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 過年3

卷一 022 過年(3)

今晚跟個小丫頭聊天,還吃了她請的烤紅薯的經歷對歐公子而言挺稀奇的。大多數的人因爲宮裡老頭子的原因當面對他都諂媚得很。從小到大對他好的人十之八九都是有目的的。不帶功利目的對他好的,只有養父,或許還有從前的三皇子。今天這個小丫頭倒是讓他覺得吃過紅薯,從身到心都暖和了。

因爲淑妃是親姨母,更因爲龍椅上的老頭子是親爹,所以他很小就在宮中走動了。他有一點小小的不好,老頭子都可能對宮人甚至后妃發雷霆之怒,所以,很多不欲巴結的人對他都有些敬而遠之。三皇子比他大五歲,一開始也是躲着他,連自己看到他與伴讀蹴鞠跑過去眼巴巴望着,他們都推脫着不帶他玩,怕他磕着碰着了,甚至把球都收起來他們也不玩了。

那時三皇子的母妃得寵,廢后就陷害三皇子推自己下水池想一箭雙鵰。自己喝多了水加上又是寒冬險些就一命嗚呼,他們母子當即就被打入了冷宮。是自己命大活了過來,一口咬定看到有太監推三皇子來撞自己落水才救了他們母子以及魏妃的孃家,然後他們才走得比較近的。

如今,三皇子想爭那個位置,自己不想捲進去。不過,他有危險,自己還是會立即趕過去救助的。不爲其他,就爲小時候他罵醒自己,讓自己沒有因爲心頭激憤成了天字第一號紈絝也會如此。

過了兩日,宮裡淑妃召他進去。歐允撇嘴,他那位大姨,對親閨女也沒有這麼熱絡吧。他小時候沒娘,一開始還挺喜歡親近她的。後來發現她就是拿自己當個勾老頭子到她宮中的工具,背了老頭子對自己就沒那麼親熱,心就慢慢淡了。

“不去,告訴姨母,我從今日起要開始發奮讀書求上進,冬練三九鬆懈不得。”老頭子臉皮再厚,也是不好上歐府來看他的。他那些兒子都盯着他屁股下那把椅子,他不待見得很。自己一直嗆他,他倒是上趕着來討好。

昨夜他的身邊自然是跟着暗衛的,不過他有言在先,如果老頭子干涉他的私事,他就離開京城跑得遠遠兒的。所以,讓他知道自己昨天去了趟顧府見了那個小丫頭也無礙。

小太監拿他沒辦法,只得回宮如實回稟。淑妃嘆口氣,這孩子如今是越大越難搞了。

“你再去一趟,就說我這個做大姨的請他替駙馬在皇上面前轉圜一二。”

小太監再去,看到‘發奮讀書’的歐公子正一本書蓋臉曬着冬日暖陽在躺椅上睡得香,只有候到他醒了再轉述。

好半晌,歐允拿開臉上的書,伸了個懶腰坐起來,“回去告訴你主子,我明日上表姐那裡拜年。”駙馬年前言語不慎狠狠得罪了老頭子,據說十公主府這個年過得有些不熱鬧。好像是爲了丹藥的事吧,老頭子年紀大了,越來越喜歡那些東西,也越來越寵幸國師了。

淑妃得到這樣的迴應心就放下了一半。只可惜,一年裡找十次頂多應個一兩次,還得看是什麼事,得看他小爺的心情。要是自己有兒子就好了,要是自己的兒子能這麼上皇帝的心還有什麼好擔憂的。

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正月初二是走舅舅家的日子。茯苓縣主沒有打算帶顧琰一同去。她的家族大,族裡姐妹多,雖然她嫁的男人不能幹,但一向人人都說她把得住男人,如今要帶個名義上的女兒回孃家,實在是膈應。而且,父兄半月前遭皇帝貶斥,如今孫家算是有些失勢,只是她是出嫁女也不知道這個失勢的情況嚴重與否,派人回去問也不得要領,她也正想回去問一問究竟。

就在這個時候,太夫人身邊的肖嬤嬤再度造訪。茯苓皺眉,這個時候來,又有什麼幺蛾子?

見禮過後,肖嬤嬤傳達太夫人的意思,顧家孫家同氣連枝,如果親家有什麼吩咐,讓茯苓縣主回來儘管轉告。顧家如果有能夠出力的地方,定不推脫。

茯苓縣主最近半月,着實讓太夫人打壓了一番,沒想到在臨回孃家前婆母會有這麼一番表態。回去把這話對父母兄嫂一講,她還是頗有面子的。當即道:“還請嬤嬤回去代我謝過母親。”

“五夫人客氣,那奴婢告退。”

肖嬤嬤出來的時候到端娘屋子裡坐了坐,端娘是她隔了幾房的堂小姑子。

看着端茶給她的端娘,肖嬤嬤笑道:“你啊,就是這個死硬脾氣不改,如今讓五夫人給你弄這裡來了。”

“反正一樣是幹活拿月例,琰姑娘身邊還輕省些。有嫂子在,也不怕沒有我的立足之地。”

“那你就不想想以後,還能當一輩子的差啊。你又沒有兒女,手頭多些銀錢總是好的。這三春閣……你先呆着吧,之前太夫人和五夫人鬧得僵,如今看來是要轉圜了。以後我再幫你想想辦法。”

端娘笑笑,太夫人可是一塊老薑,對五夫人這是打一棒子給個甜棗啊,而且又給五爺撐了腰。親家也說不了她什麼不是。原本依茯苓縣主的脾性,明兒回孃家肯定是要告狀的,如今肯定也說不出口了。她就說孫家那樣的老牌世家,怎麼都不會一下子就倒了,太夫人怎麼前些日子對五夫人這麼不依不饒的。只是,這兩婆媳一轉圜,夾在中間的琰姑娘就苦了。

“就你這幾天看,琰姑娘如何?”

端娘知道這不是她嫂子問的,是替太夫人問的。琰姑娘不像七姑娘八姑娘她們,沒事愛往東院湊。除了兩次請安和那次去接八少爺,她就沒踏足過東院。太夫人怕是對這個新來的孫女有些吃不準。

“才幾日,也看不出來什麼。平日裡安安靜靜的,喜歡看書,還問起過老姑奶奶的事。”端娘沒提顧琰私下裡在三春閣,喜歡和丫頭踢毽子、跳繩的事。這些原也無礙,不過顧家喜歡安靜的女兒。

“嗬,還挺有志氣,不過這種機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了,我回去了。你啊,平時也軟和着些。太夫人其實挺賞識你的,知道你被撥給琰姑娘,還說‘五夫人有眼不識金鑲玉’呢。”端娘被派過來,太夫人原意是要她做顧珏的教引嬤嬤的。不過茯苓縣主不喜歡她,而且有身邊帶來的人幫襯所以沒有用她。

“我送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