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回門

213 回門

顧琰和歐允坐着馬車回去,其實很近,半刻鐘就走到了。可是,不坐馬車難道要讓下人抱着回門的禮物一樣一樣的穿街過巷麼。曬嫁妝是習俗,曬回門的禮物就有些張揚了。等到禮物搬下車就可以打發車伕回去了。

顧珉和耿懷安都心急的迎了出來,顧琰和歐允趕緊給舅舅行了禮。耿懷安和顧珉的目光落在顧琰身上,看她容光煥發的樣子就知道她過得很好。於是放下這件事,對另一件事更加的上心起來。要不是還沒有拜見三夫人,怕是歐允會被他們直接拉去外院。顧琰覺得他們似乎是有什麼事兒要找歐允說,不單單是關於他們倆的。

到了二門外,耿懷安便停下腳步轉身去外院,臨行遞了個眼色給顧珉。這是讓顧珉趕緊的把人帶出去吧,顧琰更加肯定自己的想法了。

又給三夫人行了禮,略說了幾句話,顧珉便拉着歐允去前院了。

“三伯母,舅舅跟四哥找阿允有事兒啊?”顧琰挨着三夫人坐下,任她仔仔細細打量了一番開口問道。

三夫人是過來人,一看就知道小夫妻倆是琴瑟和諧的,“前兩天耿將軍收到了鎮西軍故人的書信,是從他老家轉來的。當晚他就和你四哥在前院書房說了半宿,我讓香雪去送宵夜的時候聽到一兩句。好像是鎮西軍裡有點異動。”三夫人並不是不知道深淺,就將這些屬於機密的事兒告訴顧琰。實在是歐允的身份特殊,而且那兩人都找他去商量了,早早晚晚顧琰也會知道。果然,看顧琰聽了並沒有如何驚訝的樣子。

“琰兒,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顧琰點點頭,大概是孫小丁和齊王之間因爲兵權的事兒出現齟齬了,然後引得下頭的將官心生不安定。舅舅在鎮西軍十幾年,怕是有故舊在信中提及。當然,這樣重大的事兒肯定不會就那麼寫出來,肯定有一些聯絡的暗語。而四哥也曾在鎮西軍中,所以兩人便湊一堆說了說。如今更是找上歐允想問得更清楚些。說到底,都是放不下對鎮西軍的牽掛。

“那是男人的事兒,咱娘來說說女人的事兒。他對你好不好我也不用問了,女人過得滋潤與否這是看得出來的。”顧琰的模樣一看就是身心都很滋潤的,三夫人很爲她開心。

顧琰略有些赧然,她今日還特地穿了一件領子高些的衣服來着。

“嗯,家裡家外的事兒都不需要我操什麼心。他對我也很好。”

三夫人道:“王總管方纔給我看了禮單,你們帶來的禮物太貴重了。而且這宅子平日裡也沒有主人,我不過暫住。怎麼就拿了這麼多回來?”那份禮單饒是三夫人這個自小長在富貴裡的人都吃了一驚。

“這不算什麼的,昨兒我們還想拍下一幅王右軍真跡一併送給三伯母。只是遇上了南越人也要買下做迎娶公主的嫁妝並沒有和對方爭到底。”

三夫人道:“我其實也得到風聲了。想着自己不便出門,而且肯定也搶不過地頭蛇,去看了反而心癢癢的難受便沒有去。你們送來的兩幅畫足夠了,我都拿得不太好意思。還有那柄寶刀是送你舅舅的吧,你四哥得那副上將軍穿過的鎧甲。”這倆孩子挺有心的,送來的東西都貴重又不顯山漏水。這樣也省得自己回了京城五房的人說酸話。

送三夫人的兩幅畫,是當世名家的佳作。雖然比不上昨日的書聖真跡但也很是難得。至於那柄寶刀,那也是一位前朝名將曾用來保家衛國,飲血不下千次的。流傳了上百年到如今,被歐允收藏了。鎧甲亦是如此,百戰不穿的金甲。

開始顧琰還不明白,送四哥鎧甲也就罷了。幹嘛送已經退役的舅舅寶刀。現在聽說鎮西軍的事,怕是舅舅會被兵部召回,重上戰場。如果鎮西軍真的因爲齊王出現內鬥,肯定會非常欠缺舅舅這樣的身經百戰的將軍。看來歐允也一直關注着鎮西軍的事呢。看來,她想一直過這樣平靜的婚姻生活還是不可能啊。也是,得了那麼多好處,肯定不可能不出力。也好,她其實也不是一心就想享受生活的啊。

三夫人道:“夫家肯送出這麼貴重的東西,都是對你的看重。可是你心頭也要有數,有些事不能過了。”

“嗯,我知道的。”歐允那個身家,這些不算什麼的。回頭明暉那裡,他肯定還更有重禮奉上。

“琰兒,我有件事想同講。”

“嗯?三伯母有話但說無妨。”顧琰有些莫名其妙,三夫人同她說話何必還帶上了客氣。

“你就得耿將軍同香雪怎麼樣?”

顧琰楞了一下,舅舅同香雪姐姐看對眼了麼?

面對她突起的興奮,三夫人道:“不是的,那兩人都是守禮之人。你舅舅只在客院,平日也只同你四哥還有王總管說說話比劃幾招,從來不會到內宅來。我估着他到的晚不是出發遲了,是在路上走得慢。也是因爲之前家裡沒有個男丁,所以等到你四哥到了,他才登門。我覺得,他是個難得的赤誠君子,又想着香雪一個人總歸是寂寞了些,所以才生出此心的。”

顧琰也覺得如果香雪就真的一生不嫁太可惜了些。她之前說要陪伴三伯母,如今三伯母有了兒子、兒媳,很快就要當祖母,看到她一個人的確是過意不去。而舅舅,在舅母跟表弟出了意外之後就一直沒有續絃,兩個人能湊一塊做伴其實真的很不錯。

“嗯,回頭我去探探舅舅的意思。我也希望香雪舅舅能做我舅母。”

也不知道前院都說了些什麼,飯也是分開吃的。總之之前預想的都會喝醉的情況沒有發生。夕陽西下,吃過晚飯的顧琰和歐允坐車回家。因爲顧珉要回京去,耿懷安不便再留在顧宅做客。歐允便邀請他到雲府住下。他本來其實也是打算要同顧珉一道離開的。但因爲今日在書房的一番談話,便改變了主意。

“我們要到西邊去是麼?”顧琰問道。

歐允正把玩着她的手,溫言道:“怕是得走一趟。我在鎮西軍九年了,中下層的將官比孫小丁熟絡得多。而且還有一幫子幫着我拼殺出來的弟兄。再說了,鎮西軍中還有不少琅琊山的人,你跟他們也挺熟的。我估着老頭子和晉王會讓咱們去幫襯一下孫小丁。齊王畢竟是根基太深厚了。十五萬大軍不容有失呢。”

“什麼時候動身啊?是不是舅舅也要去?”

“等着吧,等到有了明確的消息再動身。咱們是去幫忙,不是去爭權,不能讓人誤會。舅舅肯定要去,他在鎮西軍十幾年了,能起的作用也不小。還說和你過過安穩日子,現在看來是不行了。”

“沒事兒,我也怪想柳城的人的。孫小丁和秦菀的大胖小子我還沒見過呢。只是,方纔三伯母同我提起舅舅同香雪姐姐的事兒,我想知道有沒有時間辦而已。”

“事情還沒有很緊急的時刻,你想辦什麼就辦什麼吧。老大要能下定決心,他早動手了。他現在還不知道老頭子已經知曉他和廢太子勾結一事呢。所以,他現在只是想排除異己。但是像孫小丁和琅琊山那些人,上一次的大戰都是立下赫赫軍功的,一身的傷疤不比誰少。又有兵部和晉王做後臺,不是他想排擠就能排擠的。如果他對這些有功之人太過分,那也是要讓鎮西軍中大部分的人寒心的。畢竟他的私人也就那麼多,鎮西軍還是朝廷的軍隊。”

進了家門,何山親自幫着張羅耿懷安的住處,讓顧琰省心不少。她在邊上看了看,覺得一應安排都妥妥當當的,房間的物件也一樣不缺,讓人很是滿意。就看歐允對她的看重,她舅舅上門,府裡下人都是一口一個‘舅老爺’奉承得可好了。

耿懷安看到還給他安排了練功房,很是滿意。抽出歐允鬆他的烏金寶刀在屋裡比劃了幾下,顧琰拍手道:“早該知道舅舅是壯心不已的人。之前退了軍籍都是爲了去西陵接我的緣故。”

耿懷安點頭,“是啊,回去做田家翁,享清福,渾身都不對勁兒啊。”歐允告訴他,這次可以名正言順的回去鎮西軍,他真的是很高興啊。只是,還是不需要同室操戈的事在軍中發生就是了。

“舅舅,我跟你說,之前三伯母同我講……”顧琰拉着耿懷安吧啦吧啦的講了一通,“舅舅你說,我怎麼答覆好?”

耿懷安愣住了,他知道香雪,雖然因爲男女有別打的交道不是很多,但也可以看出來是很能幹爽利的女子。大家婢女,行事自有章法。而且因爲一直陪伴三夫人,渾身上下還帶着一股書卷氣。說起來也才三十來歲,比自己小了十多歲。

“舅舅,你不是嫌棄香雪姐姐是婢女吧?”

耿懷安搖頭,“沒有的事,我也是走鏢的出身。”

“英雄可以不問出處,可是美人要問啊。你真的不嫌棄?”

耿懷安瞪她一眼,“你少給我挖坑。我答應你說不嫌棄,你就會斷章取義。”

顧琰挑眉,“難道你真的看不上人家啊?”

“這、這……我沒想過啊。你看我這又要上戰場了,還是不要耽誤人家吧。”

“舅舅,我也要去的。阿允說我和琅琊山的人相熟,讓我也去。你看他都不怕我會出事兒,你也不要擔心連累香雪姐姐吧。她也很漂亮啊,人也溫柔可親。小時候她待我可好了。你之前沒想過,現在開始想也不遲啊。能見到你們成爲一家人,我好高興的。”

“那、那我想想吧。”在外甥女的笑眯眯的注視下,耿懷安有些赧然的揮手,“你快回去吧,斷不會有人慢待我的。”

顧琰心頭暗道,有戲!完成了三夫人交代的任務,她高高興興的哼着‘哪個英雄好漢寧願孤單’的調子往正房走。踩着輕快的步子進門,卻是看到這幾日喜氣洋洋的歐允斜躺在榻上手枕在頭上,面色有些不好的盯着房樑在發呆。

顧琰過去趴伏在他肩頭,“阿允,怎麼了?”其實也猜得到他心情突然不好應該跟鎮西軍中的事有關,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形於外。看來這件事他很上心啊。

“在老頭子心底,老大是不同的。”歐允幽幽的說道。

“還能比你更特殊啊?”原來是擔心老爺子啊。也是,他畢竟是六十多的人了,已經殺了一子,還是毫不留情的滅了兩族。如今再要殺一子的話,打擊是有些大。

歐允坐了起來,將顧琰攬進懷裡,“不一樣。老頭子同我說起過,他一生遇到過兩次最大的危機。你知道在老大之前還有七個公主吧。老頭子大婚的時候才十四,然後一直到他三十一的時候才終於生出了老大這個兒子。那十多年說他只能生女兒不能生兒子的聲音簡直成了朝堂上最大的聲音。”

顧琰想象了一下,一個君王十六年都沒能生出兒子來,是什麼概念。皇家的子嗣可是跟皇位息息相關的。也真是夠詭異的,一氣兒生了七個都是公主,就跟被詛咒了一樣。她只知道漢武帝十七歲登基,一直到二十九歲才得了個兒子,前頭也是連生三個公主。但是也比不上當今的皇帝有女兒的緣分啊。當時淮南王這些人都鼓譟得很。漢武帝差一點就讓竇太皇太后給換下去了。

“老頭子十四的時候,太后歸政,然後一門心思禮佛。龍椅後少了那個垂簾的身影,藩王和羣臣欺皇帝年幼,十年都沒有一個皇子被生出來穩定國本,有不少藩王便開始蠢蠢欲動了。說老頭子不得神佛庇佑,讓他過繼近枝宗室之子。老頭子肯定不肯,這些話那些大臣、藩王就一直說。他們也不想想,要是老頭子撐不下來,太后能萬事不過問,就安心禮佛麼。所以這件事一直說了七年,老頭子也沒有妥協。不過他的壓力肯定也大得很,直到老大出世纔算打破了這個僵局。老頭子開心得在宗廟跪了一晚上,感激祖宗庇佑。他年輕的時候,是很勵精圖治的那種,一心想做出承前啓後的成就。可偏偏在生兒子一事上,比下金蛋還難的樣子。所以,老大的生母纔會從一介宮女一步登天成了嬪。這樣的越級封賞也是因爲她對社稷實在是有功。所以都沒引來言官彈劾。然後老頭子便開始順了起來,做事情也沒了那麼多掣肘。所以,一直以來,他對老大其實是格外看重的。”

顧琰自從知道皇家事的時候,皇帝已經有了九個兒子,所以她沒去想過那裡頭的彎彎拐拐。今天聽歐允提起才吃了一驚。這也難怪齊王外傢什麼根基都沒有,他之前居然成爲太子候選之一。想來也是因爲皇帝一直以來的看重。還有他那個肚皮爭氣的娘估計也是封了嬪以後就膨脹了,沒少給他灌輸爭的念頭。不過齊王以前也真是挺爭氣的,沒有外公舅舅可以依靠,他選擇從軍中開始打拼。如今有那麼多將領支持他,也不是白來的。大概身上也少不了傷疤,不然怎麼讓那些沙場老將服膺啊!

想到這裡,顧琰突然想起,“哎,你身上怎麼一個傷疤都沒有啊?”這不科學!歐允可是從小兵當起,靠軍功逐級升遷上來的。她忍不住想確認一下,於是解開了他的衣服,真的沒有。雖然是健康色,但真的無暇如玉。

說到這個,歐允臉上有些扭曲,“都是王老頭兒,每次給我用藥都是不留疤那種。我傷得重了,整個人昏昏沉沉的,當然只有任他擺弄了。一個男人,前後在軍中九年,我身上居然一塊疤都沒得。那些人脫了外衣曬傷疤,我都沒臉脫,去洗澡都要找僻靜的地兒。”一副引以爲恥的模樣。

“這有什麼,軍功是實打實的。難道你身上沒疤,那些軍功還能給你抹去了麼。”顧琰倒是挺高興的,這說明他身上真的沒有留什麼隱患,每一次都是得到了及時而徹底的治療的。而且,歐允說真正的人如美玉,如果身上帶了傷疤,總感覺是一種破壞。手感挺好的,她忍不住在他腹部的田字格捏了一下。

“起反應了!”歐允道。

顧琰便看着那個小帳篷真的起來了,然後眼前一花,已經被歐允壓在了身下。還沒到就寢的時辰呢,她不想再陪着他胡天胡地的鬧了。總不能讓下人覺得他倆就是成天沉溺於牀笫之事的吧。這傢伙一邊口中念着‘節制’,一邊就幹不節制的事兒。

“皇上還有一個大的危機是什麼,你給我講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