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勸說

把客人送走,顧琰捶了捶自己的胳膊,然後對顧瑾顧珏道:“今日真是多謝兩位妹妹了。

顧瑾笑着搖頭,“應該的。”

顧珏道:“不用客氣,我先帶兩位表姐回去了。”孫家兩姐妹今日會留在顧家過夜,名義上是陪陪生病的姑姑。而秦家兩姐妹也是要住到三房。

秦菀道:“看你也累了,我們自己過去,不用陪了。”秦茵和顧珉的事還沒有公開,她是以三夫人親侄女的身份留下,而秦菀則是主動要留下陪秦茵的,目的自然是逃避老嬤嬤的折騰。秦相夫人想着怕秦茵害羞,也知道她想去找顧琰玩兒,便同意了。

虎頭虎腦的顧釗過來拉着顧琰的裙襬道,“十二姑姑,你答應送我的小人兒呢?”

今日爲了哄得小傢伙聽話,好好招待李意歡,顧琰許諾要送他一對會打架的小人兒。這會兒見沒外人了,小傢伙便討要起來。至於顧琇,雖然不敢像他一樣出身,卻也是眼巴巴的把顧琰給望着。

“好,你跟我走吧。琇琇今天也辛苦了,琰姐姐也有東西送給你。”

顧琰和顧瑾一人牽着個小豆丁回東院。她送給顧釗的是一對扭開機括就會開始對打的小銅人,在李意歡離開的時候也鬆了他一對一樣的。送給顧琇的是一副精緻的七巧板。

兩個小傢伙都是時常從顧琰這裡得東西的,當即便趴在一邊的小几上玩了起來。顧琰則換了寬鬆的居家衣服坐在一旁看書。那隻鳳頭釵她取下來看了看,嘆口氣又插了上去。

“琰姐姐,好看!”顧琇笑眯眯說道。小几上位置不夠,她已經把七巧板交給乳母收起來了,位置全疼給顧釗的兩個小銅人打架。

顧琰摸摸她的包包頭,“等琇琇長大了,頭髮再多些,你也就可以戴釵了。”

釵是三日前歐允送到晉王府的,晉王妃非常的高興,“好啊,這回我可省下一筆。”

歐允噗嗤一笑,“說得好像你們王府多窮似的。”

晉王妃笑笑不語,說實在,還真是不富裕。原本晉王每年也有兩萬兩銀子的親王俸祿,還有皇莊、鋪子的出產,加起來着實不少了。可是要奪位,光是養死士也是一項不菲的開支了。所以,當這個主母,不容易啊。好在王府侍衛、長史這些是有職銜的,每月自有其俸祿。當然,她最高興的不是省下一筆置辦禮物的銀子,而是有了歐允對顧琰的心思,自己便可以放心不少。

還是眼前這個小叔子好啊,就連那許多的暗衛都不需要他掏一個子兒,自有老爺子替他養着。聽說他府裡每月的花銷都是宮裡實報實銷,名下還有許多非常賺銀子的產業,就連樑國公府的海外貿易都佔了股份,這些自然是有專人給打理着,不消他操半份心。

晉王妃記得聽晉王說起時,她還很詫異的道:“難道父皇還怕他沒飯吃,沒銀子花不成?”

“他這種只進不出的花法,家底豐厚着呢,怎麼可能沒飯吃沒銀子花。父皇總覺得虧欠了他,一個勁兒的彌補呢。這也是一個表態,只讓他過富貴榮華的日子。這樣不管是我還是老大,或者其他那些小的,都不會針對他。富貴閒人混吃等死他是不願意當的,所以有了從軍的事。反正他要做什麼,父皇都是由着他的性子的。只除了不能離開父皇視線太久。”

晉王妃想到這裡笑道:“放心,嫂子一定讓人親手給她戴在頭上。”可惜這個小叔子不能幫襯王爺,父皇不會允許他捲進這整件事裡的。不然還真是一個好幫手。不過,他能幫忙把顧琰這個威脅去掉就很好了。看着顧琰一日一日的長大,晉王妃實在越來越覺得她是個威脅。有些事情,枕邊人是最清楚不過的。

歐允看到晉王妃雖然掩飾着,但依然從心底流露出一絲愉悅,心頭便是一沉。其實晉王妃臉上什麼都沒露,可是對於歐允這種自小在宮中行走,紫檀精舍和御書房都是常客的主,這世上真能瞞過他的人不多。這份愉悅讓他確認了晉王對顧琰果然不是那麼單純。他來這趟除了要藉由晉王妃的手將鳳頭金釵給顧琰,試探一下晉王也是目的之一。

小時候晉王真的待他很不錯,所以他不希望這份難得的兄弟情會失去。但是,顧琰他是不會讓的。晉王想必也是知道,所以從來沒有流露過他的意思。這就好,他也不想撕破臉。

只是,顧家那個老太婆搞出來的那些事,現在外頭都認爲她早早晚晚是要進晉王府的。可惡!可他也知道,這種情況晉王沒法出面闢謠。甚至他這樣送出金釵,還會加劇這樣的流言。可是,不通過這樣的途徑,死丫頭根本不會收下。聽到那些甚囂塵上的流言,歐允頭一回對老頭子生出了一些怨恨。幹嘛把他生得不能見人!讓他連光明正大的去保護她都做不到,更別提對那些人吼一句‘這事兒跟晉王沒關係’了。想要光明正大的去見她就更不行了。

顧琰看着書就睡着了,書啪的一聲掉到地上。託着小下巴看小銅人打架的兩個小傢伙聽到了都轉頭去看,就看到小菊朝他們做了個別出聲的手勢,然後把一張毯子給顧琰蓋到身上。

“琰姑姑睡着了,琇姑姑,我們去老祖宗那裡玩吧。”

“嗯”

顧釗抱着兩個小銅人拉着顧琇跑了出去,門外的下人趕緊跟上。

顧琰這一覺睡得挺沉,還是被秦菀捏着鼻子不能呼吸才醒過來的。

“你可真能睡啊!別睡了,白日睡多了晚上又要走困。”

顧琰揉着眼眶坐起來,因爲小道觀的事這幾天都沒有睡好。今天招待客人又有些累,不小心就睡過去了。

“你來了啊,坐!我這就梳洗一下。你怎麼一個人跑出來了,茵姐姐呢?”

“表哥有話找她說,我就過來找你了。”

顧琰想了想,應該是棄文從武的事兒。再過些日子,親事就要定下來了,他們倆就不方便再見面。自然是要抓住這次見面機會纔是。

顧琰很快洗了把臉過來坐下,秦菀正取下她掛在牆上的劍,“我們舞一段劍吧。”

“好!”

紫薇樹下,一紅一黃兩道身影動作一致,似舞蹈似劍術,剛柔並濟,讓觀者看得入神。

太夫人拄着龍頭柺杖,微微點頭。她家琰兒除了出身,一點都不輸相府千金。她和衆人一樣,也有些揣測秦菀的歸屬。不出意外的話,定然是一位皇子,但是與秦菀年歲相當的皇子有三個,就不知是哪一個了。

顧瑾眼帶羨慕的看着,她會跳舞,卻不會舞劍,而且舞不出這樣翩若驚鴻矯若遊龍的身姿。有秦姑娘和琰姐姐這樣的人在,怕是沒人會注意到一旁的她。

“各人有各人的好,瑾丫頭你不用鑽牛角尖。”太夫人自從決定好好栽培顧瑾,對她也多了幾分真心。這會兒見她有些生了心魔便出身開導。這個丫頭的確是有她自己出色的地方,好好調教,日後許嫁高門也吃不了虧。

顧瑾反應過來,“是,瑾兒多謝祖母提醒。”

兩人沒有驚動顧琰和秦菀,顧瑾扶着太夫人離開了西廂的小院子。

等到舞完,秦菀將未開刃的劍丟給隨身的丫鬟菖蒲,接過顧府下人遞上的熱毛巾擦臉,“還是這麼過日子暢快些。我真怕……”

“怕什麼?”顧琰揮手讓小菊等人退開些。

“怕進宮。”秦菀的聲音低了下去。

進宮?應該不會。看皇帝對歐允的安排,應該是沒有打算讓他的身世大白於天下的。她也覺得這纔是真正的愛護他。那個位置就只有一個,可正兒八經的皇子除開貶爲庶子的二皇子也還有七個呢。

“如今這樣的調教,我其實已經很受不了了。如果真的要進宮,那日子可真是太難過了。”秦菀知道這樣的話只有對顧琰說,才能被聽懂。和別人講,人家只會說她矯情。

“可是,我是丞相的長孫女,我的未來甚至都不在祖父的掌握中。我也不能任性!”

“也許,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秦菀看定顧琰,“琰兒,你真的認命,要由着顧太夫人把你送給晉王?還是說,你自己其實是情願的?”可是方纔出來之前,她分明看到顧琰取下那隻金釵時眼底有一抹無奈。要不,她也不會說這個話了。

“如你所言,我們都不能任心。除非,我不做顧家的女兒了。否則……”

秦菀嘆口氣,“你說得沒錯。”

顧琰笑笑,她知道自己爲什麼喜歡秦菀了。這年頭,能視進宮爲畏途的本土人士實在是太少了啊。絕大多數的人還是像太夫人這樣,希望的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晚間,秦菀在西廂房吃過晚飯纔跟着來接人的顧珉樂悠悠的回去。

顧琰看向顧珉,後者微微皺了下眉,看來同母親和未來妻子的溝通不太順暢。不過也難怪,別說是當文官還是當武將了,就是高中生原本讀文科的想轉去讀理科,那阻力也不是一般的大啊。就算小家庭解決了,還有大家族,還有外家、岳家,不是一般的麻煩。四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啊!不過這年頭,真的很少有人會這麼做呢。尤其是面前其實已經鋪就了一條光明大道的時候。

顧琰回到屋裡,伸手去拿擱在一旁的書,手剛伸過去,就發現書放的位置似乎被人動過了。而且,對方並不怕她知曉。她拿起來一翻,裡頭多出了一張有字的紙。匆匆一瞥,竟是孫家大小姐孫瑜和孫茯苓的對話記錄。

“小菊,你一直在屋裡麼?”

“是啊,姑娘。”小菊應道。

小菊是不會撒謊的,那可能就是她轉背的一瞬被人放進去的。還真是來無影去無蹤啊。那天七巧娘子說什麼來着,‘顧姑娘,沒有人在監視你!’是啊,不是監視,是保護嘛。

顧琰展開紙開始看,孫瑜今年十四歲,是孫茯苓最大的侄女。聽說同她當年很有幾分像。

孫瑜問孫茯苓這次拒絕假孕出去是不是出於自己的意願,如果是,爲什麼。孫茯苓說是她自己的意思,至於爲什麼就不用她們管了。還說她有出去的法子,顧家老太婆不敢把她一直關着。

顧琰想了想,大概孫茯苓還在威脅太夫人。孫茯苓病了不能出來待客的事,外人都是今日顧琰生辰才知曉的,不過孫家人早就知道了。但是聽說孫老將軍很是生氣,不準孫老夫人和三個兒媳過來探望,說她造了孽就該受着。

呃,這些也是七巧娘子告訴顧琰的。這麼說起來孫老將軍還算是孫家比較明理的人。不過,這也是暫時的,這世上沒有誰是真正大公無私的。等時間久了,他自然會軟化。不然,孫茯苓也不會被縱成今日的模樣。

然後,便有了這一次孫瑜藉着給顧琰過生辰的名義上門傳話。顧琰繼續往下看,下頭還有批註,孫瑜對孫茯苓雖然恭敬,但是眼底藏着一抹不認同。這、這位輕功高手觀察力蠻強的嘛。

顧琰試着站在孫瑜的位置設身處地的想了一下,嗯,如果她有一個孫茯苓這樣的姑姑,當初要死要活的非要嫁給顧詢,然後婚後過得很是不順,讓祖父祖母還有自己父親跟兩個叔叔心裡一直不好過。還弄出這麼多事來,要讓孃家人收拾爛攤子。甚至她的行爲還可能讓整個孫家的聲譽都受到很大影響。她也不可能發自心底的尊重這個姑姑。

從孫瑜的角度來說,她如果和孫茯苓未嫁前的性格很像,她不可能是因爲嫉惡如仇,只能是覺得她姑姑手段太低端。很多事情做就做了,結果還被人捉住把柄,害得她都有可能因此找不到好夫婿。估摸這也是孫家大夫人從小給女兒灌輸的。孫老夫人孫老將軍,孫家三個兒子可能回無條件的接受孫茯苓的任性,但是她的嫂子不會,侄兒侄女也不會。

顧琰將看過的紙在燭火上燒掉。

小菊擔憂的道:“姑娘,這是什麼時候放進來的?”

“我送秦菀出去,你轉身的時候。沒有惡意,是歐公子的人。”這個歐允,她那次說了她的事情沒有需要他幫忙的地方,他就無所不爲的摻和進她要做的事情裡來。事事處處提供周到的幫助,讓她無法拒絕。

欠就欠吧,反正債多了不愁!等她離開了,有不樂意她在他身邊的皇帝暗中插手,他是找不到她的。

次日,顧琰去松竹園找秦菀,結果看到秦茵愁眉苦臉的站在庭院裡,秦菀也在旁邊皺眉。

“出什麼事了啊?”顧琰忙問道。

秦菀嘆口氣,“姑姑在責打表哥,把我們給趕出來了。”

顧琰豎起耳朵,聽到屋子裡果然有木棍擊打在人身上的聲音。她撓撓頭,看來三伯母是氣大發了。當初過繼這個兒子就是因爲他是顧家子弟裡最會讀書的。這些年雖然資質不算上佳,但是一直很聽話也很努力,總算亡夫也算得上後繼有人了。她在他身上寄予了多大的期望啊。現在來告訴她,他不想考科舉,他想考武舉。

擊打的聲音又響了四五聲,秦茵聽不下去了,“琰兒,姑姑一向喜歡你,你進去勸勸吧。還有菀妹妹,你……”秦茵哀求的看着兩人。她如今如果只是表妹,反而還要說話一些。如果是已經正式定親了,也能出面。可如今這樣,反倒不好求情。而且父母會怎麼想她也是絲毫把握都沒有。

顧琰和秦菀一前一後的跑過去拍門,“三伯母|姑姑,快住手啊,會打死人的!”其實二人都清楚,以顧珉練了十幾年功的身子,三夫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婦人恐怕把自己打累了也不可能把他打出個好歹來,更別說打死了。兩人對視一眼,轉過頭去手上不停的拍被閂起來的門,“開門啊,三伯母|姑姑!”

“要不要找人來把門撞開?”秦茵緊張的問。

顧琰搖頭,“不行,那樣就會張揚開,祖母都會被驚動。”目前事情還在三房的範圍內,這裡頭的人都是三伯母從孃家帶來的人。而且太夫人從前也不曾在松竹園安插過人。她再有掌控欲也不至於讓人監視自閉於此沒有特殊情況足不出戶的寡媳。

“聽,沒聲了,我就估着姑姑再打不了幾下就得停手。”秦菀小聲道。

“其實打打兒子,也算是在活動筋骨。我早就勸三伯母多活動了。整日只是看書侍弄花草自己和自己下棋怎麼行呢。”顧琰小聲道,這話可不能讓未來四嫂聽到。

秦菀和她對視一眼,一副於我心有慼慼焉的模樣,眼底帶着笑意。

裡頭傳來開門的聲音,兩人收了笑意換上擔心,“三伯母}姑姑”

秦氏還有些喘氣,看了她們幾個一眼就走開了。

秦茵道:“琰兒,聽說你懂醫術。”聽說還是跟赫赫有名的呂太醫學的。讓琰兒去瞧,就不必再另請大夫驚動人了。

顧琰點頭,然後邁步進去,其實有什麼好看的啊。三伯母再氣又不會照着要害地方打,肯定是撿了肉厚實的地方下手。顧珉練武受過的傷比這不知嚴重到哪去了。不過,既然未來四嫂有命,當人小姑子的自然要盡力。

顧珉腰背挺直跪在屋子中間,顧琰走過去蹲下,“四哥,我給你把把脈。”

“不用。”

“用的,茵姐姐擔心。”顧琰認真搭了脈,果然什麼事都沒有。三伯母其實就是給四哥拍了拍灰塵,她站了起來,“茵姐姐,四哥他什麼事都沒有。三伯母那點力氣都不太打得痛人的。”

秦茵疑惑的看顧珉一樣,的確沒衝他身上看出什麼痛苦來。

“姐,我先前就說了,不會有事的,你還不信。連晉王殿下都說表哥的功夫很不錯的。”

秦茵看着顧珉,“表哥,你真的要棄文從武?”她們秦家世世代代都是讀書人,父母能同意他們的婚事也是因爲顧珉的書讀得不錯,今科考中舉人很有希望。她在上京的路上就知道了會嫁給表哥,給姑姑做兒媳婦。看到俊逸體貼的表哥,她自己心裡也很滿意。心頭已經將他當未來的夫婿看待了。既然已經認定了,那麼他只是要考武舉難道就要改變初衷麼。

顧珉聽她語意比昨日有了鬆動,趕緊道:“不是棄文從武,是文武皆修。我讀了那麼多聖賢書,讀書明理,也沒有棄了的理由啊。”他只是不想走小時候生父給他指定的道路,想遵從自己的心意而已。

秦茵點點頭,“我與你同進退便是了。”

顧珉眼底露出喜色,“茵兒,多謝你!”

顧琰和秦菀識趣的退了出去,秦菀小聲道:“我覺得他們挺好的。”

“嗯。”也許,這麼下去,秦茵和四哥不會只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吧。這樣的確是很好。

“可惜你我,都沒有這樣的福氣。”秦菀嘆道。

“我們去看看三伯母吧。”

“嗯。”

三夫人本來是去了書房,看到滿屋子的書心煩,乾脆去了花房。這會兒正一個人坐着生悶氣。

“三伯母”

“姑姑”

秦氏看定顧琰,“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這兩兄妹時常在一處嘀嘀咕咕的。很多時候她並不過問,可是他們兄妹感情好彼此扶持卻是心知肚明的。

顧琰點點頭,“嗯。”

“哼!”

雖然秦菀和秦氏是血親,但是見面機會不如顧琰多,於是便讓顧琰主導,她在旁邊敲邊鼓。

顧琰看着三夫人,“三伯母,你平日裡看書的時候是不是感覺到很快樂?我就是這樣,雖然一開始我做出好學的樣子是爲了討好祖母在家裡立足穩當,可是到後來我是真的喜歡上了。可是四哥他雖然一直很努力的讀書,但是他並不是真心想走科舉的路。只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家裡的人就替他做了這個決定而已。”也是因爲軍中資源是現成的,而文官的人脈畢竟隔了一層。所以,最好的資源自然給嫡子。

“我也不是非要他做官不可,我只是希望他能繼承他父親的衣鉢。”

“您是不會逼他去當官,可是這個家裡有人會啊。大伯父,祖母,還有族中那些長輩。做不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卻要一輩子去做不喜歡的事,這是很難受的。晉王麾下走得近的王守信將軍很欣賞四哥在排兵佈陣上的天賦,而且四哥自己也希望去做那些事。”

“小的時候怎麼不說?”

“那個時候怎麼會知道呢。小時候他也沒機會接觸。大伯父定下了讓他習文,就連家裡的練武場都不讓他靠近。要不是機緣巧合在外頭拜了師傅,他哪能學得一身武藝呢。”

秦氏從前不但不反對反而很支持顧珉偷偷學武,給他製造了不少方便。因爲習武可以強身健體。她常想如果當初三爺也跟侯爺一樣習武,是不是就不至於那麼年輕就走了。

“是啊,姑姑,沒有選擇的要去過不喜歡的日子,真的很痛苦。”秦菀說道。

三夫人看她一眼,又看看顧琰,這兩個都是好姑娘,好孩子,可是都要代表家族去聯姻。

“其實,家族聯姻也不是就不能過得好。”

“像您和姑父這樣琴瑟和諧的有幾對?”

三夫人沒話說了,別說盲婚啞嫁了,就是青梅竹馬最後成爲怨偶的還少了麼。

“三伯母,其實您希望有人繼承三伯父的衣鉢很簡單啊。”

秦氏挑眉,“難道你要我再去過繼一個兒子?這說得過去麼。誰家的兒子肯無緣無故給人。又不是嫡長子,根本繼承不了多少家業的。”

“不是,您可以好好兒的培養孫子啊。”

“孫子?”

“是啊,等茵姐姐過了門,說不定三年抱倆,到時候就有得您忙咯。您想想,他們多給您生幾個孫子,你挑一個最出色的好好的教,從娃娃抓起,十幾年後不就是三伯父的衣鉢傳人了麼。您想想,一個聰明可愛的孫子,既是顧家的血脈,又是秦家的血脈,管您叫祖母呢。您把他從小帶大,不比半路再抱養一個小兒子強啊。您還不到三十五,再養大個孫子完全沒有問題。如果不只一個出色的孫子,您還可以多培養幾個開枝散葉。”

秦氏有些意動,顧琰便打住了。有些事情得靠三伯母自己想明白,自己說多了也不好。

走出花房,秦菀玩笑道:“琰兒,你太能說服人了。這世上還有誰你說服不了麼?”

“當然有。有些人是根本不接受拒絕不聽人勸告的。”她要是說一通能把歐允給說退就好了。

“聽起來好像意有所指啊。”

“不就是我祖母咯。”

秦菀點點頭,“嗯,聽說,你們家老太太是以剛強、固執聞名的。不過,我祖父說顧家也虧得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