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天下皆反(中)

遼州與西涼相差一半的兵力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西涼有一半是騎兵,而遼州全是陸兵,特別是李郭二人派出防禦虎牢關方向的部隊,全都是騎兵,由大將徐榮率領。而賈詡的計策就是去說服徐榮棄暗投明,因爲徐榮本身是忠於董卓的,他現在跟隨郭李二人是亂命,估計徐榮還不清楚虎牢關內的變化,也不知道董卓是死在誰的手上的。

事實上董卓是不是死在郭李二人手上,是沒有人親眼看到的,賈詡也沒有看到,他是推測出來的。賈詡在董卓軍中的地位也是蠻高的,與徐榮雖然沒有什麼交情,但只要賈詡跟徐榮說董卓是被郭李二人所殺,那麼徐榮肯定會相信。

這時候有個問題,如果郭李二明知道徐榮得知真相後,會背叛自己,爲何還要派徐榮防禦虎牢關遼州黃巾軍。對於這一點,戲志才與賈詡給出了答案,正是爲郭李二人不相信徐榮,纔會派徐榮防守遼州黃巾軍,一旦黃巾軍與徐榮軍交戰,無論誰勝誰負,都對郭李二人有莫大的好處。

而正是憑着這一點,賈詡纔會想着去當說客。

打着一面白旗,賈詡與裝成隨行武將的小馬哥,領着一隊黃巾兵行到徐榮的兵營口,賈詡高聲報出自己的姓名與身份,那守營口的兵士皆是董卓軍舊部,自然知道賈詡其人。但也只是聽說過,並沒有親自見過,兵士入營內報告,賈詡則與小馬哥在外等候,等了約半個小時左右,纔有令兵跑出來,請二人進入,而那一隊黃巾兵則被拒絕入內。

入營時有一隊身材高大的士兵前來護行,其圍成一圈,將兩人的視線擋住,無法查看經過地方的情景,這讓小馬哥對徐榮謹慎的性格有了更明確的瞭解。走了約幾分鐘左右,纔到達主帥營處,隨着令兵入內報告,帳內傳來較爲低沉的聲音。

徐榮年約三十多歲,身材高大,使得一把長柄彎刀,身披厚重的鎧甲,坐在一張胡牀上,雙眼微眯的盯着走進來的賈詡。帳內除了徐榮外,還有數名武將,徐榮揮了揮手,這幾名武將隨後離去,帳內就只有小馬哥、賈詡、徐榮。

徐榮沒有說話,賈詡自顧自的找了張胡椅坐了下來,小馬哥則充當隨從的角色,站在賈詡身後,沉默老半天,徐榮纔出聲說道:“賈軍師前來某處,所爲何事?”

“說個故事。”賈詡面無表情的說道。

徐榮愣了一下後,起身親自爲賈詡倒上一杯茶,然後重新坐回位置,靜靜的看着賈詡。賈詡喝了一口茶後,開始緩緩的講故事,故事的內容就是虎牢關那夜所發生的事情,一直講到董卓被殺,李郭二人取虎符調走十萬大軍爲止。

事實上徐榮當初是在關外的,他與華雄駐紮在通往洛陽城方向的營地,防守聯盟軍,而虎牢關鉅變後,他與華雄的營地被潰兵衝擊而破,徐榮亦被部將擁護着而跑。其跑得方向恰巧與郭李二人繞道虎牢關,前往洛陽的方向是一致的,兩方人馬在數日後碰個正着。

郭汜與李傕二人正率十萬大軍前往洛陽,只是這十萬大軍中他們所能夠拉攏,管轄的部隊並不是很多。徐榮歸來,郭李二人與之交談後,確信徐榮並不知虎牢關內發生了什麼事情,兩人就讓徐榮歸隊,而十萬大軍中有一部正是徐榮的舊部,亦是郭李二人難以掌控的,郭李二人順水推舟,將此部還給徐榮。

隨着西涼軍進入洛陽境內,包圍了洛陽城,徐榮最初是前往防守聯盟軍的,只是聯盟軍突然起了內訌,徐榮就一直呆在洛陽境內。他曾提議率軍收復虎牢關,這樣也能給西涼軍留一條退路,但郭李二人卻不同意。

郭汜與李傕打得主意就是攻入洛陽城,到時候抓到皇帝,什麼罪名都是浮雲了。若是攻打洛陽失敗,郭李二人也不會率部返回涼州,他們知道自己犯下了什麼罪行,若是返回涼州,那肯定就是自投羅網。

徐榮得不到郭李二人的同意,只好繼續呆着,而後小馬哥率軍進入虎牢關,聯盟軍部隊迴轉各州,使得李郭二人覺得時機成熟,加大了攻打洛陽城的力度,同時派出徐榮前去防守遼州黃巾軍。

徐榮對此很是不解,早知要防守,何不早早攻入虎牢關,卻搞得如今還要分出兵力去防守。郭李二人對此解釋是,騎兵無法攻城,若是攻打虎牢關的話,損失會比較大。如今,虎牢關被遼州所佔,只需要派出騎兵部隊監視虎牢關,就可以讓虎牢關內的部隊不敢亂動。

徐榮是一個謹慎的人,聽完賈詡的話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而是在營帳內走了幾圈,他本身對郭李二人的行動就有些不解。如今聽完賈詡的話,前後聯繫起來,一些疑團就迎刃而解,但徐榮的性格決定他需要時間認真思考後,才能做出答覆。

小馬哥與賈詡在徐榮的營地內呆了三天後,徐榮纔再次召見他們。

“若是軍師所言確實,某該如何自處?”徐榮皺着眉頭問道。

“可率軍返涼州,可轉身解洛陽,可與遼州和談共謀。”賈詡給出三條路。

小馬哥覺得一、三、這兩條路很渣,徐榮要返回涼州要嘛轉道,要嘛通過虎牢關。但小馬哥肯定不會願意開關門讓徐榮通過,而徐榮轉道的話,會引起郭汜與李傕的注意,一個不好,就是腹背受敵的局面。

與遼州和談共謀,這也是不可能的,雙方沒有任何信任度可言。若是徐榮這面答應和解,在遼州軍出虎牢關前往洛陽時,突然攻擊,在野外,騎兵的攻擊力是非常可怕的,小馬哥不認爲自己的黃巾軍可以抵擋住三萬騎兵的攻擊。

倒是第二條路具有可行性,但這第二條路對小馬哥有好處,對徐榮卻是沒有好處的,而若是第二條路的話,則取決於徐榮對董卓到底有多忠心,忠心到他會不顧一切爲董卓報仇。

事實證明,徐榮對董茶几的忠誠確實是高於一切。不過他不會只聽賈詡的一面之詞,雖然他當晚也在虎牢關,只是他是在外面,對關內發生的事情並不是很清楚,所以他需要去證明賈詡的話,這需要時間。

小馬哥與賈詡走出營門時,徐榮親自相送,賈詡邊走邊朝小馬哥露出古怪的笑容,小馬哥有些不解,待走到營門時,聽到徐榮說道:“馬遼州慢走。”說完就徑直返回兵營內,小馬哥這才明白賈詡爲什麼會露出那古怪的笑容,顯然賈詡見到徐榮居然親自送客,就猜到徐榮識破小馬哥的身份。

洛陽一天十幾道急令己經持續的好幾天,可小馬哥也沒有辦法,只好一直拖着。郭汜與李傕看似兵力衆多,但洛陽城實在是太大了,西涼兵並沒有辦法將整個洛陽城圍起來。

這使得洛陽城內的高官達人們紛紛逃離洛陽,可西涼的騎兵衆多,白天在城外不斷的巡邏,使得一波又一波的達人們被逮到營地裡坐客。李傕與郭汜在洛陽城內及皇宮內都布有眼線,確保皇帝不會僞裝逃跑,否則他們此次攻城就顯得毫無意義。

而得不到小馬哥回覆的洛陽皇宮內,樑皇后與于禁商議着逃竄,待到夜黑的時候,就由於禁帶親信,保護樑皇后與劉辯皇帝一起逃出洛陽城。而在樑皇后與于禁商議逃跑的時候,老瘋一臉悲苦的帶着自己的二百個俘虜兵進入洛陽城內。

西涼兵只抓出城的不阻止入城,這讓老瘋可以很順利的進入,他的任務就是把劉協這位後來的漢獻帝救出來,至於劉辯這個茶几漢少帝,只能任由他自生自滅了。

夜,被圍城的洛陽早失去往日的繁華,于禁實行了宵禁,這使得龐大的洛陽城內悄無聲息。在夜的掩護下,老瘋率兵偷偷的潛入皇宮內,若是在平時,皇宮定然守衛森嚴,但此晚正是樑皇后與于禁保護劉辯逃跑的時間,再加上洛陽被圍攻,勤王的軍隊也沒有蹤影,使得宮內的守衛,宦官及宮女們都是人心惶惶,如此環境下,守衛有所缺漏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賈詡曾經在皇宮內呆過,小馬哥也在皇宮逛蕩過街,戲志才的探子也對皇宮做過詳細的探查,三方面的結合,描畫出大漢皇宮的草圖,使得老瘋可以一邊對照着圖紙,一邊率兵急匆匆的朝皇宮某處奔去。

己經十一歲的劉協此時正託着下巴坐在臺階上,宦官與宮女們都忙着收拾包袱,準備着一旦洛陽城破,就帶着細軟逃跑。因此,也就沒有人再去理會這位大漢王爺的舉動是否合禮,劉協也難得有些機會,可以隨心所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老瘋率兵潛入劉協所居住的宮殿內時,看到劉協正做出小屁孩都會做的事情——隨地小便,這讓老瘋很是無語。等劉協小便完,老瘋才蹭上去低聲說:“王爺,臣乃遼州部將,遼東候馬永貞派臣入宮救王爺離開洛陽城。”

第八節 命魂之鑰(下)第十五節 神棍很給力(下)第二十節 兇物暴虐(上)第二十節 兇物暴虐(上)第十一節 大家都玩躲貓貓(下)第十一節 陣(上)第二節 伏(上二)第八節 命魂之鑰(下)第十七節 癲馬軍團(下)第十二節 迴轉中原(上)第十九節 威名所累(下)第十四節 值誠生死存亡(中)第十二節 迴轉中原(上)第十四節 主公不易做(中)第六節 草莽英雄(下一)第三節 勢之分析(下)第二節 伏(上二)第七節 何處爲基業(下)第十節 丁原之死(下)第十八節 多寶(上)第四節 奇聞(上)第八節 跟個新大佬第三節 譙關炮灰戰(上)第十六節 張寶之死(下)第二節 殺機暗(下)第二十節 滿城盡是黃巾賊(上)第一節 浩浩蕩蕩行軍難(下)第十六節 閒等之事(下)第十六節 我黃巾,萬勝,殺(上)第三節 亂(下)第十三節 將進言第十節 燒殺搶(下)第十四節 揚州多美女(上)第八節 戀(上)第二十節 滿城盡是黃巾賊(中)第十三節 叫你一聲爹(上)第十九節 局(上)第七節 呂蒙(下)第十九節 周瑜是個受(下)第十五節 兵逼洛陽城(下)第十三節 將(上二)第三節 刺(上二)第八節 命魂之鑰(上)第十五節 部將們的心思(下二)第十五節 爭霸的前提(上)第二十節 能(上二)第十四節 兵幾何第十一節 合衆國(下)第三節 堂下何人吶(下)第十九節 帝(上一)第十二節 諸侯王(下)第二十節 咆哮(上二)第十四節 聚(下)第十六節 晃悠(下)第十九節 帝(上一)第二節 虎牢關前(下)第四節 復(上)第十七節 有些故事(下)第九節 談談(下)第四節 黃巾大反攻(上)第十三節 承(下)第四節 賣官(上一)第十八節 空(下一)第八節 跟個新大佬第十節 大漢風景(上)第八節 調停人(下二)第十節 寶物隨便拿(上)第五節 舊友舊事(上)第十六節 龐統說,我能(下)第四節 黃巾大反攻(中)第十二節 戰鼓擂動(下四)第四節 賣官(下二)第一節 豔遇(下二)第十一節 被俘(上)第十三節 主公意欲何爲(上)第五節 奔竄(下)第七節 玄甲石像(中)第十一節 有雨(上)第十節 燒殺搶(上)第十四節 主公不易做(下)第八節 調停人(下一)第三節 勢之分析(上)第五節 三進出(下)第五節 天下皆反(中)第十三節 當神棍遇上神棍(下)第一節 縣守是幹啥滴(下)第六節 邀戰(上)第十五節 士(下)第八節 打亂架(下)第十一節 合衆國(下)第二節 伏(下二)第八節 調停人(上)第九節 大漢威(上)第一節 天下大勢(下)第十三節 主公意欲何爲(下)第二十節 團隊(上)第五節 舊友舊事(上)第十八節 劉備家的二奶(下)第一節 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