱們現在無需多去想了。”

顧琰想了想道:“要真是這樣,那當初三個庶妃對瑾兒的肚子動手腳,搞不好王妃是心知肚明,甚至可能暗中推波助瀾。就是如今安側妃氣到瑾兒,說不得都是她的人在推動。這樣的話,她的心機太嚇人了!四嫂只看到了瑾兒的孩子說是還好,洗三的時候我留神看下晉王妃生的嫡子。可是,個頭小些也不是說不過去。正常生孩子,四五斤到八九斤的都是有的。”

蕭允也坐了下來,“安側妃被趕回了王府,這麼說劉側妃不在府內在別苑。她可比安側妃精明,這樣的大事要瞞過她怕是不容易。而且她生的承湛是庶長子,如果王妃沒有嫡子,那承湛就有機會。”

顧琰攤手,“可是,就算她此時揭發此事,結果也不過是晉王妃被追究混淆嫡庶、欺君罔上的罪過。晉王另聘正妃。她被扶正的可能性不大,劉氏、安氏處處勢均力敵,最大的可能還是另聘正妃。所以,她就是知道什麼也不可能現在說出來。還不如捏着這個把柄等到適當的時候再抖摟,或許還能有意想不到的好處。瑾兒聽說是險之又險,當場就昏死過去。就算我們推論屬實,她知不知道也是未知數。而且知道了,這件事她也絕不可能說。”

“那麼,方姨娘呢?她極可能是知情者。”

顧琰搖頭,“她也不可能說。且不說她想不想得到那麼深遠。她根本沒機會說的。晉王妃真做了這樣的事,會給她機會說給我知道麼?她也就只有機會向我孃家兩位嫂子抱怨安側妃而已。”

蕭允嘆口氣,“是啊,如果說出來對姨妹最大的好處不過是把兒子抱回來。可是不說的話,她的親生兒子卻能成爲晉王府小世子,甚至將來的太子。有這個好處在遠處,而且她們母女在晉王府勢單力孤,也的確不可能說出來。可時間越久,這件事被抹去所有痕跡的可能性就越大。”

“可是,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三嫂換了孩子的前提下做的假設。”

蕭允捏捏鼻樑,“我知道,不過這麼逆推一下,看看這裡頭牽涉着多少人的利益。事情發生在晉王府內部,有哪些經手人,哪些知情人,我們都不得而知。三嫂真要做這件事,用的肯定都是心腹中的心腹。”這樣挺好一個把柄,肯定不能輕輕放過!

“難道你準備到老頭子跟前去說?”

蕭允搖頭,“如果我不是利益相關人,那我還能說說。既然此事關係我切身利益,那肯定不能由我去說。看着吧,雖然晉王府如今極力淡化此事。什麼洗三、滿月之類的,有嫡子的排場,庶女肯定是被順理成章的遺忘。但是不要忘了,孩子的生辰是會記到玉碟上的。這個可抹不去。老頭子看到這樣的巧合,難道不會像我們一樣多想一想。就算沒有證據,他心頭也得留個疙瘩。有個身世可能存疑的嫡長子,也不過是比沒有嫡子略好些。此時我什麼都不動,就任由晉王府慶祝得了嫡子的弄璋之喜。”

這是以後真的都要做成假的的節奏啊!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攻擊把柄。民間多信這些皇家秘聞。就連乾隆是太后用公主偷換了來朝拜的陳家夫人襁褓中的兒子這樣的話題都很有市場。就更不要說晉王府正妃和侍妾相隔不過幾個時辰分別產下的兒女可能掉過包的話題了。

顧琰撓撓下巴,“嗯,如果是換過了。爲什麼不索性先瞞着瑾兒早產的事兒呢,等到洗三的時候再爆出來,不是還多了許多人證麼?”

蕭允伸手彈了下顧琰的腦門,“說瞞就瞞啊。那孩子不哭不鬧,不吃不喝了?這樣更容易出問題。府裡不得一個院子的人都知道那孩子是換過了的。這種情況三哥能裝得了不知道?如果真的換過了,那就是三嫂的親骨肉。她可捨不得殺了以絕後患。不然,倒還真可能瞞得住。過個幾天把你妹再弄死,就說是難產死的。但是也不能超過三天,洗三的時候你肯定會一擡腳就去看姨妹了。所以,這一條還是行不通。”

顧琰趴到小几上,“還是假設,一切都是假設。”

“要真是換過了,三哥這回肯定氣得夠嗆,還不能發作出來。他如今還離不了三嫂孃家的支持呢。時日久了,證據就更難尋了。到時候他再想爲這事發作也拿不出證據來。三嫂敢這麼幹,就是仗着這個吧。到時候她是世子生母,又沒有旁的差錯,三哥也不能無故休棄她。”

“可以冷落她啊!”顧琰聽蕭允這口氣竟是認定晉王妃換了孩子似的。或者說,就是真的巧合,他也會在將來製造輿論說成是真的。除非將來這孩子長得很像晉王妃,不然晉王妃真的很難說得清楚。如果像顧瑾那就不用造什麼輿論了。她得擦亮眼睛一直看着。

“你以爲他們如今不是貌合神離啊。唉,真希望是真的換過了。老頭子總說三嫂這好那好,是女人的典範。要是這個典範幹出混淆嫡庶的事兒,那就有意思了。”

正如顧琰預料的,她和蕭允在秦王府議論得熱熱鬧鬧,正推逆推,後續招數都想了。但其他的幾家王府,還真的不知道晉王府的侍妾顧氏晚晉王妃幾個時辰生了個閨女的事兒。就連皇帝此時都不知道。

皇帝自然是高興晉王終於有了嫡子,不然總是覺得缺了什麼。派劉方去賞了新得的皇孫,嘉獎勞苦功高的晉王妃。又讓翰林院衆學士擬名,這就相當於昭告天下了。至於其他諸王,反應不一。

齊王喝着酒對齊王妃道:“終究讓老三如願以償了。從前結的仇太深了,而且他和我說話做事都不對路。希望小允能爭口氣,這次監國將老三壓下去。可惜我在朝中沒什麼影響力了,不然真要助他一臂之力。”

齊王妃道:“是不是也不要太一邊倒了?這回三弟妹得子,我去好好賀一賀她。也許也不是就不能容咱們一家了。”

“容,怎麼容?老三心頭恨毒了我。我又影響不到政局了,他犯不着做出寬容的樣子容忍,把舊日我害他的事就這麼放下。”

楚王則是高興的拉着目前留在他府裡的原晉王府首席幕僚丁先生激動,“三哥有嫡子了,這下就什麼都不輸給老九了。而且老九那個媳婦,又悍又妒,這回又擋了東昌郡主進門。那就是個拖後腿的。從來就沒有皇后是這個樣子的。”

丁先生道:“誰說的,開皇的獨孤後比她還厲害。”

“那是她沒公爹盯着。父皇絕容不了她做獨孤後那樣的女人的。哪怕她也一氣兒生五個兒子。”

“嗯,總之晉王有了嫡子,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另外像是燕王、渝王、蜀王都覺得,哦,三哥有嫡子了,好事兒啊。回頭好好恭喜他一番。在心底,他們還是隱隱偏向晉王的。畢竟,蕭允從小受的偏愛太惹眼了。晉王一向又是個友愛兄弟的,他們和他又不像齊王那樣有解不開的血仇。

何皇后對此有些憂慮,自家兄長幹過的混事兒,以至於她只能選擇和秦王一方合作,當然不樂見如此。而且,如果晉王上位,貴妃也會成爲太后,自己這個母后皇太后就沒那樣獨一無二的尊貴了。

貴妃等這一天等了足足十年,喜動顏色的說要給張天師塑金身還願,又賞下不少物件。身邊的宮女太監也個個喜動顏色。

淑妃暗自詛咒,怎麼就叫那個女人生了個兒子。哼,不一定能養大呢。哪裡比得了糰子健健康康的。

晉王府內,最受到影響的就是劉氏母子和安氏母子了。但指望晉王沒有嫡子,這個着實是早了一點。他虛歲二十九,還不到而立呢。所以,倒也不至於太過失望。

至於晉王,他自己心頭也是有些疑竇的。坐在搖搖車邊定睛看着包裹好的新生兒。才一天呢,就連像不像他自己都看不出來。更別說到底像哪個女人了。

悅悅很開心的站在搖搖車邊,她終於有一個同胞弟弟了。母妃說有個同胞弟弟,就什麼都好了。

晉王摸摸她的包包頭,“看把你高興的。”

悅悅笑得眉眼彎彎,“弟弟和我一個娘,我們最親。承灝承湛也是弟弟,可是……還是有些不一樣。”

“是,不一樣。”庶子和嫡子不一樣,他此時太需要一個嫡子了。可是,有這麼一個疑問,終究是硬傷。只盼着這孩子能越長越像王妃,那就不怕人說三道四了。他回府後聽說是安氏氣得顧瑾早產,便將她禁足了。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問。沒有問下人,更沒有問此刻還虛弱的王妃。他不能問,一問不是更授人以柄麼。

“來人,顧夫人那裡,讓府裡格外照應着點。”無論如何,這也是爲他生下孩子的女人。此刻所有人都關注着王妃這裡,不能讓她再受委屈了。過一會兒,自己也過去一趟吧。

“是。”

晉王妃倚靠在大迎枕上,“之前,都是妾身沒有照應周到,害得顧妹妹早產。幸而母女平安。”

晉王看她一眼,“怎麼能怪到王妃身上,你自己也挺險的。安氏的確是被驕縱壞了。”晉王妃生下悅悅已經足有九年,再生並不比初生輕鬆。

晉王妃心道,連你心上的人都敢慢待,那的確是驕縱壞了。

“那三個怎麼處置呢?之前怕讓王爺操心,妾身和劉妹妹商量過後就讓她們在家廟裡祈福抄經。”

“那就讓她們繼續抄着。等到顧氏和小郡主徹底養好了,再放她們出來。”女人多了,也是個麻煩啊!要是隻有一個,怎麼會有這樣的疑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