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黃巾再起

就在公孫瓚親冒鋒矢,一戰定幽州的時候,冀州同樣爆發了一場新的變革!

太行山脈,黑山境內,一處不起眼的峽谷內,大概兩萬黃袍黃甲的軍士列陣而立,數十位氣息彪悍的武將站在隊伍最前方,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人竟然幾乎全是歷史武將!

在他們前方不遠處的高臺之上,一位武將站立其上,身姿挺拔,氣宇軒昂,給人一種鋒芒畢露之感。

“兄弟們!”

武將環視衆人一眼,高喝道:“從冀州到西域,然後又從西域返回冀州,輾轉百萬裡,我們,終於歸家了!”

此言一出,場面立即陷入了寂靜,不少人百戰餘生的鐵血精銳甚至都忍不住淚流滿面。

這些人正是當初隨張角一起遠度西域的黃巾軍殘部!

三年多前,張角在完成了對西域所有抵抗勢力的清掃後溘然長逝,天地人三公將軍,僅剩最後的獨苗地公將軍張寶。

論實力、輪威望、論能力,張寶都遠遜於張角。

而黃巾軍的主要來源都是冀州、青州、兗州等內地州郡,現在漂泊萬里來到西域,思鄉之情日益劇烈。再加上以張燕、裴元紹、管亥等爲首的少壯派將領不甘心就此退出中原戰場,渴求重歸中原的呼聲越來越高。

尤其是董卓滅亡羣雄混戰的到來,更是讓不少黃巾軍將領看到了再創太平盛世的希望。

張寶沒有足夠的威望來壓制越來越強大的少壯派,而張角臨死前又反覆強調不準再摻和中原戰事,叮囑一旦產生了真正的真龍天子,就率領黃巾餘部獻土歸降。

張寶對張角是無條件信任,堅決遵守張角的遺命,率衆躲在西域看熱鬧。

但面對越來越強烈的歸鄉呼聲,張寶也是無可奈何。

最後眼看分歧越來越大,甚至有出現火拼的架勢,爲了避免黃巾軍因爲這陷入自相殘殺的可怕境地,張寶一咬牙同意了少壯派的迴歸中原請求。

但是,張寶也提出了三個先決條件。

第一,以自願的形式,原因歸鄉的歸鄉,不願意的不得以任何形式強迫。

第二,返回中原之後,這批人絕對不能再以黃巾軍的名號行事。

第三,歸鄉者根據實際情況,由西域都護府發放一次性補貼若干。並諾在將來始終保持最大限度的合作,這些歸鄉者有人想再返回西域,西域都護府始終歡迎他們隨時返回西域。

第一個條件沒有任何疑惑就定下了,張燕他們想要找的是志同道合的同志,並不主張強迫整個黃巾軍都回歸中原。

第二個條件雖然讓少壯派們在感情上有些無法接受,但張寶堅決不同意再讓步,他們只能選擇妥協。畢竟張寶纔是真正的黃巾軍最高領袖,若非顧念兄弟情義,張寶狠心發動對少壯派的大清洗,少壯派還真沒多少把握能扛得住張保的打壓。

至於第三個條件,與其說是條件,不如說是張寶對他們的最後支持,更不會有什麼異議了。

最後,在張寶的主持下,對黃巾軍開展了一個全方位的普查,諮詢是否打算返回中原。

最後的調查結果令少壯派門大跌眼鏡,願意返回的中原的只有區區十多萬人!

要知道,當初黃巾軍與董卓合流,最終移居西域的都是以千萬爲單位,現在願意回家的只有不到二十萬,不單單是少壯派,就連張寶都有些摸不着頭腦。

按照之前的輿論分析,渴望回去的少說也得有幾百萬啊。

仔細調查了一番之後,衆人才恍然大悟。

首先是渴望回家和真的願意回家是兩回事。漂泊數十萬裡,對故鄉有思念之情,這是人之常情,就像普通人動不動就懷念兒時生活一樣。

但是,要知道黃巾軍普遍出身低微,很多人之前連吃飽飯都是問題(能吃飽飯也不會跟着張角造反了)。但是現在,在西域他們是正兒八經的征服者,是人上人。除了剛開始遠征西域時日子過得有點苦,後來隨着滿滿在西域站穩腳跟,日子是越來越好。

當初隨張角遠征的黃巾軍,只要還活着,混得差的也有成羣的牛羊,雙位數的奴僕和上百頃的土地,混得稍微好點的都能搞上三五個姬妾!

這種情況下,又有多少人願意放棄財富返回中原大地過生死無着的日子呢?

儘管童年的生活樸素美好,可也不要忘了童年時的苦難和折磨!

至於之前衆人普遍認爲軍中歸鄉思想強烈,一方面是因爲大多數都是嘴炮,事到臨頭又後悔了,另一反面則是因爲調查樣本有問題。

能出現在張寶身邊的清一色都是黃巾軍高層,不少人還是歷史武將。這些人普遍戰鬥力強大,雄心萬丈,不怎麼在乎眼前的富貴。他們渴求的是功名利祿,是名留青史,顯然留在西域是沒辦法實現這一願望的。

返回中原願望最強烈的也正是這批人。

他們與張寶朝夕相處,自然會影響到張寶本人的判斷,誤以爲黃巾軍已經到了大分裂的邊緣,爲了維護黃巾軍的團結,迫不得已同意了他們的提議。

看到新的調查結果,張寶心中的又喜又悲。

喜的是黃巾軍原來沒有分裂的危機,悲的是現在有了。。。。

雖然調查結果對歸鄉派不利,但張燕他們不打算妥協,執意歸鄉。

最後結果還是張寶退了一步,履行承諾,支持張燕他們殺回中原。

願意歸鄉的人不多,但質量卻非常高,黃巾軍大概六成的歷史武將都渴望返回中原,那十多萬人平均素質極高,戰鬥力非常強,這也給張燕他們少許安慰。

當然,歸鄉也不是你想回去就能回去的。現在返回中原的路被貂蟬控制,他們想回去還得看貂蟬的心情。

好在貂蟬與黃巾軍延續了源自董卓時期的交情,再明白了黃巾軍的主要目的地是青州、冀州等地之後,貂蟬果斷的大開方便之門,協助張燕他們轉移。

用了盡兩年的時間,張燕他們以螞蟻搬家的模式,在諸侯完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悄悄帶着十多萬人殺回中原。

返回中原的黃巾軍分爲兩部分,一部分以冀州爲目的地,其領袖就是張燕。另一部分以青州爲目的地,統領乃是素有黃巾第一悍將之稱的管亥!

今天就是管亥與張燕相約再度起事的日期。

張燕的目標是冀州常山郡,而管亥將青州北海郡列爲此戰目標。

第七百二十九章 柳氏的請求第五百五十四章 夜色襲城第七百七十五章 收穫大爆第八百九十四章 赤焰戰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七探盤蛇搶第1237章 劉備潰逃第七百七十五章 收穫大爆第七十七章 大戰鮮卑第二百六十章 謀權第1172章 隱藏勢力——邪馬臺第三百零五章 陽儀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神秘海族 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目標——己酉營第一千零六十章 系統大獎與收徐榮第六百四十六章 對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俘雙將第二百三十三張 我全要!第五十章 遷移準備第八百六十六章 魅惑豔婦第三百五十九章 逆天的黃巾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副本初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鬥總結第五百五十七章 圖謀朱雀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敵之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緣定!第八百零三章 炎黃真正的底牌一百一十八章 赴宴準備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料之外的名將第六百八十章 瘋了的軻比能第四百四十一章 兌換下 第三更第八百八十二章 美妙的誤會第一千零七十章 部曲制一百一十八章 赴宴準備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獄之門第八十八章 摧毀鈳壑氏第三百九十一章 白馬將軍第三百七十章 各方反應第九百六十八章 個人收穫 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攻城 中第九百八十一章 天下反響第一百五十章 中計第八百二十章 戰略包圍圈形成!第1224章 中線告急第一章 烽火第1233章 信都陷落第二百七十二章 劉備——文成武德第八百四十章 奪城第七百三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七十七章 烏桓內亂第二百四十七章 挾王通以令襄平第三百零九章 戰軍與財政第六百三十二章 突襲計劃第二百四十五章 戰終第七百三十二章 瘋狂大采購第三四十九章 黃巾初秀第八十二章 備戰備戰第九百六十六章 樸銀死,朝鮮亡第1170章 突變第一百七十四章 激情對戰第七百七十五章 收穫大爆第一百零六章 戰二流武將第四百零四章 現實波瀾第八百三十六章 聯德攻印與聯印攻德第四百零二章 收穫與招降第七百三十六章 調兵遣將第九百五十二章 龜殼王城第五百九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六百四十七章 軻比能的反應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軍抵達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董卓謝幕第三百三十九章 脫胎換骨的劉猛第1130章 無恥之徒第一百七十一章 化身誘餌第七百四十九章 軍團初創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黃巾再起第八十五章 大戰中第六百八十九章 終極決鬥第五百三十四章 變化第九百二十章 軍事變化第1250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呂奉先VS趙子龍第一百三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1266章 勸進稱帝第七百三十三章 孫仲第六百五十一章 退守內城第八百九十七章 最後一戰第五十五章 行動第二百五十二章 個人收穫第七百二十二章 拍賣會之撿漏第四百二十八章 驚天雙刺第四百五十五章 殺虎第八百六十五章 情報交鋒第1128章 大勢已定第八百六十五章 情報交鋒第一章 烽火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忠義之士第三十章 離別白雲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劫掠京畿第二百二十三章 紅炎第1224章 中線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