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賀禮

263 賀禮

皇帝一臉笑意的抱着孫兒,可惜糰子這會兒正醒着。眼珠子盯着祖父轉,偶爾還咧開無齒的小嘴無意識的笑笑,再流出一串口水來。

“這小子大變樣了啊,小孩子就是一天一個樣啊。”皇帝言若有憾,如果能天天看到就好了。

蕭允摸摸下巴,“我那會兒是什麼樣兒?”

“你,你滿月了才這麼大點。”

“不至於吧?”

“什麼不至於,你生下來就四斤,差一點沒養活。”那會兒半夜被噩夢驚醒,都會忍不住走到隔壁拿手試試那小小的嬰孩有氣兒沒有。實在是怕他就那麼隨着他娘去了。

顧琰以爲蕭允是滿了百日才被抱進宮,其實不然。那時候只是對外這麼宣稱的,淑妃懷念亡妹,待侄兒滿了百日接進宮中。對外說的還有壓牀之意。但皇帝是在蕭允出世不久就親自到雲府把人抱走了。

皇帝如今看大胖孫子那是怎麼看怎麼喜歡,何況這孫子長開了這等漂亮。

蕭允想起顧琰的擔心開口道:“這孩子比我有福氣,能在母親懷中長大。等他滿了月,我和琰兒帶他去給我娘看看。”秦王府裡專門闢出了一進房舍供奉宸妃,不過他說的是帶進宮去拜祭那裝了他娘骨灰的青花瓷瓶。

皇帝瞥他一眼,“你當老子很想替你看孩子啊?這麼大一點正是最操心的時候,等長大好玩一點兒再說。”

“爹——我會常帶孩子進宮看爺爺的。”蕭允一聽老頭子還真有這種念頭,趕緊出聲。捨不得啊,而且回頭真讓老頭子把孩子抱走了,琰兒還不知跟他怎麼鬧呢。

“老子還能抱多久的孫子啊,你小子都捨不得!”

倒也是,只是……蕭允好一陣抓耳撓腮的作難。一邊不想違了孝道,一邊又不捨得把兒子送進宮去。

皇帝笑笑,“行了,只是偶爾接進宮住個幾天而已。”

那就好那就好,這樣就兩全了。

“你的腿王太醫怎麼說?”皇帝抓住口水兜兜給孫子擦嘴,換了個話題問道。

“哦,癒合的很好,只是傷筋動骨一百天,還要再養養。”不過,蕭允可麼打算真耗這麼久。如今的時間金貴得緊,哪裡容得他閒散這麼久。這次的差事他辦得不錯,沒有得罪太多的人,同時立下了威。這是個很不錯的起點,所以得乘勝追擊。就是這些天,他也不是一味休養。搬了不少戶部歷年的卷宗回府來看。

戶部在整個六部中都屬於重中之重,掌管全國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收支……事情很繁瑣。一開始蕭允很不適應這樣的工作,可是想坐上那個位置,完全是門外漢可不行。戶部管的可都是國之民生,此乃立國是根本。正好回來以後每日只能躺牀上不動,他也就難得耐下性子好好的鑽研了一番。這幾日從顧琰坐月子的屋子裡搬出來,他也尋了個戶部老吏給他細細說了其中不少門道。他總得六部都轉一轉,把裡頭的名堂都大致搞清纔是。兵部可是省了,可另外還有五部呢。所以,時間非常金貴。

而且,他原本傷得就沒有表面上這麼重,再說戰場上哪裡真的能給你一百日來休養呢。所以等孩子滿月,他便打算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了。

關於這次的傷蕭允沒在皇帝面前說什麼,而皇帝也什麼表示都沒有。一個自己安分養傷,一個依然在紫檀精舍休養,來了也只是逗弄啥都不懂只會吐口水泡泡的小孫子。

小糰子忽然‘哇——’地一聲哭了起來,皇帝道:“他這是餓了?”

蕭允有點經驗,忙道:“要尿……”不過話音沒落,根本還沒來得及喚人進來給小糰子把尿,他已經衝了皇帝一手了。看着老頭子抱着小傢伙的襁褓,水滴滴答答從他指間滴落,蕭允強忍住笑,“來人!”他也被衝過兩回,這小子吃得多,水量也就大。原本是祖孫三代同堂其樂融融的場面,就沒有讓伺候的人在旁邊,沒想到小糰子忒不給面子,直接發了大水。

訓練有素的丫鬟乳母立即抱了糰子到旁邊換下尿溼的襁褓,另有人伺候皇帝洗手,因他袖子衣襬也遭殃了,也褪下讓人拿了去清洗。顧琰聞訊着人找出一件蕭允顏色比較暗沉的外袍送來讓皇帝公爹暫且穿一穿。說起來,皇帝六十多了,因爲年輕時候習武射獵,身材並沒有怎麼走樣,加上他和蕭允本就體型相近,穿上並無違和感。

皇帝自然是不會跟大胖乖孫生氣了,只抱怨蕭允,“你小子也不知道早些提醒一聲。”

“我傷還沒好,琰兒都不讓我抱他。我也是在旁邊看到過幾回。他躺我邊上的時候也衝過我兩回呢,童子尿驅邪的,吉利着呢。爹不如今天就在兒子媳婦這裡用午飯,我讓他們弄得軟和些就是了。”

皇帝想了想,捨不得大胖孫子遂答應下來。那邊換好襁褓抱過去顧琰餵了奶又給送了過來,皇帝輕輕拍了拍糰子的小屁屁,“你小子回頭早點打招呼。”

不痛不癢的,糰子只當在跟他玩呢,又露出無齒的模樣笑了起來。

“爹,你放我懷裡,我也抱抱。”蕭允舉起胳膊擺了個姿勢。

“不行,回頭摔了我孫子怎麼辦?”皇帝毫無留情,一口回絕。徑直抱起糰子在屋子裡轉悠起來,間或還顛兩下,依依哦哦和糰子‘說話’,惹得糰子嘰嘰咯咯笑個不停。

這下蕭允有些後悔把自己的傷勢搞這麼嚴重了,他還沒撈着抱過呢。也就只有這種時候糰子纔會離了顧琰視線,可是老頭子也不給他抱。

顧琰就有些鬱悶了,糰子是不離她跟前的啊,這一下子被抱走這麼許久。這小子都不找她的麼。

其實糰子也只是顧琰醒着的時候都在她跟前,其他時候大多被乳母抱着哄着。如果他真的這麼認人,一定要挨着母親,顧琰怕是就不會覺得他好帶了。實在是因爲拉撒換襁褓這類麻煩事兒都有人代勞了緣故。

端娘勸道:“王妃,這是天大的好事啊。沒想到皇上也同普通人家的老太爺一樣啊,就稀罕孫子。這被孫子尿了滿手聽說還笑眯眯的呢。”

“怕是也只有糰子有這待遇了,就怕太得寵了惹人眼紅。”

端娘想起皇帝還另有二十多個皇孫,所以,稀罕的應該不只是孫子。還是最心愛的兒子給生的孫子。

顧琰揉揉額角,“要護着這小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長大,我還不知要用多少心思呢。”阿允三歲就差點被廢后的人推到冰湖裡凍死,還順帶坑了貴妃和當時的三皇子一把。他那個時候何啻於是皇帝眼珠子啊,都被人找到這麼好的下手機會。糰子雖然是養在王府,可是進宮的機會肯定不少。這麼小的孩子完全沒有自保能力,全靠身邊人保護啊。而且這年頭小孩子的夭折率也太高了,拉個肚子都能讓人去了。

端娘只得勸慰道:“養兒百歲,長憂九十九。就是小世子長大成人,娶妻生子了,王妃還是得不停得爲他操心的,都是這個樣子的。”

“誰說不是呢,不過日子還是得過。”

就這麼着,顧琰終於熬到了滿月,稱之爲解放也不爲過的。她暢暢快快的洗了個澡,不過出來臉色還是不好。坐月子期間還能自欺欺人下,可是這脫出來才發現自己真的是走形得厲害,簡直都不能看了。只除了一身肌膚作養得越來越好,腰腹卻是自己都不忍卒睹啊。

鬱悶的穿好衣服出來,就看到蕭允喜滋滋的抱着糰子坐在榻上,一手還搖着手鈴逗他。他如今已經完全丟開柺杖了,只是不能久站而已。幾天前就爭取到了抱兒子來的權利,這兩天也是抱着就不撒手。還說孫小丁說的果然沒錯,這小小嬰兒就是跟一把劍差不多分量,不帶鞘的。

這會兒見顧琰一副不高興的樣子便問道:“怎麼了?”

“沒什麼,該我抱了吧。”顧琰走過去攤開手。

蕭允抱着轉了個方向,“我過兩天就要出去當差了,到時候就是你一個人的了,想怎麼抱怎麼抱。這會兒別跟我爭!”

顧琰瞪大眼,“你這傷才兩個月。”

“休養得夠久了。等這小子的滿月宴咱們的喬遷宴之後,我就去刑部。”

顧琰皺皺眉頭,“王太醫同意了?不是被你逼迫的?”

“放心吧,我有分寸的。出入都坐轎子,四個轎伕都是練家子下盤穩當得很,斷不會顛簸到的。我可萬萬不想留下丁點後患的。”

顧琰想了想,這可是關係到有沒有資格奪嫡的,想來他也不敢亂來,於是便沒再說什麼。

蕭允抱着兒子湊上來,“琰兒,咱們什麼時候纔可以……”

“你才丟了柺杖啊,能不能想點別的?兩個月啦!”

“我就是不丟柺杖一樣可以。”

顧琰有些無語的看着他,這個就叫做身殘志堅麼?

說話間端娘進來稟報:“王爺、王妃,邊城賀小世子滿月的禮物到了。這是禮單。”

顧琰接了過來,這張禮單很長啊,上頭有孫小丁秦菀的禮,有舅舅舅母的禮,還有蕭允軍中袍澤故舊的禮,嗯,還有琅琊山故人的禮。等等,這喀什米爾披肩與帶着希臘風情純羊毛地毯是、是方大哥送的吧。一定是他!他果然回來了。阿允居然都不告訴自己一聲。這個小氣的傢伙!

顧琰直接吩咐人把披肩和地毯和其他一些東西送進來,剩下的先入庫。蕭允一時倒也沒留意這麼多。只樂顛顛的一心一意的逗着兒子。如今出了月子,包裹可以不用了,穿着單衣小褂的小糰子已經長到十二斤,面上表情也豐富了許多,能跟大人對視一會兒了,用手指碰碰手心還會張開手一把握住……蕭允玩得很起勁。

直到顧琰把披肩批到身上對着鏡子扭來扭去的照,這才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披肩誰送的?”他不認得什麼喀什米爾風格,只覺得少見。開始想着是不是西陵那邊的東西,後來覺得也不像。電光火石間忽然福至心靈,好你個方子墨!居然打着這個旗號往我府裡給琰兒送東西。賊心不死哪!

其實蕭允瞞着沒讓顧琰知道的還不只是方子墨被孫小丁言辭懇切的信打動歸國,重新擔任了鎮西軍軍師一職的事,還有呼延王子已用血腥手段統一四部。他以納妃宴請爲名請來了其餘三部的首領,然後以伏兵殺之。再然後在天朝這邊的支持下武力征服了那三部。這個過程中死傷無數。不過呼延四部如今和天朝是牢牢的牽繫在了一起,因爲那三部和西陵暗地裡聯繫都有些緊密。而呼延王子也不過是先下手爲強。只因爲此人曾經當衆稱顧琰爲救命恩人,蕭允便沒有提起。其實本來外頭的事他不同顧琰說也是正常的,不過除了這兩件旁的事他倒是都說了。因此就只能是刻意的隱瞞了。

當下見顧琰對那張異域風情的披肩頗爲滿意的樣子,某人便不爽了,“來人,開庫房門。”一邊說着一邊扯了顧琰出門,同時不忘扯下她肩頭那張披肩。

“幹什麼啊?”

“不是喜歡這些外頭來的東西麼,咱家也有不少。你還沒有去庫房看過吧?”

這個,的確沒有。自家的東西顧琰都只在賬冊上看過,實在成親後在邊城呆了許久,回到京城又是懷孕之身只安靜休養沒顧上。也因爲是自家的,所以不急着參觀。

秦王府的庫房自然不只一間,蕭允直接拉了顧琰去其中專門堆放樑國公送來的那些海外物產的一間,可謂是琳琅滿目。寶石、香料、象牙、犀角、織毯……這些東西被商船帶回來,往往炒到天價,大戶自家也愛收集。樑國公便每每從中挑出彩的送來,蕭允都是直接讓人入庫,然後讓白芷按照先進後出酌情送禮。這會兒把顧琰拉來的意思自然很明顯,看不得她那麼喜歡那件披肩罷了。

顧琰一一拿起,把玩一番拿了幾樣擺件準備回去放在屋裡。

“好了,我知道了。回去吧,省得糰子回頭吃了奶回來看不到我們又鬧騰。”其實她就是看着那件披肩想一下方子墨等人在海外的遊歷該是何等暢快。再看看這屋子裡的東西,要不是蕭允一心爭位,他們一家跟着商船出去走個幾年多好啊。

回到屋裡,顧琰將拿出來的擺件一一安放在屋裡的窗臺、多寶閣上。等她忙過了宴請的事,還真的要好好理一理家裡的財了。這麼許久,怕是下頭的人貪了不少。水至清則無魚,之前她養胎期間不是太心黑的就懶得追究了。不過如果要當她是冤大頭可不行。再加上鋪在地上的羊毛毯,這間正房頓時也異域風情起來。甚好,庫房裡還有一進是專放各式傢俱的,她可以時不時的給屋子換風格。至於那披肩就先收起來了。

末了坐回去抱着糰子走動,就聽到重新看起卷宗的蕭允忿然道:“我還不信了,這田地能越變越少!”

顧琰瞥了一眼,是戶部關於田畝數的卷宗。這個,田地自然不可能減少,歷年還在開墾荒地呢。只能是大戶兼併然後瞞報了,這樣就可以少交稅賦。這些大戶就被稱爲門閥、世族,擁有極其雄厚的人力物力財力,算是地方的一霸。他們肥了,但國庫的收入卻大大的減少了。因爲天下田地在他們手中的,有時候高達三分之一。

看蕭允這麼忿然,顧琰沒有出聲。這個問題是歷朝歷代都不能從上到下解決的,因爲封建王朝的江山就是靠着這些大大小小的門閥撐着的。孟老夫子都說爲政不難,不得罪巨室。這些,就是巨室。就是皇帝也沒辦法在和整個的門閥對峙中達到政令通達。漢光武就曾想度田,結果因爲功臣大戶的阻撓不了了之。唯一能暫時解決這個問題的就只有從下到上的農民大起義了。

蕭允想解決這個問題,怕是難咯。不過這也說明,這些卷宗他是真的看進去了。不能解決但是可以緩解,所謂的改革不就是這樣。這些就留給他和他那些幕僚去愁吧。這些日子即便顧琰正在坐月子,也可以對前院進駐了越來越多的人略知一二。無它,聽報賬就知道多了不少相關開銷。

看蕭允拿着卷宗出去,顧琰道:“宴請的日子定在下月初十你看怎樣?合適的話就擬一個宴請的名單出來,讓文書把帖子寫了派人送去。”

蕭允點點頭出去了,糰子朝他的背影咿咿呀呀的幾聲。顧琰顛顛他,“爹爹有事兒,咱娘倆玩吧。”她得把減肥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