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衚衕

謝玉引醒來時,看到身邊已經沒人了。再看看,孟君淮其實還在房裡。

他坐在桌邊,眼下一對烏青十分明顯,面無表情地喝了口茶。

“……殿下?”玉引愣了愣,揉揉眼睛確定自己沒看錯,那確實是烏青,然後問道,“殿下睡得不好?”

孟君淮“嗯”了一聲,沒看她,又飲了口茶。

一夜未眠讓他現在滿腹邪火,最惱怒的自然是自己怎麼這麼沒出息呢?爲了這麼個小尼姑苦惱個什麼勁啊!

除此之外還惱火她睫毛怎麼這麼多?數得他眼睛都疼!

而且還每回數出的結果都不一樣!第一回他數的左眼,結果是“不喜歡”,他悶了悶,又去數右眼,結果是“喜歡”。再想想,不甘心,重數左眼,結果也成了“喜歡”。

數着數着天都亮了,孟君淮驚覺自己竟然無聊了這麼久,接着就覺眼睛累得睜不開。

所以他就坐到桌邊喝茶緩神去了。

緩了好幾息後,他纔看向她:“記得給公主府遞個帖子,其他各府應該也都是今天遞,你們若能一起去見最好。”

“哦,好……”謝玉引看着他這一臉疲乏應得有點遲疑,心道是不是淑敏公主那邊的事情比她所想的還嚴重些?比如駙馬不止是把公主打了,而且把公主打殘了?

孟君淮起來後也沒想着照鏡子,見了她這副神色,隱約猜到自己現下可能不太好看。

他就不想再讓她看了,起身道了句“我去前頭補個覺”就走了,腳步都有點虛飄飄的。

.

玉引在當日就往淑敏公主府遞了帖子,下午時公主府送來回帖,說請她次日去府中小坐。來送回帖的宦官還帶了話,告訴她說:“明日去拜訪的還有謹親王妃和另外四位郡王妃,七、八、九、十一、十二皇子府的五位皇子妃。”

玉引掐指一算,除了寵妾滅妻的十皇子府沒人去以外,已成婚的皇子的正妃全去了。

次日一早她起來梳妝時,又有人來傳話,說幾位已出嫁或是已在宮外建府的公主也都會到。玉引深吸口氣,暗道這陣仗真不小。

於是草草用過早膳後她就出了門,快出府中次一道門的時候,看見兩個宦官從倒座房裡押了個女子出來。

那人好像自己使不上什麼力氣,一路都是半被拖、半被扶的,玉引依稀聽到幾聲嗚咽,又聽見其中一個宦官埋怨道:“您還哭吶,瞅您惹了多大麻煩!我們上哪兒哭去?”

玉引停下腳皺皺眉頭,珊瑚一看她的神色就懂了,朝那邊一喝:“吵什麼吵!過來向王妃見禮!”

三人本都沒注意到他們過來,聞聲皆一慄。而後那兩個宦官先一步回過神,當即就扔下了手裡架着的人,到謝玉引跟前跪地一拜:“王妃。”

玉引一時沒理他們,目光定在不遠處那女子身上。見她不是婢子的衣着,髮髻上一朵玉製的簪花也精巧,便道:“她是北邊的人吧,這怎麼回事?”

“王妃!”顧氏一下子哭了出來,本已沒什麼力氣,還是緊咬着牙關往謝玉引跟前蹭。那兩個宦官也不敢攔她,顧氏膝行到玉引面前,一把抓了她的衣袖,“王妃,妾身是……是跟您一起進府的顧氏。在定妃娘娘面前無意中說錯了話,殿下便罰妾身跪到現在……求您、求您饒妾身一次!妾身再不敢了!”

玉引眉心一跳:“你跪了多久了?”

“兩天兩夜,今兒是……第三天了。”顧氏蒼白的臉上眼眶泛紅,“殿下說若您肯饒恕,才許妾身起來。可殿下又一直在您正院,妾身想告罪也……也進不去門。”

她說着就重重地叩起頭來:“求您!求您開恩!妾身日後當牛做馬報答您,求您饒妾身這一回!”

“行了,快起來。”玉引伸手一擋,定睛看看,顧氏額上已磕青了一塊。

她搖了搖頭,側首吩咐:“去回殿下一聲,這事我不計較了。扶奉儀回去歇着吧,傳大夫去看看。”

顧氏立刻謝了恩,那兩個宦官便扶着她往北邊去。玉引靜看了會兒,眼瞧着顧氏是半點力氣都使不上了,走路時腿腳都不聽使喚,全憑那兩個宦官扶着才能回去。

——這情狀讓她唏噓了大半路,在馬車上強自闔眼靜歇了片刻,卻猛地回過神來:“不對。”

“停車!”珊瑚一嚇,立刻喊停了馬車,欠身詢問,“怎麼了,娘子?”

“哦……跟此行倒沒關係。”玉引吁了口氣,“你差個人回去,到北邊傳個話,給顧氏挪個住處。就說顧氏不安分,日子久了別攪得後宅不安。”

“……娘子?”珊瑚有點吃驚,但見她神色沉肅,連忙揭簾出去傳話了。

珊瑚直接跟趙成瑞說:“換個人駕車吧,這話你去傳。我看你留在府裡盯着些比較好,免得節外生枝。”

“哎,得嘞,您放心請好兒吧!”趙成瑞邊跳下車邊一應,玉引在車中聽到這句話,方算安了心。

顧氏的心思夠鬼的。方纔即便是在告罪求情,其實也仍舊“不安分”。

她說了太多關於是逸郡王罰她的話了,一句一句加起來,明裡暗裡在指逸郡王心狠,又一句話揭過自己犯的錯,很容易讓人覺得確是王爺罰得過了頭。再加上她確實傷得不輕,玉引心中一時都難免有些責怪他了。

但這其實很可笑。再怎麼說,人也該和與自己站在一起的人更親近纔對——哪怕這個人真的做得過了,她也仍該明白他是爲了護她。不足之處二人間說明白就足夠了,不該是在心裡去憐憫與自己對立的那一方,反將護自己的人變成仇人。

玉引暗歎顧氏真的有些本事,幾句話輕輕巧巧地一掃,就險些讓她和孟君淮生嫌隙。

可見顧氏方纔的告罪仍充滿算計……孟君淮這樣罰她真是一點都不過分!

玉引想着想着,暗暗的有點生氣。生氣顧氏這樣利用旁人的善心,也生氣自己真的、真的差一點就被她利用到了!

她託着腮琢磨起來,思索自己是不是在這方面格外容易被人利用啊?她修佛十年這件事擺在這裡,王府上下乃至整個京城都人盡皆知,想動點心眼的人,是不是就格外容易想到這一點、然後再往這一點上使勁兒?

那她是否真的比旁人心善很多都不重要了,往她這裡動腦筋的人多,她總難免會有出錯的時候吧?所謂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

欸,真是很煩人呢!

玉引靠到靠背上,緩着氣愁眉苦臉。突然覺得自己先前很喜歡的那句“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放在紅塵中,其實是很諷刺的!

身在佛門,做到“無閒事掛心頭”很容易,但紅塵裡,這“閒事”也太多了!

.

王府最北邊,兩方三合院裡都安安靜靜的。

這三兩天裡,氣氛總是有點怪,一是陸氏和施氏總把自己關在屋裡不見人,二就是前天被召去前宅的顧氏一直沒回來。

餘下三人一時顧不上陸、施二人在幹什麼,注意力全放在了顧氏身上。

顧氏前天晌午被前宅的人請了去,而後兩天未歸,她們都很好奇出了什麼事。

心善些的在想,她是不是真的入了王爺的眼啦?這麼久沒回來,是一直被王爺留在了身邊?這是有可能的,畢竟她棋藝出衆,王爺早就因爲這個見過她,眼下因此喜歡她也不是不可能。唉,真是技多不壓身;

嫉妒心重些的,則在暗想她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事,惹得王爺心煩,已經被髮落了?或許被遷去了府裡哪個不起眼的角落,又或者直接被趕出了府?這可都沒準兒,顧氏也沒個正經的命婦封號,“奉儀”之類的品秩都是各府自己就能拿主意的,放到宮裡可就沒人在意了。若真是這樣,那她也活該,六個人裡數她最是清高,平日總對旁人愛答不理的,悶在房裡鑽研什麼棋藝。

兩樣猜測在各人心頭涌着,屈指一數今天都第三天了……然後,就見顧氏回來了。

兩方院子裡同時騷動了一陣。

“顧奉儀回來了!”施氏聽婢子稟完就一橫陸氏,“你真不去瞧瞧?擡頭不見低頭見的,當真狠了心徹底翻臉麼?”

“不去。”陸氏平淡的搖頭。她沒法告訴施氏那晚上王爺並沒有幸她,也就沒法說自己摸索出的王妃的心思,只能一味地攔着,“我不去,你也別去。這裡頭的事兒深着呢,咱沾不起。”

“嘁,去侍奉了王爺一次,你就瞧不起旁人了是吧!”施氏氣不過,也不理陸氏的勸,推門就出去了。

隔壁的院子已亂成了一團。

送顧氏回來的宦官把人一放就走了,同院的蘇氏和王氏正一起把人往裡服。一看施氏也來了,王氏就喊她:“快來搭把手!”

施氏趕緊和同來的婢子一道去幫忙,一擡眼看見江氏在袖手旁觀就來氣,可又不敢得罪這位資歷最長的良娣,只能當沒看見。

“怎麼弄成這樣!你到底怎麼得罪王爺了?”和顧氏一道入府的蘇氏緊皺着眉頭,問了好幾次,顧氏都咬着牙不答。蘇氏也就不再問了,幾人一道扶着她進屋,直接放到榻上歇着。

不多時,大夫也到了。

府裡養着的大夫就那麼幾個,哪個也不瞎。聽說要看的人是王爺親自罰的,哪個都有點往後縮,如果命他們來看的不是王妃,而是北邊過去的人,他們準就尋理由推了,誰也不來。

是以來了的這人也不肯跟她們走得太近,“望聞問切”四步裡頭,起碼是把“問”給省了——他從頭到尾都沒怎麼說話,就悶頭自己搭脈自己看,顧氏身邊的烏鷺幾次主動想說,愣被大夫這神色弄得遲疑要不要說,最後硬是忍了。

不過片刻就已診完,外用的、內服的藥都開了一些。烏鷺跟着大夫去抓藥,回來後先給顧氏上了外用的,又去煎內服的。

藥鍋裡的水剛開,烏鷺聽到響聲一擡頭,就見幾個宦官一道進了院。

看着氣勢洶洶的,讓烏鷺心裡咯噔一下,覺得來者不善。

“幾位公公……”她趕緊迎過去,攔在幾人跟前,蘊着笑問,“幾位公公這是……有事啊?”

進來的幾個都沒說話,牽着她的視線看向院外。

剛在院外停下腳的趙成瑞眉心一跳。他本來沒打算說話,想着盯着這幾個把人挪出來就得了,珊瑚讓他來,也只是爲了以防萬一。

不過現下攔人這個他也眼熟,知道就是要挪出去那位身邊的人。

趙成瑞心裡冷笑了一聲“不識相”,負着手踱着步就進了院:“你知道我們不是北院的人吧。”

“是,趙公公……”烏鷺現下看見正院的人都氣虛,“奴婢知道您是王妃身邊的。”

“那就行了,有些廢話你直接給我咽回去就得。”趙成瑞的目光劃過眼前的三合院,“我知道你們隨嫁進來的,都有幾分忠心,但你記着,顧奉儀的前程不是你能左右的,你也少往裡頭攙和!”

烏鷺摒着息不敢吭聲,趙成瑞睃着她,又道:“乖乖幫着我們給顧奉儀挪了住處,我給你另尋個好差事。”

“公、公公……”烏鷺滯了一瞬後渾身一冷,驀然跪了下去,“娘子身邊就我一個,您、您要把我擱到別處……我們娘子身邊不能沒有人啊!”

趙成瑞笑了一聲沒說話。

烏鷺磕了個頭,又道:“求您跟王妃說兩句情,娘子她知道錯了,求王妃別……”

“也行吧。”趙成瑞沒待她說完就打着哈欠應了,又帶着點懶意道,“這話我替你說。走着吧,幫我們挪了院子,你隨顧奉儀過去,換差事的事兒不提了。”

“謝、謝公公!”烏鷺顯沒想到他會這麼快就答應,喜出望外地道了謝,立刻從地上爬起來,幫他們一起收拾東西。

當天傍晚,這話傳進楊恩祿耳中,楊恩祿立刻笑出了聲:“呵,這姓趙的也夠精的。”

小徒弟賠着笑點頭,見師父不說話,也不追問,知道這會兒該安靜地任由師父自己琢磨。

楊恩祿細品了一番,不得不承認,對趙成瑞這安排很滿意。

王妃把顧氏從北院挪出去,是因爲顧氏不安分。換句話說,其實顧氏住在哪兒不是最重要的,讓她再惹不了事纔要緊。

她年輕,心思又活泛,必然沒那麼容易就踏實下來。旁邊再有個忠心耿耿的婢子幫襯着,只怕咬緊了牙關也得再爲自己拼一把。

有了趙成瑞這番話就不一樣了。

顧氏這陣子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她身邊那丫頭免不了跟着受苦。有了趙成瑞那番話,那丫頭免不了要想,如果自己當初答應他的話、換了別的差事,現在就不會這麼慘。

——大多數人都是這樣,一時義氣容易,但真到了吃苦的時候,就很容易後悔,若此前再有個“良機”被自己錯過,就更要悔得不行。

悔又會慢慢變成恨,先恨自己,再恨身邊的人。日子久了,那丫頭會不會幫着旁人踩顧氏一腳都難說,遑論幫她出謀劃策!

楊恩祿自己咂摸夠了後,心下記住了趙成瑞,覺得日後可以結交一下。而後他往屋裡瞅了瞅,王妃的臥房裡聽不着什麼聲兒。

又過了會兒,終於聽見王爺吼了句:“反了他了!”

房裡,謝玉引氣息一滯又一舒,心道自己說了這麼半天,他可算有點反應了。

她今日去淑敏公主府,着實聽了不少事,總之就是淑敏公主的婆婆住到京裡後經常給公主添不痛快。

比如在公主和駙馬生不痛快爭了幾句嘴的時候,婆婆就會一連幾個天尋理由把駙馬支開,讓公主見不着他。公主若去找她“要人”,她還會冷嘲熱諷,明裡暗裡給公主臉色看。

——這種事讓她們一衆妯娌都義憤填膺。各府正妃都是細細地把事情記住了,回家之後說給夫君,好再一同商量接下來怎麼辦。

於是即便孟君淮已經不高興了,謝玉引也還得說:“這樣的次數多了之後,那張威估計是看公主性子好,膽子便也大了。再吵嘴便不用他母親多說什麼,他自己就能離府幾日不歸,聽公主說,他還……”

她都不知道怎麼往下說,已說出的都已經夠過分的了!

和她嫁給他當妻子、他晚上來不來她正院全由他做主一樣,駙馬娶了公主,公主是否見駙馬,也該是公主拿主意。若公主不見,駙馬不能做什麼,而公主若見,那叫“召駙馬入侍”,駙馬必須隨叫隨到,沒聽說過有敢離府幾天不理公主的!

“他還……往府裡帶過別的姑娘。”謝玉引終於把這句更過分的說了出來,低着頭又呢喃續道,“十一皇子府那邊說幫公主查過了,說是八大胡同裡醉香樓的頭牌,叫陳什麼的……”

“陳妙容!”孟君淮鐵青着臉說出這三個字。

“嗯,對!”謝玉引眼睛一亮,“殿下怎麼知道的?”

“……”孟君淮一掃她的神色,立即道,“我沒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