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世界第一例這麼容易嗎

腸道迭這病也挺急的,不能夠耽誤太多時間,時間太久容易出現腸壞死之類的併發症,所以楊平讓華僑樓給他安排急診手術。

手術由介入科的季主任主刀,介入科的實力也挺強,尤其是管主任和季主任兩位大主任,管主任精專心血管方面的介入治療,而季主任則是個全能高手,心血管、腦血管、腫瘤等等介入手術全部都做得非常熟練。

腸套迭的灌腸治療雖然不是介入手術,但是需要用到介入科的X光機設備,介入科的X光機設備比起胃腸X光機更好用,監視得更加清楚,至於在X線監視下灌腸這種事情,對於季主任來說很簡單,作爲介入科的雜家,他也幫助消化內科做過不少這種事情。

“本來只是個急性胰腺炎,沒想到半路殺出個腸套迭。”

牛志軒嘆氣說。

管牀的馮醫生安慰他:“你的運氣比較好,急性胰腺炎嚴重的情況可會要命,你只是最輕的水腫型,而腸套迭,要不是那天楊教授來看你,哪能這麼快發現,要是發現晚一點說不定就挨一刀。”

牛志軒是醫生,心裡很是明白,成人腸套迭很罕見,當時的腹痛,要不是楊平經驗豐富,絕大多數醫生會認爲是胰腺炎的復發,這樣治療幾天再去查CT,很容易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

“腫瘤標記物的結果怎麼樣,還沒出來嗎?”

牛志軒還是不放心,沒有見到最後的結果,他是不可能完全放心。

以前當兒科醫生時,沒日沒夜的倒晚夜班,錢沒掙到什麼,把身體確實熬垮了,這兩年賣保健品掙到很多錢,本來打算好好享受生活,現在鬧出這麼一出,牛志軒祈禱自己千萬不要在身體上出問題。

馮醫生再次刷新手裡的平板,牛志軒的腫瘤標記物檢查結果已經出來。

“CEA升高!190μg/L!”馮醫生手指滑動,刷出最新檢查結果。

這個消息如同五雷轟頂直接將牛志軒擊懵,CEA升高意味着可能是腫瘤,而且居然這麼高,還真是這麼回事。

“做完灌腸回病房,我們再進一步檢查,不用太擔心。”馮醫生安慰牛志軒。

牛志軒此時腦袋一片空白,焦躁不安,不過他還是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現在當務之急把腸套迭治好,否則一旦出現腸管壞死就很麻煩,治好腸套迭之後,再慢慢查CEA升高的事情。

早知道就不吃這頓夜宵,不吃這頓夜宵就不會得急性胰腺炎,不得急性胰腺炎就不會來醫院,不來醫院就不會檢查,不檢查哪有這麼多麻煩,檢查個毛線呀。

“老牛,做個灌腸你全身哆嗦幹什麼?好歹也是個兒科醫生。”

小五發現牛志軒整個身體僵硬,而且一直在哆嗦。

楊平自然沒空來跟臺,作爲朋友小五抽空過來跟跟牛志軒的臺,剛剛跟護士一起過牀的時候發現牛志軒整個人處於僵硬狀態,而且還在發抖。

“哪裡哆嗦?你們空調開得太冷。”

牛志軒狡辯。

小五望望牆壁上的控制面板,顯示空調的溫度剛剛25度,這不是最舒適的室溫嗎?

''讓他休息一下,實在不行給他鎮靜處理。”季主任說道,牛志軒不僅發抖,心率還特快,一看就是緊張導致。

“別怕,就是灌腸而已,只不過在X光機的監視下灌腸。”護士也給牛志軒壯膽。

老子哪是怕灌腸,是怕CEA升高。

使用顯影液體灌腸治療腸套迭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如果把腸道看做一個長氣球,因爲氣球沒氣的時候可以打折嵌套等等,現在往氣球裡灌水或吹氣,氣球立刻撐開,再也沒有打折和嵌套。

撐氣球簡單,撐腸道就沒這麼簡單,也有一定的失敗率,如果灌腸也無法解決的腸套迭,只能老老實實手術解決,剖開腹部,手動將腸道理順,然後再將腹部縫合起來。

——

因爲楊平前幾天休假,廖廳也就一直等着楊平做肺部結節穿刺,這個肺部穿刺的結節直徑不到0.5釐米,屬於很小很小的那種,穿刺的難度極大,在理論上可行,但是實踐中根本沒辦法做到,但是這件事的定性對廖廳的意義極大,正是晉升的關鍵時候,不能因爲這個事情影響晉升。

別看這只是一個結節,這事可大可小,如果不當回事就沒事,但是也可以當回事,一個沒有定性的結節,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惡性,一半對一半,這樣就不好說了,一半對一半那就是健康隱患。

廖廳雖然已經五十歲,在他這個圈子其實還算年輕,前途算不上無量,但至少是前程似錦,他此時躺在手術牀上也是忐忑不安,雖然楊平已經說過,惡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只是醫生的統計學的概念,對病人來說只是0與100的分別。

其實廖廳對自己的身體是格外重視,各種什麼保健品沒少吃,冬蟲夏草那是一年到頭沒斷過,不是煲湯就是泡水,但是應酬總是避免不了,沒辦法,要戒酒只能等到退休,否則茅臺的股價也不會如此彪悍,這裡面其實廖廳也是有點貢獻的。

“楊教授,萬一病理檢查是不好的東西怎麼辦?”廖廳小心翼翼地問道。

楊平只能安慰他:“沒事,不用緊張,檢查出來是什麼就是什麼,良性的就觀察,惡性的就手術,早期手術一般效果很好。”

''不是說惡性的可能微乎其微?”

聽楊平這麼五五開的說法,廖廳又緊張起來。

做肺部穿刺麻醉一般用局麻,患者是清醒的,主刀可以和患者一邊聊天一邊做手術,宋子墨給楊平打下手,開始消毒鋪單。

這麼小的肺結節,沒哪個醫生會選擇穿刺,不過不能把楊平當正常人,宋子墨已經習慣,別人不能做的事情楊平能做,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天天在發生。

混含酒精的消毒液塗抹在廖廳的身上,酒精蒸發帶來的降溫讓廖廳感覺胸部拔涼拔涼的:“楊教授,一定要幫我穿刺出一個良性的。”

你這話說的,要是我能夠自作主張,給你穿出一個良性的,那現在我申請諾貝爾獎的不是什麼複雜的《空間導向基因理論》,而是《穿刺讓腫瘤轉爲成良性的機理》。

''儘量!”楊平回答。

穿刺必須使用影像設備監視,這種結節穿刺必須使用導航設備,導航設備其實就是帶有特殊功能的CT,宋子墨完成自己的鋪墊工作說:“教授,你去穿鉛衣吧。”

楊平看了看廖廳的CT圖片:“不用,閃一下就行,不用全程監視。”

這樣,大家全部出去,導航操縱員用遙控器遙控機器進行肺部的掃描,完成掃描後大家重新進入手術室,這樣可以避免X線的照射。

楊平穿衣戴手套,看了一眼導航屏幕上留下的CT圖片,將手裡的穿刺針豎起來,緩緩地從肋間刺入,然後命令大家出去,重新掃描一次,果然,穿刺針已經進入小結節的中央。

拔出穿刺針,然後將取出的組織留作標本送往病理科檢查,宋子墨儘管已經被楊平震驚無數次,但是現在還是很是驚訝。

對於楊平的各種震驚舉動,宋子墨感覺自己此生難以獲得免疫。

0.5釐米不到的肺部結節,就這麼幾分鐘時間一針穿刺到結節的中央,手裡的穿刺針一進一出,收工!這特麼是什麼水平。0.5釐米的不到的小結節呀,就這麼搞定。

宋子墨一邊收拾殘局,一邊問道:“如何做到的?”

''唯手熟爾!”楊平回答。

“楊教授,是良性的嗎?”

躺在無菌單下的廖廳擔心地問。

''儘量良性!”楊平回答。

“哪有這麼快呢,標本還沒送下去呢,病理檢查需要3到5個工作日出結果,不急,不要說話,說話容易引起氣胸。”宋子墨告誡這位焦急忐忑的領導。

——

歐連峰在醫院附近轉悠,他想找一份零工,雖然獲得一筆賠償,但是他算了一下,把賠償金拿去治療肺所剩無幾,後來他又獲得三博醫院的基金補助,這樣手裡算是捏着一筆不少的錢。

這錢可是賣命的錢,歐連峰不敢有半點鬆懈,他知道自己換肺後做體力活是不可能的,基本上沒法自己創收,後續的什麼免疫抑制劑要一直吃,還有各種複查都要花錢,萬一出現個什麼麻煩,他這一百來萬其實也經不起折騰。

躺在ICU依靠ECMO維持生存的患者,家屬還在猶豫,究竟是放棄治療還是爭取下去,一家人在ICU外面吵得面紅耳赤,患者的父母堅持搶救,可是沒錢呀,兄弟姐妹也要搶救,可是也拿不出錢,他老婆也想搶救,還是沒錢,接下來要賣房子,賣完房子什麼都沒有了,萬一落得個人財兩空以後怎麼辦,而且醫生說了即使把錢砸下去也希望渺茫。

歐連峰一直在等他的肺臟,想起來歐連峰覺得自己很不道德,惦記着人家的肺,雖然他不知道對方是誰,也不知道對方在哪裡,每每想到這裡,歐連峰就有一種強烈的愧疚感。

轉悠了幾天,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他這種沒文憑沒有技術靠體力掙錢的人現在連最後的體力也沒有,到哪去找工作,掃地刷碗做保安,沒有他的份。

他想做保安,在工廠門口看門的那種,於是找一家工廠的大爺打聽一下,看起來五十多歲的保安大爺是廠長的親戚,每天坐在那操縱遙控器開門關門的活也不是誰都可以幹,你得有個廠長的親戚。

有人建議他跑滴滴,連車都沒有,怎麼去跑滴滴,拿電動車去跑?

送外賣,他現在這種走路都上氣不接下氣的人,就算不交代在路上,也會單單遲到扣錢。

歐連峰刷了一下手機,想聽聽專家的意見,畢竟專家有文化有知識,見多識廣,刷到一位教授給處於經濟困難中人們支招。

教授說像歐連峰這種經濟困難的情況其實很簡單,爲什麼把自己不住的房子拿去出租,依靠租金完全可以保證基本生活,度過困難期。

我勒個去,要不是隔着手機屏幕,歐連峰想啐他一臉,特麼說話沒經過腦子。

其實歐連峰這人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現在手裡有一筆錢,要不是三博醫院免費給他換肺,他都不想拿錢來治療,能夠捱到多久看命,他想把這筆錢給老婆,讓老婆把孩子撫養成人,自己找個地方去打工,能夠掙多少是多少,實在不行客死他鄉起碼還留下一百多萬的現金,要是把一百多萬的現金用在換肺手術,成功了對他這種靠賣體力幹活的人以後掙錢也是難,要是手術失敗落得個人財兩空,到頭來什麼都沒撈到。

肺移植目前浙大二院做得最好,在器官移植領域,代表最高水平的是心臟移植和肺移植,如果能夠將這兩項移植做好,說明這家醫院器官移植的水平已經登頂,而肝移植和腎移植髮展這麼多年,已經有很多醫院可以做得很好,算是器官移植的門檻手術。

一個專業的發展,必須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專,人專我精,否則難以在衆多醫院中脫穎而出,運動醫學中心就是走條路,直接把運動醫學領域最難的手術做好,一步一步做到全國全世界領先。

器官移植中心現在也要走這條路子,他們打算把心臟移植和肺移植做好,何向軍主任還是有雄心壯志的,主要還是靠山夠硬,所以他不怕步子跨得太大扯得蛋痛。

器官移植中心其實是個拼湊科室,是許多科室抽調人員拼湊起來,比如肝移植是普外科或肝膽外科做手術,而腎移植手術由泌尿外科醫生做,做肝移植的李主任和腎移植的劉主任都是從原科室抽調出去的。

目前胸外科的何向軍主任開始進軍心臟移植和肺移植,在楊平的幫助下,他們已經積累的一定病例數量,術後隨訪目前效果都很好。

此時的外科研究所醫生辦公室,楊平、胸外科的何主任和一衆醫生圍着閱片燈。

“用胸腔鏡做吧,全胸腔鏡下同種異體雙肺序貫移植手術,這樣創傷小,恢復更快。”

楊平跟何主任說。

作爲胸外科專家,何主任現在的閱讀還是很廣泛,全胸腔鏡下同種異體雙肺序貫移植手術,怎麼聽說過這種手術呢,論文上也沒見過呢?

“教授,這手術怎麼沒聽說過呢?”何主任很是詫異,本着實事求是的態度問道。

楊平盯着CT片說:“我剛剛想出來的手術名稱,你當然沒見過。”

“哦!”何向軍哦了一聲。

剛剛想出來的,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人這樣做吧,如果自己真的能做下來,那不是世界第一例?

''我怕不行呀?”

何主任知道用胸腔鏡做肺移植的難度非常大,沒有先例可以參考,從入路到術式全部要自己重新設計。

“有什麼難的,不就是把開放手術轉爲鏡下的微創手術嗎?趁現在肺源沒有確定,我們可以用實驗豬做幾次,積累經驗,我帶你做。”楊平覺得這事一點也不難。

聽說楊平親自帶他,何主任立刻點頭:“好好好!”

肺移植手術最經典的手術切口需要橫斷胸骨,橫斷胸骨之後,打開胸腔的過程類似扳開蚌殼的兩瓣,所以被形象地稱爲“Clam-Shell”,這種切口對患者胸壁的損傷較大,術後恢復週期也很長。

如果用胸腔鏡來做這種手術,恐怕只需要幾個孔就可以解決,而將肺送進去的切口稍微大點,其它的切口都非常小,最重要的是無需橫斷胸骨,所有的孔都從肋間隙進去。

拿到世界第一例這麼容易的嗎?何向軍主任很是興奮。

高主任送車釐子,普外科的方主任也跟着送車釐子,何主任偏偏不走尋常路,要送榴蓮。

一個榴蓮,一個世界第一例,真特麼值。

“何主任!”

蔡護士長走過來。

“不用謝,幾個榴蓮而已。”何主任擺擺手,大方地說。

蔡護士長說:“何主任,你下次能不能拎點別的,這榴蓮的氣味太大,不適合放在科室吃。”

“哦!”

何主任又哦了一聲。

第268章 危情第53章 準備小課第310章 消費者第707章 他來自漫威世界第207章 無劍勝有劍第444章 給自己插尿管第292章 三重局第172章 兒科醫生被打請假三天第302章 回國第959章 30版數字人第527章 蘿蔔頭第14章 天才第971章 朋友圈殺氣這麼大第42章 醫生值班室第395章 誰的帳都不買第387章 術後平穩第799章 快點,後面還有接臺第635章 無缺血移植第91章 山雨欲來第572章 秘密第452章 畫大餅第396章 橋樑第33章 兒科,菜市場第421章 哪個老丈人第520章 請打開你的腦洞第264章 服務員第557章 本分第486章 令人感動的親情第482章 偉大航路第266章 兩難的選擇第43章 疑難雜症第136章 附一的會診第627章 一張空白的紙第695章 真是讓人難受第729章 命懸一線第963章 下海的兒科醫生第852章 哪路神仙?第86章 進階運動醫學第141章 魔肺第803章 Fontan手術第927章 你們怎麼不吃第777章 鑽石套餐第6章 CT也看不到的骨折(下)第24章 這種採訪,要命的!第871章 信心第406章 太空救援第954章 掃盲第63章 你究竟什麼不會第586章 再次飛刀附一第284章 每年要進ICU第100章 難纏的病人第339章 隱藏的陷阱第57章 絕不手術第284章 每年要進ICU第779章 人情第698章 最昂貴的掛號第734章 超級細菌第217章 你不是韓信第399章 意外事件第600章 朋友第38章 張老頭的吩咐第750章 半球大腦第643章 要一字不漏地背誦嗎更新說明第370章 誤會第187章 懂事的思思第166章 我來進修的第706章 原來是同行第458章 痛風是魔鬼第174章 九頭牛都拉不回第290章 拒之門外第89章 失敗的DIY第945章 縫縫補補第191章 四世同堂第628章 聯姻第10章 懷疑第581章 腹黑的計策第757章 神奇的鉛筆第271章 靈異事件第543章 取針,沒那麼容易!第93章 熊貓血第868章 做好事還招人恨第526章 一人頂一個團隊第615章 莫名其妙的壞死第697章 這也是個狠人第239章 止步山腳第448章 動物實驗基地第468章 二選一第654章 YesI see!第356章 霸榜第777章 鑽石套餐第809章 心中的殿堂第309章 燒腦第681章 過家家第588章 歡迎來到附一指導工作第578章 呼叫大郎第467章 紅色電話又響了第281章 代言人第393章 美雪的作業