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 練級,練級

狄安很快就把223星系的8顆行星委任給了他的契約傭兵們,爲了減少艦隊在星際間的行駛時間,雪莉還專門建造了一種換裝了大馬力引擎的高速補給船,這進一步提升了他們刷經驗的效率。

星系內環的幾顆行星軌道半徑最短,行星間距也最近,平均不到1個小時就能刷一輪,是練級的最佳地點。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狄安和幾個女孩子基本上都是在這裡渡過的,等他們休息了,在星系外圍刷經驗的溫迪等人也會換到這裡練級,使這裡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都有高速補給船在飛來飛去的。

這種類似《大海戰II》“AB”或“HL”一樣的練級方法,經驗上漲速度就跟飛一樣地快。

狄安在第1天裡就升到了3級,軍銜晉升爲上尉,帶兵人數上限增加到了500人。儘管再次升級所需要的經驗值又翻了一番達到40000點,每刷一次所獲的經驗值也減少了一半隻剩下500點,但狄安晉升爲少校時,時間也才過了五六天而已,他此時的帶兵上限已經增加到1000人了。

其他人也被這樣的練級速度弄得瘋狂起來,他們每天除了幾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外,其它時間都是在刷經驗中渡過的。羅蘭最瘋狂了,從刷經驗開始的那一天起,就沒下過線,但每次輪到她攻打別人的時候都神采奕奕的,一問才知道,她原來在等待着別人攻打她的時候,都會小睡一會兒,小睡之前她都會訂好鬧鐘,所以也不怕會耽誤事情。

這種瘋狂一直持續了一個來月,狄安正機械地在攻擊對方與等待攻擊之間轉換的時候,有天突然看到他軍服的衣袖上竟然又多出了一條黃色袖帶,使袖帶數量達到了三條,一查屬性才知道,他竟然又升級了,軍銜爲中校,可以帶2000名克隆兵。

想靠這種方法升上校有點兒不太現實,這時每刷一次的經驗值只有125點,就算每天16個小時的刷,從中校升上校也得八九十天的工夫。首先升到中校的羅蘭早就在吵吵着要給海盜們點兒顏色瞧瞧了。

至於要不要找海盜們的麻煩,狄安說了可不算,一切都要等到雪莉那邊準備好了才行。

雪莉在升到5級之後,她的“科研技術專精”技能已經從1級時的“初級”,歷經“中級”、“高級”、“專家級”一直升到了“大師級”,可使科研技術等級提升5級。大師級已經是一項技能的最高等級了,再升級的話她就得從技能列表中選擇新的技能。

這也就意味着雪莉可以直接建造6級的“科研中心”,6級“科研中心”在研發2級科技時,成功率達到了8%,再經過她11點大腦功能屬性的提升,更是達到了16.8%。她竟然還不太滿足於這樣的成功率,首先進行研發的竟然是2級“科研技術”,僅僅五六次就獲得了成功,然後她又升級了一次“科研中心”。

7級科研中心:需要3840單位金屬,3840單位晶體,標準耗時192小時,也即8天!!!

於是其他人又耐着性子等了8天。7級科研中心剛剛落成,雪莉又宣佈要研發3級科研技術,爭取把科研中心升到8級。這次不僅僅羅蘭要瘋掉了,其他人也連忙阻止了她,建設8級科研中心所消耗的晶體資源相當於整個星系10余天的產量,標準耗時更是達到了16天,還是等以後慢慢升吧,他們不能再等了。

“哦,呵呵。”雪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既然大家都這麼說,那就先普及3級科技吧。首先要研發的是3級‘網絡技術’,這樣可以讓其他星球共享3級以下的科技成果了。”

不能不說,科研中心的等級提升後,研發起科技來,成功率不是一般的高,兩三次研發就能成功研究出一項2級技術,3級技術也不過只需要五六次研發而已。

223星系自遊戲剛開始那一陣子之後,又掀起了第二波建築高潮,但在這波建築高潮中,忙碌的也僅僅是狄安一個人,誰讓他的屬性可以提升210%的建造速度呢,於是,除了雪莉的4號(瑪爾斯)行星之外,其餘的行星都陸續置於了他的直屬之下。

其他人也都沒閒着,2級的兵工廠系統又建造了一大批新的武器裝備,他們剛好去熟悉一下:

G-2,即“跳蛙”式中型單兵機甲,噸位數35,乘員1人,裝備一門1吋口徑激光炮。

T-2,即“角羚”式中型裝甲戰車,噸位數75,乘員4人,裝備一門4吋口徑激光炮,一挺點五零口徑激光槍。

FF-1,即“小丑魚”級護衛艦,噸位數800,乘員96人,裝備三門4吋單管激光炮,兩門2吋雙聯裝激光炮,航速28節,續航能力1500光秒/15節。

雪莉在設計機甲和戰車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但在大型戰艦設計方面卻有所欠缺,只設計過簡陋的巡邏艇。“小丑魚”只是一級試驗性質的護衛艦,它跟“銀魚”級巡邏艇有着本質的區別。“銀魚”級巡邏艇與其說是艦艇,不如說是一種極慢速的太空殲擊機,內部的空間極其狹窄,別說是安裝重力系統了,就是轉個身都不可能,只能被安全帶死死地捆在坐椅上。相對來說,“小丑魚”級護衛艦就有着極其完善的維生系統和重力系統,空間寬敞舒適,人員繁多,組織複雜。近百名官兵被分爲指揮組、參謀組、駕駛組、炮術組、引擎組、雷達組、通訊組、維修組等等,各有軍官或士官負責具體指揮。其中炮術組的編制就達40餘人,僅1門主炮就設炮長1人,炮長參謀1人,觀察員1人,平瞄(司炮塔左右轉動)1人,垂瞄(司炮口上下移動)1人,瞄準覈查1人,裝填手1人,發射手1人,護彈手1人,記錄評估員1人。隨着等級的不斷提高,指揮架構也日趨複雜,這跟那些給玩家練手的1級裝備比起來,那些1級裝備就跟小孩子的玩具一樣了。

“1門炮就要10個擁有高級射手章的士兵?!用得着這麼複雜嗎?以前最多僅需要1名裝填手和1名發射手就可以了啊。”羅蘭有些不太願意了,“如果每隻戰艦能減少一半的乘員,我不就能指揮兩倍數量的戰艦了嗎?”

新的編制表是經過雪莉的研究後設定的,在這點上,狄安是非常支持她的,所以他就對羅蘭說道:“我知道你是想靠火力數量來壓制對手。但你回想一下以前的戰鬥,就說收復5號行星之戰吧,其中一幕就是我的50艘巡邏艇和溫迪的20艘巡邏艇對衛倫的20艘巡邏艇。如果兩發2吋激光彈能首發命中同一部位,絕對可以擊穿2吋裝甲,摧毀對方,從這點看來,僅僅是我的50艘巡邏艇就具備了一輪射擊就秒殺衛倫整支艦隊的火力,但事實上呢,70艘巡邏艇總共射出了500餘發2吋激光彈,衛倫卻仍然率領着三分之一的巡邏艇逃走了,雙方的總命中率不足10%,有效命中率更是不到5%。巡邏艇的噸位數只有100噸,每發2吋激光彈只消耗4單位能量,我們消耗得起;但是當我們開動數萬噸的大艦,使用一發炮彈就達數百單位能量的巨炮時,我們還消耗得起嗎?”

第119節 編制,“Z標準”艦隊第109章 醉了,所以是無意的第26節 合作,爲我們的戰車第115節 會戰,近戰機甲的反擊第79節 慘案,Z博士之死第174節 神話,“朱庇特”號的傳奇第222節 小勝,綠洲星系之役第120節 將才,帥才第190節 小心,狼來了第108章 合縱,連橫第193節 反擊,裝甲大戰第59節 爆炸,煙塵裡的偷襲第13節 斬首,飆升的經驗第189節 張開,大網第66節 雪莉,心情不錯第19節 新船,“鬥牛犬”級巡邏艇第228節 機器,必將統治人類?第31節 離間,聯盟崩析的前兆第151節 亂局,一鍋粥第32節 好計,不如運氣第164節 接戰,分兵第127節 設伏,誰是誰的獵物?第170節 蓋亞,揮不去的陰影第219節 遇挫,綠洲星系之役第82節 分化,對付白德的策略第162節 混亂,失去控制?第102節 激戰,康士頓艦隊第46節 教學,海盜老師?第59節 爆炸,煙塵裡的偷襲第5節 重來,貧瘠的處女地第62節 試探,羅蘭艦隊出擊第228節 機器,必將統治人類?第52節 秘辛,探索行動失敗始末第226節 嫡系?不是就靠邊站第228節 機器,必將統治人類?第143節 巡邏,無法逃避的任務第90節 銀河,舞步第177章 登陸,帝國萬歲第129節 王牌,“紅色輕騎兵”飛行聯隊第74節 鄰居,最直接的競爭對手第57節 機甲,近戰型號第184節 陸戰,一觸即發第12節 相持,第二次會戰第148節 破襲,總參的計劃第105節 三天,致命的時間第1節 初章,不得不玩的網遊第207節 黑英?新的帝國?第70節 僵持,戰國局面形成第138節 成長,衛倫之漂泊史第186節 亞文,你是我的!第77節 會議,各抒己見第106節 反攻,由“悶棍”開始第215節 建設,沙漠星門第178節 偷襲,近戰機甲旅出擊第68節 拖延,用嘴皮子打贏的戰爭第6節 新兵,新的裝備第24節 逃亡,半個恆星系第114節 會戰,地面攻勢第133節 挑釁,“朱庇特”號發威第195章 圍攻,裝甲大戰第159節 威逼,蘇姍請援第20節 戰術,搶戰“T”字橫頭位第67節 敵襲,老朋友拜訪第96節 聚首,新蘇州恆星系第135節第47節 發射,魚雷的暴風雨第201節 彈盡,羽林輓歌第19節 新船,“鬥牛犬”級巡邏艇第167節 佔領,大豐收?第77節 會議,各抒己見第68節 拖延,用嘴皮子打贏的戰爭第117節 會戰,落幕第43節 練級,練級第68節 拖延,用嘴皮子打贏的戰爭第18章 經驗,你就這樣飛走了第207節 黑英?新的帝國?第81節 戰果,真正大贏家第181節 這次,我們是吃定他們了第109章 醉了,所以是無意的第206節 李察,氣勢洶洶的所謂王者第208節 合談,擴張第101章 改革,籌建羽林軍第129節 王牌,“紅色輕騎兵”飛行聯隊第141節 決戰,“絞肉機”星系的謝幕表演第180節 偷襲,暴露第131節 災難,魚雷來襲第184節 陸戰,一觸即發第202節 援軍?羽林輓歌第146節 防守,以進攻的名義第53節 洛濱,重巡換來的士兵第228節 機器,必將統治人類?第105節 三天,致命的時間第204節 敗亡,羽林輓歌第193節 反擊,裝甲大戰第2節 興建,科技爲先?第187節 設計,務必活捉第33節 獵人,還是獵物?第68節 拖延,用嘴皮子打贏的戰爭第147節 少校,“魚雷磁鐵”第57節 機甲,近戰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