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八徵耄念之寶

“譚家也得手過一方‘傳國玉璽’?”餘耀不由脫口而出。

譚家一直在找尋傳國玉璽,譚如肅的父親就有動作了,這點在發現“琴棋書畫”的線索時特調局有過推論,但卻一直沒能確定是不是得手,哪怕得手的只是疑似的。

“是的。”吳臣介紹,“而且,當年譚家和謝家還爲此有過矛盾。謝流齋和洋人、特別是倭國人勾連甚深,譚家則有民國政府的支持。”

餘耀點點頭,“這可以理解。就連王自全,根據盒子上使用紫金的情況,背後也有可能有俄國人的支持。”

楊銳插言道,“譚家得到的‘傳國玉璽’,怕是後來也證明了不可靠吧?要不然,絕不會一直到今天,也沒有公開。”

楊四海點點頭,“譚家涉入甚深,而且曾經得到過玉料小缺角——最起碼,他們當年得到的,估計和這種玉料不同。”

餘耀想了想,“還有最後一件疑物,除了倭國人曾經參與,吳處你這還有什麼信息?”

“經過各種線索的分析和梳理,我發現,倭國人蔘與追查的這一方‘傳國玉璽’,是真品的可能性最大;而且,謝流齋也摻雜其中。”

“倭國人的狗腿子?”楊銳又撇嘴。

“表面是這樣,但實際上,他還起到了一些副作用。”吳臣笑道。

“怎麼說?”

“謝流齋和洋人走得近,是爲了賣古董,說到底,就是一個錢字,有奶就是娘。而當時,對於傳國玉璽,不止倭國人有興趣,歐洲人也很有興趣,特別是英國人;謝流齋遊走在英國人和倭國人之間,藉機來回利用,拖延輾轉,擡高價格。”吳臣介紹,“不過,後來倭國人佔據東北,在華勢力越來越大,直至全面侵華,這個期間,他們不止有謝流齋一個抓手。”

餘耀沉吟,“謝流齋不可能得到過傳國玉璽。”

“對。”吳臣點頭,“但他有過線索。”

“噢?吳處,看來你出去調查這段時間,收穫很大啊!”餘耀說着,不由看了看楊四海,“不過,我今天的鑑定任務好像完成了。”

楊四海微微一笑,“不用跟我耍這套。你本來就是這個案例的特約專家,吳臣瞭解到的,你當然可以聽。”

吳臣也笑了,“好,那我就詳細說說。”說罷,順手又摸起了楊四海的特供煙。

楊四海看了看他們三個,起身從抽屜裡拿出三盒,一人甩了一盒,同時對餘耀說道,“滕先生的事兒,我和你一樣着急,不過急是沒用的。有條不紊,纔是正道。”

餘耀點了點頭。這一點,楊四海說得在理。

吳臣聽他們說這個,便緩了緩,“先說引子,謝流齋當年,曾經得到過一方乾隆的玉璽。”

“哪一方?”楊銳脫口而出。

乾隆的玉璽太多了,作爲一個“蓋章狂魔”,他對刻制玉璽也是情有獨鍾,如果連通皇帝私章算在內,光是記錄在案的,就有大約1800方。

這其中,遺失在外、下落不明的也是個相當大的數目。

“八徵耄念之寶!”吳臣應道。

“不是前幾年拍賣出去那一方吧?”餘耀不由問道。

“古稀天子”和“八徵耄念”是乾隆玉璽中頗具代表性的印文,從印文內容也很容易看出,這是乾隆在七十歲和八十歲時候分別製作的。

乾隆還曾經寫過《八徵耄念之寶記》,說:“予年七十時,用杜甫句鐫‘古稀天子之寶“,而繼之曰‘猶日孜孜“,不敢怠於政也。蒙天眷佑,幸無大隕,越於茲又浹旬矣。思有所以副八旬開耋之慶,鐫爲璽,以殿諸御筆,蓋莫若《洪範》八徵之念。”

而就在幾年前,一方白玉交龍鈕“八徵耄念之寶”玉璽,在華夏的一場大型拍賣會上上拍,成交價格四千餘萬元。中拍者沒有親自前來,而關於中拍者的身份,拍賣行也是保密的。

不過,乾隆以“八徵耄念”爲印文的玉璽很多,大大小小至少有六十方。所以,餘耀纔有此一問。

“估計不是。因爲根據我的調查結果,謝流齋當年得手的‘八徵耄念之寶’,應該是青玉或者青白玉。你說的這方,是白玉的。”吳臣解釋。

“謝流齋得到這方乾隆的玉璽,與和氏璧傳國玉璽有關係?”餘耀接着問道。

“對,因爲這玉璽的側壁,刻了幾行字!”吳臣介紹。

楊銳低頭點了一支菸,“我說老吳啊,你這查的夠細的!連玉璽側壁的刻字都瞭解到了?”

“其實是這樣,當初這方玉璽,本是北洋軍閥的一個小頭目所得,後來賣了出去;買家正是謝流齋,所以,我不是直接瞭解到的。”吳臣介紹,“同時呢,原主在兩張宣紙上分別印了印文、拓了側壁刻字。但是,印文那張宣紙不見了,我找到這個人的後人時,只剩拓了側壁刻字的宣紙。這張宣紙之所以能保存下來,還是因爲曾經無意中作了書畫箱的內墊紙······”

“過程就不用多說了,你就說側壁刻字是什麼?怎麼關聯的傳國玉璽?”楊銳着急問道。

“號十全而遺恨有二,失內位於盛年,失真龍於運河,長悲切兮。”吳臣對這兩行字已經牢記於心。

楊銳略顯懵圈,“什麼?再說一遍。”

餘耀卻在微微沉吟之後問道,“聽這意思,乾隆得到過傳國玉璽,卻又丟了,而且丟失地點是京杭大運河或者附近?而且,還和去世的皇后富察氏有關係?”

吳臣翹起大拇指,隨後又瞥了楊銳一眼:“你急了把火的,心不靜,你看餘耀,要水平有水平,要心思有心思。”

餘耀笑着擺擺手,“其實啊,這事兒我以前琢磨過,不過當時還沒這眼力,也不是因爲傳國玉璽,而是因爲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夏雨荷當然是杜撰的,但是乾隆曾經四過濟南而不入城,而且也是因爲一個女子,這是真的。在她去世十七年後,乾隆還寫過一首詩:四度濟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莫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

乾隆寫詩,確實不怎麼樣;但實事求是地講,這首詩還是可以的,因爲有真情實感在筆端流露。

乾隆心心念唸的這個女子,是皇后富察氏。

富察氏在乾隆還未登基的時候,就成了嫡福晉,後來自然而然成了皇后。這位富察皇后“姿容窈窕,性格恭儉”,乾隆對她“每加敬服,鍾愛異常”。

但是,就在乾隆十三年,乾隆帶富察皇后離京出行,富察皇后卻在濟南一病不起,最終,回京途中撒手人寰。

“乾隆這個線索太久遠了,謝流齋在民國時期,又是怎麼勾連到新線索的?”楊銳也很拜服餘耀,所以對吳臣擡高餘耀順帶貶他不以爲意,隨即便繼續問了。

第89章 虯角第802章 太爺爺第77章 斬不斷,理還亂第299章 白毫光第676章 半路殺出第667章 難道?第228章 紫檀交椅不用看第578章 欠了個人情第641章 象雄九眼第160章 黑驢蹄子我的古玩之路(代上感)第499章 兔子當皇帝第378章 我哪是什麼行家第638章 又遇譚心定第382章 兵分三路第777章 父愛如山第720章 金聲引魂,雙金傳應第712章 做好你該做的事情第433章 衝突之後第690章 買玉遭劫第86章 我爲鍾千粟而來第587章 符與圖第272章 九鼎堂第761章 猛料第690章 買玉遭劫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126章 謝流齋第787章 天水觀第237章 吃了花椒的鄰居第143章 新鶴天,老提油第774章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第534章 無量山第773章 青瓷臺盞,如此流轉第487章 繞到了一個熟人第405章 牆外開花牆裡香第442章 三合一第494章 收貨後的奇遇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537章 凌亂的背後第458章 皇陵盜空,疑點重重第514章 秘藏重器,曾一本萬利第26章 臭流氓第364章 拔刀相助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728章 測字第474章 聚齊第281章 黑色妖姬第185章 沒白忙活第265章 買高仿也是個難事兒第211章 春水秋山,漏不好撿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638章 又遇譚心定第551章 雍正粉彩,還差一步第473章 賭一把第715章 陣符第665章 預展上的熟人第564章 黑色戒面第327章 雞血長命鎖第13章 老窯第138章 持蓮童子第83章 他老人家神出鬼沒第462章 大功告成第116章 金字口重器第796章 萊布卡圖第260章 秦陵地宮第766章 結交第502章 疑神疑鬼第251章 樞府瓷,卵白釉第241章 文帝信璽第424章 額外條件第15章 次品第54章 幫你找補回來第718章 偏差第289章 何以濯的唯一仿作第692章 誰拍走了趙無極的畫第444章 三球五行第216章 白奇楠第686章 多思無益第140章 鳩首第114章 撞器第739章 飛熊坐騎第544章 萬幾餘暇第480章 七星拱北第680章 志在必得第44章 成化鬥彩第288章 潦倒的天才第275章 海水龍紋高足碗第766章 結交第434章 順藤摸瓜第450章 鎮幫之寶第104章 一睹真容第517章 筆跡第548章 壺能倒流,盒要單買第695章 深不可測第660章 土匪和玉璽第636章 又一幅第665章 預展上的熟人第672章 交錯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